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修行者(精校)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287


独孤凤见众真人出现在身边,并不感到意外,虽然困住一位化神修士,但要将对方解决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非将之彻底渡化,或者是花大功夫,慢慢将之消磨,这些都不是一天二天所能完成,要是让对方逃出一丝元神,将来必定是祸端。
天方明拱手一礼:“佛母,此人与我有旧,能否让我劝劝对方,双方化解了这场恩怨,也好似大动干戈。佛母意下如何?”
“施主既然有心,婆娑当然听从。”独孤凤合十回礼。随即放开佛国,吉绍稷正在其中无计可施,苦苦抵挡,突然身外一松,又回到熟悉的世界,心中一喜,他现在可没有什么斗志,准备三十六走为上,至于怨气,以后再说。
“吉道友,勿要匆忙,你与佛母之间仇怨,我来当作调解人如何?”吉绍稷正准备走,耳边传来天方明的声音,不由一愣,停了下来,见是天方明,拱手这礼。
“原来是天道友,我与佛门之怨实是对方渡化我弟子,如果事先告诉我一声,倒不是什么大事,而对方却是直接渡化。”吉绍稷见天方明出现,也想找个台阶下,口气之中不由软了下来。
“这就是道友不对了,佛母的佛门中人虽未打招呼,但并未要道友的弟子脱离师门,而且道友门人不过是修习佛门功法,并未脱离师门。道友却为了一口气,将弟子禁闭,才引起这些事端。本来没有事,道友,双方退一步,佛母不追究道友今日之事,道友也不要追究弟子之事,依我看让弟子在听法后回到师门,向你赔个不是如何?”天方明劝道。
独孤凤淡淡地说:“我不会因吉施主之日之事,而追究吉施主责任。”
吉绍稷本想争一争,见独孤凤如此说,也带有赌气性质说:“天道友,看在你的面上,我就饶过佛门这一次,以后再有,就不客气了!告辞!”说完场面话,就要离开。
“吉道友,既然来了,不如听听佛母讲法,道友弟子既然自愿修行佛法,佛法当有独到之处,不如留下来听听,也好明白弟子为何修行佛法,如何?”天方明劝到。
吉绍稷一听也有礼,他今天吃亏,就是对佛法根本不了解,如果了解到佛门法术神通特点,也不至于如此被动。迟疑了一下,说:“既然道友如此说,也罢,就听从道友安排!”
邵延在一旁心中好笑,化神修士都是一帮死要面皮的主,明明是想了解对方底细,偏又如此扭捏。
众位真人重新落座,吉绍稷也坐在台上后排,台下听法众修见事已了结,斗法之中,特别是独孤凤展现的几种佛门神通,让众人心中对独孤凤讲法充满了期待。
独孤凤正式开始讲法,先说的是世尊得法经过,世尊如何从一个王子感悟到生老病死诸苦,生起求道之心,弃王位离家苦修,最终于菩提树下顿悟成佛,众修这才明白佛门是如此来历,为佛祖那种为求大道而不顾一切精神而动容,这才是真正求道之辈。
接着独孤凤讲述的是佛门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从四圣谛,也就是苦集灭道说起,谈到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阴真人这才真正明白,当初自己以五阴为名,实际上就是此五蕴,特别是识蕴,其中又分为八识,当初邵延点拨就是从识蕴入手,以六尘为基,才使自己突破化神,原来根源在此。
从五蕴说到十二因缘,这一整套下来,众修才知道佛法一个完整体系,总领世间种种,不怪佛门是上古传说中一大教。
独孤凤讲法渐入佳境,一些圣景出现,天空之中有光华洒下,独孤凤脑后佛光现,佛光之中,两名散花天女现,朵朵天花从空中洒下,一落到地面就自然消失,而独孤凤却是进入一种特殊状态,根本没有觉察这种异象出现,众修却惊呆了,有见识的修士听说过,上古时期,高僧讲法,天花乱坠,原来是真的。
