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82


朱慈烺知道清兵的六次入关,也大概知道年份,只是不清楚具体几月几日,想想也不能怪李廷表,毕竟时间太短来不及布置,李廷表自从投靠自己后已经做的很不错了。
朱慈烺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这才道:“派人去打探建奴军队的动向,我要知道详细情报!”
李廷表告退后,朱慈烺又传令龙骧夜不收,向昌平一带运动,侦察军情。
朱慈烺很清楚,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想要击败敌人立于不败,知己知彼是最基本的手段。
第四十四章
皇陵被毁
朱慈烺就在这样烦躁的情绪下过了半个月,期间,他几乎住在了宫外,每日巡视京城九门的防御。更多的时间来往于勇卫营和兵仗局,监督军队训练和催促火器生产。
最近,朱慈烺又收到一些很不好的消息,朱纯臣那个蠢货还没到居庸关,清兵就已经拿下了居庸关。并且在七月十七日,清兵自天寿山后突现昌平城下,攻打昌平城。
建奴擅长细作,昌平城中有两千朵颜蒙古兵被建奴细作策反,作为内应打开城门,清兵攻陷了昌平,总兵巢丕昌投降。
一个总兵的投降,令大明朝野震惊,崇祯气的要诛杀巢丕昌的九族。巢丕昌当然不会傻傻的在那等着被诛九族,在投降的时候就跟条狗一样缩在阿济格的身边。
不过令大明挽回颜面的是,昌平城中也有很多官员坚决拒降,最终力战而亡,他们分别是:户部主事王一桂,保定通判王禹佐,守陵太监王希忠,判官胡惟忠、吏目郭永、学正解怀亮、训导常时光、守备咸贞吉等人。
自从清兵攻陷居庸关后,朱慈烺多次请命,带兵前往昌平抵抗清兵,崇祯皇帝皆是不允。
朱慈烺并没有死心,再次来到了乾清宫,但守值太监不让朱慈烺入内,说崇祯皇帝有旨,不准太子朱慈烺入内。
朱慈烺无奈,双膝跪倒在乾清宫前,大声高呼:“父皇陛下,奴贼乃虎狼之辈,万不可放其入内,儿臣愿领兵,拒敌于昌平,以护大明子民,请父皇陛下恩准。”
但在大殿没有任何声音回应朱慈烺,曹化淳和王承恩都在劝朱慈烺。
“殿下,皇爷也是疼惜您,不愿让您涉险,您是大明的储君,万不可有失啊。”
“是啊,皇爷这些天也是寝食难安,您就别让他再添烦恼了。”
朱慈烺无动于衷,乃在高呼,清兵的每一次入关劫掠都会对大明造成重大灾难,数年难以恢复。他要阻止,凭借这五千勇卫营将士,虽不能赶走这十万清兵,但也足以对他们造成巨大的杀伤与困扰。
清军长途跋涉,如果身边有一支有威胁的军队,肯定会派兵防范,不敢大肆劫掠。毕竟清军最怕的是被人断了后路,被明军各路大军合围。
朱慈烺跪了半天,也喊了半天,嗓子都喊哑了。七月正直盛夏,天气酷热难当,加上紫禁城宫殿众多,通风极差,温度比外面更高更热。
朱慈烺只觉胸口发闷,嗓子眼儿发咸,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他这往地一躺,比后世那些碰瓷的大爷还利索,这可吓坏了曹化淳和王承恩,只见王承恩高声喊道:“不好了,太子殿下昏倒了,快去请太医,快将殿下抬进去。”
崇祯知道清兵已经攻破昌平,随时都会攻打北京城,心情很乱,加上太子近日搅闹说要带兵出战,让他更加的烦躁。此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大乱,他暴躁的想要杀人。
崇祯皇帝怒气冲冲的走了出来,可迎面看到几个太监正抬着不省人事的朱慈烺,崇祯皇帝的心立时就乱了,这可是他最重要的皇子啊。
崇祯皇帝立刻大喊:“快传太医!皇儿,你这是何苦呢,父皇怎么舍得让你去前线呢,那些奴贼可都凶的很啊。”
不多久,几位太医连忙敢来并且做了诊治,一位太医道:“陛下请放心,因为天气酷热,加上太子殿下长时间未进米水,所以才中暍(中暑),只要在阴凉之地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
崇祯皇帝听完之后,刚放下一点心,就见外面急急忙忙的走进几位大臣。这几个大臣见到崇祯皇帝后,跪伏在地,挥泪大哭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奴贼在昌平大肆抢掠财物和粮食,还焚毁了先帝的德陵,奴贼大军现在已经南下直逼西直门下了!”
