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642

  不仅如此,在第三轮火枪发射的同时,许多明军丢出一颗颗陶罐,陶罐上面似乎还有东西在冒烟。
  这些陶罐落在瓦剌大军中,不断爆炸,加上火枪的攻击,无数的瓦剌骑兵纷纷中弹落马。
  阿如泰这次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他的战马另外一侧刚好有一枚陶罐落下,瓷弹爆炸的时候,破碎的陶片,陶罐里面填充的铁砂四散。
  阿如泰的战马登时就被炸死了,还好阿如泰早有准备,他立刻纵身跳上身后的备用战马,算是勉强躲过一劫。
  可其他瓦剌士兵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无数没有准备的士兵或者被陶弹炸伤或炸死,又或者因为战马被炸伤而跌落战马,在这种大批骑兵冲锋的环境下,落马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自始至终,瓦剌这边都没有能发动一次像样的反击,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竟然只有极少数人,或者是因为他们没有出现在最前线,或者是他们出手够快。
  才有极其稀疏的弓箭射向明军,虽然也对明军造成一些伤亡,可是那种数量的伤亡,和明军这边有事火枪,有事炸弹的杀伤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过后,明军纷纷收起火枪,从腰间抽出马刀,挥舞着冲向了瓦剌大军。
  此时看到明军抽出马刀,不管是和他们对战的瓦剌骑兵,还是在后面观战的也先等人,竟然有中解脱的感觉,中越不用顶着明军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了。
  终于可以堂堂正正抡着刀子对战了,这样就算他们被明军砍死,他们也觉得无怨无悔,可如果明军继续这么乱丢东西,他们估计不要说继续作战了。
  就是看到明军就先气馁了,那这个仗还怎么打下去,还打个屁啊!
第672章
命运的对决(四)
  可是,双方一交战阿如泰就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非常大!
  明军的这些骑兵,丝毫不比他们逊色,甚至还比他们更擅长马战!
  尤其是明军使用的那种窄窄的马刀,看似很薄,一下就能被他们宽厚的弯刀砍断。
  可现实却是明军的马刀在和瓦剌人的弯刀接触之后,不仅不会被砍断,反而有不少瓦剌人的弯刀被砍断!
  瓦剌人并不擅长铸造,加上本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很锻造出质量很高的弯刀,虽然塞北草原有足够多的矿藏,可是瓦剌人根本不擅长这些。
  所以他们只能冶炼简单是生铁,以及很原始的钢材,他们只能把弯刀铸造的很宽很厚,这样才能弥补钢材质量的不足。
  可明军的马刀就不一样,这些都是用奥斯曼运来的大马士革钢锻造的马刀,虽然刀身很窄很细,可是坚固程度远超于瓦剌人的弯刀。
  尤其是明军因为马刀细长,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不想瓦剌人的弯刀,虽然挥砍起来气势很足,但是对战起来相当的不方便。
  每一次挥刀之后,即使是细微的变换招式,也需要很大的幅度。
  这还仅仅是装备上的差距,双方在对战马的控制上,差距却很小很小,甚至阿如泰发现这些明军简直不比他们这些草原民族差多少!
  他不明白,明军不都是成年以后,甚至是加入军队之后,才真正接触战马的吗?
  怎么会对战马控制的如此精准,一点也不比他们这些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人差多少,甚至有些时候,明军给人的感觉,比他们更加熟悉战马!
  这就很不科学!
  要知道,就算一个普通的瓦剌妇女,都是从小生长在马背上,他们对战马的熟悉,甚至比对自己的身体还要熟悉!
  如果仅仅是这两点,阿如泰也不会太放在心上,他们这些年东征西讨,遇到的对手也不乏装备好于他们,或者同样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可是最终的结果还不是一样!
  都是被他们给征服了!
  这一点也让他们在宣府之战后,被打的有点丧失的信心,重新被找了回来。
  但是这次交战,却让阿如泰感到极度的不舒服,他们瓦剌骑兵最擅长的骑射,竟然丝毫没有发挥出来,甚至还被明军的火枪和炸弹打的有点蒙圈。
  要知道,不管是瓦剌还是鞑靼,又或者是金帐汗国、亦力巴里,甚至远在青海的罗步藏,他们都是蒙元的后裔,他们最擅长的就是骑射对战。
  这也是当年蒙元大军横扫亚欧大陆无敌手的主要原因所在!
