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修行者(精校)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287


杜笑颜指点寇真看:“天师,那座星光笼罩的火枣山!”
寇真远远望去,火枣山在星光笼罩之下,显得那么美丽,这就是自己要来的仙山,寇真心中也不免在些激动,自己一生所求,不就是这些吗?
飞舟迅速,转眼间便来到面前,看得更清楚,天罡地煞星斗阵由于不是御敌,所以星光较淡,山中景色清晰可见,亭台楼阁,依山势而成,和自然完全合在一起,寇真不觉感到其中似在诉说一种道理,这些建筑都是火枣山弟子为印证自己所学所建,当初依兰秘境中邵延曾要求他们所建,这种作风也带来了火枣山。
飞舟一近星光,星光往两边退去,让出一条通道。
第二百五十四节
因误得名定宗门
寇真没有想到,星光如流水一样,会自动分开,飞舟直接从通道中一掠而过,进入火枣山。
飞舟停下,三人下了飞舟,火枣山众人都已到了,众人知道今天寇真会上山,有几个人没有见过寇真,都有点好奇,早就在邵延洞府前小广场等候。
寇真一眼就看见邵延坐在那里,他见过邵延几次,立刻上前跪拜,邵延没有制止:“寇真拜见祖师!”
等他跪拜结束,邵延轻轻一手,一股柔和的力量将寇真扶了起来:“寇真,你在世间多年,潜心修行,打理世间道门,辛苦你了!”
“这是弟子应该所为,多谢祖师关心”寇真恭敬地回答。
邵延接下来,给寇真介绍火枣山众人,除了依兰秘境中三人,其他人都在,杜笑颜却是去摘火枣,连钟少严都来了,甚至狼麒与雪狐也来了。邵延一一介绍,连灵兽也一样,寇真非常惊讶,灵兽好像完全听懂,实际上,灵兽不是好像听懂,而是真的听懂。
此时,杜笑颜托着玉盘过来,上面有两枚火枣,放在石桌之上。邵延让寇真坐下,指着玉盘中火枣对寇真说:“这是仙果火枣,火枣山以此得名,你尝尝。”
“祖师,此山叫火枣山?”寇真吃惊问。
“不错,有什么疑问?”邵延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不是,我一直以为是和兆山”寇真不好意思说道。
“和兆,不错,这个名字不错,和,谐也;和,相应也;兆,亿万也;兆,事物为征相也。不错,火枣虽是仙果之名,作为一个门派之名不太适合,我这一门派,从今起就叫和兆宗。”邵延听寇真一说,眼前一亮,脱口而出。
众人一怔之后,发现和兆宗这个名字,比起火枣山的确更像一个门派名字,不觉心中泛起认同感。
寇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误会,却将宗门的名字改了,不觉也愣住了。邵延见此,微微一笑:“别愣了,尝尝火枣,你老年入道,身体许多地方已有衰老损伤痕迹,火枣虽不能增加功力,却恰恰能修补损伤,恢复身体机能活力。”
寇真一听,便低头享用起来,果然美味异常,一入腹,一股热力从腹部沿周身血脉散开,浑身精神一振,感觉自己年轻了二十岁,知道祖师所言不虚。
寇真吃完一只,邵延笑道:“火枣一只足矣,多吃无效,另一只你收起来吧”寇真见此,准备将之收入袖中。
邵延一见,取出一个戒指和一个储物袋,递给了寇真,说:“是我疏忽,你一直用袖中乾坤之术储物,修真界一般用储物袋,这只戒指是本门专门炼制储物宝物,和兆宗每个弟子都有,但在外一般不显示。”
寇真谢过邵延,简单炼化了一下,从戒指中取出一个空玉盒,将火枣收好,放入戒指之中。
邵延见寇真将火枣收好,便开口对他说:“寇真,此次接你上山,一方面你的修行在世间已进展不大,另一方面,大半年后,和兆宗将正式开府,和兆宗目前人数虽少,但也要一个掌门人来管理,接你上山,就是让你来掌管和兆宗!”
寇真一听,吓了一跳,急忙推辞:“祖师,寇真不论修行,还是德行以及能力都不够,不配担此重任!”
