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642

  “你没说,你没说怎么锦衣卫把咱们家的买卖都给查抄了,还有那些隐蔽的买卖,除了你根本没人知道是咱们家的!”赵雨桐愤怒地说道。
  此时的李宽被绑在柱子上,身上已经被打的皮开肉绽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在锦衣卫的诏狱都没有受一点刑,回来跟主子请功反而被打得如此之惨。
  “公子,现在看来楚宁可能已经知道了,此地不宜久留,公子还是赶紧回青州暂避未好。”
  “嗯,你去安排一下,咱们即刻动身。”赵雨桐想了想说道。
  他也有些郁闷,自己从来都是无往而不利,怎么这次才刚刚开了头,就这么灰溜溜地被赶出京城了。
  不过现在的形势确实不适合他再在京城待下去了,不管是不是李宽出卖了赵家,既然锦衣卫已经对赵家的生意动手了,那自己在这也不安全了。
  不过他还不打算离开京城,只是现在李宽在场,这个赵家在京城的大总管,知道不少赵家的秘密,能力也十分出众,这么杀了有些可惜。
  再说,自己留在京城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他才会演这么一处。
  “公子,那赵掌柜的?”
  “先关着吧,等事情查明之后再做处理。”赵雨桐说完,起身离开了。
  李宽则是委屈的要命,现在想想,赵雨桐怀疑自己也不是没有道理,据他所致,和他一块被转进诏狱的人中,有好些到现在都没放出来,被放出来的也很少有像自己一样,毫发无伤的。
  不过自己确实没有说,看来只能等着事情查清楚了。
  李宽作为赵家在京城的大掌柜,自然掌握着赵家许多秘密,他能力也很出众,这些都不是赵雨桐不杀他的原因。
  赵雨桐都敢策划行刺以为大明的伯爵,皇帝的老师,杀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真正让李宽躲过一劫,是因为李宽是赵雨桐的舅舅!
  也是关乎他能否继承赵家家主之位的一个重要筹码,虽然自己一直保持中立,可他毕竟在赵家多年,如果没有他的支持,赵雨桐想要继承赵家,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就在李宽胡思乱想的时候,门开打开了,确切的说是被撞开的,一队锦衣卫闯了进来,不由分说把李宽带走了。
  “什么!”赵雨桐刚刚换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就知道了李宽被锦衣卫救走的消息。
  他现在有些后悔,刚刚他就应该狠下把李宽给解决了,现在好了,人到了锦衣卫的手里,在想除掉他就难了。
  “你去安排一下,明天我要让楚宁被弹成筛子!”赵雨桐咬着牙说道。
  手下的人听完领命出去了,当天夜里,无数的御史言官开始撰写弹劾楚宁的奏章。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安排这些的时候,带着查抄他们家的旨意已经离开了京城!
  赵雨桐并不觉得楚宁敢这么干,毕竟赵家不是一般的小户人家,那是在山东地界跺一脚都晃三晃的,多年来受过赵家恩惠的官员更是遍布朝野。
  就算有什么对赵家不利的旨意,虽然不能阻止,起码第一时间知道还是没问题的。
  但他想错了,这次前往青州的旨意,第一没有经过御史七科,第二没有经过山东省府任何一级官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这次旨意并不是查抄赵家,而是禁军拉练!
  随着旨意一同出京的,还有左哨军的五百骑兵!
  话说自从楚宁在左哨军开始军改以来,左哨军就经常外出拉练,而且楚宁的训练方法,让这支军队的服从性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现在只要兵符、军令无误,前方就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会义无反顾!
  再者,此次出去的只有五百士兵,根本不需要内阁和五军都督府的签注,只要一道旨意就可以了。
  果然,第二天内阁再次摆满了弹劾楚宁的奏章,曹鼐都有些无语了,这位伯爷还真是‘受欢迎啊’。
  许多人当一辈子官,甚至那些勋贵在京城等地胡作非为,多少年也不如楚宁短短一年‘得到的’弹章多,甚至没有楚宁一次的量多。
  弹劾的内容比之以前有了不小的‘进步’,这次引用了一些真实的东西,比如无故查抄京城多家商铺,无故囚禁京城百姓,甚至一些官员也被牵连其中。
  不过这次曹鼐倒是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转给朱祁镇,而是代表内阁做了批注,朱祁镇看后就批了一个字,准!
  然后曹鼐以内阁的名义发出制告,直接将楚宁被刺一事挑明,更严重的是,曹鼐给这次刺杀定性为,勾结瓦剌,意图谋反!
  这下许多上书的御史都吓坏了,他们好多人并不知道楚宁遇刺一事,要知道楚宁遇刺的地点距离皇宫仅有几里地的距离!
