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982


朱慈烺清楚,历史上的秦淮八艳虽然大多嫁给了官宦人家,但基本都是被当成妾,比如水太凉的钱谦益娶了柳如是,寇白门嫁给了保国公朱国弼,李香君嫁给了前户部尚书侯恂之子......
孙应元道:“殿下有所不知,臣的家乡在江南,江南风气开放......”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好了,本宫比你开放,你先纳陈圆圆为妾吧,几年之后你若是坚持把他扶为正房,到时本宫一定不会反对。”
说完,朱慈烺登上仪仗就走,嘴里还念叨着:一个久经沙场快四十岁的老男人居然也会被爱情冲昏了头,还他娘的一见钟情,真是服气了!
......
田府中,平西伯吴三桂派人前来讨要陈圆圆,让田弘遇很是纠结。
由于朱慈烺态度模糊,田弘遇现在还摸不清皇太子到底要不要陈圆圆,因此不敢轻易答应。
正在此时,只听管家匆匆来报:“老爷,靖武伯来了!”
靖武伯又回来了?田弘遇不敢怠慢,连忙出门迎接。
孙应元并不是一个人来,还带来了一队全副武装的亲兵,亲兵们个个身缠红带抬着一顶大红花轿,还有大量的娉礼,连媒婆都拉来了七八个。
得知孙应元的来意,田弘遇大喜,相比吴三桂,靖武伯孙应元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他是世袭伯爵,辽东之战首功者,更是皇太子的心腹,听他语言中的表述,还是皇太子的意思,田弘遇怎能拒绝?当即赶走了吴家的人。
吴府中,听到家丁来报,吴三桂大怒,当即骂道:“又是孙应元!这个老男人怎么老跟我过不去?抢了我的首功就算了,连老子的女人也抢!”
吴三桂越想越气,凭着自己帅气英俊的脸,加上吴家的名望,自己又是大明最年轻的勋贵,竟然连讨要个歌姬都这么难。
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劝道:“三桂啊,一个女人而已,何必如此呢,靖武伯是太子的心腹,你万万不能与他作对啊!”
“天武军真是欺人太甚!”吴三桂冷哼一声,心中愤恨不已,却又不敢心生抢亲的念头,只能强行咽下这口气,当天就带着家丁往辽东而去。
......
皇城西北角太液池西苑旁的豹房,一队队锦衣卫押着宫中罪人来往于此。
自从朱慈烺下令彻查皇子意外薨逝后,李廷表就将豹房作为审问查案的临时指挥部,并从宫中抓来了侍奉两位皇子的所有宫女太监和奶娘,在此严刑拷打。
大明贵族豢养虎豹等猛兽是历代最鼎盛的时期,以明武宗朱厚照时最盛,皇城内不仅有豹房,还有虎城、象房、鹁鸽房、鹿场、鹰房等多处饲养动物的场所。
豹房中密室多如迷宫,又建有校场、佛寺等,占地近千亩,极为广阔,自正德皇帝驾崩后就基本废弃了,到了崇祯时期,国家内忧外患,崇祯压根就不去这种地方玩耍,里面豢养的动物就更少了。
豹房中,李廷表牵着一头土豹来到六皇子的侍女面前,脸上露出了笑容,道:“说说你是怎么谋害六殿下的。”
这名宫女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此时见一头凶猛的豹子对着自己龇牙咧嘴的,更是惊恐不已,尖叫道:“奴婢真的没有谋害六殿下啊!”
李廷表脸色一冷,将手中的铁链一松,豹子得到自由猛的扑向这名宫女,疯狂撕咬着她,不一会儿便将她撕的不成人样。
那名宫女的惨状吓得周围另外几个受刑的宫女面无血色,尖叫连连,李廷表又将豹子牵到一名宫女面前,道:“你来说说。”
这名宫女早已吓破了胆,牙齿打颤道:“奴婢招了,奴婢那日不知道怎么的,就稀里糊涂的把六殿下掐死了!”
“哦?掐死的?我可是听太医说,六殿下身上并无伤痕啊,看来你是想与这头豹子比比,到底谁的嘴更硬?”
李廷表喝道:“将她们和豹子都押往铁牢中!让豹子去问话!”
