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982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外狱中,关押着大量的官员和八大晋商在京城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大多是今夜刚刚送来的。
锦衣卫的内狱,也就是真正的诏狱,只有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才能关进来,一般都是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才有资格进来。
此时的诏狱戒备森严,有着数十重锦衣卫守护着,朱慈烺一行人即便带着东宫的印玺也需要一层层的检查。
“诏狱一向这么严吗?”朱慈烺问向身边的李廷表。
李廷表道:“不是,平日里戒备虽严,却也不像现在,现在这些守卫都是这两日才布防的,主要是诏狱里来了个大人物,陛下亲自下旨照顾他.....”
朱慈烺好奇道:“谁啊?脸这么大?”
李廷表道:“高迎祥!”
“他已经到了?”朱慈烺心中微惊,他平日帮忙翻阅奏章,据孙传庭所报押解高迎祥的大军最少还要一天才能到京,没想到却提前几日就已经暗中送到京城了。
随后转念一想,这皇帝老子还真是谨慎,生怕高迎祥出了意外,被人劫走。
“原本有这位大爷在,诏狱近期不再收新人了,卑职费了好大的劲才将那八个汉奸大管事安排进了诏狱......”李廷表有些抱怨。
朱慈烺笑道:“哦?那还是因为本宫的面子,你才给这几个汉奸开后门的?”
李廷表讪讪一笑,同时对八大汉奸管事们十分的嫌弃,觉得有他们在,简直是拉低了诏狱档次。
朱慈烺没兴趣去看那高迎祥,估计也不让看,因此直接让李廷表带路,去会会那八个汉奸家族的大管事。
来到了范永山在诏狱的“包间”,朱慈烺盯着这位极度不安的范四爷。
范永山见来人模样,开始有些好奇,不多久心中就已猜了个大概,他道:“你应该就是皇太子吧。”
朱慈烺并没有回答他,依旧是盯着他看,最后盯得范永山心中有些发毛。
良久,朱慈烺开口道:“你们通敌卖国,可知道有多少百姓因你们八大畜生家族而家破人亡!”
范永山道:“呵呵,我们八大家族在山西经营上百年,是你一个小小的娃儿能撼动的?就算是当今皇帝,都不敢动我们分毫,小太子,你还是悠着点吧,千万别成了你那皇帝老子当做平复我们八大家的牺牲品,哈哈哈!”
一个锦衣卫拿起铁鞭啪的一下抽在范永山的身上,怒道:“狗东西!当了汉奸还敢这么嚣张!”
朱慈烺冷声道:“本宫迟早杀光你们这些狗汉奸!”
范永山吃疼,嘴角一个抽搐,他眉眼慢动,苍白的脸上露出惨笑,继而大笑了起来:“汉奸?呵呵,在九边之中,私通满清的何止我们山西八大家,陕西、宣府、辽东等等,哪里没有商人私通满清?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早就几十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链,那么多官员商贾,你能杀的过来吗?”
“你可知道京城中有多少当官的向着我们吗?上到内阁大臣、宫里的太监,下到把总巡捕,你能抓的了吗?更别说我们的大本营山西,早已如铁桶一般,朝廷想啃下,怕是要崩碎几颗牙不可!”
“我只是范家的一个旁系而已,你们杀了我,我们家主不过是在京城换个负责人而已......”
朱慈烺听后皱了皱眉头,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懒得再看范永山一眼,转身离去,而后一挥手,道:“拖走!早朝之前,让他认罪,把知道的都吐出来,记住别把人给玩死了!”
李廷表立即道:“是!殿下您放心,进了诏狱想死都难,我让他每天从鬼门关走上三遭,还能再活三十年!”
“活那么久你养活?事情结束后就收拾了,这种人活着也是浪费空气!”朱慈烺有些不悦道。
诏狱里刑讯不仅可怕,把握的力度也很精准,万历年间,临江知府钱若赓因为得罪了权贵被关进了诏狱长达三十七年之久。
在诏狱中,钱若赓气血尽衰……脓血淋漓,四肢臃肿,疮毒满身,更患脚瘤,步立俱废,耳既无闻,目既无见,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气,看似没死,其实跟死了没两样......
钱若赓在被关进诏狱期间,他刚满周岁的儿子钱敬忠逐渐长大,并考中了进士,在天启皇帝登基后,钱敬忠泣血上疏,请求免其父罪责。
天启皇帝感念钱敬忠为父呼冤,请以身代,其情可哀,于是将钱若赓免死,放还乡里,并对钱敬忠道:“汝不负父,将来必不负朕。”
二十多年后,明朝灭亡,清兵南下后,钱敬忠正好得病,拒不服药而死,也算是没有负了天启皇帝。
出了诏狱后,朱慈烺身边的徐盛回首看了眼这雄伟的诏狱建筑,感慨道:“真怀念当年在这上班的日子!”
说着,他还特意朝李廷表看了眼,李廷表听后,飞起一脚踹向徐盛,骂道:“滚!”