崇祯皇帝听后,一屁股坐在了身旁的椅子之上,德陵可是他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的皇陵。天启皇帝生前待他一向极好,给他的信王府足足比别的王府大了两倍,就这样天启皇帝还嫌自己亏待了这位五弟。
“大皇兄陛下,臣弟对不住你.......”崇祯皇帝眼角流泪,痛苦的哀嚎着,还未说完,只觉得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椅子上。
“陛下!”众位大臣见此情景眼都直了,纷纷喊道,一日内皇帝和太子都倒下了,这让群臣极为的恐慌。
坤宁宫的周皇后得到消息后立刻赶来,守护着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听到清军逼近北京城下,皇帝和皇太子昏迷了,去巡视边关的朱纯臣还不知道死没死,曹化淳在安置了崇祯皇帝后,连忙前往京营,以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御马监首领太监的身份暂领京营,加强京城各门守卫。
朱慈烺在昏睡了半日之后就醒了过来,但此刻双目无神,脑中一片混乱。
朱慈烺此时是在坤宁宫中,身边有二妹坤兴公主还有三弟朱慈炯陪伴,还有两个宫女一左一右拿着檀香扇卖力地为他扇风。
“大皇兄,你醒啦!”年仅六岁的坤兴公主朱媺娖睁大了眼睛看着朱慈烺,兴奋道。
口齿不清的朱慈炯也在一旁一字一顿道:“大皇兄......”
朱慈烺坐起身来,看着身边的皇妹朱媺娖和朱慈炯,疑惑的问道:“皇妹,我怎么在母后这儿了,母后人呢?”
朱媺娖道:“太医说你中暍昏倒了,母后就将你送到了坤宁宫照顾,让我守着你,她自己去乾清宫照顾父皇去了。”
朱慈烺皱眉道:“父皇怎么了?”
“父皇也昏倒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朱媺娖还小,并不清楚这些事情。
朱慈烺揉了揉朱媺娖的头,道:“你和三弟去玩吧,皇兄坐着休息一会儿。”
“好!谢谢大皇兄!”
朱媺娖奉命守了半晌,早已无聊至极,此时听到大皇兄的话,欢快的应了一声,然后带着朱慈炯跑出去玩儿了。
朱慈烺坐在床边,看到两个已是满头香汗的扇风宫女还在卖力的扇风,于是摆了摆手让她们二人退下休息一会儿,独自在那想着那些操蛋的事情。
第四十五章
勇卫营出兵
周皇后接到太子醒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从乾清宫赶到了坤宁宫。
看着朱慈烺那毫无往日光彩的面颊,那双无神的眼睛,周皇后默默的流下了心痛的泪珠。
她轻声安慰道:“太子,你父皇也是为你好,担心你的安危,母后知你有本事,可你手中的勇卫营只有五千人,城外的新营也是刚刚编练,想要成为可战之兵还要很久,你拿什么来抵挡建奴的军队呢?”
朱慈烺没有说什么,他知道跟周皇后说这些没用,只好道:“听皇妹说父皇他晕倒了,怎么样了?”
