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982


王承恩迟疑了一下,便领着随驾的太监和宫女退到了十米外,东宫亲卫却无一人敢动,仍如钉子般钉在那里。
崇祯见状,眉头紧皱,眼中隐隐有怒火冒出。
朱慈烺见状,对着徐盛摆了摆手道:“下去吧!”
“是!”徐盛抱拳领命,带着十几个亲卫同样退到了十几米外,几个东宫亲卫分散在四周,警惕的侦查着周围的环境。
“朕真是教了个好儿子啊!”崇祯盯着朱慈烺冷笑连连。
朱慈烺漫不经心道:“父皇言重了,儿臣并无异心。”
崇祯紧紧盯着他,道:“你不想当皇帝?”
“想!”朱慈烺很直接。
好啊,这逆子终于说实话了!真是有恃无恐啊!崇祯眼中喷着火焰,似乎要当场爆发了。
只听朱慈烺又道:“儿臣想当皇帝,但不是现在。”
见崇祯面色不善,朱慈烺接着道:“太妃娘娘曾说过,皇明还没有谋逆的太子,儿臣也不会坏了这个规矩。”
崇祯听后,冷哼了一声,表情稍稍有些放松,道:“你为何想要南下?”
朱慈烺正肃道:“大明现在经不起折腾了,儿臣想要拯救它。”
崇祯冷笑:“你倒是好大的口气!”
见他不语,片刻后,崇祯忽然平静道:“你若做了皇帝,会如何去做?”
朱慈烺没想到他会这么问,在略微思考了片刻后,他泰然自若道:“让国库银钱充足,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儿臣的底线!”
崇祯嗤笑道:“哼!你说的轻巧,你如何能做到?”
“比如大明是一块蛋糕.....”
“什么蛋糕?”崇祯好奇。
“咳......比如大明的财力是一块糕点。”朱慈烺走到亭子中间,拿起一块糕点,道:“这糕点,有八成被士绅、官员、勋贵、商人等占有。”
“而他们纳税,给朝廷的却只有这点。”说着,朱慈烺将糕点塞进嘴中,轻轻的咬了一小块。
“与此相反,大明的平民百姓占了大多数,而财力却只有可怜的小部分,朝廷每年的税收又多从这可怜的小部分中挤出来,如此长期以往,官逼民反,加上天灾不断,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只会越来越多!”
崇祯毕竟搞了这么多年政治,一听就懂,他眉头紧锁道:“所以,你南下想动这块糕点的主意?想对这群人出手?”
朱慈烺将剩下的糕点一口吞下,使劲嚼了几下,这才道:“没错!想要吃得饱,就得大口的吃!”
崇祯冷冷一笑:“哼!你也不怕被噎死!”
朱慈烺自信道:“只要牙齿锋利,胃口强大,则不惧任何到嘴的食物!”
“这治理国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崇祯摇了摇头,他感觉这逆子想要玩火。
朱慈烺傲然道:“如果害怕食物有毒,连吃都不敢吃,那迟早会被饿死,儿臣不愿做那饿死之人!”
他看向崇祯又道:“如果儿臣失败,父皇可立三弟为皇太子,直接舍弃儿臣即可,大明的江山还是那般。”
“你!”崇祯指着他,本想呵斥一顿,但看着朱慈烺决绝的样子,他怔了怔,一时间不知要说些什么了。
朱慈烺叹了一口,悠悠道:“父皇为帝,什么都好,就是心太软了......”
崇祯满脸黑线,心太软?老子要是心不软能让你小子在我面前这么蹦跶?
崇祯思考良久,这才道,“此次南下,你需要什么?”
朱慈烺笑道:“儿臣只需要一把砍不坏的尚方宝剑即可!”
崇祯:“.......”
第161章
南下
正月十六日,朝廷各衙门开始恢复了工作,新年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正式召开。
在朝会上,崇祯皇帝先是对新的一年做出的规划,随后,他颁下圣旨:皇太子朱慈烺代天巡狩南直隶,赐龙节尚方,总理南京、浙江、福建、四川、湖广军务,率勇卫营驻兵凤阳征讨流贼,并征收南直隶欠交赋税。
群臣出奇的没有反对,内阁首辅薛国观更是暗暗松了一口气,表面上还是对着朱慈烺满脸堆笑。
南下的日期定在了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距出征时间只有半个月,朱慈烺开始了忙碌的筹备事宜。
对于皇太子的出征事宜,京师各衙门通力配合,粮草军器等物资要多少给多少,其办事效率简直令人惊叹。
崇祯看着报上来的各类奏章,心中很是纳闷,自己当了十年的皇帝了,还是第一次发现朝臣们办事这么利索,看来还是要经常换内阁啊!
朱慈烺很清楚,这帮大臣巴不得自己走,好继续忽悠崇祯,因此他也不客气,要钱、要粮、要枪、要炮,只要需要的统统伸手要!
一般情况下,客军异地作战,只需要自备三天粮草,其余都是所过之地官府提供,但朱慈烺足足要了两万大军十天的粮草。
对于皇太子的狮子大开口,新任户部尚书程国祥当众怒斥,并言道:年来天灾频仍,今夏旱益甚,朝廷腹心耳目臣,务避嫌怨,皇太子此举是敲诈、是勒索!