云仙儿升手想接住一朵飘落下来的天花,却发现自然透过掌心而下,邵延微微一笑,此花本是讲法时感染众生,心中感激诸多美好所凝,现幻相于前,根本没有,如何接得到。正想之间,心中一动,手一伸,一朵紫色天花落在手上,邵延手上淡淡一层清光,居然接住了,邵延明白了,却在手上玩弄着这朵天花。
云仙儿目瞪口呆,不服气,掌上涌起一层薄薄光华,也伸手去接,天花依然透过掌心而下。邵延轻轻地说了一句:“本由心生,以心接之!”云仙儿想了一会,又伸手去接,还是接不到,只得放弃。
独孤凤正讲到小乘佛法的修行,小乘佛法实应称为上座部佛法,因其以超脱自身为主,不如大乘普度众生,故被大乘佛法称为小乘,其最高道果为阿罗汉,其印证便是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称之为法印,因为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其修行多用观法:如不净观: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情爱。除此之外,还有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等等,平时日常生活中坚持八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
这些内容一经讲解,就是小乘佛法从理念到修行方法完整阐述,这个世界修士一般走的是吸灵气这一条路,邵延几年前讲道,提出对大道领悟,不过那是对高阶修士而讲,而独孤凤此法却是不论修士是何级别,是普传,而且是完全不同于这个世界流行的方法,开辟了另一条完整修行之路。
众修听到此,纷纷思考,进行选择,有不少修士已下定决心,自己回去后,照此修行,看看效果如何。
讲完小乘佛法修行,时间已过去三天三夜,独孤凤依然处于那种状态之中,所说所讲,均是佛门至理,独孤凤自身修为也在不断增长,她身后真人们,不少心生羡慕,这种状态,对于他们来说,难道一遇,平时修行,如遇此等状态,修行必会突飞猛进,佛母讲法中居然整个沉于此种状态之中,甚至有几位真人在想,自己是不是以后也来讲一次法,说不定收获不小。
独孤凤不知道众人所讲,她只是自然发挥,脑后佛光愈加明亮,声音之中都引起佛光和飘落的天花共鸣,给人感觉,一语而出,自然化为满空的天花,纷纷扬扬而下。
现在,独孤凤已在讲解大乘佛法,以戒、定、慧为层次纲领,以一实相印为印证,即实相无相,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修习,达到佛果。讲普度众生,积累功德。
众修才从整体上了解佛法概况,佛法在心性上更注重,许多地方与流行修行方法不同,并不以肉体为意,追求是精神升华,以求超脱轮回,达到不生不灭的状态。其理念与修行方法也大异于以积累灵气为主的修行方法,特别是那种积累功德,以求多生修行,今生修行,并不一定今生证果,修行佛法,到了一定层次,来生也会觉醒。这一方法,让许多今天资质不好,修行无望的修士,看到了一条新路。
邵延望着下面许多修士那双双渴望的眼神,知道肯定会有许多修士将来会成为佛子,就这点来说,道门不如佛门,不过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心思也不在此上。独孤凤讲法,中间许多佛理对邵延也启发很大,随手又接了一朵天花,在掌上玩赏,云仙儿不服气,就是接不住,邵延和云仙儿动作引起旁边真人的注意,对于三阳、了尘等人,只是一笑,他们是老成人,就当云仙儿是小辈,坐着没有动。
