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982


自从黄得功领军进入陕西后,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七战七捷,三万天武军大破流贼十万之众,打得李自成心生胆寒。
据昨日前线发来的塘报称,孙传庭领秦兵回到陕西与黄得功会师,刚要做出攻打西安的架势,李自成就连夜撤出了西安,再次往商洛山一带跑。
面对先后将自己暴揍的两方人马会师一处,李自成哪里还敢守着西安硬刚,继续开始了游击战。
午门的镇守太监连滚带爬的跑进文华殿喊道:“陛下,不好啦!太子殿下带兵抓走了午门前请愿的大臣们!”
崇祯皱眉道:“定国公呢?他是怎么守的皇城!”
“陛下,定国公已经被太子殿下拿下了!”
砰的一声巨响,龙案之上的奏本弹飞起数本。
崇祯猛拍龙案,声色俱厉道:“太子他想干什么?”
监管午门的太监又道:“陛下,太子殿下把大臣们都带往太庙那了,听说好像是要在列祖列宗面前砍了这些误国庸臣.......”
杨嗣昌双手猛的一抖,手中的奏本滑落在地,在金砖上磕出沉闷的声音。
崇祯也好不到哪去,整个脑子一下子短路了,他无法相信,这个逆子的胆子居然大到这种地步了,准备一口气杀掉二三百个京官?还在太庙前?即便是曹孟德再世也不敢这么浪啊!
杨嗣昌迅速捡奏本,情绪激动道:“陛下,太子殿下先是明目张胆的对晋商动手,挖了天下士绅的根,接着又肆无忌惮的纵兵捕杀朝廷官员,他这是想断送我大明的江山啊!”
杨嗣昌越说越激动,声嘶力竭道:“太祖皇帝对士绅优待,是国朝的根本,太子殿下此举与流贼何异?陛下若是再不阻止,恐会亡天下啊!”
“够了!”崇祯拍案而起,脸色铁青的看向杨嗣昌。
杨嗣昌跪伏在地,道:“臣失言了,请陛下恕罪,然而臣还要说,太子殿下倚仗强军肆意妄为,陛下一定要未雨绸缪啊......”
崇祯面色难看,他如何不知道这些,他对午门外官员们声势浩大的请愿置之不理,不乏有借助文官集团对付朱慈烺的意思,当初万历皇帝想要废长立幼,文官们集体反对不得不让万历皇帝作罢。
如今文官们被逼的对抗太子,崇祯最好的办法就是居中上下其手,让两方势力对抗,从而达到平衡朝政的目标,甚至可以拿捏朱慈烺和文官集团,可他万万没想到,朱慈烺竟然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强行用武力打破了这种局面。
崇祯当即下旨道:“王承恩,你亲自去太庙传旨,让太子立刻放人!”
说完,他挥了挥手,让杨嗣昌退下。
......
太庙位于承天门到午门这条中轴线的东面,仅邻六科直房,始建于永乐十八年,占地二百余亩。
太庙是大明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其建筑根据“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大殿内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东配殿供奉着大明历代有功皇族的神位,西配殿供奉着一些异姓功臣神位。
大殿前,在午门前请愿的数百名官员被勇卫营一一按倒在地,整整齐齐的跪成了数排。
听说太子要在太庙前杀他们,众官员一个个惊恐万分,想要叫嚷却被堵住了嘴巴无法出声,一个年轻的勋贵激烈的挣脱着,想要告诉太子,太庙西配殿里有他祖宗的神位,自己是勋贵之后,请求饶自己一命。
然而回应他的是一个沉重的枪托,一名亲卫当场将他砸的头破血流,跪趴在地。
朱慈烺简单的祭拜完太庙后,走出五彩琉璃门,站在门前一棵不成行的柏树之下,这里的柏树是大明几代太子所植,因为历代太子年幼调皮,随意栽植,不循行距,神官监的太监又不敢阻拦,这才形成这片独特造型的柏林,其中就有几棵小柏树是朱慈烺四五岁时所栽......
