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642

  这不就和武试一样了吗,难道他们辛辛苦苦研读圣贤言语,到最后和那些武夫一样,只要中了皇榜,就不用再进行殿试了!
  “都闭嘴!太子哥哥还没说完呢,你们瞎嚷嚷什么,到底还想不想听了,真是不让人省心。”楚博彦凑到铜喇叭跟前用稚嫩的声音喊道。
第540章
担心啊
  一众举子登时安静下来了,他们不知道这个小孩子是谁,从说话的语气来判断,应该是哪位皇子,众人赶紧安静下来。
  “不是说取消殿试了,毕竟那是你们身为读书人的骄傲,就算朝廷改革科举,朝廷也不会剥夺你们的这份应得的荣耀!
  你们不是一直不服气,说朝廷偏心,你们不是一直对皇家书院的学生不服气吗,这次我给你们机会,这次皇家书院有五百一十三人毕业。
  你们这次选出的一千人,每两人一组,跟着一个书院的学生,圣人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次你们只要跟着他们,你们可以看看,他们做得什么官。
  他们又是怎么做那个官的!至于其他人,你们可以去皇家书院看看,那天你们都去过,相信你们当中不少人对皇家书院充满了好奇。
  你们可以去参观,去旁听,只要不打扰先生们的正常教学,你们可以在皇家书院自由活动。
  这是孤给你们的一次机会,你们也许不知道,整个大明护卫最严密的不是皇宫,而是皇家书院!”朱见深说完,对着拿着皇榜的官员一摆手。
  他自己则带着楚博彦走了,没办法,现在楚宁一定是在府中和朱祁镇商讨御敌之策,如果自己在这耽误的时间过长了,不论是楚宁,还是朱祁镇都不会给他们说这些的。
  没看到一向沉稳的楚博彦都抢朱见深的话茬,原因就是从小就抱着上阵杀敌志向楚博彦自然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
  因为大明朝野上下,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公认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如今大明第一战神已经不是出于退休状态的张辅了,而是这个被朱祁镇从宣府外‘捡来’的楚宁!
  就连张辅都不止一次说,现如今,就算自己使尽浑身解数也不可能在楚宁面前占到一点便宜!
  所以,楚宁这次和朱祁镇讨论御敌之策,所以不管是朱见深还是楚博彦,都很想赶紧回去。
  可是他们也知道,这件事是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
  楚宁在朱见深太庙回来之后,就曾经专门和他分析过,所以心里就算有一万个不愿意,他还是去了,这次也是一样,这些分明就是朝中官员,尤其是那些内阁的阁臣。
  就算是被称之为‘楚党’骨干的曹鼐,也曾经不止一次想要摆脱楚宁的影响。
  毕竟他现在不管干出什么样的成绩来,总有人对他心里充满了不服气,所以,从宗法变革到现在的科举变法,都是那些官员想要摆脱楚宁影响的举动。
  虽然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但是事实证明,他们还是功利心太强,越是想要摆脱楚宁的影响,到最后反而要楚宁出面帮着他们善后。
  一众举子愣愣地看着来去匆匆的朱见深二人,没等他们反应过了,朱见深去而复返,“刚太着急忘了,这是书院学生的分配表。
  你们自行选择,那些人作为代表跟着书院的学生,至于在皇家书院旁听一事,你们自己决定就好,怕耽误时间的,你们可以自行返回原籍。
  如果留在京城的,不管是跟着书院学生就职的,还是在皇家书院旁听的,孤已经和户部说过了,他们会给你们一些生活费的。”朱见深说完拉着楚博彦狂奔而去。
  “太子哥哥,钱不是你拿给户部的吗,怎么说是朝廷出的钱啊?”楚博彦不明白朱见深为什么这么做。
  “我现在是太子,如果说那些前是我给的,肯定有人说我是拉拢忍心,图谋不轨。所以我才会跟户部打招呼,告诉那些举子们,钱是朝廷出的。
  再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师公这些年王两所书院投入了多少钱粮,哪一次不是以父皇的名义,师公说过,只要是为了大明,只要是对大明有好处,个人些许得失不算什么。
  更何况师公不是说过吗,钱财那是谁外之物,留在手里除了占地方,没有任何好处,只有花出去,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朱见深认真地说道。
  “太子哥哥,这话就不对了,父亲大人虽然确实每年都会给陛下许多钱粮,可是父亲每年赚的钱有多少,就连母亲都不知道。
  而且整个京城谁不知道,父亲是点金手,父亲曾经说过,只要是他想,他能在一年之内成为大明最富有的人,三年超过国库也是轻轻松松。
  可是太子哥哥你可没这本事,你对你的护卫随从都很大方,对你的属官也尽量帮衬,可是你除了每月定期从陛下那领的那点可怜的月俸,根本没有什么收入。
  而且好几次我都看到姐姐,偷偷塞钱给你!你这么说是不是有点不要脸了!”楚博彦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朱见深的假面。
  “这有什么,谁叫你太子哥哥我命好呢,我有个能赚钱,有本事的岳父,有个暖心的太子妃,上天真是对我太好了。
  所以我跟父皇还有师公说过,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父皇这样文治武功直追太祖太宗的好皇帝,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定,那就是这辈子只对你姐姐好!
  并且不会想百姓征收什么苛捐杂税!虽然父皇每月给的那点俸禄少的可怜,但是说真的,每个月我给属官们发钱的时候才觉得,原来有这么多人跟着我!