周皇后叹了一口气道:“天启皇帝的德陵被建奴焚毁,你父皇得到消息后已经昏过去了,你皇伯母也吵着要自杀。”
朱慈烺听闻后,手指紧握,焚毁皇陵,也只有这种畜生军队能做得出来。历朝历代,只有无知和野蛮的军队才做这种事情,昔日焚毁西夏皇陵的蒙古兵,焚毁北宋皇陵的金兵,如今又有这满清建奴!
随后周皇后带着朱慈烺来到乾清宫,几个太医正围着崇祯皇帝全程观察着,时不时的号上一脉。
朱慈烺开口问道:“太医,父皇陛下他如何了?”
太医拱手道:“启禀殿下,陛下惊厥,要休息几天方能醒来。”
朱慈烺点点头,看着昏睡崇祯,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随后,他以看望皇伯母的名义离开了乾清宫,来到了端本宫。
天启皇帝的皇后张嫣,这位原本美丽善良的国母,此刻已经哭成了泪人,口中一直念叨着先帝和德陵,此情此景,让朱慈烺心碎。
朱慈烺双手紧紧攥着,道:“我定让这群清狗死无葬身之地!”
在进去安抚了一会儿张皇后,朱慈烺就离开了端本宫,他并没有回乾清宫,而是出宫直奔勇卫营。
当然了,他并没有趁机夺权上位的想法,那样太不现实了,无异于自寻死路。而且崇祯皇帝只是大脑神经受到刺激导致昏迷,完全没有性命之忧。
朱慈烺想要利用他这昏迷的几天时间,带兵出城迎敌。
皇城勇卫营大营之中。
朱慈烺身着一身雕刻着五爪金龙的金色战甲,披着红色披挂,端坐在中军大帐主座之上。
勇卫营的所有将官,包括卢九德、刘元斌两位监军,还有黄得功、孙应元两位参将以及几个游击将军、千总和所有把总,此时都齐聚大帐。
所有将官个个身披精良的甲胄,头戴云翅盔,腰扎鞓带,悬挂宝剑,神情威严,端立在大帐下首,静静的等待着朱慈烺的吩咐。
朱慈烺站起身来,扫了一圈众人,沉声道:“奴贼在京畿各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等身为天子亲军,该不该战?”
“战!战!战!”
勇卫营众将官皆是振臂高呼,一时间大帐内甲叶闪闪发亮,锵锵作响,众将官手臂处不时露出内中鲜红的大红蟒服。
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有着一股豪迈自信,随时准备大战一场,朱慈烺看得暗暗点头,继续道:“本宫并无圣旨调令,众将可还愿意随我出城迎敌?”
众人有些迟疑了,他们身为天子亲军,一向唯皇命是从,皇太子虽总督勇卫营,也令他们信服,可没有皇命调遣,这一下子可就令他们有些犯难了。
孙应元第一个上前,拱手道:“末将愿追随殿下,为大明,为殿下流尽最后一滴血!”
朱慈烺担心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先让人把孙应元和刘元斌从新城调了过来,就是好让他们力挺。
孙应元从一个从二品的京营参将,被皇太子调到了东宫典兵局当个正五品的局郎兼任东宫卫首领,从官阶看是降格了,可他自己心里清楚,这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加上跟随朱慈烺这么久,他已对这位皇太子的能力颇为的敬佩,所以孙应元无条件服从这位皇太子的决断。
孙应元是出来挺了,刘元斌却犹豫了,他是司礼监下来的太监,打心眼里还是忠心皇帝的。
刘元斌的犹豫不决让朱慈烺看在了眼里,脸上却没有任何表现,只是平静的看向营中诸将,一时间现场有些闷。
这个时候,黄得功跳出来打破了这诡异的氛围,道:“殿下,您一句话,我老黄第一个抄刀剁了那狗日的阿济格!”
卢九德也出来表态道:“殿下,您下令吧!我等愿为大明效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