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982


天武帝赐翊卫伯李护谥号“忠侯”,并发御林军为其送葬。
如此隆重的礼遇,历朝无人有过,连汉朝的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去世时,汉朝皇帝也只是发了北军五校等军队为他们送葬。
北军五校是汉朝时的京师禁卫,相当于天武朝的直隶卫戍部队天武军,而御林军却是皇帝禁军,代表着皇家。
听说送葬当日,忠武侯李廷表家哭成了一片,连远在中亚主管情报的李元芳都赶了回来,为兄长送行。
李护之子李征,更是扶棺痛哭,葬礼一结束便快马去了趟兴国矿区,用祖父李廷表教的锦衣卫一八零八道套餐,把被俘的俄军主将哈布罗夫给活活折磨死了。
此事引起了军法部和都察院的介入,指责这小子肆意妄为,私自用刑处决人犯,应该拿办。
朱慈烺得知后,特旨赦免了李征,并责令其不得再犯。
封赏大典告一段落后,朝廷又接连进行了几个大动作。
其一,加强河南、山东的赈灾力度,派出五十名都察院御史前往地方监督。
其二,将征北都护府,改为北庭都护府,并将都护府迁至原哈萨克汗国的国都突厥斯坦城,改突厥斯坦为庭州,定国公周遇吉为大都护,驻守中亚,都管兵五万人,马两万匹。
其三,将征西都护府外迁至喀什,随时应付莫卧儿王朝和萨菲王朝这两大亚洲帝国的反击,同时伺机出兵攻伐两大帝国。
至于原征西都护府的地盘,以及准噶尔之地,划分为青海与新疆二省......
原漠北蒙古,设漠北省,新设三省皆直属朝廷管辖。
这次封赏与都护府的调整,让没有机会参战的将领们眼红不已,他们似乎揣摩到了天武帝想一统天下的野心,于是纷纷上书请命。
其中以延平侯朱成功最为积极,他直接入宫面圣,当面请命。
然而朱成功立身朝廷二十余载,深知为官之道,没有莽撞到一进门就张嘴请战,先是一顿家常便饭式的盛赞:
“圣上御驾亲征,所向披靡,平定西北,统一天下,吾皇万岁,德披四海,功昭日月!”
龙案前,查阅赈灾文卷的朱慈烺头也不抬,淡淡道:“朕上托太祖福殷,下赖众卿协力,士卒效命,方才平了西北。”
自从当皇帝后,朱慈烺每日都要应付这些奉承之语,早已习以为常了。
这种事,你还不能禁止,一禁止下面的大臣还以为皇帝对赞美之词不满意,更是变着花样的表达。
自古至今,官场的客套话,从来都是一套一套的,见面就说,已成定制了......
朱成功面露笑容,接着道:“圣上扫平西北,威震天下,然西洋仍有小国狂犬,不服王化,臣请率我大明皇家海军,荡平西洋八国......”
在所有明军将领的心中,大明的军队,不是在干架,就是在干架的路上,这场仗结束了,该进行下一场了吧!
朱慈烺抬起头,看着朱成功,认真道:“朕也想灭了他们,然连年征战,海内臣服,百姓必须休养生息,三年内不可再征,对那些洋人,遣使修好即可。”
“这......”
朱成功有些整不明白了,按照他对天武帝的了解,英国人这么闹腾,又是策划缅甸政变,又是撺掇莫卧儿王朝出兵的,不去干废他们?
他细细一想,莫非是因为黄河灾区?或是太子之事?
第1184章
军火生意
三月的江南,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柳成行,风景如画。
大赏中,徐明武被授予正四品宣武将军,但这只是个散阶,并没有实授军职。
因此,他整日闲的没事做,又跑去视察生意了。
好不容易请到一个看似牛逼的经理,怎么说也要考察一下实战能力,别招了个只会耍嘴皮的架子货!
徐明武在城东有个烤鸭店,年后的生意一直不景气,他决定先去那里微服考察一下。
到了“六朝风味南京板鸭店”,只见以往门可罗雀的店铺外,竟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顾客们正焦急的伸头眺望前面的橱窗。
“嗯?怎么这么多人?”
徐明武细细看去,发现店门前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新鲜农家鸡蛋特价,每天限量十箱,每人限购两斤.....