  可是平时怎么很少看见他们呢?”朱见深说着说着竟然有些沉思起来。
  确实,不说不知道,一说他才发现问题。
  詹事府是专门负责照顾和教导太子日常生活和读书的衙门,朱见深知道这些人虽然身份不低,但是官阶确实不太高,京城物价又高,许多人生活都很拮据。
  所以,每个月朱见深领取月俸之后,都会从里边拿出一部分,给詹事府的官员们发一些补贴,这件事朱祁镇知道,朱祁镇虽然没有给朱见深增加月俸,但是心里却十分高兴。
  他生怕这个优秀的儿子,被楚宁‘带偏’了,因为这件事今年已经十三岁了,他竟然和朝中的官员没有多少来往!
  许多时候,皇帝都会防备太子和朝臣接触过多,尤其是这件事这么有些的太子,更应该是皇帝防范的重点。
  可是朱祁镇惊奇地发现,这件事竟然对和朝臣交往异常冷淡,有时候他宁愿跟着楚宁在这忠烈祠一坐就是一天,什么话都不说,也不愿意去内阁,去和朝臣们接触。
  至于给詹事府的官员发月俸,朱祁镇很是感动,起码这件事还没有完全被楚宁‘带偏’。
第541章
机会来了
  朱祁镇一直担心朱见深手楚宁的影响太大,因为楚宁对于官职一点兴趣都没有,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不是为了行事方便,他连个九品官都不想要。
  如果他‘耗费心力’调教出来的太子,如果像楚宁一样‘淡泊’,那大明江山交给谁啊!
  不是说他只有一个朱见深这么一个儿子,首先是大明从来都是立嫡立长,这也是因为他太爷爷朱棣这个皇位来历的原因。
  正是因为自己得位不正,所以朱棣当初就是对朱高炽再不满意,也捏着鼻子立他为太子。
  其次,和朱祁镇其他的儿子比起来,朱见深确实很优秀,尤其是跟着楚宁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
  现在看来应该不会了,朱见深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对皇权的敬畏!
  很好!
  朱见深带着楚博彦一路狂奔,回到楚府的时候,书房周围已经被禁军包围的严严实实,别说是人了,就算只苍蝇都甭想飞进去。
  如果不是朱见深和楚博彦两人,估计现在早就成肉泥了!可是走到门口就被护卫拦住了。
  “殿下,陛下有旨,任何人不得入内!”楚铁伸手拦住了朱见深和楚博彦。
  朱见深先是一愣,然后乖乖地拉着楚博彦走到一边了,既然是楚铁守在门口,那就根本没有通融的可能性。
  “现在锦衣卫传回的消息就是这些,应该是江南郑家的余孽郑晨良从中作祟,这些年他一直没有消停过,之前赵王谋逆一事,也有他的身影。”曹鼐指着一摞奏报说道。
  “嗯,没想到这个郑晨良这么执着,早知道当初就把他招入朝廷了,这么好的人才,如果用好了,美洲肯定不是什么问题了。”楚宁有脸惋惜地说道。
  “这个有点难吧,郑家是老牌的江南世家,除非当初公爷对郑家网开一面。”邝野一脸认真地说道。
  “先生就是说说,这种人当然不会为朝廷所用,他们眼中只有他们的家族,对于朝廷如何,他们根本没有一点关心。”朱祁镇说道。
  “算了,不说这些了,这件事看似只是一个世家余孽上蹿下跳,可郑家就算势力再大,也不过是一个土财主,他能接触到瓦剌或者鞑靼什么人?他们和依力巴里、乌斯藏能有交集?
  何况他们现在把手已经伸到了奥斯曼,不是我吹,在我去之前,就连三宝太监都没有达到过奥斯曼。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这些消息最早的一份就是海外司传回的消息,这么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楚宁托着下巴说道。
  众人一下就陷入了沉默,是啊,海外司关于奥斯曼的那份情报已经是大半年之前的了,就算这份情报是从望海城直送京城,也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了!
  而奥斯曼的那个穆罕默德二世离开大明也不过一年半的时间。
  “陛下,微臣觉得,现如今这个局面,对大明来说局面异常艰难,是否把燕国公之前说的那个阅兵给办了?”内阁分管兵部的阁臣邝野思索一番说道。
  之前楚宁搞过一次阅兵,不过那次只是针对朝臣们的,主要是向朝廷的大臣们展示军改的成效。
  那次的效果确实明显,原本对所谓的军改不屑一顾的超沉闷,被军改之后的军改彻底慑服了。
  谁也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原本字啊他们看来如同鸡肋的一支军队,竟然把成倍的禁军精锐打的满地找牙。
  除了先进的武器,那如臂使指的指挥也让所有的人耳目一新。
  楚宁回到京城之后,尤其是在见过穆罕默德二世之后,楚宁更是把这件事送到了内阁和朱祁镇那。
  随着大明的日益强大,京城已经出现了常驻的使节,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驻外使馆一样的存在,有使臣常年驻扎在京城。
  这样的使臣有上百人之多,楚宁一早就提防着对大明有敌意的那些国家,所以在他回到京城不久,就提出举办一次大规模的禁军阅兵和演习。
  这样对那些国家是一种绝对的震慑,也是大明展现肌肉的机会。
  不然,一直以礼仪之邦自称的大明,总不能想后世的某国一样,动不动就打上一场。
  不过,楚宁对此并不抵触,要想保持军队的战斗力,适当的战斗是必要的,但这不能成为主旋律,毕竟华夏早就提出过,‘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战略思想。
  “不行。”楚宁听完邝野的话摇头说道。
  众人看向楚宁,因为楚宁在提出阅兵和演习的时候,就说过,这是对番邦的震慑,现在怎么他自己就反对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