  这下那些言官彻底安静下来了。
  废话,如果单纯的是楚宁胡作非为,他们当然乐意弹劾,而且乐此不疲,可现在这则消息一出,性质就完全变了。
  勾结大明最大的敌人,世仇瓦剌,行刺大明的一位伯爵,还是在皇宫附近!这和谋反真的区别不大,他们纷纷埋怨赵雨桐,作出这种事也不提前知会一声。
  现在奏折已经递上去了,想收回来是不可能了,不过此时邓栗站了出来,他首先上了一道奏折,请求内阁严查此事,如果真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勾结瓦剌,应当严惩以儆效尤。
  那些御史见状,也纷纷调转枪口,强烈谴责并表示绝对支持。
  不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有人第二天上书,请求内阁对勾结瓦剌一事拿出证据,不然不足以信服天下。
  这也是赵雨桐作出的一次反击,虽然大家都觉得,赵家不会作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但也不能保证赵家只是一个幌子。
  一时间朝中针对勾结瓦剌一事,可谓是唇枪舌剑,争论不休。就在这个时候,王贵站了出来,竟然将两个瓦剌人的部落首领直接带到朝堂之上。
  看着两个伤痕累累的瓦剌人,大家都替他们感到疼。
  王贵自己也没想到,阿剌真的把那两个部落的首领给送过来了!
  王贵对这两个首领,可谓是又爱又恨,所以他们也享受到了锦衣卫最精心的‘照顾’。
第99章
杀鸡儆猴(三)
  此时两个瓦剌人犹如血葫芦一般,都被锦衣卫驾到大殿之上。
  “王大人,你怎么证明这两个就是你所说的瓦剌人的首领呢!”一个御史站出来问道。
  “就知道你们会狡辩,这是他们的证词自己看,如果还不相信,就自己去找通译来,你当着大家的面询问就是了。”王贵面无表情地说道。
  其实他现在自己都还在震撼当中,脑子里全是楚宁跟他说的话。
  “阿剌虽然是瓦剌的知院,但此人并不甘心屈居也先之下,当初放他回去,也是为了给也先制造些麻烦。
  当然,如果这次的两个人是他的部下,还真不好说特他会不会送过来,但我可以肯定,涉及到的瓦剌人,肯定是忠于也先的部族。”
  “先生怎么知道不是阿剌的人,或者说是其他人呢?”王贵好奇宝宝一样的问道。
  “第一,如果有把握除掉我,阿剌肯定会搭理支持,但是作为曾经的对手,他知道我的厉害,所以他不会冒着被我揭穿的风险,参与其中。
  其次,和阿剌比起来,也先更狠我,当初宣府一战不仅让他损失惨重,也浇灭了他称汗的愿望。
  再者,瓦剌人和大明一直都有联系,只不过因为他们更加分散,只有那些靠近大明边境的部族,才会和大明的一些势力有联系。
  所以我有七成把握,阿剌会把人送给我们,毕竟既能帮助我们,算是和我们建立一个不错的关系,又能削弱也先的势力,他何乐而不为呢。”
  王贵被楚宁的分析,搞得有点懵,理清楚了之后,感觉楚宁果然狡诈,竟然在一年之前的战场之上,就布下这个局。
  想想也是,也先的势力大都靠近大明,相对的获取物资要方便的多,而阿剌则远离大明,很少有商贩能将他们需要的铁锅、粮食贩运到那。
  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和大明建立稳定的贸易,别说是忠于也先的部族了,就是自己的部族,相信阿剌也会毫不犹豫地送过来。
  邓栗走上前,拿过王贵手中的口供,在大殿之上高声念了出来,整个大殿都安静的可怕。
  因为内容太奔放了,完全超出了普通贸易的范畴,口供中对自己部族的描述,对双方的协定内容,可谓详尽至极。
  有这些东西在,还有人也在,任你多能狡辩,也不可能翻供的。
  王文作为青州赵家目前在朝廷官阶最高,也是最有希望那进入内阁的人,本来不打算这么轻易动用的,但是现在形势急转直下,赵雨桐也没有办法,只能动用王文这个杀手锏了。
  本来这件事又不是赵家一家的事,可是楚宁反击来的太快,也太激烈了,他不得已动用了王文。
  不过王文也不是傻瓜,他没有直接出手,而是安排人打前阵,现在他无比庆幸自己没有贸然出手,不然本来已经风雨飘摇的自己,说不定这次就会被赶出京城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自打楚宁出现之后,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都和楚宁多次交手,而且一次都没有赢过。
  这次如果不是赵雨桐出面,他本来也准备那这事做点文章,毕竟他现在还知道楚宁被刺一事。
  今日在朝堂之上,他知道一切的起因竟然是有瓦剌人在皇宫附近刺杀楚宁,他就暗示自己的手下不要轻举妄动。
  他没想到,那些士绅竟然如此疯狂,如果只是为了警告楚宁,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方式,现在他们竟公然在皇宫附近行刺。
  这就是对皇权的挑衅!
  不管你有多么充分的理由,挑衅皇权都没有好果子吃!
  不过随着两个瓦剌人的出现,原本沸沸扬扬的朝堂,一下安静了下来。
  如果仅仅是楚宁对士绅动手,哪怕是行刺楚宁,子啊他们看来,都不是什么大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
  不仅是刺杀,还是在皇宫附近,这就是在打朱祁镇的脸,是打朝廷的脸!
  更何况现在还牵扯到了瓦剌人,那可是大明的死敌!
  而且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证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