天方明伸手试着接一朵,如云仙儿一样,直接透过手掌,试了几次,只得作罢,心中不由对邵延高看了一等。吉绍稷见邵延能接住,这几日他也听了不少,深感佛法博大精深,先前心中还想找机会赢回脸面想法,渐渐被他深埋在心中。不过,好胜心还在,见邵延能接着落下天花,天方明却不能接住,也有些不服,调用法则,在掌中形成一个护层,伸手去接,让他惊异的事发生了,好像他的手掌不存在,天花飘飘落到地面消失。
吉绍稷不服气,换了好几种方法,就是没有接住。五阴笑了,随手一伸,一朵天花落在手心,轻轻拈起,邵延也拈起手上的天花,两人相视一笑。云仙儿和天方明及吉绍稷瞪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三阳一见,好胜心起,他与五阴在元婴期一直相斗,直到双方进入化神,都不相上下,此时一见,也伸手去接,不料天花也是透手而过,又接了两回依然无效。邵延见此,轻声重复了一遍对云仙儿说过的话:“本由心生,以心接之!”,三阳一愣,随即露出了然之色,却不忙着接,闭上眼睛,心中回想邵延这句话,想起五阴的天魔之道,他与五阴斗了那么多年,非常熟悉五阴的那种魔门大法,本是五阴以心布置,将人引入魔境,五阴能接住,说明他已明白天花本质,三阳脑中灵光一闪,顿时明白,睁开眼,望邵延点头一笑,表示感激,然后,自信一伸手,一朵天花稳稳地接住。
云仙儿和天方明及吉绍稷更是目瞪口呆,怎么回事,三个人都用心想邵延那一句话,可是就是弄不清为什么。
几位真人小动作,台下听讲的不少修士发现,见邵延等人接住似从虚空中生成的天花,他们也感兴趣,一个个伸手去接,但都接了个空,天花好像不知道他们手掌存在,轻轻透过他们手掌,落了下去,消失在地面。
台上后座诸位真人也发现了这些修士动作,不觉一笑,云仙儿眼珠乱转,猛然停住了,邵延顺着她目光一看,林韵柔手上正拈着一朵淡红的天花在赏玩,感觉到邵延在看她,抬起头来,望着师傅嫣然一笑。
第二百三十九节
大道不关情多少
云仙儿没有接住天花,却发现林韵柔接着了天花,这个发现,差点让云仙儿暴走,天方明和吉绍稷也发现林韵柔手中的天花,两人眼中冒出不敢相信的目光,在他们眼中,林韵柔好像是结丹期,云仙儿知道实情,不过林韵柔相当于元婴高阶修士,还没有接触法则,她怎么能接住天花。
三阳和五阴也发现了这一情况,不觉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转过头来,对邵延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赞许。
云仙儿却有点愤愤不平,悄声对邵延说:“那个丫头怎么能接住?”
邵延也低声地说:“这不是修为高低问题,花由心发,你此时本心何在,不见自己的心,怎么能够接着花,此花本是心意,唯有真心接纳,真心相信,才能接住。不要怨,看清自己本心。”
云仙儿在火枣山,多次听到邵延讲道,与其他修士相比,她内心实在已认同大道,邵延此时一说,她心中一凛,知道自己心中情绪,已偏离一个修道者应有的心境,当下闭目垂帘,反观自心,她这一做,不觉之间,独孤凤讲法之声直入内心,浮躁一去,内心光明发端,感觉一片宁静,好一会,不自觉间睁开双眼,一遍了然之色,几乎是无意识的动作,玉手伸出,一朵天花落下,静静躺在她的掌心。
邵延露出嘉许之色,云仙儿此时已清楚过来,望着自己掌心中那朵轻若无物的天花,心中回味那种感觉,终于明白了,不觉对邵延感激地一笑。天方明和吉绍稷却是目瞪口呆,邵延所说的话,他们俩也听得清清楚楚,不过到现在为止,虽然理解每个字的意思,就是领悟不到其中实质,这也没有办法,修行到了化神,懂了就是懂了,否则,就是说得口干舌头困也无济于事。说不定哪一刻,他们就忽然明白了。
