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982


至于“九卿会审”,则直接取消了,外行人还是少插手司法案件为妙。
九卿会审,更多的不是审案子,而是大臣之间党争的博弈,谁输谁倒霉。
(九卿会审,即遇有特别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尚书及通政使共同审理,最后的判决须奏请皇帝审核批准。)
地方的司法机关分为省、府、县三级,府、县由法院处理狱讼事务,省级的依旧由提刑按察使司处置,因为这部门本来就是单独列出的。
提刑按察使有权处决一省徒刑以下案件,徒刑以上案件须报送中央刑部审核批准。
为了避免刑事案件频繁,使律法深入乡村,朱慈烺下旨各地官府,在各乡重建明初的“申明亭”,用以张贴榜文、申明教化。
凡境内民人有犯者,书其过,明榜于亭上,使人心知惧而不敢为恶。
由本乡人推举公直老人三五名,报官备案,本乡有纠纷小事,由老人主持,在申明亭调解,但不准动刑都打当事人,只能动嘴。
如调解后不愿和息,可再向县法院起诉,正式立案审判。
不服县法院判决,或者县法院不受理、拖时间,可以到府级法院继续告,再不行继续告到省级的提刑按察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搞不定,才能进京告到刑部,所有必须一级一级的往上告。
遇到这种情况,都察院的监督能力就要体验出了,可以弹劾收拾地方司法主官。
如果再发生路引案那般,一路都不管的,那问题就大了,朱慈烺只能从头到尾再清洗一次了。
第751章
太上皇的演讲
武昌府境内,太上皇朱由检一路向北,往长江赶去。
一日后,他路过一座叫青龙山的地方,不远处有一条河流经过,岸边满是田地,还有一座学堂。
朱由检命驾车的仆人停下来,他眺望那座山脚下的学堂。
这几年来,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社学,沿途几乎每个乡都有一座学堂,实行全民教化,朱由检非常的震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化关乎百年国运,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都十分重视官学,推行“学在官府”。
朱由检当皇帝时,多次想要重振官学,然而奈何财力有限,没有银子。
朱由检对此有些好奇,准备进如学堂看看。
这座学堂很大,学校门口写着“青龙山中学”几个大字。
刚走进大门口,学校门口的保安就拎着鸟铳走了过来,抬铳指了指朱由检,冷冷的询问道:“你们是做什么的?”
王承恩大惊,连忙护在太上皇身前,呵斥道:“小心你的火铳!”
那保安晃了晃鸟铳,不在意道:“学校禁地,生人勿进!”
朱由检无语,就一学堂,怎么还搞的跟军营似的?
拿铳的一看就是当过兵的,朱由检不敢与之讲道理,示意王承恩也不要冲动,免得伤了性命。
正当二人无计可施时,只见不知从哪跑出一个人,将那保安拉到一旁,言说了几句,似乎在出示证件。
很快,那保安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大笑而来,对着朱由检抱拳道:“原来是东军都督府的赞画大人,失敬失敬!”
朱由检微微点头,他知道是杨御蕃派人暗中保护自己,当下也不客气,道:“我想进去看看,可以吗?”
“自然可以!”
那保安非常的客气,主动引路,一路上颇为健谈,聊着他当年随杨御蕃打流寇时的那些事。
原来,这保安是安武军的退休老兵。
只听他唾沫横飞,边讲边端着手中的鸟铳,比划道:“当年就是这样,我在八十步开外,一枪干掉了流贼的弓箭手!”
太上皇微微一笑,随意的应付着,此时他被不远处的一面墙深深的吸引了。
这面墙很大,上面竟然贴着一副超大的世界地图,这副地图以油布制成,可防风雨。
地图上的内容是朱慈烺修改后的《坤舆万国全图》,详细绘制着这个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地方,活灵活现的展现全世界的整体面貌布局。
那保安自得道:“怎么样?这地图可以吧,听说这是天子亲自绘制,要求每个中学都必须挂着!”
