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982

第258章
明军夜袭
誓师大会后,卢象升率大军进军顺义,逼近驻扎在牛栏山的清军大营,双方距离只有三十里。
在顺义城的西北方,明军已经扎下一个巨大的营盘,营盘散而不乱,各营划分的很清楚,在各营上方有着众多猎猎作响的大旗,其中最大的一杆中军大旗高高飘扬,上书一个巨大的“卢”字。
在中军大帐内,众将齐聚,商议着作战部署。
卢象升摊开夜不收测绘的地图,沉声道:“建奴在距离我军三十里外的牛栏山囤有大量掠来的粮草辎重,奴贼防守的兵力大约有数千,其余大部已经南下通州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突袭驻守牛栏山的奴贼!”
卢象升说完,众将一片沉思,鞑子大军虽然大多已经南下,但在通州一带依然有两三万人马,如果他们北上支援的话......
大同总兵姜襄道:“我们去攻打牛栏山肯定瞒不过通州一带的鞑子,如果他们派出骑兵救援,不消半日便到,我们在野外与之恶战,怕是困难啊。”
山海关总兵马科道:“末将觉得此时出战不利,我们应该静观其变,等通州的鞑子南下后再围攻牛栏山!”
宣府总兵杨国柱皱眉道:“如果他们将通州当成大本营,一直驻扎重兵呢?难道我们就一直跟他们耗下去?”
高起潜瞥了杨国柱一眼,道:“那又能如何?”
卢象升看了一眼高起潜,道:“我军可以用骑兵夜袭,不仅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还让通州方面的建奴没有回援的机会。”
山西总兵虎大威点头道:“督臣此计甚好,末将支持夜袭!”
宣府总兵杨国柱也道:“末将也支持夜袭!”
宣大三镇有两位总兵都支持,大同总兵姜襄也只得道:“末将也支持督臣之计!”
见关宁军各将不语,卢象升看向高起潜道:“高总监觉得如何?”
高起潜淡淡道:“夜袭不易,很难成功。”
卢象升坚持道:“高总监放心,本督有把握,本督会亲率天雄军打头阵,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兵马紧随其后,等我们与鞑子大战之时,高总监只需领关宁各镇兵马冲杀敌营,给鞑子以沉重打击!”
高起潜闻言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关宁军各将也没有异议,如果失败,首先送死的是天雄军和宣大各军,自己在后面可以随时跑路。
.......
大明农历的十月,相当于后世阳历的十一月,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道路都被冻得什么坚硬。
第二日卯时一刻(凌晨五点),天空一片漆黑,上万明军骑兵已经汇聚在大营前。
他们全体披甲,或铁甲,或内镶铁叶棉甲,在火光的照射下,一片耀眼的红色铁甲如同红色海洋一般。
这些骑兵中,有很多是各将的家丁,九边的家丁与各地卫所将官的家丁有着天壤之别,其战斗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他们久经战阵,待遇极佳,是大明的职业军人。
卢象升身骑五明骥,举剑呐喊道:“此次出战,本督只有一条军令,那就是,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斩!出发!”
既然是夜袭,就没有过多的仪式,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寒风中席卷飘扬,卢象升领着宣大三镇四千骑兵先头部队,趁着夜色向清军大营发起了进攻。
.......
驻守在牛栏山的镶红旗清兵哨兵正站在望楼上远远看去,只见南方隐隐有大片黑影移动,还伴随着大地震动的铁蹄之声。
在借着月光仔细观察了一番后,这名哨兵冷然一笑,道:“这群南蛮居然敢夜袭我军大营,真是不知死活啊!”
清军的骑兵和大明的骑兵盔甲很像,这是清军向明军学来的,除了颜色,唯一明显的不同就是清军头盔上有根高高的避雷针。
在黑夜中鞑子哨兵看不到盔甲颜色,只能靠是否有避雷针来判断是敌军还是友军。
其他几个哨兵也是发出一阵嘲笑,对营外的明军骑兵不屑一顾,随意的拉响了警铃,只等自己的骑兵冲出,无论明军多少,都会一触而溃。
卢象升一马当先,剑指清军大营,高声道:“随本督杀进去!”
猎猎旌旗下,明军各镇骑兵汇聚成一片金戈铁马之势,朝清军大营杀去,吓得镶红旗哨兵们大吃一惊,连忙逃回营中。
四千铁骑蹄声如雷滚动,清军大营也是有些骚动,连忙派出千余骑兵迎战。
“杀奴!”
宣府总兵、镇朔将军杨国柱大喝一声,领着上千宣府镇骑兵一泻千里,以浩荡的气势直冲迎战的清军骑兵阵中。
很快,双方骑兵冲撞到了一起,长枪倾刺,马刀挥舞,一时间战斗极为惨烈。
看着自己治下的宣府军奋勇作战,没有一个畏敌逃脱,卢象升很是欣慰,他舞动着近百斤的大刀一刀劈翻一个鞑子骑兵后,立刻大呼道:“杀贼报国!”