转眼之间,七天七夜时间已到,独孤凤吐出了最后一个字,自动从那种特殊状态中解脱出来,刹那间佛光和飘落的天花化为光点,渐渐消散在空中,那两个散花天女也化成两道流光,投入独孤凤脑后的圆光之中,独孤凤脑后圆光也慢慢变淡,最终消失。
众修向独孤凤拜谢,邵延等各位真人也向独孤凤恭贺,祝她讲法成功,独孤凤也感谢众真人到来。下方修士渐渐离去,邵延想起一事,对独孤凤和各位真人发出邀请:“各位道友,我火枣山准备一年后开府,到时请各位真人大驾光临,具体时间到时派专人邀请。”
“老弟,你火枣山终于正式向修真界宣布了,老哥到时一定到!”三阳哈哈大笑。
“不止是开府,到时还有一事请诸位真人帮忙。”邵延也笑着说。
“老弟,什么事?”三阳好奇地问,让化神真人帮忙,肯定不是简单的事。
“我还没有准备好,暂时就保密,到时大家就可知道。”邵延略带神秘地说。
众位真人也笑了:“好,好,你居然还保密,也罢,到时看看有什么惊喜等着我们。”
众真人拱手而别。邵延下了高台,火枣山一众弟子都在台下相候,邵延和云仙儿一到都围了上来,见礼完毕,那一帮女弟子都围到云仙儿身边去了,一个个叽叽喳喳议论起那只名叫阿娇的雪狐,抢着要抱这只灵宠,阿娇也乖巧,见众人没有恶意,反而讨好众女,结果又吃了不少灵果和灵丹。
邵延这边,除了男弟子外,在台下护法袁霸也前来拜见邵延,邵延见其修行明显走了护法金刚一路,整个身体被锤炼得如铜浇铁铸一般,顺口夸奖了几句,袁霸倒显得不好意思,邵延见此,不觉莞尔。
另一个来拜见邵延的是近日才认识的老僧悟明,让邵延意外的是,在他身后多了两个和尚,邵延对此二人却比较熟悉,就是在来的路上那两个抢财不取命的双盗,想不到几日不见,却成了悟明的弟子。
悟明见邵延盯着两人,笑着解释原因,那日悟明和邵延别后,赶向帝祉峰,不料正好又遇上此两人,这回两人运气不好,却是被人追赶,悟明拦下,问明原因,原来两人跑离后,却碰上几日前的苦主,不过,这次不是那个筑基修士,连对方的师长都来了,一见此两人,便追杀过来。
悟明认识追杀者,在悟明劝解下,两人归还当初打劫的东西,李旭和夏常也拜入悟明门下,一人取法号圆觉,一人取法号圆真,邵延恭喜悟明收徒。
悟明也还礼道谢,圆觉和圆真也上前拜见邵延,他们不认识邵延,邵延却认识他们,微微一笑,对二人说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悟明大师却是慈悲,让你二人入门,不要辜负了大师厚望!”
云仙儿和火枣山一帮女修正在对雪狐阿娇评头论足,偶尔一瞥,云仙儿看见两个和尚有些脸熟,不由留意,一下子想起这两人,不由喊到:“掌门,什么时候那两个强盗成了和尚?”
圆觉和圆真脸一红,邵延笑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浪子回头金不换。”
云仙儿也觉得自己有些孟浪,不好意思说:“我是口快,大家不要当回事。”众人都笑了起来,圆觉和圆真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僧以前确是做过一些错事,前辈倒没有说错。”
众人又谈了一会,邵延拱手和佛门众人告别,这次邵延准备和火枣山众人一路而走。
林韵柔取出飞舟,火枣山众人上了飞舟,飞舟风帆一振,长风顿起,破空而去。
回到火枣山,杜笑颜拜别师傅,林韵柔叮嘱了一番,杜笑颜脚下云生,出了火枣山。邵延吩咐了大家几句,让大家在这两个月中到附近坊市收购一些灵药种子,等两个月后,出海收集一些奇花异果。
吩咐完了之后,让林韵柔留下。众人退出,邵延问林韵柔:“杜笑颜心境上出了偏差,你注意到了吗?”