“你不要过谦,论能力,你能将世间道门从无到有,在你一手领导下,能到如此规模,在能力上,本门无人能及你;至于德行,你修行之前,就有善人之称;修行方面,你虽与修真界主流不同,但实力也相当于元婴,其他方面也就不成问题。”邵延已认定寇真。其他弟子也一致认可寇真,大家也纷纷推举寇真,寇真只得应允。
邵延见寇真同意,微微一笑:“寇掌门,你坐到我身边来,和兆宗一切事务从今日便交于你,我不再过问,除非有关和兆宗门派存亡的大事,你既为掌门人,对和兆宗各种法术应该熟悉,我将常用法术直接传于你,其他你自到藏经洞去看。”
邵延说完,手一指,一道白光射入寇真脑海之中,寇真略一回想,种种法术出现脑海之中,心中一喜,谢过邵延,便坐在邵延身边,其他人立刻上来拜见掌门人,寇真也是一一回礼。
等众人礼毕,邵延对寇真说:“我已替你开筑好洞府,韵柔,你等一下带掌门熟悉一下火枣山,同时,将目前本门情况及修真界情况跟掌门说清。”
林韵柔向邵延和寇真施了一礼,应答下来。
邵延见和兆宗众人大多数都在,便开口说:“大家都在,今天掌门上任,我将我所了解情况说与大家听,我们这个世界自上古修行之人离开后,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被封印的世界,所谓灵仙界不过是在万年之前才出现,很明显是上古大能所创,我让寇真重开道门,引导独孤凤重开佛门,这个世界封印应该已有所松动,当封印解开,这个世界才会重现上古修行盛状,这一点,大家应该知道,你们将来修行有成,飞升之地不是灵仙界,而应该是上古传说中的真正仙界。”
众人平时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情况,邵延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说出,除了林韵柔了解真相,其他人第一次听邵延说他们将来情况。
云仙儿开口问:“掌~,该叫你什么?”云仙儿有些纠结了,其他人叫邵延师傅,或师祖,以前云仙儿叫邵延掌门,现在寇真是掌门人了。
“你就叫我道友,或者长老吧”邵延有些好笑。
“那我就叫你道兄反正你本事比我大。”云仙儿有点赌气地说,邵延也随她。
“道兄,你怎么知道这些情况?”云仙儿不解地问。
“现在有些东西还不能说,你以后就知道了。”邵延一笑说,邵延心中有话,我不说,更多是因为你,怕你不小心将事实透露出去,这样一来,可能引起轩然大波,等洞天开后,找个机会,将事情说清。
“如果没什么事,你们就下去吧”邵延说道。
“师祖,我有事禀告”杜笑颜起身说道。
“什么事?”邵延问到。
杜笑颜就将她这一次仙人坟之行禀告给邵延,并将那本玉册献上,邵延听完,不由惋惜地说:“原来那个地穴中还有这一出,早知我就进去一趟。”
此话一出,云仙儿和林韵柔立刻看向邵延,眼光之中满是疑问,林韵柔更是问了出来:“师傅,难道你那时候在场?”在她印象中,师傅好像是在闭关。
邵延一见她们表现,立刻知道自己失口,杜笑颜知道是怎么回事,微笑望着师祖。邵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是在闭关,不过,我以元神出游,在牛首山遇到笑颜,便简单用神念查了一下,发现其中有些阴魂,凭笑颜修为,摆平不成问题,便没有多关心,想不到有如此内幕,早知会这样,说什么我也要进去一趟,说不定能得到更多信息。”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邵延那些日子根本就不在火枣山,云仙儿低声叽咕:“原来他偷偷一个人溜出去玩,居然将我们都蒙在鼓中。”
邵延将玉册翻开,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叹了一口气:“果然是一门独到之法,居然借死亡来弃凡胎,铸仙体。”
“师祖,师傅说,此法对心性要求极高,心性不到,很难成功,甚至有奇祸。”杜笑颜说道。
“此法使人从凡入仙,当然心性要求高,不然修士如此辛苦修行,却很难成仙,不是太不公平了吗?”邵延反问道。
邵延将手中玉册递给寇真:“掌门,你也看看,之后将它放入藏书洞,弟子们心性不到,不得翻看,如果心性已到,修行未成,寿元将近时,可以借此修行,以图解脱,超脱轮回。”
寇真听完,点头领法旨,翻开粗略一看,心中惊叹,世间居然有如此之法,不怪祖师如此吩咐,便收了起来。
云仙儿叫了起来:“掌门,我能不能看看?”她对寇真请求。寇真回过头来,向邵延征求意见,邵延见此,说:“云长老,你已得长生,这东西看了没有什么用处。”
“太上长老大人,我想了解一下,好不好?”云仙儿直接给邵延封了个太上长老之号,邵延笑笑,说:“你想看,也行,但不能乱传,此法对心性不足之人,甚至会阴魔附体,为祸世间。”
“太上长老,我知道了”云仙儿赌气回答到。接过了玉册,细细翻看起来,边看边评论:“这太恶心了,居然死了还在尸体旁边不走,让自己肌体腐烂,然后重生,宁可死也不修!”
