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绝代帝王(校对)第9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916

  所谓的乡试,那可不是专门在自己的乡村内举行的考试,而是在一个州所举行的考试。
  考中的人,他们的功名就会被成为举人。
  成为了举人之后,你就可以进入后续培养的序列,只要有一些地方出现了空缺,这些想要成为官员的举人,就可以趁势去补缺。
  在成为了举人之后,这些举人们就可以开始根据自己的情况,大家一起来到江夏郡,在这里一起参加会试。
  只要在会试之中取得了相对应的名次之后,就可以获得进士的功名。
  进士,是可以直接成为一方县令的存在!
  这也就相当于是直接到了正四品,只要再进一步就可以进入郡城内了。
  但是在大汉内,只有成为考试的前二十名,你才可以被任命为进士。
  进士之后,就是殿试了。
  殿试取所有进士考试的前三名,这些人也会被成为是天子门生。
  也就是刘琦的学生。
  他们将会享受更好的待遇。
  前三名,分别有属于自己的称呼,那就是状元、榜眼、以及探花。
  按道理来说,这前三名的前途,那可以说是非常不可限量啊。
  今日的早朝之上,刘琦命令太监将吕布等人在琉球的战功宣传了一遍之后,开始继续处理起其他的一些政务。
  要说起来,经过大家两年多时间的配合,现在六部尚书早就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就连贾诩和赵东两人都可以帮助刘琦解决很多的事物。
  如今刘琦倒是轻松了一些。
  “工部,现在大汉的铁路,修建的怎么样了?”
  刘琦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下的那工部尚书,询问道。
  要知道,铁路的修建,在刘琦的眼中可是大汉的第一任务。
  所以每隔一周的时间,刘琦就要询问一番铁路的具体情况。
  工部尚书站了出来,朝着刘琦鞠了一躬,然后身体前倾,连忙解释了起来,“启禀陛下,现在我们大汉的这些铁路正在各州郡快速建造着。如今属于幽州的那一段路,已经修建完毕了,接下来只需要等并州将自己负责的铁路建好,就可以让两处铁路连接在一起。”
  “除此之外,益州铁路段也已经修建到了八成,其余的州郡,现在都修建在五成之上。”
  “预计只需要两年的时间,我们大汉的整体铁路就会被彻底的连接在一起。”
  “到时候,我们可以轻松的从益州和幽州之间打一个来回。”
  听到工部尚书的数据之后,刘琦还是相当的满意,他点了点头,对着其说道:“行,这段时间你们工部辛苦了。”
  工部尚书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面之后,稳稳地站在那里。
  随后刘琦继续开始和其他的衮衮诸公们一起商议起其他的事情。
  有的地方出现了野兽,需要朝廷派出兵力去捕杀。
  有的地方出现了祥瑞,然后需要朝廷对这个地方的人进行奖励。
  虽然刘琦清楚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但是对于他来说,就当是给自己祈福了,所以还是对发现祥瑞的官员进行了相对应的奖赏和惩罚。
  奖赏是因为对方对大汉忠诚,惩罚,自然是惩罚对方投机取巧。
  这股风,不可以涨啊。
  商议完了多数的事情之后,刘琦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贾诩和赵东的身上。
  “两位丞相,现在你们两人将会试准备的如何了啊?”
  “这可是我们大汉第一次科举取士,希望你们两人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办好。”
  刘琦笑呵呵的看向了自己身下的左右两位丞相,然后说道。
  这一次的主要负责人自然就是贾诩了,但是实际经办人,交给了赵东。
  左右两位丞相一起负责这会试,由此可以看出来大汉对于这一次的科考到底是有多么的重视!
  贾诩立刻站了出来,对着刘琦解释道:“启禀陛下,现在经过我和赵丞相的多方配合,已经将会试准备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只需要等到了四月一日,就可以正式举行。”
  “本次参加会试的举人,总共有九百八十人。”
  “相信这一次才子们一定可以取得一个好成绩!”
  听完了贾诩的数据之后,刘琦点了点头。
  现在大汉登记在册的举人,总共有一千人。
  但是因为路途遥远,再加上不自信,有二十人没有来参加会试还算是比较正常。
  “很好,这一次你们一定要向那些学子们好好的强调一下,这可是天子恩科,是对天下读书人的赏赐,要让这些读书人知道我们大汉对他们的好啊。”刘琦对着贾诩和赵东强调道。
  “陛下放心,我们已经安排好了。”赵东连忙回答道。
  两人的回答让刘琦非常满意,随后大家又强调了一些事情之后,刘琦这才宣布大家一起退朝。
  上早朝之后,剩下的一些奏折,大部分交给丞相还有六部尚书去决定了,至于刘琦,轻松了不少。
第993章
高中进士
  大汉科举考试,许许多多的才子纷纷来到了江夏郡。
  “奉孝,你们说,这一次我们到底可不可以进入殿试。”
  有一人,穿着儒家的服饰,笑呵呵的看向自己的同伴询问道。
  此人名叫陆逊,至于那位字奉孝的年轻人,自然就是郭嘉了。
  两人一起成为了举人,被互相是同科好友。
  现在大家一起来到了江夏郡参加会试,自然是希望可以在这一次的科举之中得到一个好位置了。
  两人都志在必得!
  只要成为了进士,今后就是正四品的官了,今后就可以报效大汉,大家自然要认真对待这一次的考试了。
  如果这一次的考试不成功的话,那就只有等三年之后才可以进行考试。
  想一想,平白无故少了三年的时间,谁愿意啊?
  郭嘉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书籍,看了一眼陆逊。
  “陆兄啊,现在都是什么日子了,距离会试只剩下来最后的半个月,我觉得咱们现在应该好好的看看书,而不是想着能不能考上。”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们不应该如此彷徨。”
  郭嘉看着眼前的陆逊,语重心长的说道。
  两人出身都不算是特别好,自然没有办法靠着世家大族进步,只有参加科举了。
  更何况他们两本就是文人,就算是想要建功立业,也没有这个实力进入大汉军。
  所以如今,想要翻身的话,那就真的只有科举一条路子了。
  但只是一个举人,今后想要进步,瓶颈还是很大的。
  “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太多了,不着急,不行啊。”
  “不过多谢奉孝兄的一番好意,我会好好把握自己的。”
  陆逊有些无奈的对着郭嘉说道。
  两人随后继续看起书来。
  这样的场面,在大汉江夏郡的各个角落都有发生。
  还有一人,在江夏郡的周边小县城内居住着,此人比较贫寒,因此没有钱财在城内居住,只能够省吃俭用住在县内。
  此人姓邬,字先生,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个人。
  是这些年崭露头角的一位人才。
  有些人,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没有多少名望,但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出现,这些年竟然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年的时间里,竟然还出现了一些特别的人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