“师傅,笑颜她心境上有点走向枯寂玩空。”林韵柔有点不太敢看邵延,毕竟是她的徒弟,说起来她教导上有误。
“不要放在心上,我们这一门都太年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都不足,特别是笑颜,出生富贵之家,虽然心灵纯净,但毕竟经历太少,佛门有不磨不成佛之说,她缺少阅历,进境又太快,《道德经》说大器晚成,并不是空话。笑颜不像你,你从小父母双亡,受尽人间歧视。现在她才出现苗头,你准备如何做?”邵延并未怪林韵柔,弟子要成长为独挡一面之才,并非一日之功。
“我准备让她多出去游历,增加她的阅历,也到了让她入红尘炼心的时候了。”林韵柔说出自己的想法。
邵延点点头,话音一转,说起自己这次投影入灵仙界的过程,林韵柔静静听邵延讲,她才明白所谓灵仙界只不过是一张图,世界的真相居然如此,怪不得师傅一直说,只求大道。邵延说完之后,告诫林韵柔:“此事不可传,影响太大。为师之所以告诉你,因为你所修直指大道,些许迷障,终要破除。你出去吧,为师也要闭关一段时间。”
林韵柔点头应允,知道师傅器重,心中感激,行了一礼,退了出去,将邵延闭关的消息告之众人。
邵延在心灵之中,联系上钟少严,了解了一下万象门动静,钟少严传过的信息是没有任何动静,好像放弃了针对火枣山。既然如此,邵延也不会主动挑衅万象门,只是让钟少严注意一下万象门,反正有强大为那颗暗子在。倒是钟少严因为邵延入了化神,也开始感悟到法则,估计几年之内,可能入化神。
邵延封闭了洞府,盘坐于云床之上,进入定境之中,以元神出游,这与意识投影不同,意识投影如不占据别人身体,最多体现出一个光影,邵延几次都是聚星光而现形,别人一眼看出不是本体。而元神出游,散则成气,聚成形,随心幻化,特别是聚成形,在外人眼中,根本与常人无异,当然功候越深,越不易看出是元神所化,除非对方也是化神修士。
邵延闭关,元神出游,他是不想惊动众人,此次出来,也无什么事情,不过是已有数年一直被各种事情缠身,他想起刚来这个世界,一个区区五灵根散修,现在终于已成为这个世界的顶尖人物中一员,心中有些感慨,往事依依,已难追寻。
荒村之边,光华一闪,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现身,正是邵延,此时他的外貌,就是林韵柔来也认不出,元神千变万化,随意调整外貌。此处荒村,正是当年邵延初出山偶遇鬼罗上人,杀了伤重的鬼罗上人,才引起后来一系列事端,今日旧地重游,到现在为止,邵延都不知此村何名,当初那些枉死的村民又有谁能记起,多年过去,此处早已荒弃,只留下断壁残垣,似在诉说当年此处曾有人烟。
邵延望着这荒废的村庄,枯草衰杨已长满,此处荒废时间也不过二三十年,却给人一种沧桑之感,邵延本心不动,淡然注视其处,而情感依然流淌,这种并行不悖的感觉让邵延有一种奇特的感觉,修行并不是将人修成无情,如果是那样,石头早已得大道,而仅仅在于各种情绪感情等等对自己已造不成困惑,以无情为道,实际上是误入歧途,修行者开始往往控制其情欲,这是因为一开始如不控制,感情欲望掩盖了你的本心,当你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再为情欲所困,反而不再掩盖控制自己一切感情,得大自在大逍遥。
邵延慢慢转过身,远方有两个人影出现,明显不是修行中人,而是普通世间俗人,一个是儒生打扮,长得虽文秀,然而步履稳健,呼吸均匀,步行之间,自带一般气度,邵延知道此人虽是一名儒生,但练过武艺。另一人从装束上,应是一名仆人挑着行囊,身体强壮,也是一个会家子。
渐渐两人走近,那个儒生一见邵延,眼中露出一点诧异之色,邵延外貌虽普通,然而气度却是非凡,不由让人心生结交之心。
儒生拱手为礼:“在下周鸿渐见过兄台,听闻此处多年前一场瘟疫,现在兄台在此徘徊凭吊,不知兄台与此处有何关系?”
第二百四十节
偶留一吷千山上
邵延也拱手为礼:“在下邵延,也是听说此处多年前变故,过来一探,见此处已是荒草离离,心中感慨世事沧桑,所以在此留连徘徊,让周兄见笑了。”
“原来邵兄也是雅人,失敬失敬!”周鸿渐忙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2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