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642

  “行了,都住嘴吧。看见我你们应该高兴才是,怎么还他娘的骂上了,再不住嘴,就别怪我不客气啦!”楚宁说完,院中的禁军开始前移。
  院子里的宗亲们一下就蒙了,赶紧住嘴,楚宁的杀命可是尽人皆知,尤其是砍宁王这个传说,在宗亲中更是流传甚广。
  虽然说这里是皇宫大内,但是这家伙杀红了眼,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真动手。
  “你们啊,就是一群可怜的糊涂蛋,到现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乌央乌央地跑到皇宫来瞎闹,你说是不是啊,赵王殿下!”楚宁看着朱祁鎡说道。
  “燕国公,孤王不知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朱祁鎡一脸无辜地看着楚宁说道。
  “你们都看看,人家这才叫临危不乱。再看看你们,遇到一点点事就瞎闹腾,真不知道说你们点什么好。我尊敬的赵王殿下,都已经到了这会儿了,你还不准备承认吗?”
  “燕国公此话,孤王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了。”
  “不知道?还是不敢说!我再给一次机会,如果你不说,那我就替你说咯!”
  朱祁鎡抬着头,他不知道楚宁到底知道多少,更不知道顾兴祖现在是什么情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顾兴祖那边肯定没成功!
  但是这家伙不至于这么快就交代了吧?!
  楚宁似乎并不着急,他拿出自己的紫砂小壶,慢慢地喝着茶,似乎在等朱祁鎡考虑。
  “怎么,还是不想说。看来你还真是不见黄河不死心啊。顾兴祖就比你识趣多了。你们也别一脸无辜地在那卖傻了,没看到赵王殿下都懒得搭理你们吗。”
  “楚宁!我要见皇上!”朱祁鎡开始害怕了,因为楚宁提到了顾兴祖,难道顾兴祖真的全都说了?
  “见皇上?干嘛?求情?放心,不会宰了你的,毕竟你的罪行还没有彰显出来吗。”
  楚宁这话说完,这个院子就彻底安静了,就算这些宗亲再糊涂再傻,也知道这件事肯定另有内情,一时间,原本的愤怒,被浓烈的八卦之火取代了。
  好家伙,宁王那件事他们只是听说就觉得惊心动魄,二十几万大军,突然起兵,当时已经有人开始谣传,宁王起码能和朝廷划江而治。
  可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那场轰轰烈烈的靖难,就以宁王的身死告终。
  现在不一样了,从楚宁的话里大家听出来,这似乎是赵王的一个阴谋,但是大家不明白,赵王手中既没有兵权,现在又是在京城,他为什么会在这里发难?
  同时,看样子楚宁似乎早有准备,那这件事到底还有哪些他们不知道的秘密!
  楚宁看着一群闪烁着八卦之火的宗亲,心里也是一阵阵郁闷,是该好好整顿了,不然国家花费大量钱粮就养着一群这玩意,那才是国家的悲哀。
  他转过身,看了看身后的御书房,他知道,此时朱见深父子以及内阁和那些朝臣们,正看着院中发生的一切,虽然院子里的宗亲看不到他们,但是宗亲的一举一动却完全展现在他们眼中。
  “我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除了赵王殿下,其他人现在离开,我奏明陛下,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楚宁对着院子里的宗亲说道。
  宗亲们先是被楚宁的话吓了一跳,有些人甚至已经准备走了,但是看到满院子的人,又停了下来。
  是啊,这么多人,所谓法不责众,更何况这些还都是大明的皇室宗亲,更不可能被牵连。
  “真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不走就不走吧,别后悔就成!赵王殿下,你现在想清楚没有,你不说我可真说了!”
  朱祁鎡现在额头已经开始冒汗了,别人不明白,但是他作为当事人再清楚不过了,楚宁肯定是知道了些什么,不然他不会这么笃定!
  可是自己现在承认了,和自杀有什么区别!
  “从太后寿辰当晚的行刺,再到今天京城发生的一切,都是赵王殿下一手策划的!”楚宁开口说道。
  楚宁说完之后,朱祁鎡竟然莫名地轻松了,而其他宗亲虽然猜到了些什么,可是听到楚宁这么肯定地说出来,以及朱祁鎡的反映,还是让他们震惊。
  好家伙,朱祁鎡这家伙还真的胆大包天呢,这里不是他的封地彰武,这里是京城!大明皇权最重的地方,在这里发动政变,果然脑洞不是一般的大。
  “想听细节吗?想不想听我都告诉你们。其实说从太后寿辰的刺杀开始,还真是冤枉了赵王殿下了,赵王殿下从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楚宁这话说完,整个院子一下沸腾了,好家伙,赵王果然继承了他爷爷的衣钵,擅长谋长线。
  “造反这种事,没有军队根本不可能成功,起码也要能掌控军队,但是赵王知道,不管是哪一条他都不可能做到,所以他就另辟蹊径。
  三年前,在镇远侯顾兴祖和工部侍郎周瑄的配合下,他将周瑄的族侄派到辽东,开始逐步掌控那里的军队。辽东吗,大家觉得边塞苦寒之地,丢了都不可惜。
  但是许多人都忽略一点,那就是金朝!
