三国之绝代帝王(校对)第8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9/916

  这个时候诸葛亮笑呵呵的拱了拱手,然后对着贾诩和赵东两人行了一个学生礼,这才认真的说道。
  诸葛亮最开始的时候,因为黄巾军的原因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原本荆州南阳郡诸葛家,也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世家大族。
  但是因为黄巾军将南阳郡的一部分世家大族彻底灭杀了,这就导致了诸葛亮流落在外。
  要不是因为刘琦救下来了诸葛亮,可能这个时代已经没有诸葛亮了。
  在刘琦救回来诸葛亮之后,有时候就会将诸葛亮交给贾诩和赵东两个人去教导。
  因此诸葛亮对贾诩和赵东两人行弟子之礼也很符合礼仪。
  看到诸葛亮如此小心翼翼,贾诩有些感叹,不过他很快就上前一步,将诸葛亮扶了起来。
  贾诩明白诸葛亮的小心思,毕竟诸葛亮这样其实还是为了自己的地位。
  现在的诸葛亮和原本历史之中的诸葛亮,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原本历史之中的诸葛亮,成熟稳重,经历了几次的沉浮。
  还娶了一个不是很漂亮的老婆。
  最后耕于南阳,经历了许多之后,才会变得处事不惊。
  现在的诸葛亮,年龄还比较小,少年得志之后,更在意自己手中的这些东西。
  所以诸葛亮才会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毕竟诸葛亮都是贾诩赵东你们两个人的学生了,你们两个还好意思想着跟诸葛亮抢这个江夏郡的控制吗?
  “哈哈,孔明啊,你们几个小家伙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原本我还以为将荆州交给你们几个小家伙的手中是会出现什么大乱子的,但是没有想到,最后什么乱子都没有出现,反倒整个荆州发展的非常不错。”
  贾诩笑着说道。
  至于诸葛亮,也慢慢侧身,然后走到了贾诩的左侧。
  因为贾诩等人已经回来了,大家自然不需要一直在城外寒暄。
  在贾诩说完话之后,他就率先朝着城内走去。
  至于那些大汉军的其他将军,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开心。
  这些将军们的心思就比较纯正了,他们只想着能不能好好的享受一下太平盛世。
  然后取个妻子,生一群小孩。
  到时候,传宗接代,让自己的家族彻底享受荣华富贵数百年!
  “这都多谢主公的藏书阁制度,没有主公在我们江夏郡率先开展藏书阁制度的推行,我们可能还真没有办法那么快发展起来。”
  诸葛亮在一旁小声回答道。
  所有人进入了江夏郡之后,在主要街道两旁,那些老百姓们纷纷夹道欢迎。
  这并不是诸葛亮刻意要求所有人到场专门弄出来取悦贾诩赵东的,而是这些江夏郡的老百姓们自发的来这里欢迎大汉军的士兵们。
  进入城内的那些大汉军士兵们,这一刻忽然觉得自己之前进行的厮杀,是有用的。
  这些老百姓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藏书阁制度就是好啊,谁都没想到,主公竟然真的那么为老百姓着相。”贾诩忍不住感叹道。
第863章
故地重游
  别人不清楚,贾诩还是明白的。
  如果想要做一个好的皇帝,就是要尽可能少的让老百姓们开启自己的民智。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不需要认识那么多的字。
  只要好好的耕作就可以了。
  可是刘琦真的愿意给这些老百姓们一个上升的机会!
  这就算是光武皇帝或者武帝高祖,都没有做到。
  整个历史之中,现在只有刘琦一个愿意这么在乎老百姓!
  “对了,你们江夏郡的科普工作现在进展到什么地步了?”
  贾诩随口一问。
  虽然这是不经意之间的询问,但是贾诩其实十分在乎这个问题。
  自从得知了刘琦打算接下来靠着科学弄出来一些其他的东西。
  所以贾诩就知道,刘琦需要很多懂得科学的人才。
  因此有了这样的问题。
  诸葛亮愣了一下,然后连忙回答道:“启禀军师,我们江夏郡的科普工作,已经做的非常不错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有人熟练掌握了四位数字的计算,以及其他的一些科普知识。”
  “我们还专门邀请了主公定下来的那几位博士,前来我们江夏郡讲课。”
  “最近一段时间,涌现出了很多有天赋的学子。”
  听完了诸葛亮的简单介绍之后,贾诩摸了摸下巴,“这还不够啊,你可能不知道,现在主公十分需要这些懂得科学的人才。”
  虽然这说的是在提醒诸葛亮,其实还是在敲打其他人。
  贾诩这样做,还是为了给其他江夏郡的负责人看。
  让他们看看,自己做的还是有地方不到位。
  而且还是主公最在乎的东西。
  “对了,孔明,现在江夏郡有多少能工巧匠,荆州又有多少能工巧匠呢?”贾诩转过头,再一次询问道。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之所以讨论这个内容,还是因为,接下来就要给陪都修建皇宫了。
  诸葛亮很快就为贾诩报出来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还算不错,在荆州的能工巧匠竟然也有一千多人。
  这也是因为,荆州这里的经济比较好。
  最近一段时间,就算是发生了战乱,也都没有影响到荆州。
  也就让一部分其他州郡的能工巧匠专门来到了荆州。
  诸葛亮也没有亏待这些人,就算没有办法让所有人大富大贵,但也会保证这些能工巧匠们的一日三餐。
  也就导致了荆州的这些个郡城之内,很多人都想要跟着这些能工巧匠们学习几手。
  “很好!没有想到咱们荆州的能工巧匠就已经有一千多人了,如果好好的突击一下,让他们专门烧制砖块,估计要不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造好我们所需要的砖块。”
  赵东在一旁插话,然后笑着说道。
  之所以赵东要插话,主要还是因为他想要在江夏郡其他负责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砖块这个东西,不是一块一块的烧制,而是一窑一窑的烧制。
  所以全部一千多能工巧匠开工的话,很快就可以弄出来所需要的砖块。
  “哈哈,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师父,你们也跋山涉水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在江夏郡太守府邸之中专门为你们摆下了接风宴。”
  “除此之外,那些回来的兄弟们,也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美食。”
  在一旁的司马懿对着贾诩和赵东说道。
  因为司马懿的年龄和诸葛亮他们差不多,所以司马懿在最开始投靠刘琦之后,也跟着贾诩和赵东一段时间,所以司马懿称他们两人为自己的师父,也很正常。
  之所以要这样,还是因为司马懿要给诸葛亮解围。
  大家都不傻,自然是明白现在贾诩和赵东两个人想要立立威风。
  原本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是不会成为朋友的,但是在荆州的这一段时间,他们两人之间的友谊快速增加,已经成为了好朋友。
  倒是和历史之中的有些区别了。
  听到司马懿提起了接风宴,贾诩知道,自己不能继续询问下去了。
  “不过也是,现在我是刚刚进入江夏郡,说那么多干什么,以后发现了问题再考虑解决问题。”
  贾诩在自己的心中想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9/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