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982


告示贴出的第二天,在凤阳府各地出现了上百个屯田兵招募点,消息传出后,许多人蜂拥而至,争着报名。
每个报名点都有一个哨的天武军军士,他们根据报名者的体格和神态进行了精挑细选。
“哎!军爷,连二愣子这厮都能入伍,我能打他三个,你们为什么不收我啊?”一个五大三粗、流里流气的汉子在那吵吵嚷嚷道。
天武军的一个队长瞧了他一眼道:“你体格符合,精神气不行,不符合要求!”
这名汉子嘲笑道:“你们天武军这样招人,练出来的兵能打仗吗?”
这名天武军的队长道:“小子,跟我过两招,要是你能在我手里撑过三招,我收了你,要是撑不了,那就给老子滚一边去!”
这名汉子咧嘴一笑道:“来就来!你这军爷这么大口气也不怕闪着舌头!”
招募点已经围满了一群看热闹的人,一些报名的人也都停止了报名在一旁观看。
几个天武军的军士驱散了看热闹的报名者,空出一大块地方来。
这名五大三粗的汉子笑道:“军爷,好了就开始吧,你只有三招哦!”
天武军的队长冷笑一声,快速出击,左脚猛的侧踢向汉子左胸,却被汉子避过了,紧接着右脚侧旋扫向汉子的侧颈部,这个汉子一低身子竟然又躲过了。
这汉子显然也练过武,正当他得意之时,天武军的队长在侧旋扫腿后身体快速跟进,右肘重重的击打在汉子的后背上,汉子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
天武军的队长拍了拍手,看都没看他一眼,说道:“招募继续!”
这名大汉挣扎了半天才爬起来,脸色涨红不已,看着周围人笑着对自己指指点点,只得悻悻离开了。
其实天武军的队长很欣赏这个人,不过按照皇太子的要求,这样的人坚决不能收。
天武军招募士兵的要求很简单: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为人老实,遵纪守法,具备二愣子性格的肌肉男,这也是当初戚家军的招兵要求。
经过三天的招募,天武军共招募了八万名新兵,不过这八万人并不是一下子就加入了天武军,他们目前只是天武军第四等的屯田兵而已。
天武军军士如今分为四个等级,上等兵,中等兵,下等兵,屯田兵。
上等兵每月饷银五两,中等兵四两,下等兵三两,屯田兵无饷银。
屯田兵闲时种地操练,战时随军押运粮草为辎重兵,立功可晋升为下等兵,再立功晋升为中等兵,以此晋升,全凭战功。
入伍以后,这些屯田兵每人发了一个军牌,又分五十亩地,每户还分了一些农具种子和一头耕牛,最少也是两户一头耕牛。
得到了这么多现成的东西,屯田兵们兴奋不已,带着家人开始了屯田工作,屯户们感觉生活有了盼望,有了田地,他们的根也就深深地扎在这块地方了。
在杨廷麟的带动下,凤阳府五州十三县进行了热火朝天的挖渠垦荒工作。
凤阳府所有的工匠也忙碌了起来,为官府打造水车,一辆水车一结工钱的制度很快吸引了周围不少匠户。
屯户们统一按区域居住,每天早上都有天武军的军士在附近吹响号角,催促屯田兵们起床集合点名,然后用完早饭开始干活。
对于一些懒惰赖床点名不到者,巡查军士们直接去其家中将他们从被窝中光着腚揪起来,当着所有屯户的面用鞭子抽。
有屡教不改者直接收回田地,只留条裤衩给他,逐出凤阳府,那些拖家带口的则更惨,老婆孩子都得要被扒光了赶出去。
真可谓是一人懒惰,全家遭罪!
通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屯户们知道,这五十亩地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最起码懒人拿不住。
一到饭点,屯户们都是纷纷放下农具,集中到一起吃饭,看到大桶大桶的米饭和菜汤抬过来,还有大盆的素菜、甚至还有荤菜,屯户们都是喜笑颜开。
这才叫日子啊,每天只需要按时干活,就能吃饱,唯一累的就是自家男人,不仅要操练,还要帮家里干活种地。
屯田兵们也知道了,只要勤劳,一家子吃饱没问题,只要自己努力操练,严守纪律,再随军作战立下军功,自己也能成为天武军的一员,成为皇太子的嫡系。
屯田兵们早就打听清楚了,天武军的士兵不仅每月有固定军饷拿,即便作战受伤或者阵亡,那抚恤也是非常丰富的,荫福子孙。
看着那些穿着精良、纪律严明的天武军军士们,许多屯田兵的眼中散发出火热的光芒。
春耕时期已经来临了,凤阳府上下开始了挖掘沟渠、疏浚清理河渠淤积,朱慈烺也领着凤阳府的一群官员出城视察农田。
由于天气大旱,河水湖泊水位低,水渠高,想要灌溉到田地必须要引水。
在大明各地,一般都是用水车来引水,水车又有许多种,最常见的就是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因为形状犹如龙骨,才得名“龙骨水车”,历史悠久,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龙骨水车固定在堤岸的木架上,结构以木板为槽,通过踩动使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清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因此也成被也称为“翻车”和“踏车”。
除了用脚踏转动,还有用手摇、用牛拉,甚至利用流水动力作用产生动能,灌溉面积可达二三十亩地。
朱慈烺对于龙骨水车的灌溉能力不敢恭维,想着用什么更高端的灌溉工具,他看像杨廷麟道:“杨卿,还有没有灌溉能力更强的水车工具?”
