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982


皇太极继位后日子可没那么好过,代善、莽古尔泰、阿敏这三个有实力的贝勒对他爱理不理的,上朝也是四大贝勒并肩而坐。
皇太极根本享受不到作为大汗的那种快感,所以千方百计的想干掉其他三个贝勒,自己一人独尊。
他思来想去,决定利用年轻尚小的多尔衮三兄弟来牵制另外三大贝勒,于是以努尔哈赤遗命的名义,任命多尔滚为正白旗主、多铎为镶白旗主。
阿济格、多尔滚、多铎三兄弟长大之后,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立下不少功劳,加上皇太极又刻意扶持,因此实力也越来越大。
后来皇太极诛杀了莽古尔泰和阿敏,剩下的一个代善立马老实了,明确表示对皇太极服从,这才使皇太极的汗位稳定下来。
三个贝勒是解决了,现在又出现了了另一种局面,多尔衮三兄弟又成为了皇太极最大的危胁了!
第135章
皇太极的小心思
多尔衮三兄弟是一母所生,之间也十分团结,他们所掌管的两白旗已经成了满八旗内实力最雄厚的两旗,合计共有九十八个牛录(这里的所有数据是几年后的记载,现在应该没这么多。)
皇太极虽然掌控着两黄旗,加上长子豪格的正蓝旗,一共才一百一十七个牛录,双方差距并不大,让皇太极感觉很不安全。
因此皇太极决定慢慢削弱他们的实力,但这兄弟三人十分的机警,不像阿敏和莽古尔泰那么跋扈,压根不给他下手的机会,皇太极只能从其他方面想些歪点子。
此次入关,按理说压根轮不到阿济格当主帅,不管是多尔衮或是豪格、济尔哈朗等亲王,随便出来一个都比那个蠢货阿济格强。
皇太极却偏偏亲点了阿济格当主帅,还让他领两白旗的大部人马出关,又将长子豪格的正蓝旗交给了一向稳重的阿巴泰一同出关,并派了正黄旗的扬古利跟着阿济格。
皇太极就是想借助明军来消耗二白旗的实力,阿济格脑子不好,为人鲁莽,入关后肯定横冲直撞,说不定会被明军痛揍一顿。
皇太极对阿巴泰和扬古利的要求是,遇到强敌不要强攻,保存实力,让阿济格的两白旗人马去冲锋,你们跟着他们后面领军功就行。
结果事情恰恰相反,扬古利和阿巴泰先后遇到了明军最强的一部,打的那叫一个惨,阿济格反而连勇卫营的面都没见到,活到了最后,真是天意弄人。
现在豪格的正蓝旗被打废了,双方的力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皇太极只能借助出征的事情将矛头对准了阿济格,除掉一个算一个,其他那两个人精以后慢慢收拾。
在处理了阿济格和阿山后,朝会继续进行,皇太极让群臣讨论明军目前的实力,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次打得这么溜的。
群臣哪里知道啊,这次又没入关跟明军干过仗,一时间大眼瞪小眼的在那杵着,不知道怎么开口,礼亲王代善则是站在一旁微眯着眼睛,像是在说:关我屁事?
最后在济尔哈朗的建议下,皇太极下令将阿山重新召回,仔细询问一番此战经过,因为除了阿山,其他跟明军交过手的高级将领都死翘翘了。
多尔衮暗哼了一声,他已经看出来了,皇太极明显是护着正蓝旗,想保住阿山!
阿山屁颠屁颠的跑回来了,他觉得特赦的机会就在眼前,于是极为卖力的在崇政殿中讲述着此次攻明的整个战斗经过,就像个说书的大爷,什么都不顾,光动嘴了。
阿山完全是豁出去了,将所有大小战役也都完完本本的讲说了一遍,连自己在红山埋伏反被明军打的全军覆没的事情也没敢隐瞒。
其中的重点,自然是阿巴泰领军出平谷进攻新城,到冷口战死的这几场仗,这些都是阿山亲身经历的。
满朝的满汉大臣们听得十分仔细,这次伐明的损失比前两次要大很多,因此众人也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好在御前插上话,给老板留个好印象。
在阿山唾沫横飞的讲完之后,多尔滚和多铎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屑之色,显然是认为阿山是在有意夸大明军的战斗力,好掩饰自己的无能。
皇太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沉静的表情来,道:“阿山,照你的说法,这次伐明损失的人马,有一大半是因为那个明国太子?”