一队锦衣卫欣然领命,将一群太监宫女和奶娘全部赶进了铁牢斗兽场,又将一头饿了两日的土豹牵入其中。
铁牢大门铿的一声被关上,紧接着便传来一阵疯狂的尖叫声和凄厉的惨叫声......
第二日,朱慈烺拿着李廷表送来的供词,眼中尽是森冷。
一些勋贵不惜花重金收买两位皇子身边的太监与乳母,趁着皇五子神志不清,反复教他说: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借助“九莲菩萨”的名头威胁崇祯就范。
五皇子薨逝后崇祯依然没有停止募捐活动,他们又买通六皇子身边的宫女,用细如牛毛的银针刺入年仅两岁的六皇子脉中将其谋害,连太医也查不出,两个皇子接连薨逝这才吓坏了崇祯,下旨停止了募捐。
正当朱慈烺拿着证据准备去找崇祯时,意外又发生了,豹房来人禀报,招供的宫女和奶娘咬舌自尽了。
朱慈烺听后心里一片冰凉,暗道这帮勋贵的手段真是高明,设计的竟然如此周密,没有人证,即便崇祯知道了也没办法去拿人。
斜躺在檀木软椅上,朱慈烺突然想起了京城一些勋贵与八大晋商勾结一事,他询问身边的徐盛道:“山西那边的进展如何了?”
徐盛躬身回道:“今日刚刚得到回报,目前各路进展顺利,曹将军已经率大军进入了山西境内,宣大三镇的关口也已经被顾威领着殿下的令旨封锁,八大奸商插翅难飞!”
朱慈烺点点头,八大卖国汉奸的账是时候彻底清算了,希望能从他们那入手牵扯出一批京师勋贵吧,只要本宫想收拾他们,什么杀人的理由找不出?更何况卖国的理由貌似比谋害皇子更高明一些。
不过朱慈烺显然不肯善罢甘休,他对李廷表道:“京城的案子继续查,牵扯出人越多越好,不管是勋贵皇亲还是文武官员,全给本宫翻出来!”
李廷表欣然领命,他很清楚,太子殿下这是缺钱了......
第395章
进军山西
京师通往山西的官道上,铁骑奔腾,上万天武军铁骑过保定、走真定,浩浩荡荡涌入山西境内,直扑太原府。
天武军气势逼人,势如雷霆,所经沿途州县,各地守军无不目瞪口呆,一些见多识广之人认出了打着红色龙旗的天武军,尤其是太原府诸多守将,皆是感觉太原要变天了。
天武军行军的方向是太原城,身为太原府的守将,谁都知道城中那八家干的那些勾搭,此时见到朝廷大军前来,个个心中焦急,却不敢前去阻挡。
一些八大家族的暗桩见状,面色瞬间发白,他们知道朝廷要对各大家族动手了,连忙派人前往太原府汇报给各自的家主。
曹变蛟所率领的天武军一色的骑兵,京师距离太原近千里,想要雷霆击之,必须以骑兵出击,骑兵一昼夜可行军三百里,一般一天也能跑个二百里,天武军骑兵训练有素,数日之内已抵达太原城下。
太原是大明三十三个大型商业城市之一,也是整个山西的经济中心,城高墙厚,不仅是八大晋商的老巢,城中更是住着晋王。
此时的太原城守军正胆颤心惊的看着城外,在风雪之中,旌旗如海,铁蹄轰鸣,上万名身披精良甲胄的骑兵绕城而奔,散发出一股浓浓的煞气,让人胆寒。
守城的游击将军趴在城垛上,摇着旗子,颤声问:“敢问城下将军,是何处人马?为何来此?”
曹变蛟跨马而出,手持一份令旨道:“奉皇太子殿下令旨,天武军接管太原城!”
“原来是在辽东打得建奴惨败并攻下了盛京的天武军,难怪有如此军威。”
游击将军低声感慨了一声,但还是撞着胆子道:“没有兵部调令,我等不敢受命.......”
曹变蛟冷哼一声道:“不知好歹的东西!”
看着城外全副武装的大军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守城将军不禁缩了缩脖子,心中焦急万分,连忙派人去通知八大家族。
正在这时,只听城下一员大将喝道:“老子是新任山西总兵汪万年,前来上任,速速打开城门迎接!”