朱慈烺一挥手,下令道:“祭拜完毕,准备行刑,送他们去见太祖皇帝!”
一队队勇卫营亲卫举起佩刀,对准了各自面前的官员,在阳光的折射下,一道道亮光闪烁,惊得受刑官员瘫软了大半,谁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会结束的这么突然,更没想到会死在太庙中......
这种划时代的死法,不光是他们想不到,古往今来也从未有人敢这么做,他们算是开了先河。
“刀下留人!”
“圣旨到,刀下留人!”
远处传来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即将受刑官员们的耳边,他们激动的来回扭动着,嘴里含糊不清的喊着陛下来救自己了!
朱慈烺皱着眉头看着急急跑来的王承恩,猛然喝道:“斩!”
刀光一闪,大片血花溅起,数百颗人头滚落在地,太庙中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满地都是歪歪扭曲的无头尸身,到处充斥着血腥味。
王承恩举着圣旨跑着跑着,刚进太庙大戟门,忽见眼前惨像,吓得脚下不稳摔倒在地,手中圣旨飞出两米远。
朱慈烺下令收兵回府,从王承恩面前经过时丝毫不停,甚至都没瞧他一眼,一队队勇卫营亲卫井然有序的随朱慈烺除了太庙大戟门。
王承恩捡起圣旨,怔了一会儿,又瞧了一眼太庙大殿外的场景,立即撒腿返回了宫中。
负责太庙洒扫、香灯等事的神官监一群太监双腿打颤着从偏殿走了出来,有的人当场吓得瘫软在地。
当太子在太庙斩杀数百名官员的事情传出之后,整个北京城都轰动了,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很多与八大晋商有关系的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好象就要到了世界要日,都在四处的找门路,唯恐被突然拿下砍了脑袋。
天武军和锦衣卫依然在内城中捉拿勋贵,将所有犯事勋贵的侯伯府都抄了个底朝天,抓捕了上千人之多。
孙应元和李廷表知道太子想彻底铲除这些勋贵,所以他们也毫不客气,有一个算一个,犯事勋贵的族人全都抓了起来。
所有勋贵都成了惊弓之鸟,四处钻营托门子找关系,但到了这个关头,谁又敢伸头说话呢,连英国公张之极都把府门关的紧紧的,谁也不见。
北京城的抓人行动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一时间北京内城中人心慌慌的,参与了谋害皇子的勋贵们更是心中胆寒,尤其是嘉定候周奎。
嘉定候周奎是朱慈烺的外公,谋害皇子案中也有他的身影,原本田贵妃和周皇后的关系很好,可在她的两位皇子薨逝后,田贵妃就开始当众顶撞周皇后,并口出怨言,说明田家应该已经有了线索。
周皇后生了两个皇子,其中一个还是太子,田贵妃哪怕再得宠,也不会动摇她的皇后之位,自然不可能做出谋害皇子的事情,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参与了此事,并且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发现了一些线索。
薨逝的两个皇子都是田弘遇的外孙,田弘遇如何不急,发动了田家所有势力调查此事,终于才有了点眉头,但他自知田家无法与勋贵们抗衡,在得知太子朱慈烺调查皇子遇害案后,就想通过一些暗示提醒。
当日田弘遇宴请朱慈烺,送陈圆圆搭关系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试探朱慈烺有没有决心彻查此案,然而朱慈烺半途离场,让田弘遇的计划泡汤,他只好暗中派人把五皇子奶娘曾经出宫见过一个丫鬟的消息透露给情报部的一名锦衣卫。
田弘遇万万没想到,皇太子的情报网这么强大,只有这么小小的提示竟能在短短数日内将后面勋贵全挖了出来,还直接派人抄家了!
田弘遇是又惊又喜,只是不知道接下来皇帝和太子如何处置这些勋贵,尤其是嘉定候周奎......