看过此册的几人哭笑不得,也是你要看的,却又如此评价,旁边几人心中好奇,但邵延有话在先,想想自己心性也跟不上,还是等以后,心性到了一定程度再入书库查看。
邵延见事了,让林韵柔带寇真熟悉火枣山情况,他自己却想起另一种事,那是他身边另一本道书《水行金章》,这是林韵柔当初受地劫时,从海底仙府带出,说是一本最终能修成水仙的道书,其中记录大量控水法术。但存放在一个起来是整体的玉匣之中,开启玉匣需天一真水、一元重水和万化雷水。
邵延身边已有一元重水,这是当初在东海遇到异兽大龟时所收;也有万化雷水,就差天一真水,根本没有地方找,现在明白了,邵延入了化神,他是执道而成,并未限于某一法则,大多数法则他只要推演一下,基本上能由法则生成神通法术。天一真水是由水行法则所生,总领一切水。当初海天宗的瞽长老专攻水属性法术,形成水性防护罩中就有一丝天一真水,邵延当初想打瞽长老的主意,来得到天一真水,后来因事耽误,连这道书,就一直扔在洞府之中。
邵延后一伸,调动水行法则,火枣山众人感到邵延洞府中传来波动,知道邵延在施法。不一会后,一团天一真水出现在邵延的手上。
第二百五十五节
祖师秘付本心法
邵延取出那个玉匣,想了想,先布置好禁制,防止万一出意外,不至于影响洞府中其他东西,也防止玉匣中东西万一有什么变故,有个防范。
手一指,将玉匣悬在空中,天一真水浮于其上,从戒指中取出一个玉瓶,倒出一小滴一元重水,同时,承影剑现,手又一指,表面流转不停电光转化为雷水,如水银般流转不停,化分出一股,这三种水一起落在玉匣之上,玉匣温润玉光一闪,现出一些符文,三种水顺着符文而流转,符文好像活了过来一样,光华大现,各呈异彩。
只听到“啪”的一声轻响,玉匣弹开,顿时,如水清光从打开的玉匣中漫出,一卷书页一样东西陡然化作清光,猛然遁出,想要逃走,猛然怎么肯让它逃走,空中出现一只如玉一样的大手,宛如实质,往下一捉,顿时将这道清光捉住,清光在大手中挣扎几下,化为一本书册。
邵延收回大擒拿手,书册落在邵延手中。邵延仔细阅读这卷《水行金章》内容,书中文字居然一个也不认识,更令邵延惊讶的是,他居然自然知道这些文字的意义,如同邵延掌握的仓颉字一样,不同的是,这些文字并不像仓颉字一样具有大威能,而仅仅是表述所记载意义。
邵延明白了,这些文字只是记载信息,是将这些信息传给阅读者,其他功能就没有了,更令邵延不能想像的是,他虽然能知道每个字的意义,却无法书写,那怕依样画葫芦都不行。
要知道,邵延的泥丸灵神就是仓颉字也能理解,却无法理解这些文字如何书写,邵延只得先将此事放下,这些文字不应该是曲善口中所说的上古神文,因为上古神文和仓颉字一样,有莫大威能,而此种文字就如普通文字一样,就是信息载体,没有别的威能。
邵延认真仔细将全书内容看了一遍,这本道书比现在玉简高明得多,许多内容看时明白,却发现用一般语言根本不能完整表达出来,不仅有大量与水行有关法术,对邵延来说,此书不仅有完整世间法修行,更涉及部分出世间法,但却很难用语言描述。世间法到化神时,已不是具体方法,仅仅是感悟和相关原则,不懂之人就是一头雾水。
邵延更看重的是出世法部分,虽然是极少一部分,但邵延对出世法有所了解,让邵延惊讶的是,其中谈到仙人驻世问题,实际上,邵延对太阴炼形法就存在一个疑惑,太阴炼形最终成就仙人,却能在一定时间驻留人间,现在清楚了,仙人可以驻世,只不过他的所行不能超越世间限制,不能胡作非为,否则,天地所不容。而且,上古时代,仙人自由来往仙凡两界,只不过仙人入凡尘,身体是会发生变化,同样,从凡尘入仙界也要经历这一过程,这可以算是劫难,每次从凡入仙,都要将尘世间所惹因果化作考验,考验不过,甚至会陨落,因此,少有仙从驻世,往往是初升仙者往往有些事情需处理才如此做。
而出世法修行纯粹唯心运用,涉及宇宙结构,正如太极图所揭示,过了太极弦,则是一个完全虚无世界,种种所有,唯心而造,那种玄妙根本无法用语言说清楚,邵延则是从此书有个模糊认识,夏虫不可以语冰,邵延现在就是这样一只比较强壮的夏虫。
邵延放下书,十几日已经过去,收获不小,至少心中有了个方向,邵延收好书,此书之中法术倒是让邵延受到启发不少,掌控天下万水,翻江倒海,将水性发展到极限。