阿山点头道:“回皇上,正是如此,明国太子虽年幼,但所率的勇卫营却勇猛无比,我八旗勇士多是损失在他们手中。”
多铎却在一边插嘴道:“我可是听说明国的太子还是个孩子,阿山,你是在拿满朝大臣开玩笑吗?”
阿山不满道:“豫亲王,奴才所言句句属实,您的镶白旗也曾与之交战过,如若不行,可召旗中将士一问便知。”
他顿了一顿,又道:“奴才听说镶白旗的人马早被明国太子的勇卫营吓破了胆,无人敢战。”
多铎闻言立刻大叫起来,道:“狗奴才!满嘴胡言!我镶白旗的勇士岂能怕了蛮子?真是天大的笑话!”
多尔衮配合着多铎哈哈大笑道:“一个毛孩子就把你揍成这样了,阿山,你的笑话讲的可真不错!”
豪格在旁边不阴不阳道:“我可是听说在冷口关外,睿亲王曾和明国太子照过面,还不是一箭没放就灰溜溜的回来了?”
豪格虽然比多尔衮晚了一辈,年龄却被比多尔衮大三岁,从小就看这个受到老汗宠爱的十四叔不爽,加上这次自己的正蓝旗被打废了,心中更是窝了一肚子火。
皇太极见两人又要准备撕逼了,冷冷道:“都闭嘴!继续听阿山说下去!”
多尔衮和豪格各自哼了一声,甩过头不再理会对方,多铎则是毫不掩饰的沉着脸盯着豪格的后脑勺,很想抄起一块板砖狠狠的拍在这个大侄子那光溜溜的后脑勺上。
阿山见皇太极并没有怀疑自己说的话,也大为安心,接着道:“回禀皇上,并非是奴才夸大其辞,那明国太子所部之军不仅军纪严明,令行禁上,而且善用火炮和火铳,他们使用的火铳非常厉害,不仅射程极远,而且威力奇大,在百步内就可以穿透两层甲,八十步内更是能打穿三层铁甲。”
皇太极点了点头,道:“蛮子的火铳确实厉害,不过用的人却大多是蠢货,我大清兵中同样有火铳,只需在阵前虚放几枪就可骗过大多明军,让他们慌乱之下发出铳弹,我军骑兵再趁其装填时迅速冲破其阵,明军的火铳兵就会完全失去作用。”
阿山嗫嚅着打脸道:“皇上圣明,只不过蛮子勇卫营中的士兵使用火铳非常熟练,射速也是极快,远不是辽镇边军所能比的,而且他们令行禁止,从不慌张开枪......”
皇太极眉头微皱,感觉阿山有些夸大事实了,明军九边中使用的火铳大多数三眼铳,只有几十步的杀伤力,精准度还很差,即便是锦州城中的几千杆鲁密铳,也远没有他说的那么强。
不过皇太极对敌人向来十分谨慎,从来都不轻易小看对手,他看向汉臣中的一人道:“恭顺王,你在南朝熟知火器,以为如何?”
第136章
一文一武两汉奸
孔有德原本是铁岭上的一个矿工,大字不识一个,先是跟着皮岛总兵毛文龙混,毛文龙被袁崇焕斩了之后,他又投靠了登莱巡抚孙元化,也就是孙和鼎的老爹,当时的大明火器部队总司令。
孔有德在孙元化那学到了不少关于火器的东西,后来他发动吴桥兵变后,带着孙元化精心打造出的火器部队投了皇太极,现在受封恭顺王。
孔有德能封王,倚仗的资本就是手中的那支火器部队,那是当时大明唯一一支合格的炮兵部队,内有大量训练有素的炮手,不仅有西洋教习,使用的精准测距也是秘法,寻常炮兵根本没有资格学习。
因为孔有德的存在,才让满清有了自铸红夷大炮的能力,并在火炮数量上开始慢慢超过大明,历史上的松锦大战,清军的火炮数量已经超过了大明。
孔有德的火器部队不仅火炮众多,炮手优秀,而且连火铳也尽数精良,没有炸膛的危险。
这些都是当年孙元化花重金打制出来的精良火器,若是知道这瘪犊子投清,老孙的棺材板铁定压不住了。
听到了皇太极的询问,孔有德躬身道:“回禀皇上,臣的乌真超哈使用的火铳,五十步可打破铁甲,百步对未披甲军卒亦有杀伤力,至于固山额真所说的明军八十步内能破三层重甲,臣不信!”
