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82


※※※※※※※※※※※※※
从新城的东部和通州的南部之间,有一片地势平坦的旷野,还有一条凉水河蜿蜒曲折,方圆十里内无一家居民,被为禁区,勇卫营在北京城外的大营便是设置在这里。
朱慈烺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来到了勇卫营的大营,大营周围的几处训练场正热火朝天地训练着。有骑兵在训练马术,有炮兵在演练攻击固定目标,还有火枪兵在做射击训练。
“砰、砰、砰........”
火枪兵的训练场中,枪声大作,硝烟弥漫。只听远处一阵阵轰响声,一百步之外一面坚起的三寸厚木靶上,被打穿了一个茶杯大的窟窿。
勇卫营三千六百名步兵,现在有一大半装备着鲁密铳,还有一小半装备着孙和鼎仿制出的燧发枪。
兵仗局下的制造厂,目前一个月只能产出一千多支燧发枪,随着工匠的逐渐增加,产量也是逐渐增多。
鲁密铳在一百步以内可以打穿一层铁甲,如果要打穿身着三重厚甲的建奴八旗军,估计最起码在七十到八十步之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相对于鸟铳的五十步来说,先进了很多。
燧发枪的话更不用说,性能比鲁密铳还好,所以朱慈烺让兵仗局主要生产燧发枪,这也是日后枪械的主要发展方向。
“停!”
随着黄得功的下令,火枪兵们也都停下了继续发射,纷纷来向他报告自己的成绩。
使用鲁密铳的士兵在三分钟时间内,开枪最快的士兵射击了八次,最少也是五次。而用燧发枪的士兵,三分钟内却射击了十几次。
这次射击演习是由朱慈烺带来的一座自鸣钟计时的,这座自鸣钟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敬献给万历皇帝的,原本是一大一小两个,大的那个因为已经过了三十多年,早已损坏,只留下这个小的自鸣钟。
朱慈烺知道未来军队的发展趋势,因此对火枪兵的训练犹为重视。火枪兵的训练计划是由朱慈烺、黄得功和孙和鼎三人共同协商而制定。
朱慈烺知道,目前的燧发枪和鲁密铳,因为没有线膛,导致准头有限。所以,朱慈烺不追求士兵的命中率,只要求士兵填弹和发射的速度,越快越好。
士兵们每天要拿着空火铳,不断的进行着清膛、填药、压实、打火等一系列动作的练习,直到练到闭着眼睛也能顺利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为此。等熟悉了这一套动作之后,再进行实弹训练。
如今朱慈烺掌管着兵仗局,所有火器弹药一律紧着勇卫营使用。因此,勇卫营士兵们的训练量比明朝前任何一支火铳队的训练都要大得多。
在这样的反复练习之下,勇卫营士兵们的动作也日渐熟练,射击速度从一开始的三分钟发射二三次提升到现在的水平。
黄得功对这样的成绩十分满意,认为就是放在整个明军里面,勇卫营的成绩也算是出粹拔类的了。
黄得功很骄傲,甚至有些飘了,他见到朱慈烺前来视察,于是兴冲冲的跑去报告说,现在的火枪兵战斗力极强,脸色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朱慈烺看着他嘚瑟的样子,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去准备一下,两日后勇卫营举行全军演习,他要亲自去检验。
听到朱慈烺的吩咐后,黄得功立马开始准备了起来。
第三十三章
全军演习
在勇卫营的骑兵训练场中,大地震撼,烟尘滚滚,一千名头戴铁盔,身穿红色盔甲的骑兵,不断演练着冲锋,迂回包抄。
在他们的远方,有一片稻草扎成的“敌人”,“敌人”身披一层皮甲,面部是一块画着五官的圆形带把木牌。勇卫营的上千骑兵以正面突击和两翼包抄的战术向中间的“敌人”发起冲击。
在距离敌人二百步距离的时候,勇卫营的骑兵纷纷俯身从战马一侧的铳套中拿起一把燧发枪,对着越来越近的‘敌人’瞄准开枪射击。一时间,火枪响声不断,烟雾不断冒起。
打完一枪后,他们并不装弹,将火枪放回原处,重新拿起在另一侧枪套中的长矛,向目标发动最后的冲击。
当与目标近身的时候,上千骑兵将手中的长矛刺向稻草人身上的要害部位,以脖子处为最佳目标。
建奴的八旗兵战兵几乎人人身披战甲,甚至是三层重甲,即便是在高速冲击下也不容易用长矛刺穿。只有刺向最薄弱的颈部,才是最有效的杀敌训练方式。
在骑兵训练场二百米外的一处高台上,朱慈烺在勇卫营众将官的簇拥下,手拿着望远镜看着勇卫营的骑兵训练,忍不住说道:
“不错!不过仍需加强训练,建奴的骑兵可是厉害的紧,特别是叶赫部的骑兵,就连蒙古骑兵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卢九德道:“我勇卫营的骑兵中有部分是总兵曹文诏手下的关宁铁骑,去年曹军门战死罗川镇,手下有部分溃散的关宁铁骑被曹督主收拢到了勇卫营,虽然只有二三百人,却也个个久经沙场。”
朱慈烺点点头,心中有些可惜,曹文诏可以说是明末第一猛将,当初率领两三千关宁铁骑,杀的数万流寇狂奔几十里,不敢回头交战。
即便是误入流寇包围圈,曹文诏也丝毫不惧,手握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在强大的实力面前,流寇伏兵横尸遍野。可以说,曹文诏所到之处,流寇无不敢战,纷纷逃窜。
原本朱慈烺想将这员猛将收在手中,奈何还是差了一点时间,曹文诏在去年被手下一个小兵坑了,不幸战死。
收回思绪,接着朱慈烺又来到了炮兵训练场,检验炮兵的实战演习。
勇卫营的炮兵有四百名,所拥有的火炮有十门六磅红夷大炮,十五门三磅红夷大炮,还有一门重达五千斤的神威大将军炮。另有大中小佛朗机炮几十门,以及虎蹲炮等其他火炮几十门。
朱慈烺深知在这个时代火炮的作用,因此扩建了炮兵营。勇卫营配置火铳火炮之多,装备之精良,丝毫不逊于以火器著称的神机营。
此时近百门大大小小的火炮一字排开,黑洞洞的炮口对着远处的目标。皇太子亲自检验炮兵,勇卫营的炮兵总指挥心中激动,立马精神抖擞的指挥着手下的炮兵。
“准备!”
