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0/982


到了现在,他还能说什么?再多的解释都是多余的。
“死不悔改的狗东西!”
“狼心狗肺,辱没先人的混账!”
一众民间立时指着他大骂,不断有人往台上吐口水。
一位老大爷酝酿了一刻钟的百年老痰如离弦之箭,准确的命中鲍承先的老脸,引得老大爷一阵自得,向周围年轻人不断吹嘘自己的雄风。
又有一名百姓走了出来,指着宁完我喝问:“你身为汉人,却甘愿为贼,助纣为虐,甘当满鞑走狗,你可还知道廉耻?”
公审了足足一个时辰,现场基本都是这个问题,不断的有人喝骂质问汉奸们。
宁完我受到了身体上的折磨,现在又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他快要崩溃了,只是一阵傻笑。
此时的他甚至有些享年军工厂的高炉了,在那里起码只是受到身体上的折磨,不会被万人戳着脊梁骨骂。
待民众情绪稍稳,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顾炎武走上公审台。
他面向周围百姓,大呼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堆,说白了中心思想就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强调,作为中国人,不管能力大小,国难当头一定要挺身而出!
当汉奸注定是耻辱的,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伤害自己同胞的汉奸,注定遗臭万年!
顾炎武的一番话,引得在场百姓连连称好,更有报社的记着将他的话一字不落的记下来,准备刊登报纸。
公审结束后,汉奸们的事情还没完,紧接着他们还有京城游街的项目。
今天,这些汉奸们的档期排的满满的,游街后还要到忠魂祠、中华神坛等地跪拜认错,认人指责唾骂。
不少铁匠铺的掌柜特意赶来,亲自掌眼,按照汉奸们的模样为他们量身打造一个铁铸跪像。
还有一些具备商业头脑的人,专门订购了这些跪像,准备在中华神坛周围租块地,开个卖国汉奸主题公园。
游客每次朝卖国汉奸的跪像吐一口痰,就收费一文,每逢国庆、祭祀等大典,还有优惠打折活动,或是减免套餐.......
总而言之,这群汉奸也算是带动了京师经济的发展。
被折腾了一天的鲍承先欲哭无泪,此时他身上满是湿漉漉的口水,臭不可闻。
他做梦也没想到,天下万民竟恨汉奸到如此地步,自己真的如秦桧一样,受后人唾骂千年,遗臭万年了!
宁完我、鲍承先等人,都是上了大明教科书的名人,朱慈烺自然不会让他们这样轻松的去死。
这些活汉奸,很有必要来个现场说法,前往全国各地游街示众。
朱慈烺命礼部对他们进行了仔细的安排,平均每个汉奸每年至少要到二十个地方进行游街。
宁完我的名头最大,他一年有三十二场全国游街活动。
尽管他双腿残废不能走路了,礼部的官员还是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为他配了专车。
.......
五月下旬,正当汉奸们前往全国各地游街时,太平府兴国矿区出事了。
在铁厂劳改了一个月的福临终于扛不住,他爆发了!
因技术不过硬,福临身上搞的伤痕累累的,他最终激发了爱新觉罗氏的血脉,选择了反抗!
不论监工怎么抽打,他就跟死狗一样,就是不配合,一个劲的寻死。有时候还竟然对抗监工!
在福临的号召下,一些忍受不了折磨的满清王公们也纷纷开始抵抗,造成了上百人的小规模暴乱。
兴国矿区事件惊动了矿区驻军,很快被弹压了下来,不过此事也上奏到了御前,毕竟这些都是皇帝御笔朱批的钦犯。
“给脸不要!”
乾清宫中,朱慈烺冷冷一笑,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既然小福临想寻死,朱皇帝实在没必要留着他了,之前留下他,不过是想折磨折磨这帮鞑子,等玩腻了后再弄死。
现在既然他们想提前上路,那便去吧!
历史上的清军入关,原本是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来的,还说寻到朱明皇族,便立为新帝。
然而,他们入关后大肆捕杀大明宗室,连隐藏民间六十多年的永王朱慈炤都没放过,逮到处决了。
现在,不过是一报还一报罢了!
六月初三,福临等一干清国王公重臣被押往南京,在太平门外集体处决,永王朱慈炤奉诏监斩。
在动刀子之时,忽有圣旨降临,留下福临一人,余者皆斩!
已经被吓尿裤子的福临脱虚般的如获释重,却没想到,旨意的下半段,竟是将自己送往北京万岁山吊死!
福临又怕又怒,不停的咒骂,他妈的要杀就杀,要剐就剐,还把朕送到几千里外的北京处决!
全天下,整个历史上,有这种死法吗?这是人干的事?
所有人都感到不解,不明白皇帝这是何意?直接把那小子弄死算了,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事?
没有人知道,天武帝昨夜做了个梦,梦到了北京城万岁山上的老歪脖树了。
那颗老树像是成精了,不断的抱怨:“太子误我!”
若是没有这个梦,朱慈烺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历史上崇祯自缢后,顺治入主北京,下旨将老歪脖树加上锁链,并赐名“罪槐”,以慰民心。
现在崇祯没吊死,那便换顺治吧!
老歪脖树上横竖要吊死一个皇帝,只能委屈大清的皇帝了......
用玄学来说,把大清的国运转给大明,再续三百年.......
第853章
汉军旗东渡
天武八年五月二十六日,上百艘大帆船在大东洋(太平洋)上缓慢地航行。
大清海军舰队自三月份离开蔚山港,向东进入小东洋,跨进大东洋,已经在大海上飘荡了两个多月。
让洪承畴始料未及的是,在东渡舰队出航的第天日起,一些士兵就开始出现发烧发热、身体浮肿的情况,还有一些士兵出现了呕吐晕船的现象,
随船的太医郎中们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士兵被扔进大海,成为海上的冤魂。
随着一天天的过去,一名太医终于研究出了病症所在。
犯病的或许是因为咸鱼吃多了!
因为他发现,摄政王洪承畴、平西王吴三桂等王爷旗主们,包括一些甲喇章京等大人物们,都没事。
这些大人物的饮食,平时也吃咸鱼,除了分量多一些,每天还有蔬菜、瓜果等小菜。
通过饮食对比,太医又挑了几名犯病的士兵,给他们迟些蔬菜瓜果,做了几天的实验观察,最终确信了自己的结论!
然而,即便弄明白怎么回事,太医也无法医治更多的人。
所以船上仅有的蔬菜水果早已消耗殆尽,剩下的一人一天一口也撑不了几天。
茫茫大海上,船队无休止的飘荡上,哪去找瓜果和蔬菜?库存的都紧着大人物们用了!
洪承畴也很烦恼,船队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陆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连个海盗都没有!
再找不到陆地,这几万汉军旗将士就全得上西天了!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大清舰队只有一个原则,那边是适者生存。
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五万汉军旗人马,病死者高达万人。
好在不久后,舰队发现了几个海岛,上面零零散散的长着一些野生水果,救了东渡大军的命。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海上的天气变化多端,时不时的来几场特大暴风雨。
今日,原本晴朗的天空风云突变,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海浪扑了过来,使得舰队在海面上激烈晃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越来越黑,很快就变得伸手不见五指,浪花也是越滚越大,像是刮台风了.......
平日里感觉巨大无比的战船,在此刻竟然显得如此单薄,各个船体吱吱嘎嘎的作响,粗壮的桅杆不断左右摇晃在飓风中哀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0/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