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5/982


此言深得甲府藩藩主徳川纲重的赞同。
德川光义却皱了皱眉头,道:“回兵救援甲府,那关原怎么办?我德川幕府要不战而败吗?”
“一旦我们回兵,明军和叛军定会紧随其后,一路追击,恐怕我们还没到甲府,就被明军追上咬下一块肉!”
德川光义的话,引起了部分大名的点头表态。
打仗并非儿戏,这次拉这么多人来,住半个月就回去了?旅游呢!
而且撤军并非易事,特别在敌军的眼皮底下撤退,最容易遭到敌人的袭击,搞不好就会被打得全军溃散,一败涂地。
酒井忠胜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知道,德川光义原本是不想对上明军的,现在他这么卖力的不让撤军,是有原因的。
德川光义是尾张藩的藩主,关原一失,尾张便首当其冲,他的财产和妻妾也会随时成为明军的战利品。
事关自己的利益,德川光义说什么也不会让大军离开的。
第1019章
关原决战(1)
幕府大营内的争吵持续了半个时辰,依然没有解决大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幕府军中畏战的大名,支持徳川纲重,回师夺回甲府,以德川光义的主战派则坚持在关原决战。
最终,水户藩的藩主徳川光圀发声了:“家老大人,依我之见,这是一次机会!”
“哦?”
酒井忠胜右手轻轻一抬,示意这位能力一般的副帅发表高见。
德川光圀道:“明军袭取甲府,说明他们在关原分散了兵力,我们不如出兵决战,只要在关原击败敌军,那么甲府之变自然就解决了!”
酒井忠胜心中一动,觉得这家伙说的有几分道理。
叛军的战斗力稀碎,不足为惧,敌军中只有明军能让幕府军忌惮,现在明军分兵了,他们的战斗力也随之减弱了。
不过他不清楚,明军突袭甲府究竟用了多少兵力。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真正能做到这点的,谈何容易!
两军交战,没有卫星监测,只能靠哨骑侦查敌情,不过也仅仅能摸出敌人的营盘大概布置,想要知道具体的人员和兵种,殊为不易。
酒井忠胜暗叹一声,如果降明的日奸大名,能有一个充当细作的,这场战就好打多了......
这时,德川光义出列道:“家老大人,诸位,大家不必紧张,明军虽袭击了甲府,断了我们的粮道,但我军的粮草至少还能坚持半个月,在我尾张藩也有不少存粮,足以支撑一个月!我们万不能自乱了阵脚,着了明国皇帝的道啊!”
众人听后,压抑的心情开朗了些许,到底是肥藩啊,到了眼下的光景,还能搞出这么多粮食,佩服!
最后,酒井忠胜站出来说话了。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领导总会在会议开的差不多的时候,来个一锤定音,以显示自己的能干。
酒井忠胜道:“此次关原会战,关系到我德川幕府的存亡!不到万不得已时,绝不能轻易放弃!”
他瞥了了一眼徳川纲重,接着又道:“当然了,甲府不能不救,依我之见,先派遣部分病例去收复甲府,大军仍驻扎关原与敌军对持,待收复甲府后,兵力回归,那时再与敌军决战!”
“如果收复部落甲府,继续增兵,或再考虑撤军之事!”
诸大名纷纷点头,这个方法最为稳妥持重,既不轻急冒险,又能两头照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现在幕府军有一个月的粮草,用不着慌张。
见众人没什么意见,酒井忠胜露出了一丝笑容,当即下令,由驻守南宫山南的德川赖宣和徳川纲重合兵,共计六万人马,去收复甲府。
众人离开后,酒井忠胜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不由得轻叹了一声。
此举虽好,满足了双方的利益,但损害的确实幕府大军的利益!
分兵势弱,只怕这半个月来的平衡也会被打破。
十月二十五日,幕府军分兵而动,德川纲重与德川赖宣率军离开关原,救援甲府。
为避免大阵不稳被明军突袭,酒井忠胜从德川光义所部抽调两万人马,补充左翼的兵力。
关原不过屁大点地方,幕府军的兵力调动自然瞒不过龙骧夜不收。
当天下午,笹尾山御营内的朱慈烺就收到了杨其礼的汇报。
朱皇帝不禁哈哈大笑几声,对左右道:“老贼不过如此!”
从此事看出,酒井忠胜只是一个善于平衡的政治家,而非一个军事家,在军事作战中,他却玩起了政治平衡。
一旁的徐盛看出了皇帝想要决战的意图,担忧道:“陛下,幕府军分出了部分人马前去救援甲府,但在关原战场上仍有近二十万的兵力,如果他们全力防守,只怕我们也讨不到好处.......”