闻言,天雄军骑兵们更是奋勇当先,一路开道拼杀,与宣府镇的骑兵争着冲锋。
陷入苦战中的清军怎么也想不到今晚的明军为何这么疯狂,隐隐有了后退的迹象。
以卢象升和镇朔将军杨国柱为首,数千宣府、大同的铁骑汇集成奔腾的钢铁洪流,只是滚滚向前。
天色蒙蒙发亮,战斗依然在持续,但面对数千悍不畏死的明军骑兵,被突袭的清军损失惨重,已然没了战意,开始鸣金收兵后撤逃跑。
明军虽然打的困难,但眼下战况极好,人人争着要立功,怎么会放过如此良机?
“追击,杀奴!”
镇朔将军杨国柱大喝一声,催动战马,首先率军追了上去。
蹄声如雷,战马奔腾,前面数千鞑子在跑,后面数千明军在追,形成好大一股烟尘。
身胯五明骥的卢象升忽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都打到天亮了,后面高起潜的关宁军呢?
在追击了一阵后,卢象升下令停止追击,立刻返回顺义大营,没有后军支援,如果周围的清军反应过来,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卢象升心中非常气愤,高起潜不按预定作战计划出兵,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这次突袭成功了还好,如果落了下风,宣大三镇兵马后退怎么办?被周围清军堵住怎么办?
第259章
明军分兵、太子入卫
回到大营后,差点被卖了的卢象升怒气冲冲的找到了高起潜。
宣大三镇的各将也是愤愤不平,说好的一起出兵,结果关宁军把自己给卖了,如果这次不是大捷,那自己人马的损失就大了!
手下的兵马是一个武将的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没有更大的军功利益前,谁都不愿意损失。
卢象升指着高起潜怒斥道:“陛下让你监军,不是让你观战的!”
高起潜气急败坏,尖声叫道:“姓卢的,咱家知道你懂点兵法,可咱家也懂!咱家不仅知兵法,还懂国事,眼下我皇明并不适合与鞑子决战,你这样一味的打打打,只会让国朝陷入困境!”
“你!”卢象升气急,忽然觉得这死太监不可理喻,明明文化低,还强行装大学士,简直没法跟他讲道理。
此时恰逢杨嗣昌奉旨巡视顺义,见二人吵起来,他连忙上前劝架。
卢象升对杨嗣昌道:“事到如今,杨部阁是否还指望着议和?”
杨嗣昌连忙道:“议和只是权宜之计!”
杨嗣昌开始化身为思想家,为卢象升上教育课,给他洗脑。
卢象升压根不吃他这一套,正色道:“本督手持尚方宝剑,身负重任,如果要议和,当年崇焕的命运,就要轮到我的头上!”
九年前,作为督师的袁崇焕因为想议和,被朝中言官攻击,背上了卖国叛徒的罪名,下场很凄惨,卢象升宁愿战死也不学袁崇焕。
闻言,杨嗣昌急了,他大喝道:“如此说来,你就用尚方宝剑砍了我!”
卢象升毫不示弱道:“你们在朝堂中可以言和谈,但在外的统兵之人绝不可言和!如果我找奴贼和谈,应该是你杀我!我希望你能看清现实,现在的情况究竟还能不能议和?”
二人在帐中争吵,高起潜只是眼睛微闭,时不时的开口说几句,说出的话却让二人眉头紧皱。
.......
半个时辰后,中军大帐召开了军议,帐中满满的都是武将,不过气氛沉凝,无人敢随便说话。
穿着麻衣孝服的卢象升,头戴嵌金三山帽高起潜,还有腰缠玉带的杨嗣昌,三人齐至。
坐在铁案前的杨嗣昌道:“陛下令本官巡视北直隶各地,督促战况,如今建奴分兵八路南下,劫掠平谷、良乡、涿州、易县等地,形势危急,本官与卢督臣和高总监商量了一番,决定分兵南下,救援各地!”
此言一出,众将皆是议论纷纷,他们一共就只有五万人马,面对一路鞑子时还能仗着人多一战,此时再分兵,那谁敢去找兵力差不多的鞑子对战呢?
众人看向卢象升,只见他满脸悲愤,他虽然名义上节制天下援军,但实际上也仅仅挂名兵部尚书衔,真正掌握兵部的是这位杨嗣昌杨阁老,他的意思部分代表了朝廷的意思。
还有就是高起潜,身为总监,代表皇权,亦可节制诸军。
众将心中都很清楚,传闻杨嗣昌和高起潜二人一直赞同议和,此时分兵,难道是怕卢督臣与鞑子决战坏了他们的议和之举吗?
高起潜瞥了卢象升一眼,阴恻恻道:“山海关、宁远、蓟州的兵马跟咱家走吧!”
帐中各将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都看向了杨嗣昌和卢象升。
杨嗣昌双眼微闭,点了点头,卢象升则是长叹了一口气。
高起潜见无人动弹,站起身来,厉声道:“走!”
说完,他对着杨嗣昌和卢象升简单的拱了拱手,转身扬长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