游击将军伸出脖子瞧了瞧,又掏出望远镜仔细了看了看,却见那员大将手中真的持有文书和官印,他连忙呼喝左右道:“快开城门,迎接总兵大人!”
面对新来的老大,他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如何敢怠慢,亲自带人迎了出来,脸上堆满了笑容,至于城中那些老爷准备的怎么样了,已经不是他所操心的事了。
一队队骑兵进入太原城中,轰隆隆的马蹄声敲打在青石砖上,如同敲打的守城将士的心头,这些守将几乎没上过战场,面对满脸杀气的天武军铁骑,个个惊恐着,脸色发白,往后缩了缩。
天武军来的太快了,洪流般的铁骑涌入城中,使得太原城中的官商们又惊又怒,朝廷真要动手了?他们怎么敢和士绅动手?
范府之中,范永斗背着手来回踱步,眉头隐隐有冷汗冒出,他怒急道:“皇帝疯了,太子也疯了,全他妈疯了!派出家丁守住各个仓库,速速派人去京师打通关系,还有,去通知晋王!”
不仅京师的勋贵,晋王府也和八大家族有许多生意上往来,如果自己倒霉了,他们一个个只能喝西北风,此时的范永斗只想用晋王拖延时间,毕竟领兵的将军一般是不敢动皇族的,特别还是位穿龙袍的亲王......
此前范永斗没有收到朝中任何消息预警,根据他的判断这是皇帝或者太子私自动手,只要消息传到京师,勋贵和百官肯定不会答应,整个天下士绅也不会答应,到时皇帝不得不退步!
然而他的算盘完全打空了,只听太原城中铁蹄隆隆,不时传来军士洪亮的呼喝声:“查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诸人通敌卖国,奉皇太子殿下令旨,将一干逆贼全部拿办,抄没家产,如有抵抗,格杀勿论!”
一色精良铁盔的天武军骑兵兵分数路直奔八大家族的仓库和府宅,那种铁蹄敲打大地的气势,似乎要摧毁一切,太原城中许多商贾居民相顾失色,匆忙躲避。
“全城戒严,所有人等不得在街道逗留,违者格杀勿论!”
随着各大街道一声声的通告声响起,整座城市慢慢的安静下来,只有铁蹄的洪流声在咆哮。
曹变蛟来到城中中心制高点的鼓楼之前,指挥着各部人马拿人抄家。
忽见一队太监急急而来,为首老太监喝道:“你这将军是何人,敢在太原城放肆!”
曹变蛟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扬起手中长枪喝道:“本将乃征虏将军曹变蛟,奉皇太子殿下令旨,捉拿卖国奸商,尔等何人,没听到通告之声吗,还不速速回府?”
那老太监毫无俱意,也是猛的喝道:“狗屁征虏将军,我乃晋王府首领太监,你敢呼喝于我?还不下马赔罪!”
老太监满脸的趾高气扬,他代表的是晋王,连山西巡抚都不放眼里,更别说这曹变蛟还只是个武将。
“找死!”曹变蛟猛的催动战马,右腕猛的用力,一枪将那老太监刺穿挑飞,随手抖出数丈。
老太监热血飞洒,身体跌落在地,当场就没了声响,惹得周围几个太监惊叫连连。
曹变蛟冷然道:“全部杀了!若是再见到街上有人逗留,或者阻拦我军者,无须请命,全部格杀!”
“砰!砰!砰......”
一连串的枪声响起,晋王府的一群太监和一队护军纷纷惨叫着倒地,曹变蛟连瞧都没瞧一眼,翻身下马登上了鼓楼。
曹变蛟本就是山西人,十二岁便从军跟在叔叔曹文诏身边在山西剿寇,累计功劳升到了游击将军,曹文诏每次用兵必以曹变蛟为先锋,每战必胜,勇冠三军,又升到了参将。
曹文诏战死后,曹变蛟收拢叔叔的残部骑兵编成一军,开始独当一面,经过三边总督洪承畴的举荐升任副总兵,隶属洪承畴的部下,后因功又升到了总兵。
曹变蛟常年在山西剿寇,对山西的情况一清二楚,这些卖国奸商的所作所为他憎恨已久,此时奉命来山西抄家拿人,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