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982


朱慈烺没有让他难堪的意思,对于崇祯敢披甲上阵,他是非常敬佩的,相比晚清时,敌人还没到北京城下,清朝的皇帝就早早跑路了,崇祯简直就是个雄主啊!
朱慈烺怀疑对面的到底是不是多尔衮,想率领勇卫营杀过去一探究竟,这才请战。
第312章
拿我战甲来!
北京城外炮声隆隆,清军推车盾车和云梯不断前进,在城下集结登墙。
城墙上,崇祯皇帝脸色难看,清军驱民攻城的战法让他很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快看,是援军!”
随着方正化一嗓子高喝,众人的视线越过女墙向战场看去,果见一股人马由南方杀来,已经与清军战在一起。
崇祯惊道:“这是哪部人马?”
方正化他拢目光仔细观瞧,但见猩红的战旗上影影绰绰写着几个大字,他大叫道:“是总河坐营游击将军丁文明!”
“丁文明?”崇祯眉头微皱,只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又想不起来是谁。
方正化提醒道:“皇爷,他就是当年以锦衣卫资格参加武试,中三科武进士的丁文明啊,当初皇爷您还亲自表扬了他!”
丁文明出生在义乌一个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家庭,从小以戚家军为榜样,苦练武艺,熟读文史,成年时已兵家韬略深藏腹中,十八般兵器件件皆能,可谓是文武全才。
丁文明到到京师后凭借自己一身武功,经过审查个层层考核当了一名锦衣卫,不久朝廷开科武试,他以锦衣卫资格参加武试,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话题。
丁文明成绩优异,中三科武进士并深得崇祯皇帝赏识,尔后战功赫赫,屡受升迁,还学习戚继光组成了一支义乌兵。
大明早期的锦衣卫还算很厉害的,想要加入需要经过严格地审查和考核,要求良民,无犯罪纪录,还要经过大量训练与挑选再做选拔。
大明后期时,锦衣卫就不怎么行了,很多人都是世袭的,一名锦衣卫逝世,他的亲儿或是亲兄弟可成为其替补,还有就是殉职官员或有功官员的后人,都会被荫封锦衣卫,造成了锦衣卫能力的普遍下降。
丁文明这种从民间选拔上来的锦衣卫,还文武双全,考上了武进士,很快引起了崇祯的关注。
想起了丁文明的信息,崇祯感慨道:“没想到丁文明成了第一支赶到京师的勤王军队,大明有如此将领,朕感欣慰!”
明军援军的到来,给清军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后翼被冲击开始变得混乱,攻城的清军士气因此而大受打击,攻势受挫,城上压力顿时为之缓解。
丁文明的义乌兵已经与鞑子后翼越缠越紧,看的朱慈烺眉头越拧越紧,丁文明现在只是个游击将军,所率人马只有两千人,如何能打得过清军。
他开口道:“父皇,儿臣请开启城门派出兵马与城外的丁文明里应外合,共击奴贼!”
“不可!”杨嗣昌等几位大臣不约而同的出声道。
“陛下,这里是大明京师,城外又聚集了数不清的鞑子兵,城门绝不可轻启啊,便是鞑子没攻城,重要人物想出入也需由绳索箩筐吊上吊下。”
崇祯何尝不知这个道理,他有心想救,却也不能因为一个游击将军而冒此风险。
朱慈烺紧走几步来到城墙边缘,手扶女墙探头向外望去,却被徐盛拦腰抱住一把拉了回来:“殿下不可,小心鞑子羽箭!”
朱慈烺退了回来,他也是关心急切之间才将身子探了出去,徐盛的担心不无道理,流箭射伤守城将士的事情时有发生。
……
北京城外,面对明军的突袭,清军后翼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中军龙纛之下,层层护卫之中,睿亲王多尔衮则面色如常,似乎并未将这股明军放在眼中。
“一群不知死活的南蛮,既然故意寻死,那本王就帮你们一把!”
多尔衮伸手一指艳阳下伤痕累累的北京城,似是唏嘘不已,道:“本王要让那大明天子亲眼看看,他是如何逼着这些忠臣良将一个个甘心赴死的!”
他示意身旁的执旗甲兵,冷声道:“传令,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执旗甲兵令旗由是一番变换,正白旗两翼的骑军立刻出动,瞬息之间便像两柄利刃一左一右直插丁文明部而去。
随着清军骑兵的加入,丁文明两千余义乌兵逐渐不支,终于露出了崩溃的败象。
北京城上,杜之轶等人惊叫连连:“丁文明大大的不妙,却因何不撤?”
方正化面露苦笑,若他是丁文明,也不会撤退的,国家危亡之际,只有以死报国才是最好的选择,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懂,但总有人懂。
城上的崇祯皇帝、文武百官、京营将士,只能眼睁睁看着这股援军被鞑子风卷残云般的消灭,很多人终是不忍再作壁上观,转过身去。
朱慈烺再次请命:“儿臣再次请命,领兵冲杀出去!”
