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82


号兵听到朱慈烺的命令后连忙吹响号角,孙应元则是挥动着令旗,指挥着变阵。
就在清军骑兵从两翼杀奔而来的时候,只听从明军两翼忽然发出“轰轰”的巨大声音,清军骑兵中心顿时开了花,骑兵们倒下了一片,惨叫声也立刻传来。
扬古利也不禁大吃一惊,这是炮声啊,明军的火炮冷却好了?他仔细一看,只见明军两翼,有着一排冒出了大量的浓烟的小炮,正是虎蹲炮。
虎蹲炮因为俯角低,在后面不方便发射,所以刚刚并没有使用。
然而,意外不仅仅如此,勇卫营中一架架神机箭腾起一股股浓烟,无数支箭矢铺天盖地的射向两翼的清军骑兵大队中,顿时又是一片人仰马翻。
炮声中夹杂着箭矢的呼啸声,清军骑兵阵中立时又倒下了一大片人,而且整个队伍也立刻搔乱了起来。
大明科技的力量,鞑子们很难想象,只有体验到了,才能真正理解。
朱慈烺在后世曾看过一个韩国神剧,三架神机箭团灭十万明军,当时硬生生的笑哭了。
神机箭一次性可发射上百支箭,威力虽强,但也不至于那么神奇。
神机箭一场战斗中使用一次就基本没用了,装填起来太耗时太费事了,完全不像棒子电影那么无脑。
由于清兵的骑兵太多了,速度也极快,虎蹲炮和神机箭的发射间隔需要一阵子,清军骑兵损失有限,很快就突进了。
在清兵骑兵突破到一百步的时候,朱慈烺立即下令让黄得功率领勇卫营两翼的骑兵出击拦截,骑兵对骑兵,大战了起来。
在中间战场,密密麻麻的清军精锐身披重甲,挥舞着兵器,呐喊着冲来。
这些都是鞑子镶白旗的重甲兵,足有四千多人,冲在最前面的几排鞑子,左手持盾,右手上持着大刀短斧,个个凶神恶煞,只是狂叫冲来。
“放!”
见清兵狂吼而来,孙应元接过步军指挥令旗,果断喝令射击,立时前五排那两千多个严阵以待的火枪兵,扣动了自己的扳机。
不过进攻勇卫营中路的清军步兵也知道自己的表现,将决定整个战场的胜负,因此人人表现得十分顽强,冒着勇卫营的枪林弹雨,依旧拼命向前冲锋。
不多久后,清军步兵已经挺近了六十步范围内,前排的清兵开始以弓箭对勇卫营进行还击。
随着双方距离的越来越近,到了三十步的时候,清军已经看到眼前明军的阵前已经出现了一排持着长盾的盾牌兵。
朱慈烺见两翼的清兵骑兵被勇卫营的骑兵纠缠住了,只好将盾牌兵调了过来。
眼看着与明军越来越近,清军步兵们不由得精神一振,现在终于可以在近战中发挥自己的勇武了。
清兵毎一个人心里都充满了自信,只要双方展开近战,眼前明军的士兵绝不是大清勇士的对手。
目前清军的步兵仍然有四千多人,此时一个个都是握紧了手里的武器,更加疯狂的发起冲击。
战斗在持续,两翼的勇卫营骑兵,在边冲锋拦截的时候,边开枪射杀一部分清军骑兵,清军骑兵也用弓箭进行还击。
仅仅一轮射击后,两翼的双方骑兵就已经冲到了一起,勇卫营的一千骑兵纷纷抄出长矛,与清军骑兵混战到了一起。
双方一接触,勇卫营的虎蹲炮也开始停止射击,进行冷却。
扬古利所部原本有近三千的骑兵,有将近一半分给了谭泰为大军盾后。
为大军盾后的军队,骑兵是最适合的,即便遇到大批明军,打不过可以骚扰,放缓明军的追击速度,同时又可以快速撤退。
然而,谭泰仗着自己的军功,过于自信,竟敢与两倍于自己的勇卫营决战,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扬古利在良乡有将近两千名骑兵,加上开始被干掉的三百汉军骑兵,和在两翼冲锋时遭到虎蹲炮和神机箭的打击,目前与勇卫营骑兵交战的清军骑兵只有一千左右了。
在中路,冲锋的清军步兵依然一排排的倒下,不过距离却越来越近,勇卫营的火枪兵已经能看清清军狰狞的面孔了。
就在清军步兵突破到勇卫营阵前二十步的时候,只见勇卫营的前排阵中,人人掏出火折子,然后忽然投出了几十个长筒状的物品,带着一簇火星和轻烟,在空中打着滚翻的向自己飞了过来。
“这帮明军扔爆竹做什么?”很多清兵看到勇卫营阵中投掷出带着已经点燃引线的大爆竹,纷纷好奇,甚至感觉有些可笑。
然而,在下一刻,很多清兵脸色变得煞白,只听轰隆隆的巨大爆炸声响起,伴随着一阵猛烈的气浪,前几排的清兵很多人当场被炸的飞起,伴随着一片残肢断骸,惨烈无比。
在爆炸中,还迸射出无数的铁片砂石,带出强劲的力道,漫无目地的向四方胡乱激射,击打在清兵的铁甲上,头盔上、盾牌上,发出锐利的声响来。
这是勇卫营的手榴弹,明军中称为“万人敌”,不过万人敌体积太大,比人头还大,有几十斤重,大多是守城使用的。
而勇卫营使用的手榴弹是兵仗局的一个工匠仿制宋朝时的“震天雷”改进的,震天雷算是最早的手榴弹,体积和后世的手雷差不多大小,身粗口小内盛火药,外壳以生铁包裹,上安引信。
使用时根据目标远近,决定引线的长短,引爆后能将生铁外壳炸成碎片,并打穿铁甲。
勇卫营所配备的手榴弹火药配方完善,威力比北宋时期的震天雷威力更大。
只不过因为技术不如后世,加上需要装填更多的火药增强威力,所以手榴弹的体积颇大,勇卫营士兵每人只能携带一个挂在腰间。
只等清军的骑兵冲到了二十步的范围内,才扔出手榴弹,给清军在近距离内一个沉重的打击。