对于程国祥的大胆,朱慈烺很是惊讶,难道他不怕暴毙吗?
朱慈烺派人专门调查了他,发现他倒是个有名的大清官,虽是管钱粮的户部尚书,但家中一贫如洗,很是可怜。
朱慈烺不收拾他,不代表没有人去做,首辅薛国观闻讯后立即呵斥了他,让他挤也要挤出十天的粮草!
程国祥觉得自己并未做错,却被首辅呵斥,又被群臣攻击,他气的脸色发紫,直呼奸臣当道,随后直接上书请辞,带着老妻赶着驴车回安徽老家了。
新任户部尚书李待问上位后,二话不说,几天时间内就整出了十天的军粮,并送到了勇卫营驻地。
出发前的几日,朝廷举办了盛大的践行酒宴,在酒宴上,一片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中,各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薛国观、杨嗣昌等诸位文官坐在一桌,二人虽在暗地里斗得你死我活,但在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皆是笑里藏刀之辈。
朱慈烺与孙应元、黄得功等勇卫营诸将坐在一起,众人有说有笑的,都感到非常的轻松,相比鞑子,流寇的战斗力简直就是渣,他们完全感觉不到压力。
从朝廷给的赏银就能看出了,斩杀一个鞑子首级升一级,而斩杀六个流寇首级才能升一级,赏钱也是差了好几倍,双方差距,不言而喻。
汪万年和张世泽等京营的武将也在,他们与勇卫营诸将勾肩搭背,很是自来熟。
汪万年端着酒杯向朱慈烺敬酒,他爽朗道:“末将恭祝殿下此次南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他将杯中美酒一口饮下,又道:“可惜我老汪没机会随殿下南下立功了,真是人生憾事!”
朱慈烺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笑道:“谁说你没机会了?等会你去挑一些神机营的炮兵外加一百门红夷大炮,让他们随我南下不就好了?”
汪万年脸上的笑容忽然凝固,逐渐变得比哭还难看,皇太子临走之前还惦记着自己神机营的红夷大炮呢.......
朱慈烺看着他那苦瓜脸,咧嘴一笑:“你放心,算是借你的火炮,兵仗局以后生产出的火炮和自生火铳都给你神机营装备,勇卫营一个都不要,怎么样?”
听朱慈烺这么说,汪万年心里还好受些,他对兵仗局生产的自生鲁密铳极为的羡慕,那些火铳不仅打造精良,装填速度快,加上纸筒定装火药,射程和威力都比点火的鲁密铳强上许多。
汪万年做梦也想拥有和勇卫营类似的精锐之军,这样自己在朝中也能挺起腰杆子了,哪个文官敢对自己哔哔也能将之活埋了........
汪万年怀着美好的愿望美滋滋的答应了,他不知道的是,兵仗局中半数以上的优秀工匠,已经被朱慈烺连人带家打包装船沿着大运河南下了。
张世泽也过来敬了杯酒,不过他担心皇太子看好他神枢营的骑兵,害怕自己也被套路,因此只是说了些祝词便没再多说一句话。
酒宴后,各文武官员相继告辞而去,人人满面笑容。
当天,朱慈烺召开了军议,对勇卫营各部南下做出了安排,他认命周遇吉为前锋营主将,率五千人马押送粮草提前五日出发。
勇卫营所有重型火炮拉往通州,全部装船走大运河南下,水路由孙应元负责护卫;黄得功率主力一万人马随驾走陆路,经山东入南直隶。
除了勇卫营,朱慈烺还带上了杨廷麟和李廷表,杨廷麟心有沟壑,是个能做事的人,朱慈烺不忍他在京师被祸害,特意请旨让他随行南下。
崇祯没有多说,当场就批准了,另外封李廷表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使,随皇太子南下,至于京师的锦衣卫指挥使,则由吴孟明担任,双方共赢。
朱慈烺几乎将兵仗局下的几个火器厂搬空了,所有存货都装备了勇卫营,勇卫营已经全部装备了最先进的燧发枪,炮营也扩大了数倍,足有炮兵两千人,快要赶上神机营了。
朱慈烺不仅带走了半数以上的工匠,还搬走了整个研究所,此次南下,在数年内他就没打算回来,只要是能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也要在南方重新发展。
至于朝廷、党争什么的,你们自己玩去吧!老子开始了单干了,就不奉陪了!
二月初二,朝廷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等各个朝中重臣在此欢送。
新城、良乡两地十数万的百姓自发的赶来,黑压压的人头汇集在永定门前,良乡的百姓目送着这支曾经救过他们性命的英勇之师,新城的百姓则是前来告别家中从军的男儿。
上万勇卫营大军披甲执锐,缓步迈出永定门,踏上了南下的征途。
群臣微笑着向皇太子摇了摇手,在亲眼见到勇卫营大军离开视线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笑的僵硬的脸也渐渐的恢复了,这个杀星终于走了,今夜,注定不醉不归!
当勇卫营越走越远时,人群中有人忽然高声呐喊:“天佑恩公!天佑忠良!”
“天佑恩公!天佑忠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