崇祯心中也是愤怒之极,刚想同意,只听数十位大臣跪伏在地,哭爹喊娘的极力劝阻。
“陛下不可啊,贼兵势大,不能冒险开启城门啊!”
“太子殿下,您要替城中百万百姓想想啊,千万不可冲动.......”
一时间,周围尽是大臣们的劝阻声,就跟一群苍蝇在旁边乱飞,惹得朱慈烺一阵心烦。
又过了一阵,只听杜之秩再度惊叫:“快看,鞑,鞑子在筑京观……”
朱慈烺心头猛然一跳,眸子里闪过冷厉的光焰:“你说什么?”
“鞑子在,在垒京观!”杜之秩木然回答。
何谓京观?聚敌尸,成高冢!
朱慈烺靠着女墙向下看去,只见清军将一颗颗明军士兵的首级割下,然后纷纷堆在朝阳门前,割剩下的明军尸身则被一字排开垒在首级之后。
城上的京营守军也终于明白过来,鞑子在城下想做的是什么,一时之间,大明军卒们眼眶呲裂,几欲滴血,张世泽等将领更是主动请缨,要出城一战,灭灭鞑子的威风。
几个文官先是呵斥了请战的将领,强行弹压主动请战的将士们,接着又是齐齐向崇祯下跪劝阻。
一名御史道:“陛下,多尔衮如此羞辱我军将士,分明是在打击我军士气,就想让我大明将军们乱了方寸,冲动之下出城野战,只要我们出城野战,便是中了多尔衮这恶毒的诡计啊!”
崇祯脸色铁青,双手微颤,只觉得莫大的耻辱涌上心头,却一时间仍无法决定。
一股骚动不安的情绪在京营守军中开始蔓延,已经有人在私下里哄传,朝廷胆小畏战……
朱慈烺再也忍不住,一脚踹翻还在那拉吧拉吧半天的御史,喝道:“拿我战甲来,出城!”
第313章
铁骑冲阵
朝阳门外,十几座血淋淋的京官垒在那里,远远俯看触目惊心,那些苍白凝固的明军脸庞,似乎是对这座城门在进行着无尽的嘲讽。
“破城!”
“破城!”
清军士气高涨,万口同声汇成两个字,如响鼓重锤一般,一下又一下狠狠敲击着城上将士的耳朵和心脏。
饶是众人死死劝阻,朱慈烺也毫不犹豫的下令迎战,他喝道:“本宫只带两千勇卫营,不会多带京营一兵一卒!”
囤积于朝阳门一带的漕运粮米大半是由通州码头运来的,因此朝阳门被称为粮门,朝阳门面阔五间,通宽三十一米,进深三间,通进深二十米,楼连台通高三十二米,很是巍峨。
在徐盛的率领下,两千勇卫营亲卫全部上马,在朝阳门瓮城集结,为了提升战士勇气,朱慈烺决定亲自带队,领两千人出战。
快速布置完毕,朱慈烺策马而行,为出战的将士打气道:“我勇卫营自成军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作为大明最精锐的战士,你们个个以一当十,无所匹敌!”
勇卫营两千甲士各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是天武军中精锐中的精锐,作为皇太子的亲卫营,他们人人脸上露出自豪骄傲的神情。
看着无所畏惧的勇卫营将士,朱慈烺又道:“但是,城外的八旗兵号称满万不可敌,你们服不服?”
“不服!”
“不服!”
朱慈烺猛的拔出宝剑,道:“既然不服,那就随本宫出战,将那些狗屁的八旗精锐杀个片甲不留!”
“杀!”
“杀!”
“杀!”
两千铁甲亲卫仰天怒吼,声音惊天动地。
城门大开,在呼喝声中,两千勇卫营铁骑随朱慈烺滚滚而去,如同一头雄狮扑向城外的清军。
朱慈烺的左手紧紧抓着马缰,右手握着一杆金枪,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徐盛等人紧紧追随身边。
受此鼓舞,勇卫营亲卫们争前恐后的跟在后面,越跑越快,最后汇成一股冲击洪流。
蹄声翻滚,尘土飞扬,大地在铁蹄击打下似乎颤抖,勇卫营密集冲来,人人决心死拼,威力战力不可小视,不需要什么战阵,光是这股威势就将攻城的清军吓退了不少。
剧烈的马蹄声击打得人的心脏咚咚作响,勇卫营两千铁骑如同虎入群羊,瞬间冲开了攻城的清军大队,人马过境,只留下一地鲜血和无头尸身,或是断臂残肢。
乱哄哄的清军攻城队伍根本无力反抗,几轮冲击后,前阵的清军不断倒下,更多的人哭喊着往后逃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