  蒙元骑兵字啊对战当中,可以说把骑射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在和敌人对战时,几乎不会和对手正面硬碰硬。
  他们会先派出人是试探对手,如果对手被自己的试探激怒,他们就快速撤离,然后回身用弓箭射杀对方。
  而如果是欧洲那种想罐头人一样的重装骑兵,没关系,这些骑兵虽然从头到脚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可他们也不是完全密不透风,毕竟他们也需要活动。
  重装骑兵如果是正儿八经的对战,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可是他们悲哀的是碰上了很少证明硬钢的蒙元骑兵。
  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对手绕圈子周旋,而那些重装骑兵不仅骑士自己穿着厚重的铠甲,就连战马也同样披着重甲,这样他们就和一座移动的堡垒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碰上蒙元骑兵,他们的噩梦算是来了。
  蒙元军队当中也有重装骑兵,不过数量很少,除非是极有必要,或者别无选择,否则蒙元是不会主动派出自己本就数量不多的重装骑兵的。
  他们会选在和对手不停地绕弯子,利用自己马术精湛,备用马匹多,蒙古马耐力好的特点,消耗对手,等对手精疲力尽的时候,他们再像猫抓老鼠一样,慢慢玩死对手。
  可是这次他们却打错了算盘!
  首先,他们从一开始就瞧不起明军,因为在此之前,明军的骑兵大部分是以兀良哈人为主,就是之前三大营里的三千营。
  实际上三千营并不是真的只有三千人,这支队伍最庞大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三万人的规模,这些才是明军骑兵力量中最强大的存在!
  也正是这些蒙元叛徒,才让瓦剌和鞑靼这么多年一直被明军压着打,当然这只是瓦剌或者鞑靼人自己的想法。
  所以,当看到冲过来的明军骑兵的时候,瓦剌人还是有些高兴甚至有点小激动的,因为从服侍上看,冲过来的两万人是地地道道的明人!
  而不是那些墙头草的兀良哈人!
  因此,瓦剌人从心里感觉自己根本不需要和明军玩什么猫抓老鼠的游戏,直接和明军马刀对马刀更直接一点。
  况且因为明军火炮的存在,他们也不敢这么玩,那个时候,你放一堆弓箭,然后开始跑,估计明军也不会追击,他们只需要把火炮推过来,轰上几下,那瓦剌就算败了。
  血肉之躯根本没法和那些恐怖的钢铁大炮相提并论啊!
  好吧就算不能玩这种,你以为瓦剌人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瓦剌作为蒙元的后裔,肯定不止这一种战法,就算两军交战,瓦剌骑兵也会找机会,用弓箭射杀对手。
  这就是蒙元横扫亚欧大陆的经典战术。
  不过和明军比起来,似乎他们现在除了骑术,剩下的就没有一项占优的。
  你要是想玩边跑边打,对不起,明军的火炮会告诉你,那是一项很危险的行动。
  现在交战了,你想来个边挥刀边放箭,对不起,明军的除了装备了火枪之外,每个骑兵还有两具小型的弩箭,这些都是上好弦,安置好弩箭的。
  这东西可比弓箭好操作多了,明军甚至可以一手挥刀,一手拿着弓箭瞄准!
  况且,就算刚刚明军发射了三轮火枪,可那也仅仅是明军骑兵之中的一部分骑兵开枪了,还有一大部分人,没有动用自己的火枪。
  这下好了,单打独斗你打不过明军,好吧,咱们玩点战术,找机会几个人包围你一个,这下总有把握了吧,可是对不起,就在你以为得手的时候。
  先是周围的明军会以被包围的明军为中心,快速形成一个反包围网,反而把瓦剌骑兵控制在中间。
  这还不算,这个时候,即使那些被包围的明军没有了火枪和弓箭,可是不代表外边那些明军没有啊!
  往往是一轮火枪下来,包围圈里的瓦剌士兵就不剩下什么了。
  这下安如泰算是知道,和明军作战有多么痛苦了!
  这不仅仅是装备上的差距,不是战术上的不足,更有武器装备上的天堑!
  这简直是瓦剌骑兵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
第673章
命运的对决(五)
  虽然双方都知道,现在就是决战时刻,所有人都把自己全部的实力拿了出来。
  如果是以往,四万骑兵对战,绝对算是震动双方的一场大战,可是现在,双方云集了七十万大军,如果加上后勤的民夫、牧民,完完全全超过了百万!
  这在冷兵器时代,绝对算得上所以空前的一场大战!
  作为这场大战的开始,双方几乎将自己最精锐的力量拿了出来,事关整个战局,双方从统帅,到普通士兵,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在几十万的注视下,四万骑兵在寒冬的塞北草原,来回厮杀,不时有是士兵坠马,鲜血飞扬,喊杀震天,双方后军都拼命擂动战鼓,给自己的将士加油助威。
  双方都在等,等自己的先锋取得优势,等对方出现疲软,这样不管是从士气,还是从战局,对自己都很有利。
  谁也都没有派遣援军,如果那样的话,就相当于承认自己的军队在同等条件下,不是对方的对手!
  对士气更是致命的打击。
  战场上的厮杀虽然只进行了两刻钟,但是在双方观战的将士心中却如同度过了一年,甚至更久。
  大家也都觉得,这样的精锐骑兵对战,不可能很快分出结果,可就在这时,变故突生。
  明军已经开始渐渐占据战场上的主动权,他们已经对瓦剌的骑兵形成一种压制状态,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对瓦剌军形成了局部的包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