后世一营长张大彪的上级李团长曾言:就算是个娘们,都能把手榴弹扔出三十米外的环形工事里。
所以勇卫营的士兵以扔出三十米为合格线,四十米为优秀,五十米就是大佬。
果然在第一排上百个颗手榴弹扔出之后,立刻将清军炸得人仰马翻,有的清兵直接就被火药产生的爆炸炸死,也有的清兵被手榴弹中夹带的铁片惯穿身体,而死于非命。
还有不少清兵,虽然位置比较靠后,并没有被爆炸波及到。
当勇卫营第一排士兵扔完手榴弹后,第二排士兵接着扔出,随后是第三排。
朱慈烺担心一股脑的扔出去会造成伤害溢出,浪费弹药,所以让勇卫营的士兵平时拿石头练习训练梯形扔弹。
在几轮手榴弹的爆炸声中,清军被炸的异常惨烈,很多清兵一时间被炸的有些懵了,心中更多的是恐惧。
第六十二章
残酷血战
这一轮手榴弹的爆炸之后,清军差不多又失去了一千名左右的步兵,由于爆炸的阻挡,清军一阵大乱,早已没有了之前的阵型,开始散乱。
孙应元见已经冲上来的清军步兵气势大减,立刻拔出佩剑,大喊道:“弟兄们,拔刀,杀鞑子!杀!”
“杀!杀!杀!”
战鼓擂动,军旗挥舞,勇卫营的火枪兵纷纷将枪支背在身后,拔出腰刀,在排山倒海的喊叫声中跟随着前排的盾牌兵和长枪兵向清军逼了上去。
这时候勇卫营除了炮兵和东宫卫队,剩下的所有人都冲了上去,两军立刻就绞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这是勇卫营自成军以来首次在战场上和清军进行大规模的白刃战,尽管清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不仅装配精良,而且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但勇卫营的士兵也不差,多是九边精锐,经过了严格的军队格斗术训练,盔甲装配比清军更加精良。
加上勇卫营前面一边打的压制,都不禁气势大涨,现在人数并不比清军少,更是勇气倍增。
长枪兵,盾牌兵,互相配合,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只杀得清军人仰马翻,不断倒地。
军队格斗术,并非是单纯的赤手格斗技术,是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东西,包括武器,每一招每一式都包含着一击制敌的强大威力。
军队格斗术是一种千百年来在战争中演化得出的格斗技巧,是后世现代军事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远比想象中的要强悍。
双方的士兵都表现得十分英勇,几乎都没有任何遮挡,长枪,大刀全是用来刺击砍杀,有不少士兵几乎是在刺中敌人的同时,自己也被身旁敌人的长枪贯穿身体。
整个中路步兵的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冷兵器时代的血战,比影视里看到的要残酷、可怕千百倍!
这不是玩游戏,也不是演习,死了可以重来,这里的死亡与伤残是实实在在的,没有犯错的机会,死了就意味着完蛋!
朱慈烺站在高地上,各条战线的情况都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中路战场的激烈情况,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
身材高大的徐盛很想拎着银锤冲上去杀敌,然而他的责任是护卫皇太子,不能离开片刻。
见场中厮杀激烈,徐盛红了眼,抢到身边一个鼓手身旁,亲自擂起大鼓来,他声如洪钟,大喊:“杀奴!”
激昂的战鼓声中,勇卫营前阵的长枪疯狂刺来刺去,长刀砍来砍去,双方近万大军挤在这座不知名的小山坡上,能发挥的余地很少,除了刺还是刺,除了砍还是砍!
灼热的阳光下,浓浓的血腥味蔓延,滚热的鲜血不断从彼此战士身上流出,浸湿了干燥的土地。
勇卫营被冲开的缺口处,大量的清军镶白旗重甲兵不断涌入,满脸狰狞。
战斗进行到白热化时,新营参将、勇卫营督导官孙应元,提着一把沉重的偃月刀冲进一处挤满清军的缺口中。
孙应元挥舞着偃月刀大开大合,所到之处,当者披靡。
“死!”孙应元一声怒吼,沉重的偃月刀力劈而下,面前一个杀的起劲的镶白旗甲喇章京,手中的武器登时被劈落。
几十斤重的偃月刀顺势劈下,这名甲喇章京连盔带人血雾飞溅,脑袋刹那间被劈开。
见将领如此神勇,勇卫营军心大振,紧随而上,大喝杀敌。勇卫营的火枪兵手持腰刀紧跟长枪兵和盾牌兵身后,狂声呐喊,填补空缺。
双方的士兵都不断的倒下,而又不断有人补充上来。
这种血肉相博的惨烈场景让朱慈烺看着心颤,虽然心中不忍,但也容不得他半点心软。
战场如此,该拼命的时候,就要拼命,明知是让士兵上去送死,但也必须要把士兵派上去。
不止是中路步兵打得十分激烈,在两翼骑兵对战中,也是极为的惨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