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6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9/982


川夫人伊娘是地主家的小姐,从小锦衣玉食,长相和发育的都很好,后因天武新政中地主阶级日子不好过,家道中落,被发达了的川建国捡漏。
由富到贫让伊娘更加注重物质,尤其对喜欢珠宝等贵重物品,她觉得这就是有型的财富!
然而由穷到富的川建国,则注重感情,伊娘是他梦想中的好媳妇,怎么折腾都不嫌累的那种。
见她欢喜,川建国豪气地道:“想要什么,就跟老爷说,老爷这几天都给你买!”
伊娘点了点头,高兴道:“我去给老爷做吃的!”
.......
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菜上来了。
伊娘原本不会做菜,与川建国结婚后,她深知女人想要绑住有钱男人的心,不仅要有良好姿色,还要绑住男人的胃口,上下通吃。
她自认为自己长得牛逼,因此婚后主要在房事和厨房上多下功夫,有时候甚至二者合一.......
川建国有心事,只是随便吃了一点,余下的都推给了妻子,夫妻二人其乐融融。
他一边喝茶,一边向妻子吹嘘自己在太平府面圣时的场面,惹得伊娘不断发出惊叹,更加崇拜的看着他。
不过看着娇妻秀美微红的脸,川建国忽然叹了一口气。
伊娘偷偷的看着他,问:“老爷怎么了?是不是奴家做错了什么?”
川建国道:“没有,只是过两天,我就要去南洋了。”
“去南洋?”伊娘讶然。
川建国点了点头,道:“嗯,我在太平府与军器局达成了协议,要去南洋办厂,会离家很久。”
伊娘咬着下唇低声道:“那老爷什么时候回来?”
“南洋路途遥远,诸事繁多,怕是要两三年。”
川建国没敢多说,担心妻子扛不住,毕竟他自己清楚,这一走,天知道要多少年,兴许这辈子都回不来。
“老爷,让奴家伺候你吧.......”
川建国看去,只见妻子已经微红着脸宽衣解带,他微微点头,倒是没有拒绝。
还有一两天的时间,自己就要离家了,不做着实可惜了.......
第二天晚上,川建国光着身子四仰八叉的躺在床上,脸色有些泛白,很是疲惫。
朦胧中,只听家丁在屋外小声地喊道:“老爷......老爷,外面有位太平府的官爷找您.......”
川建国脸色一变,睡意全无,立时翻滚下床,走了出去。
院中,一名身穿普通军服的中年男子正对着他微笑:“川掌柜的,准备好了吗?”
川建国默默点头,他认得此人,这位就是皇帝身边的锦衣卫,也是自己将来的上司。
.......
颍水旁,漆黑的夜,明亮的月光,朦胧的光线映照着平静的河水,同样映在了川建国的脸上。
川建国抱了抱眼前的高挑女人,又摸了摸身边两个孩子蓬乱的头发,低声道:“我走了。”
随后,他跨上包袱,偏头转身,尽可能不让妻儿们看到自己眼中的泪水。
“老爷.......”
“爹爹!”
妻子轻呼,儿女叫唤,川建国眼中的泪水拼命的打转,最终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颍水边的小船,这是情报部专门为他配备的专船。
“老爷,早点回来——”
妻子带着泪花,终于说出了这句话,她拖着瘦弱的身躯倚着河边的柳树,捂着脸,潸然泪水稀稀拉拉地坠落在夜色中。
舟船上,川建国低下了头,眼睛同样湿润,却是没有回头。
他忽然低声问:“大人,我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锦衣卫镇抚使面色平静地道:“等你完成了任务,自然会回来。”
“放心吧观海兄,你的家人朝廷会派人照顾的,不会让他们受一丝委屈,当然了,你也可以在国外娶妻生子......”
听到这句话,川建国稍稍安心了。
接着,镇抚使忽然整肃道:“川观海,你有信心完成陛下交给你的任务吗?”
黑夜中,川观海猛的站起来,挺直了身板,毅然道:“有信心!卑职保证完成任务!”