接到命令,每个火炮旁的观测手、瞄准手、装填手、弹药手纷纷行动了起来,有条不紊的调整着距离和装填弹药。
“准备完毕,可以开炮!”各个火炮前的组长们声音此起彼落传来。
“放!”
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响,一道道炮口冒出凌厉的火光,一大片炮弹呼啸着飞向前方的目标,一个个标靶应声炸裂。
“清膛!”
火炮发射完毕后,其中一个装填手立马拿着炮刷清理炮膛中的药渣,另一个装填手填装火药,还有一人填装炮弹,炮手瞄准测距,组长指挥发炮。
一门火炮旁的一组炮兵从容不迫,动作快捷,让朱慈烺暗暗点头,这样的军队才算是大明的王牌,此刻他更有信心带领勇卫营驰骋天下。
随后,朱慈烺带着众人策马来到了步兵训练场,黄得功立马迎了上来,朗声道:“殿下,步军已准备完毕,随时可以检阅。”
朱慈烺点点头,道:“先列步兵方阵。”
他想看看勇卫营的队列前行,队列前行是加强士兵尊纪服从观念的最好方法,也能直观的看出一支军队的纪律性。
除了一千名骑兵和四百名炮兵,勇卫营三千六百名步兵在黄得功的令旗指挥下,形成一个个方阵。
他们个个身披铁甲,全副武装,列队跑动时竟丝毫不乱,只听到一阵整齐的踏地声。
一通鼓后,这三千六百人分成了六个方阵,一个盾牌兵方阵,一个长枪兵方阵,四个火枪兵方阵。
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如同用标尺量好了一般,所有士兵挺枪持铳站得笔直,无人稍动一下。
这种严整的军势令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肃杀的气氛,饶是朱慈烺在后世军中对这种方阵屡见不鲜,此时也感觉到一股压力。
身穿铁甲手持武器的士兵所形成的方阵,给他带来了相比后世更强的震撼。
特别是他坐下的战马,有些不适用眼前的阵仗,变得有些躁动,身旁的孙应元见状连忙翻身下马稳住了朱慈烺的战马。
朱慈烺俯身轻拍了几下身下的宝马良驹,并道:“黄参将,孙参将,你们二人没有辜负本宫的期望,做的很不错。”
孙应元协助黄得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能把勇卫营的气势都训练出来了,朱慈烺非常的满意。
“多谢殿下称赞!”二人抱拳躬身道。
黄得功自己也是唏嘘不己,相比之前的勇卫营,现在的勇卫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才叫精锐啊,不说别的,光这气势,就能吓退不少敌人。
朱慈烺策马向前,拔出腰间宝剑,向天斜指。
前列军官们同样抽出他们的佩刀,明晃晃闪着寒光朝天斜指,并高声道:“大明万胜!”
六个方阵哗哗的举枪之声不断,每个方阵军士动作整齐划一有如同时完成,随后只听一阵声音响起:“万胜!”
所有士兵身穿铁甲,头戴一色的八瓣帽儿铁尖盔,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在一阵阵排山倒海的呼喊声中,骑在马上的朱慈烺,即便此时心中压力很大,却也要展现出自信迷人的微笑。
第三十四章
干扰训练
在进行了列阵检阅后,接下来朱慈烺就要玩真的了,开始检验他们的射击能力和射击速度。
三千六百名火枪兵,分为三排对一百步外的“骑兵群”进行了五轮齐射试验。那些骑兵群都是稻草扎成的假马假人,为了模拟八旗军骑兵冲锋的场景。
当然了,稻草毕竟是稻草,而且是静止的,起到的作用不大,不过主要是为了练习齐射。
不管是火铳还是火炮,对付骑兵冲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齐射,无差别打击。
训练场枪声大作,特别是第一轮齐射的时候,聚集在一起的枪声宛若惊雷,场面极具震撼。朱慈烺心中在想象着,八旗军骑兵遇到这几轮打击后,会是什么下场?
随后,朱慈烺检阅单兵射击速度,黄得功挑选了一百名发射速度快的士兵,每人用燧发枪在一分钟内都能打四枪以上,甚至有几个能达到一分钟打六枪,普通火枪兵仅仅能打两三枪而已。
在这个时候,消失了半天的徐盛正领着几十个身穿布衣的流民进了勇卫营,然后老老实实的站在朱慈烺身边。
他身后的这些流民第一次进入军营,好奇的东张西望的。黄得功虽然好奇这些人的身份,却不敢多问,就当没看见。
朱慈烺让徐盛带来的几十个流民分散站在这一百名快枪手的身后,距离一米左右。黄得功等人不明白这操作是什么意思,不过也不便细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