邵延撤了禁制,用神念查看了一下,发现火枣山只留下自己和寇真及钟少严,不觉一怔,钟少严传来信息,原来,寇真接任掌门后,知道邵延大半年后要开辟洞天,事先也吩咐弟子出海收集灵果之类,便将弟子分为两组,一组是云仙儿、林韵柔师徒,剩下的是另一组,两组都已出发,云仙儿一组往东海偏北,龙慕仙一组东海偏南。
邵延知道后,第一感觉,自己终于轻松了,神念之中,见寇真在看书,便召唤他前来,寇真前来拜见,邵延让他做下,先夸奖了一番,然后问:“我见你看书,所观何书?”
“回祖师,弟子所看是《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准备虔诚诵读”寇真在蒲团之上欠身回答。
“噢,是这本经书,你有什么感悟?”邵延一听明白了,这是他闲时将前世见过道家经书写了下来,好在他泥丸灵神已开发,前世所见,一一在目。这本经书又名《元始度人经》,记载元始天尊说法过程。
“此书说‘无量度人’之旨,强调‘普天度人’,可谓‘万道之宗’。即济度不分凡人神仙,宝贵贫贱,阳世阴间,天地万类,一概度化不弃,可谓无所不包。有‘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平时应该加以多诵读。”寇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你所说是显义,也是面向信众的普传之法。实际上,此经还有一种密义,师师秘付本心,今我与你说,让你明白其中密义你记得第一段话。”邵延停了一下,让寇真回忆一下。
“祖师,记得”寇真接着背诵:“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始当诣座。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飞云丹霄,绿舆琼轮,羽盖垂荫。流精玉光,五色郁勃,洞焕太空,七日七夜。诸天日月,星宿璇玑,玉衡停轮,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一国地土,山川林木,缅平一等,无复高下,土皆做碧玉,无有异色。众真侍座,元始天尊,悬座空浮于五色狮子之上。”
“不错,这实际是一种功法及其功境隐语,元始天尊者,实是你自己最根本的元神,元神现,才能超凡,你也知道,这个世界功法之中以化神为长生之门,其本就在于元神显化。始青天中,实是木相,色为青,又是人之生机所现,说经周回十过,为周天运行,以人体为天地,各种神圣真人,均指体内各器官肌体功能外现,七日七夜,是指修行到元神显化之时,往往需七日七夜真空大定,之后,便是定静状态描述,国为自己体内天地,万物平等。以前传你的上法守一,无形无相,混沌杳冥之中,恍惚之间一点灵光现,此为先天真一,似守非守,勿忘勿助,先红,后白,久久归于青色,最终归于青色在目前,便是书中所说,土皆做碧玉,无有异色。现在你知道此经的密义了吗?”邵延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此经。道经多隐语,很少有直言,这也是世间修道之人,往往难以入门的原因,这就是所说秘传之因。相对来说,佛经要开明得多,比如《楞严经》,几乎用直白的语言,将佛门许多修行之法说得清清楚楚,这也是地球上佛教昌盛的原因之一。
寇真经邵延这么一说,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密义在其中,当下起身拜谢,邵延轻轻一拂,将他扶起。又开始讲解道法,寇真以前在世间,现在既然掌管和兆宗,邵延当然在修行之上给予帮助,不能如何执掌和兆宗,正巧,这段时间离和众真人相约收取四株宝树还有一段时间,邵延就全面给寇真讲法,让寇真明白和兆宗的道、法与术,这才能与一个掌门人身份相符。
经过数日讲法辅导,寇真与初入火枣山已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修为上数日进展并不会太大,但其不论在道的理解上,而是对法术运用上,还有一些杂术,炼器、阵法和炼丹方面都有不少进步,此时寇真,才真正配得上和兆宗的掌门身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2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