……
第970章
日本粮价风波
日本,京都。
皇居御所,一大早,主管粮食的老中松平信纲哭丧着脸,跑的满头大汗来见酒井忠胜。
“大老阁下,出大事了!昨日政所去收粮要三个银圆一石,今日再去收,竟已涨到了五个银圆一石!且还在涨......再这么涨下去,别说幕府要收三万石军粮,只怕是一万石也难了......”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货币流通存在着“东部重金,西部好银”的特点,以江户为中心的日本东部以金铸币流通为主,市场交易、物价标示皆用金铸币,而以大阪为中心的日本西部以银铸币为主。
明日《大阪条约》后,朱慈烺特地要求日本与大明的贸易采用大明的龙元结算。
松平信纲的话让酒井忠胜如遭雷击,他慌忙询问:“可曾了解粮价上涨的因由?”
松平信纲摇摇头,又点点头,道:“就这一夜之间涨上来的,情况尚且不明.......”
酒井忠胜刚想再问,却听老中阿部忠秋的话来门外传来:“都疯了,粮价疯了,市场的粮价已经涨到五个银圆一石,城中的各户人家拼命抢购,都不分新粮陈粮了!”
出使大明的阿部忠秋平安回来了,酒井忠胜还是拎得清局势的,没有把他坑死在大明。
如今幕府主要靠三个人扛着,一个是大老酒井忠胜,其他二人分别是阿部忠秋和松平信纲,一个主军事,一个主内政。
以前是四个人,另一个是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的叔父保科正之,不过那家伙在数年前的山川之战被明军打死了。
近日来,阿部忠秋一直对幕府出兵之事感到不爽,多次出言抱怨酒井忠胜:老子出去一趟,你就把天皇给弄死了?不是说好的不出兵吗?
酒井忠胜充分表现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雅量,以和为贵,没有跟他过不去,反而耐心的给阿部忠秋分析幕府收获的利益。
阿部忠秋倒也没给领导找麻烦,闹了几天倒也就清净了,因为他觉得领导说的话很有道理。
眼下幕府的形势,貌似比之前好多了,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倒幕联盟就是一群战五渣,一捅就破。
然而现在幕府最大的敌人,从倒幕联盟变成了大明,情况似乎又变得更糟糕了......
酒井忠胜敲了敲太师椅的托手,道:“你们不要慌,不要乱,有我们三人在,日本的天塌不了。”
他嘴上说的轻描淡写,实则心里慌得一比,在这么下去,四处“剿寇”的幕府大军就要断粮了。
军队断粮意味着什么,为政者都很清楚,那是比乱民可怕的情景!
他闭目沉思,半晌才开腔:“商人囤积居奇,扰乱行市,此事未必是巧合,我想是有势力在背后故意针对幕府,坏我们的平叛大计!”
松平信纲道:“此事我也怀疑,昨晚就派人去查了。”
提到那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三人心中不约而同的想到明国人,只是谁也不愿提出来。
想起几年前的江户大轰炸,幕府上下无不心有余悸,都不愿与大明触碰,好在大明前段时间派来使者,只是代表大明皇帝言辞训斥了幕府,并未有过激的举动。
为了试探大明的态度,酒井忠胜提出了向大明购买军火,然大明使者一口应了下来,还多加了三百门火炮,承诺两个月后交付幕府,这让幕府上下都松了口气。
不过酒井忠胜依旧不信任大明朝廷,这一个月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因天皇绍仁被杀,日本局势动荡,倒幕联盟崩溃,许多大名破产,京都城内到处都是绝于仕途的牢人(失去领地和俸禄的武士),弥漫着不安的气氛。
半个月前,由井忠弥、丸桥向雪等一伙牢人策划推翻德川幕府,打着征夷大将军“弑君”的名义在京都发动起义,因计划泄露,由井忠弥自杀,丸桥向雪逃亡未遂被捕。
这一事件使得在京都统治松弛的幕府警醒,为防止众多武士因丧失主家而变成浪人捣乱,幕府不得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发钱发粮稳住他们。
这样一来,幕府的财政压力就更大了,同时酒井忠胜从被捕的起义牢人首领那得到消息,他们是受人指挥才起义的。
至于那幕后之人,丸桥向雪一问三不知,只知道对方给了不少钱,最后幕府也没有查出来。
这时,一名侧用人(近侍,相当于司礼监大太监)风风火火的推门进屋,将一份公文放在酒井忠胜面前的桌案上,道:“大老与诸位老中请看.......”
酒井忠胜展开公文,眉头皱得更紧了。
松平信纲瞧他凝眉不语,一阵心急,询问道:“大老,何事?棘手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