孔有德心道:老子才投清几年啊,大明变化有这么大?还八十步内破三层重甲,吹什么牛逼!这简直是对我乌真超哈的侮辱!
其实孔有德不知道,他的乌真超哈火器部队虽强,也仅仅在火炮方面厉害,至于火铳,连锦州城明军那两千杆点火的鲁密铳都比他们打的远。
这都十年多过去了,孙元化当初重金打造的火铳早已经过时落伍了,也就火炮影响不大,还能用用。
皇太极点了点头,对孔有德的话深信不疑,道:“若是让爱卿与那使用火器的勇卫营交战,可有把握?”
孔有德哈哈一笑:“臣的乌真超哈在汉军中,无人可敌!那勇卫营若是遇到,定然灰飞烟灭!”
孔有德的话让虽然狂妄,却暗藏拍马之语,在汉军中无敌,那不就意味着比不上满洲兵吗?在场的都是人精,连豪格这种脑子不好的人都听出了意思,心中甚至满意。
皇太极哈哈大笑起来,道:“既然火器如此厉害,朕打算扩充八旗汉军,由原本的二旗扩为八旗,专习火器,如何?”
这句看似风轻云淡的话一出口,满朝顿时炸了锅,尤其是满臣,纷纷进言,直言不可。
火器的厉害大家都清楚,让这群投靠过来的蛮子掌握了这个大杀器,万一要是反了该怎么办?
皇太极不动声色道:“火器一定是要练的,如果大家不愿汉军操习,那就在你们各自的旗中操练火器,如何?”
如果刚刚是炸锅的话,这次就是捅破马蜂窝,连礼亲王代善都看不下去了,他大声道:“皇上,骑射乃是我大清立国之本,我们满人从小就习练弓箭,这祖宗之法万万不可变!”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第二子,兄长褚英被几个小兄弟联合搞掉之后,他就被立为太子了,后来因为传言和老奴的妃子有染,被老奴废掉了太子之位。
努尔哈赤死后,代善与皇太极争权失败,这才退居二线,不过手中依然掌管着正红旗,长子岳托更是掌管着镶红旗。
代善比皇太极还大十岁,因年长位尊,充当了族长一职,也算位高权重了,其他八旗大臣见代善说话了,也都纷纷进言,反对让八旗兵改习火器。
皇太极没有理会众人,而是看向了一直默不作声的范文程:“范卿,你来说说。”
自从今年年初,和自己并称“汉奸双雄”的宁完我得罪了满洲权贵,被削职夺赐赶回家种菜了,范文程就成了满清汉臣中唯一的小智囊,人也变得更加的低调了。
此时听主子问话,范文程砰的一声跪地地上,口中高呼:“皇上扩充八旗汉军此举十分的圣明,不过臣觉得,只需让汉军其中两旗习练火器即可,火器制造消耗极大,大量制造只会加重我大清的负担。”
范文程压根就没提满八旗操练火器的事情,他知道那是个雷,他踩了就死,他也看得出皇太极这个胖子既想扩充八旗汉军,又想操练火器军队。
因此范文程抖了个机灵,折中了一下,这样既遂了皇太极的心愿,又没有得罪满洲权贵,堪称完美。
皇太子赞赏的看了一眼范文程,暗道这狗东西还真有几把刷子,看来以后有事还得找他,既省事又省力。
满朝众臣闻言也是纷纷点头,觉得可行,对范文程这个狗东西再次高看了一眼。
皇太极当即宣布:正式扩充八旗汉军,由原本的两个旗扩充为八个旗,编制与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一样,但不设旗主,每旗只设固山额真一职,由孔有德等投降的汉人担任汉八旗固山额真。
皇太极设八旗汉军的目的,其实就想多些炮灰而已。
此次伐明,八旗蒙古各部原本是打算跟在满洲兵后面喝汤的,没想到却成了炮灰,损失惨重,不少部落己经表示不满了,想要脱离满清。
皇太极几日前以雷霆手段杀了两个闹得最欢的蒙古小酋长,这才唬住了蒙古诸部,让他们老实了不少。
在解决了炮灰问题后,皇太极又道:“明国太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表现,若是让其成长起来,将来恐怕是我大清最大的祸害!范卿,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
刚站起来暗中摩挲着膝盖的范文程一听主子又问话了,连忙再次跪下道:“回皇上,《宋史.岳飞传》记载,有书生对大金四太子兀术言:‘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这句话不仅对武将有效,对那明国太子同样有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