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做帝师(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42

  虽然距离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才过去十几年,但是就算是后世极其先进的科技,也对航线、水文等不断调整,大海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从来不会墨守成规。
  所以这就需要楚宁他们把资料梳理清楚。
  徐承宗不明白楚宁要这些干嘛。要知道下西洋是需要极其庞大的资金支持的,简直就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楚宁难道因为自己赚的钱太多没处花了?
第118章
宝船
  其实这是徐承宗想当然了,作为后世的穿越者,楚宁知道海上贸易巨大的利润,当年之所以郑和七次下西洋,被认为是劳民伤财,完全是朱棣祖孙的贪婪所致。
  其实郑和下西洋并不是像传说的那样,遍地撒钱,朱棣不是傻子,除了那个传说中寻找朱允炆的目的,郑和下西洋其实带回了大量的财富。
  仅从后世梁庄王的墓葬出土的那些文物就可见一斑。
  其实梁庄王朱瞻垍并不像专家们猜测的那样,是朱瞻基最宠爱的弟弟,他只是朱瞻基九个弟弟中的一个,更何况还是同父异母的弟弟。
  要知道,朱瞻基同父同母还有两个弟弟!
  也就是说,当初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财富,都被朱棣祖孙两个放进了自己的腰包。就是用国家的资源去做买卖,赚到的钱则归了朱棣个人!
  这不是说西方国家的大航海是大公无私的,只不过西方的大航海,形式不同,西方是国家为主导,一群穷疯了的破落户,嗷嗷喊着冲向大海。
  在大海上一顿烧杀抢掠之后,带着大比的财富挥霍无度,这也帮助西方国家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
  不然仅仅靠着西方国家自己的财富底子,就算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楚宁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大明人的眼光从土地转移到海洋之上。
  这是对几千年传统的挑战,可楚宁却觉得这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与其等着别人用坚船利炮让我们认识世界,不如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
  随着当年随着郑和下西洋的人不断被找到,楚宁等人也慢慢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让楚宁感到欣慰的是,这次竟然有许多人找到了,但是没有来!
  而他们没有来的原因是走不开!
  试问一大群出海的人,走不开是因为什么?肯定是忙着出海,这就是说,虽然朝廷一直关闭海疆,但终归还是关不了人心。
  能养着这么一大群人的不会只是一家,或者几家,应该是一个群体,这让楚宁有些高兴。
  他立刻给朱祁镇写信,希望将这次恩科楚宁的那七个‘学生’给派过来。
  早在楚宁离京之前,就已经和朱祁镇说好,这次的状元柯潜、还有第十一名詹诗源、第十五名张宇这三个南方人要派过来给他当助手。
  至于其他人,朱祁镇自己看着办,只要是信得过的,越多越好。
  跟朱祁镇要完人之后,楚宁也没闲着,现在海图这些有人整理了,他就带着徐又蕊、徐承宗等人来到了龙江船厂。
  来到船厂,楚宁感到一阵阵心酸。
  才过去十几年,庞大热闹的船厂,如今已是荒草遍地,一片破败景象。
  难怪袁盟会这么大方,大胆,扬言船厂就送给楚宁了。这里除了荒草,和一些断壁残垣,真的没有什么了,只是从广阔的占地依稀看得出当初船厂的辉煌。
  船厂现在并没有彻底荒废,只是随着郑和包船的停建,现在只能接一些零星的小活计,当年那些从各地征召来到匠人们,要么自谋生路,要么在这苦苦坚持。
  “诸位大人老爷是要订船吗?”一个老卒见上前问道。
  “不是,我们就是随便转转。”楚铁上前说道。
  “哦,这里有些杂乱,诸位官人当心些。”老卒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不过还是好心地提醒道。
  “老丈贵姓啊?”楚宁没有急于离开,而是和老卒攀谈了起来。
  “官人折煞小老儿了,小老儿叫王勇。”
  “老人家是这里的守卫?”
  “官人是外乡人吧,这里已经不是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光景了,那里还需要什么守卫,小老儿只是这里的管事。”
  “那这里的守卫?”
  “这里除了几艘破船,就是一些木头船钉,那里需要什么守卫啊。”王勇说着,眼中竟然泛起了泪花。
  “老人家岁三宝太监下过西洋?”楚宁问道。
  “是啊,当年我还年轻的时候,是三宝船队的先锋船队的船长,只是,哎不说这这些陈年旧事了,官人要是不嫌弃,小老儿就带着诸位官人随便转转。”
  “不瞒老丈,我对三宝太监仰慕已久,不知找个时间给在下说说当年三宝太监的风采?”