朱由检心中微动,他似乎已经猜到朱慈烺这样做的目的了!
忽然,机警的王承恩脸色一变,他预感到了一丝危机。
“是军队的声音!”
自从上次太上皇被靖江王派人抓过一次后,王承恩变得十分的谨慎。
朱由检仔细倾听,果然听到周围有军队调动的声音......
只听保安哈哈一笑道:“哈哈哈,二位大人不必紧张,这是学生们在会操!”
在朱由检疑惑的眼神中,果见屋舍后出现一条整理的列队,竟是由一大群十几岁的孩子组成。
他们高喊着口号,踏着严整的步伐,有力的踏步前行!
“团结务实,拼搏进取!”
“发奋图强,振兴皇明!”
“自强不息,精忠报国!”
“.......”
看着学生们如此精神面貌,朱由检心中欣慰,他们都是大明的希望啊!
不多时,学校校长亲自接见了朱由检这位东军都督府的“参赞”,双方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朱由检也更加深刻的了解目前大明的教育制度,比如这座青龙山中学,一天七节课,上午学习国文、算术、律法、下午学习礼仪、射御、音乐绘画、科学自然等科目。
让朱由检惊讶的是,学校教学使用的课本中,其内容竟提到自己熟悉的一些人,比如范文程、李永芳、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
这些熟悉的人名,每人都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介绍他们的卖国行径,还有最终惨烈的下场。
当然,课本中更多的是那些英杰烈士,忠臣义士,书中高度赞扬了他们的品格,还有朝廷对他们的追谥,对其家人的厚待。
这些内容的煽动力很强,看着人热血沸腾,心生报国之念。
让朱由检不满的是,课本中竟然大肆宣扬天武军的勇猛,天武军的每一次战役,都有专门一段的介绍,内容经过文坛大家精修,剧情引人入胜,毫不枯燥。
更可怕的是,课本将天武皇帝朱慈烺完全神化了,对他的经历更是宣传的神乎其乎,还列出了不少经典语录......
看到这些,太上皇朱由检绝望了,这还怎么复位?啊?
自己要是再不知好歹,只怕就要全民皆敌了!
思绪间,校长含笑道:“朱信兄弟,您在东军都督府任职,定是经常见到军队,正好现在是学生们的军事训练科目,还请您能去讲几句,激烈一下学生们!”
朱由检正准备拒绝,只听“砰”的一声,舍外传来一道枪声,紧接着是又是几道稀稀拉拉的枪声。
校长笑道:“他们已经开始了,朱信兄弟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朱由检也是好奇,学堂里放什么枪?这就是校长所说的军事训练?
当他来到绿油油的操场之时,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这哪里是学堂,简直就是军营嘛!称为战场也毫不为过!
朱由检愣愣的看着刚刚会操的学生们,只见此时他们已经分成了三部分,其中两部分各持刀剑,在那练武。
剩下那部分,则是拿着军中淘汰掉的鸟铳,在那装填子药,练习实弹打靶......
朱由检惊讶的发现,操场的那边,似乎是几门火炮......
经过校长介绍,他才微微放心,原来那火炮是坏掉的,已经不能打炮了,专门拉过来展览给学生们看的。
而且这些军事老师,都是天武军中退役下来的老兵,他们授课很严格,火器的保管制度更是严格。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很喜欢这种军事课,更喜欢听军事老师讲战场之上的事,尤其是天武皇帝运筹帷幄、天武军横扫天下时的场面。
看着操场上意气风发的少年们,朱由检的面色沉重,神情肃然。
这些孩子受到天武帝的洗脑天深了,太尚武了!
他实在不敢相信,未来的大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如蒙元那样,打到欧罗巴?
在他心目中,强而不欺,威而不霸才是大国气度,打出海外并不可取,劳民伤财而已......
不过朱由检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文武兼备,非常适合新政下的环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