杨廷麟道:“回殿下,臣在一本杂记上曾经看到过一种名叫“兰州水车”的大水车,其灌溉能力非常的强,一架大水车可浇六七百亩的农田,而且不需要人力操作,可昼夜运作,只是造价不菲,一架要一百多两银子,比龙骨水车贵了近十倍。“
朱慈烺笑道:“听起来很不错,造价比龙骨水车高了十倍,但灌溉能力却足足提高了几十倍,算起来不是很划算吗?你放心去造,要多少造多少,钱不是问题!”
杨廷麟笑了笑,自从殿下进了凤阳府查抄了贪官劣绅,现在确实不缺钱了。
朱慈烺从徐光启翻译的《泰西水法》一书中还看过一种叫龙尾车的水车,相比龙骨车,龙尾车不仅省力效率也极高,一人可抵十人之力,一车可抵五车灌溉,龙尾车一人一日可灌田三四十亩。
龙尾车是西方的一种升水机械,机械原理是阿基米德螺旋运动原理,内部构造严密,需要一定的几何学知识才能揣摩清楚。
朱慈烺也只是想想,现在时间紧迫,这么个玩意只能以后让人摸索,物理学、几何学他也计划着如何向大众普及。
经过几天的努力,凤阳府的挖渠灌溉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当朱慈烺再次巡视淮河两岸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淮河两岸原本荒芜的大片土地上,沟壑纵横,无数架高达十米的巨大水车坐落在淮河边,非常的壮观。
根据杨廷麟的介绍,这些高大的水车就是兰州水车,是一个进士在嘉靖三十五年时发明的,大明许多地方都在用,就是造的没这么大,多数是两三米高。
朱慈烺感叹不已,这个兰州水车和后世的摩天轮非常相似,很是梦幻。
巨大的水车在淮河边,利用淮河的水流推动水车上的刮板,驱使水车徐徐转动,水车上的水斗则依次舀满河水,缓缓上升,当升到轮子上方中间时,斗口顺势翻转乡下,将斗中河水倾入水槽,河水经过水槽导入田中的水渠,再由水渠引入田间。
看着田中哗哗作响的水中,屯户们的脸上也都洋溢着笑容,有了这东西,他们再也不怕旱灾了。
“好!”朱慈烺很是高兴,又问道:“打造水车的工匠们呢?他们的工钱发了没有?”
杨廷麟呵呵笑道:“请殿下宽心,一文钱都不少,臣亲自监督发放的!”
朱慈烺点点头,很是满意:“那就好,田地开垦的差不多了,尽快准备春耕吧,因为最近这些事,春耕的已经推迟了半个多月,不能再拖延了!”
杨廷麟躬身道:“是!臣立马去办。”
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还有那数千架高耸的大水车,朱慈烺心中满是自豪。
第188章
春耕
凤阳府中,各地疏浚了水渠,又建了许多大型水车,还开挖了灌井,虽然消耗人力和物资数目极大,好在各地引水灌溉己没多大问题了。
在凤阳府信任知府杨廷麟的组织下,凤阳府举行了盛大的春耕仪式。
淮河岸边,锣鼓轰鸣,鞭炮齐放,各式各样的吹拉弹唱随处可见。
在一个现场搭建的祭台前,朱慈烺领着凤阳府各州县官员焚香祀奠皇天厚土,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祭奠完天地后,朱慈烺学着后世电视剧里的雍正皇帝,亲自扶犁在地里走了一遭,引得围观的官员和屯户们纷纷称赞叫好。
杨廷麟也发表了重要讲话,敦促各个屯户们努力干活,等到夏收时能有个好收成。
又按照程序折腾了一会儿,春耕仪式才正式结束。
屯田兵们这时候停止了操练,开始帮家里人干活,他们都是屯户中的顶梁柱,这种大活离不开他们。
春耕时节,凤阳府各地都开始了紧张的耕作,各地已经有不少地方在春耕来临之际就完成了耕作,只有八卫一所新开垦的地最迟,因此他们鼓足了劲劳作赶进程。
除了每个屯户一头牛,一些农具和种子,每户每个月还能领两石粮食,直到秋播时才停止发放,以供屯户平时家用。
屯户人人兴奋,官府分田、送牛,还分粮食,这真是做梦都梦不到的事情啊,老天真是开眼了啊。
这些屯户大多是家中没有地的佃户,平时给地主种地缴租子,一年到头种出的粮食还不够缴租的。
开始看到官府的告示,很多人都有些不相信的,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家中男人报名参军,就算分不到地,家中食量大的男人也有个吃饭的地方,给家里减轻许多负担。
没想到这一次大胆的尝试,让这些屯户收到了巨大意外的惊喜,在这些屯户的宣传下,周围的各府的百姓听说后皆是心动。
每亩地只收两斗租子,其他什么税都免了,有这么好的事情谁还愿意给地主种地遭受剥削啊!
在春耕开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凤阳府各地的人流量骤增,特别是凤阳城的府衙前,每天都有许多人挤在那,想要知府杨大人能分一块地。
原本百姓们想去皇城前找皇太子的,奈何连皇城外的禁垣都进不去,禁垣周围每天都有数千名高大威武的军士十二个时辰不停的轮班巡视,寻常人根本进不去。
越来越多的百姓涌入凤阳府,杨廷麟无奈,前往皇城找皇太子商议如何处理此事。
朱慈烺呵呵笑道:“杨卿这就难办了?凤阳府不是还有一些下等地吗?组织百姓去垦荒就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