他一打听,原来是这里的鸡蛋比菜场卖的还要便宜一成,经过大家口口相传,瞬间吸引了大家。
没过几天,附近的居民都在这里早早排队抢购了,其中以小妇人和大妈居多,甚至还发生了拥挤抢位置骂街等不文明现象。
徐明武恍然大悟,原来是超市抢鸡蛋的套路。
一斤鸡蛋亏一成,十箱鸡蛋也亏不了几个铜圆,一个月下来最多亏一两个银圆,每天随便多卖几只烤鸭,就赚回来了。
而且路过的人,看到店门口排着长队,还以为是买烤鸭的,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
按照人都心理,他们看到“六朝风味南京板鸭店”总是排队,会觉得这家一定是最好吃的,于是吸引了大批爱吃烤鸭的人,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当然,口味好菜是关键,不然只会吸引大妈们来买鸡蛋。
徐明武自信,他的鸭店口味肯定没问题,这是有着几百年技术的老字号了,南京板鸭可谓是驰名中外,连老外都竖起大拇指夸好吃。
只是再好吃的东西,周围的人经常吃,也会觉得腻。
这也是烤鸭店用特价忌惮扩大引流的必要性,说白了就是以极少的成本赚取流量和锁定目标客户。
南钦璃担任“总经理”的这些日子,拼命努力工作,让徐明武名下的产业如脱胎换骨了一般,立马转亏为盈,大好了起来。
然而,他没有志得意满,因为他知道,一切生意的好坏,源自顾客的多寡,什么特价鸡蛋、第二杯半价这种套路,让人觉得占便宜的方式固然不错,但不宜长久推行。
做生意得讲创新,当然,再怎么创新,提高顾客的进店率才是王道!
因此,南钦璃决定另想办法。
有一天,他在做市场环境考察的时候,发现对面的一家酒楼生意也不怎么样,于是就去找到了酒楼掌柜。
南钦璃与之交谈道:“兄弟,我是徐福记的掌柜,如果有一个办法能使咱们两家店的客流量都增长,你觉得我们可以合作吗?”
酒楼掌柜的怀疑的点了点头:“你说来听听。”
南钦璃一脸认真道:“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如果顾客在你家酒楼吃一顿饭,消费满十个铜圆,就可以到我们徐福记领一份糖果礼包,你觉得可以吗?”
“当然可以!”
酒楼掌柜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南钦璃,暗道还有这种好事?你他妈不早说?
接下里,南钦璃又道:“如果顾客在我们徐福记消费满十个铜圆,凭我签字的小票,到你们家可以免费获赠一盘招牌小菜,但是我给你补贴五文钱,你觉得可以吗?”
酒楼老板听后,连连点头:“可以,当然可以!”
一盘招牌小菜的成本不过就十来文钱,徐福记补贴了一半,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别看亏了一半,酒楼老板也是个生意人,他知道这种合作带来的好处,亏几文钱,却引来了一桌生意,变相开拓了一个长期引客的口子。
而且,酒楼老板清楚,徐福记做的是高端糖果生意,还跟皇家做过生意,不少家境可以的人家,举办婚事都从他们铺子订购糖果的。
这些顾客,在酒楼老板眼中,都是酒楼的潜在客户,随便一个请他们承包酒宴,就是大赚特赚了!
南钦璃也不是傻子,他之所以让酒楼老板提供招牌小菜,就是防止这老板不厚道随便炒个廉价菜充数。
招牌小菜,你要是做不好,下次谁还去吃?损失的可是你们酒楼!
就这样,南钦璃只用了三句话,就让两家达成了战略合作。
接着,南钦璃找来了几个口才极好的伙计,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找周围那些生意不好的商铺洽谈合作,各行各业全都谈,疯狂引流!
南钦璃又在牙膏铺子,用了同样的异业引流模式,在京城四处跨界合作。
一个多月下来,徐明武名下的十几个铺子,客流量翻了至少三倍多!直接扭转了局势,大幅度的转亏为盈了!
期间,徐福摆出一副领导的样子过来查账,想要挖苦南钦璃震天搞些花里胡哨的,当他看到营收报表后,惊得嘴巴张的比瓢大,连忙放低姿态请教致富方法。
南钦璃笑着告诉他,这叫跨界营销,互利共赢,双赢模式!
徐福闻言,若有所思,忽然抛出一个问题:“南总,既然你这么能干,为什么不自己经营生意赚大钱,却心甘情愿的当一个打工人呢?”
南钦璃笑了笑,没有回答。
这个问题,徐明武也好奇,他直接找来了南钦璃,当面询问。
南钦璃叹道:“不瞒东家,我是想跟你合作,一起做个大生意。”
“做何大生意?”徐明武问。
南钦神秘兮兮道:“我做的这桩生意,是包赚不赔的大生意,一趟下来少说也能赚个十万银圆。”
“你小子又吹牛了,什么生意能包赚不赔?还能一趟十万银圆!”徐明武喝道。
见东家急了,南钦璃不敢卖关子,一脸认真道:“军火生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