第405章
大开杀戒
京师的抓捕行动渐渐落幕,然而负责审问的李廷表却万分焦急。
谋害皇子一案牵扯的人太多了,这些勋贵和太监根本不用动刑审讯,直接就往外咬人,恨不得把所有勋贵和太监全部拉进来。
现在已经抓了两千余人,李廷表不敢再审下去了,如果再让他们咬个不停,估计上万人也挡不住。
李廷表就此打住,前往信王府请示朱慈烺该如何处置这帮人,当他来到信王府后,一下子就傻眼了,发现自己已经进不了王府了。
护卫信王府的勇卫营亲卫们像是从未见过李廷表一样,无论他怎么说就是不放行,说是太子殿下正在休息,一个人都不想见。
李廷表当即呵斥亲卫道:“把你们的统领徐盛叫出来!”
却听这名亲卫又道:“抱歉大人,将军正在为殿下护法,也不能打搅。”
“你娘的!”李廷表怒骂了一声,却也不敢硬闯,只得甩着袍子离开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度还以为自己失宠了,想想这段时间自己又没犯错,李廷表只得摇了摇头,又去了靖武伯府找孙应元。
孙应元比较厚道,没有让李廷表吃闭门羹,在伯爵府书房中接见了李廷表。
“我说孙老弟啊,殿下现在一句话不说,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些人到底要怎么处理?难道要把他们移到刑部交给陛下处置?”
孙应元听后摇头道:“要是交给陛下处置,咱们花多大力气抓的人,就得花多大力气给送回去,我说李大人,殿下不是让你负责审讯处置的吗,你怎么变得这么胆小怕事了?”
李廷表苦着脸道:“这么多勋贵侯伯,个个都是超品的存在,哪是我能随意处置的,我还是听听殿下的意见吧。”
孙应元笑着道:“李大人还真是当事者迷啊,殿下不是已经给你意见了吗。”
李廷表听后就是一愣,道:“我连殿下的面都没见到,勇卫营人直接就将我挡在了信王府外,还说太子殿下正在休息,一个人都不想见,连徐盛都不见我,这个徐盛真他妈的不够意思!”
孙应元品了一口陈圆圆送上来的茗香茶,笑道:“殿下不是已经说了,他一个人都不想见,李大人还不明白吗?”
李廷表听后立刻明白了,他额头冷汗直冒,这可是两千余人啊,十几个勋贵的族人,要是全杀了跟抄家灭族有什么两样?洪武朝的蓝玉案也不过如此啊!
此时的李廷表看向孙应元,却见他双目微闭,好像睡着了一般,不再有一句话。
李廷表想了一会儿,突然一咬牙,下定了决心,他站起身来向孙应元深施一礼,步伐坚定的出了靖武伯府,向诏狱方向走去。
待李廷表离开后,孙应元慢慢睁开了眼,早已没有了刚刚昏昏欲睡之态,双眼渐渐深邃,炯炯有神。
他喃喃道:“殿下曾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帮人靠祖宗的庇佑,吃民脂民膏二百余年而不知回报,死了才好!
勋贵是大明的功臣之后,此事不能由身为储君的太子来做,只能由我们这些臣子来替殿下扫清道路了。”
......
李廷表离开伯府后,思考了一路,脚步越发的坚定,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既然你们勋贵们敢做,我李廷表就敢杀!
李廷表回到诏狱后,立刻下令将武定侯郭培民、阳武侯薛濂、平江候陈治安、新宁伯谭弘业、应城伯孙廷勋等十几个串联谋害皇子的勋贵及其家属拉到西市问斩。
处决一干侯伯的消息传出后,西市的大街上立刻围满了人,人挨着人,一片人山人海,都赶着来看这场百年难遇的大事情。
周围的百姓虽多,却没有人敢闹事乱说话的,因为孙应元已经命令高邦调来了五千天武军在西市刑场周围维持秩序,保证顺利行刑。
今日的北京城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雪,又像是下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