朱慈烺摇了摇头,笑道:“战争从来不都是由兵力多寡决定的,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幕府军集中兵力发动决战,我们多少会觉得吃力,毕竟我们也并非铁板一块,面对如此浩瀚的幕府大军,朕知道,有人心里在做盘算。”
朱慈烺说的,自然是降明的那些大名,这帮人跟吴三桂那个二五仔没什么区别,都是政治投机分子。
他们能降明,自然也会投降幕府,这得看哪方的实力更加强悍了。
朱慈烺继续道:“酒井忠胜那个老东西,既想复夺甲府,又不愿放弃关原战场,竟分兵五六万人马去夺甲府,看上去面面俱到,两全其美,实则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之举,犯了兵家大忌!”
“变相来说,幕府军上下的军心已乱,正式我们发动进攻的时机!”
一旁的徐青山点头一笑,道:“陛下英明,我们兵力虽少,然战力旺盛,突袭甲府之举,更是让我军士气高昂,让那些摇摆不动的大名吃了一颗定心丸,此消彼长,我们的胜算更大!”
朱慈烺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对徐青山道:“去把那些大名都叫来,朕要给他们再打打气。”
“臣领旨!”徐青山笑而领命告退。
......
幕府军分兵后,仍按三角阵布置,箭头六万,左翼四万,右翼四万,主阵的兵力收缩为五万,继续全力防守。
明军经过军议后,朱慈烺命李少游率绥靖军全线出击,依旧由毛利大纲打头阵,进攻幕府军的箭头。
两翼的明军继续驻守两山,静观战局变化,随时出兵支援。
出战前,朱慈烺再三严令各部,只需前进,不准后退,凡有畏刀避剑,退缩避战者,一率当场斩首,决不饶恕!
为此,朱皇帝当着众将的面,将自己的佩剑交给徐盛,命他率御林军于阵后督战。
这一举动,无疑让那些想要保存实力的大名如芒刺背,不敢稍怠慢半分。
其实这段时间,绥靖军的士气还是不错的,他们背后有明军支持,又得知明军袭取了甲府,全军的士气一度拔高。
尤其是长门、佐贺、广岛几个一向与幕府不对付的大名,更是摩拳擦掌,想要在大战中狠揍幕府,为大明立大功!
日奸当到他们这种地步,也是让人敬佩。
第1020章
关原决战(2)
十月十七日,幕府军分兵的第三天,绥靖军全线出击,兵分三路向幕府军阵地发动了进攻,关原决战正式拉来了帷幕。
负责进攻南宫山箭头阵地的是长门藩的军队,藩主毛利大纲亲自出阵,他身穿一件十文字纹的阵羽织,佩戴着祖上传下来的精美太刀,在一众家臣武士的护卫下,昂首立于毛利氏家徽的三星横纹旗下督战。
毛利大纲一脸严肃地对左右家臣言道:“汉人有句古话,从哪里跌到就从哪里爬起来,你们觉得这次我能爬起来吗?”
家臣益田安次上前一本正经道:“主公亲临战场督战,对我们长门藩的士兵说,是天大的鼓舞,长门必胜!”
毛利大纲微微点头,道:“仅仅督战是远远不够的,我还要亲自冲锋,与武士们共进退!”
益田安次脸上笑容依旧,继续赞扬。
然而他知道,自家主公这话说的有点早了。
果然,出兵的旗号已经打出去了,第一波出战的长门藩火枪队也已经往上怼了,但毛利大纲依旧在那没有动,就这么静静的看着自己的部下冲锋陷阵。
大战之前,大明曾卖给死鬼天皇绍仁两万支火枪和二百门炮,绍仁将这批军火分给了自己亲信的大名们,毛利大家作为倒幕联盟的领头者,分到了四千支火枪,五十门炮。
京都一役,幕府军突然出兵发难,击溃了倒幕联盟,长门藩直接被打懵了,人跑了,五十炮却没法带走,白白便宜了幕府军。
不过凭借这四千支火枪,加上明军军官的训练,长门藩的军队终于像模像样了。
上次的南宫山首战,长门藩表现的最佳,如果不是他们在前面死扛着,维护大阵,绥靖军崩盘的更早。
这次,长门藩又得到了明军的一些军火补充,火枪的装备率达到了七成,这就是毛利大纲的自信所在。
战场上鼓声杂乱,战斗已经打响了,长门藩八千火枪兵排成四列阵型,在竹束的防护下,向幕府军的阵地层层推进。
幕府军对此早有准备,德川光义命人在南宫山阵前布下了大量的木栅和拒马,又将尾张藩本部的四千多名铁炮兵布置在木栅后面,与长门藩的火枪队展开对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5/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