第八十九章
百官议论
寅时一刻(凌晨三点),西城区的各个府上渐渐亮起了光亮,京官们准备着今日的早朝。
内阁首辅温体仁的轿子从府中抬出,他透过轿帘四处打量着漆黑的道路,然而整条街只有轿夫的脚步声,静的可怕。
各个街道上的血迹早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像是没发生似的。
“去打听下今夜发生了什么。”轿子中的温体仁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在午门前,前来早朝的官员们越来越多,一些人在等待开启宫本的时候,纷纷议论着夜里发生的事情。
“夜里究竟怎么回事?”
“好像是锦衣卫在抓人.......”
“骆养性那狗东西又想做什么?”
骆养性:“......”
虽然这几个议论的官员距离骆养性有不短的距离,不过凌晨时分,周围都比较安静,即便隔着老远都隐隐能听到对面的谈话。
骆养性脸色十分难看,锦衣卫有这么大的行动,他居然完全不知情!不仅不知道,还他妈的被人误会是自己搞的事?
肯定是那个李廷表,这李廷表平日里对自己百依百顺的,没想到将他耍了!
骆养性极为恼怒,被李廷表耍了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锦衣卫今夜这么大行动,这么嚣张,这么拉风,居然没有他的参与!
骆养性仿佛错过了几亿两白银,心中更加恨透了李廷表,同时在盘算着如何收拾他。
午门前的一个官员低声叫道:“清楚了,本官的家丁刚刚打探到的消息,说皇太子昨夜二更时下令勇卫营和锦衣卫捉拿几家晋商,声称是他们通敌卖国......”
“那帮商人不是在东城吗?那我们西城这边是怎么回事?杨大人和刘大人等人可都不见了,他们也通敌了?”
“据说他们是受贿,被抓进了诏狱......”
听到诏狱,很多官员不说话了,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降临。
“首辅大人不说点什么吗?”
听着周围朝臣的议论,左都御史唐世济缓缓开口,语气中暗藏着怒火,他忽然声色俱厉道:“皇太子他想干什么?”
唐世济很生气,夜里他的管家刚出门打探消息,就被锦衣卫的人给当街弄死了。
唐世济的这句话丝毫没有隐藏,声音之大,使得午门前的所有官员都听到了,他们先是一愣,随即再度交头接耳,不过余光却是不时的瞟向温体仁,耳朵也竖的老高,想听听首辅大人如何表态。
温体仁微闭着双眼,装出了九分逼的模样,道:“目前能指挥得了锦衣卫的只有陛下和皇太子,不过以陛下的性格,断然是做不出这种事情的......”
他语气虽然平淡,但那内中的话语,却是不言而喻,直指皇太子。
许多官员齐齐看向单独站在一边的骆养性,眼中厌恶之色毫不掩饰,这个特务头子,越看越不顺眼。
骆养性心中极为的郁闷,关老子什么事?老子的府门在夜里都被人堵了,老子也是受害者好不好?
唐世济怒道:“皇太子昨夜派锦衣卫把京师搞得人心惶惶,他眼中还有朝廷,还有君父吗?”
御史中的老大发话了,一些都察院的御史言官们纷纷慷慨激昂发表自己的演说。
“太祖皇帝对士绅优待,皇太子却肆无忌惮的对付那些富商,真是过份!”
“皇太子虽年幼,但表现出的性格太过残暴了,昔日杀成国公、杀光时亨、还在良乡城中杀了一千多个乱民,年纪轻轻就如此冷酷,日后为帝,只怕又是一个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杀人不眨眼啊.......”
“那又有什么办法,陛下每日处理朝政都带着皇太子,每次召见我等也必让皇太子在旁听政学习,听说陛下甚至还让他试着批阅奏疏,如此这般,只差临朝监国了!”
许多朝臣均是表现出忧虑之情,主强臣弱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也有一些大臣心思活跃,想着日后如何请这位皇太子游湖泛舟......
正当官员们议论之时,午门上的朝鼓响起,三通鼓后,午门两侧的掖门开启,放官军旗校在门前摆列,百官则在掖门前按照次序排队。
朝钟鸣起,宫门开启,百官从右掖门进入,皇亲勋贵从左掖门进入。
至于午门中间的大门,被称为御道,整个大明只有寥寥数人能走,连皇太子都没资格走这条道。
皇后在大婚之时才能走一次,还有就是三年一次的科举前三名,也就是状元、探花、榜眼三人,在金榜题名进宫面圣回来后,也能走一次,其余时间,只能皇帝一个人走。
在早朝上,朱慈烺接受了一众言官的审判,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言官:“皇太子随意调兵抓人,目无君上!”
朱慈烺:“勇卫营只负责查封卖国奸商粮库,并未抓人。”
言官:“皇太子指使勇卫营滥杀无辜!”
朱慈烺:“勇卫营作为天子亲军,战力卓著,纪律严明,昨夜只是正当防守,滥杀无辜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言官:“皇太子派锦衣卫随意捉拿官员,肆意滥杀!”
朱慈烺:“锦衣卫的职能是太祖高皇帝所赋予,有权捉拿犯事官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