  金超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那里正是辽东,甚至比辽东还要偏远,正是那样的苦寒之地出来的军队,才彪悍异常,当然,这也是他无奈之举。
  如果能掌控京城,或者中原之地的军队,我想他也不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毕竟他的封地彰武和辽东之间还隔着京城,暴露的风险还是不小的。
  可是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好处,辽东虽然苦寒,但距离京城却并不远,从辽东出发,快马加鞭的话,三天就能抵达京城,就算是隐蔽行军,十天也能赶到。
  如果再加上镇远侯和周瑄等人的配合,将一万辽东军悄悄弄进京城,还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楚宁说完,院子里陷入一片寂静。
第498章
白莲教
  在场的不全都是糊涂蛋,有些人还是知道一些世情的,他们听到楚宁的话之后,原本觉得异想天开的事,按照楚宁的说法,还真有极大的可能!
  朱祁鎡此时也想开了,他缓缓地走到最前排,“楚宁,照你这么说,我应该等辽东军队潜伏进京之后在发动,难道我不知道有一万彪悍的辽东军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吗!”
  “你还真是不死心,还极其没礼貌,我这还没说完呢,你就插话,算了,不和你计较了,省的别人说完没风度。
  你说辽东军,别人不清楚,你应该清楚,现在井源在哪,他丈母娘的生日他都不前来祝寿,那肯定是在干一件比祝寿更重要的事啊!
  辽东,我刚刚从辽东回来,你应该知道吧,周正宇多久没和你联系你更应该清楚,所以这些就不用我详说了吧。”
  “哈哈哈,你也说了,周正宇是周瑄的族侄,他在辽东做什么,和我一个彰武的藩王有什么关系,别说周瑄是堂堂从二品的工部侍郎,就算是从三品的辽东都司,能看的上我一个藩王!”
  朱祁鎡说完,院子中有些人下意识地点头。
  大明虽然从朱元璋开始,就大肆分封宗室,但是从建文帝开始就开始着手削藩,明太宗朱棣也是因为这样才会起兵靖难。
  朱棣登基之后,嘴上虽然说这恢复祖制,但是对藩王也没有一丝放过的意思,他不仅自己动手削藩,还对那些原本就是惊弓之鸟的藩王大加限制。
  从护卫数量,到人数,都是极尽限制,虽然不至于让那些藩王失去保护,但是也仅仅就是有个保护而已。
  所以,从永乐朝之后,天下藩王不要说造反,就算是想要走出封地都困难。
  虽然大部分藩王并没有那种心思,但是皇帝这种职业就是这样,他不会允许有任何威胁他的权力的隐患存在,哪怕是他想象出来的也不行!
  朝臣结交藩王,那简直就是堪比自杀的第二快死手段,只要有一丝消息露出,就算不会被诛杀,官员的前途也就宣告结束了。
  加上藩王在认命之后,大部分都选择房开自己的天性,比如伊王一系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他在自己的封地为非作歹,甚至当街杀人,但正因为这样,才显现出他对皇位没有丝毫觊觎,所以从第一代伊王开始,虽然胡作非为,最多也就是口头斥责一番。
  这也许就是第一代伊王朱?聪明之处,他在洛阳可谓是人嫌鬼厌,但是从建文帝到朱棣,削藩削的再热闹,也没有动他的意思。
  只是苦了那些当地的官员,他们不能对藩王甚至宗亲做什么,因为大明律就是这么规定的,可是面对当地百姓的群情激奋,他们只能装作看不见。
  可是百姓们却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这些官员是畏惧,是软弱,所以凡是辖区有藩王或者宗亲的官员,都将他们视为洪水猛兽。
  所以不要说结交藩王了,他们恨不得把自己辖区的藩王宗亲们全都赶出去,或者直接弄死。
  所以朱祁鎡的话,让许多人都对楚宁的话有了意思怀疑。
  “是啊,一般人肯定是不会,也不敢和藩王结交,可是周瑄周大人是一般人吗。
  他第一不是地方官员,他没有受过藩王和宗亲的苦,所以他根本不在乎藩王到底在封地做了些什么。
  其次,周大人是自比管鲍的旷世之才,只是生不逢时,所以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希望能一展胸中报复,让他能青史留名,比如效仿一下黑衣宰相。
  所以,在有心人的牵线之下,肯定第一时间就从了,不对,是答应了。你可以说这都是周正宇的一面之词,可这是周瑄周大人亲口说的啊。”
  “啊!”朱祁鎡惊讶地长大嘴巴。
  在他来皇宫之前,才刚刚和周瑄密会过,难道周瑄背叛了自己!
  “他没有背叛你。”楚宁似乎猜到了朱祁鎡心中的想法。
  “他只是比较识时务。
  当然,仅仅靠着周瑄叔侄的口供你肯定不会承认,没关系,咱别的可能不多,但是证据是充足的很,比如你的世子的口供,比如你的长史的口供,比如这些年你和周瑄之间书信来往。
  其实你完全没必要责怪周大人,毕竟这是掉脑袋的事,他和郑晨良不同,郑晨良现在就是一条丧家之犬,他周大人可是前程似锦。
  他总要给自己留下些保证不是,换成是谁也肯定这么做,不然到时候你来个翻脸不认账,他裤兜找不到地方,上吊都找不着歪脖树。
  再说,你说你靠谁不好,偏偏要和白莲教、郑晨良这些人混在一起,就算想不注意你都难啊,还是说你真当锦衣卫都是饭桶。”
  楚宁这话说完,原本还比较淡定的朱祁鎡一下就坐在了地上。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侥幸之心的话,当楚宁说出白莲教之后,他最后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了。
  这件事可以说是他最大的秘密和依仗,除了他自己,根本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就连一直把自己当做他心腹的周瑄都不知道!
  “怎么,现在知道害怕了,早干嘛去了。”楚宁看着跌坐在地上的朱祁鎡一脸不屑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