  “只要不嫌小老儿絮叨,小老儿自是愿意。”
  楚宁跟着王勇在船厂里穿行,听着王勇的介绍,这里是小船坞,当年是专门制造马船联络船的地方,现在也是龙江船厂最重要的地方,因为大部分的订单都是马船大小的江船。
  还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可以看出,当初船厂分工何等细致,每一个步骤,都有专人负责,都有专业的作坊。
  “那是?”楚宁指着远处几个巨大的黑影问道。
  “那是三宝太监最后一次下西洋的宝船,其他的都被拆解了,就只剩下这几艘了。”说到这,王勇一直忍着的泪水,顺着面颊滑落下来。
  楚宁看着远处巨大的船体,无比震撼。
  如果说只是看资料,你根本无法体会那种睥睨天下的巨舰,是何等的雄壮威严。
  作为明史研究生的楚宁也曾参观过华夏的航母博物馆,那是一艘从社会主义老大哥手中买来的退役舰,但那巨大船体,钢铁气息满满的感觉,让楚宁看的热血澎湃。
  可现在看来,除了材质不同,这些宝船给楚宁带来的震撼更加巨大。
  在这个时代,能造出如此巨大的舰船,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据史料记载,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有九根桅杆。
  换算下来,足有一百多米长,五十米宽,据估算排水量达到3000吨,在装载货物的同时,起码能容纳千人!
  要知道,几十年后,开启西方大航海的达伽马,当时所乘坐的船只,只有三艘只能装载100人!当时西方所谓的探险队,最多不过二十几艘,最少的就是一群人凑一艘船,出海试试运气。
  而郑和船队,除了体型巨大的宝船,还有战船,长18丈,宽6.8丈,五桅,是负责舰队安全和对敌作战的。然后就是坐船,长24丈,宽9.4丈,六桅,用来装载船员、上岸维持秩序战士所用。长37丈,宽15丈,八桅,用来运输货物的马船,以及专门运输粮食等生活物资的粮船,整个舰队的规模据后世考证有两三百艘!
第119章
当贪欲成为一种习惯
  看着昔日大海的王者,如今只能静静地躺在船坞里,用自己高大但残破的身体,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楚宁更加坚定了自己开拓大海的心意。
  “王勇,你又在偷懒吗!”一个细声细气地声音,带着怒气喊道。
  “杨公公,小人没有偷懒”
  “闭嘴,还敢犟嘴,你就是一个该死的贼配军,要不是袁公公好心收留你们这些废物,现在你们早就不知道在哪做孤魂野鬼呢。”
  “是是是。”王勇根本不敢还嘴。
  “你们是干嘛的,是来订船的吗?不是我跟你们吹,别看这龙江船厂有些破旧,当年可是给三宝太监造宝船的地方,不管你是订江船,还是海船,都没问题。”
  “哦?朝廷不是片板不许下海吗?”楚宁一脸疑惑地问道。
  “虽然皇上有旨意,咱们袁公公不是可怜大家,为了让大家能在大海上安稳些,这才网开一面的。”
  “既然如此,不知道价格几何啊?”
  “这要看你订什么船?订多大的?你要是想订船,咱们就去屋里说。”姓杨的太监一脸傲然地说道。
  “不必了,在下初到应天,对三宝太监当年事迹神往已久,所以过来看看当年三宝太监宝船的威仪。”
  “大胆!你当这是你家里的后花园,还是大街上的菜市场,是你说来就来的地方吗!这里可是朝廷的船厂重地,你们竟然擅自闯进来,来人呐,给我全都抓起来!”
  姓杨的太监,看到楚宁一行不过十来个人,虽然楚铁等人看着有些凶恶,但毕竟人数不多,楚宁夫妇更是衣着光鲜,肯定是外地过来走亲访友的富户人家。
  自己把他们抓起来,说不定能敲上一笔。
  就算是应天哪家的勋贵大臣的亲属,自己不还有‘干爹’袁盟撑腰吗,自己可是自小跟着袁盟长起来的,当初袁盟遭难的时候,是自己没日没夜照顾,陪着袁盟走到今天的。
  袁盟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不管自己。
  杨太监说完,他身后冲过来二十几个壮汉,就要对楚宁等人动手。
  “杨公公,他们都是外乡人,不知道规矩,您就大人有大量,”王勇上前给楚宁等人求情道。
  “滚一边去,你当你是谁,咱家的事业是你能插嘴的!”杨太监抬脚将王勇踹到一边。
  那些恶奴壮汉,冲过来就要对楚宁等人动手。
  他们显然低估了楚铁等人的战力,楚铁甚至没有出手,他只是带人将楚宁夫妇围在中间,有四个人迎着那些恶奴冲了过去。
  一阵拳脚撞击身体的声音之后,二十几个恶奴全都瘫倒在地,而楚宁这边的护卫,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将那些恶奴全都‘U’字型捆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