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8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9/982


反正徐明武不知道对方在惊什么,他惊的是竟然能对上暗号!
于是,二人坦诚相谈,聊起了合作。
徐明武了解到了天地会的业务,他们主要负责搞大东国,从事解放印第安人的伟大事业。
他显然不相信,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大家都是聪明人,何必往自己脸上贴金呢?
最终,陈永华说了实话,言说他是洪承畴的老乡,而洪承畴叛国投敌,如今还自立为帝,实属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他自幼接受正规教育,痛恨这些卖国贼,恨不得将之亲手斩杀,已泄心头之恨.
陈永华说了大半天,徐明武只是频频点头,他也清楚,大明的新式教育充斥着爱国教育,特别是那些贰臣卖国贼,更是被写入教科书里了,要求学生们背诵熟知汉奸的卖国行为。
在这种教育下,出现陈永华这种人也理所当然,毕竟徐明武身旁的很多人,都十分地痛恨汉奸卖国贼。
但徐明武总觉得陈永华这人说话有水分,感觉怪怪的,或许眼前之人和印象中的光明磊落正经侠客形象有出入导致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身为一方总督,徐明武的思想逐渐成熟了,他只看天地会的价值。
让他惊讶的是,天地会在美洲竟已经成了气候,情报势力极为庞大!
用陈永华自己的话说:“兄弟十万,东廷内外遍布天地!”
起初徐明武不相信,以为陈永华又在套路他,于是要求证实。
陈永华则是自信满满的答应,让他随便说个大东国的官员名字,天地会让他消失在人间。
徐明武亲自选择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原汉军旗将领,该汉奸在大东国都城负责城防,曾抓了好几个总督府情报网成员。
结果,两个月不到,那汉奸真的死了,据说还被挂在城头上,死状极为凄惨。
从总督府到大东国国都,远隔千里,两个月时间来回一趟就差不多了,足见天地会有着极高的办事效率!
经过这件事,徐明武再也不敢小觑天地会的实力,对陈永华礼遇有加,要求合作,以此补充总督府情报能力不足的劣势。
数年过去了,直到今日,徐明武也没弄清楚,这天地会是如何在美洲形成的。
不过,他们虽行事隐秘,但办起事来,毫不夸大,很务实,几乎没给总督府造成累赘。
有天地会在那东国腹地折腾,总督府在外打配合,想要让东国内部矛盾升级,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1251章
北庭
北庭都护府,北高海北岸。
此时虽是初春,但仍然天气酷寒,四下一片寂静,连虫鸣鸟叫声都没有,只有远处的营盘似乎传来一些金鼓声。
汉军的营盘连绵数里,是典型的混合兵种营地,营寨前壕沟深宽,栅栏墙扎得又密又高。
一条小河贴着营盘左侧而过,既能充当汉军营寨的“护城河”,又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是水源。
此刻正是早晨,正有不少身披甲袄的汉军战士握着武器在河边破冰取水。
在遥远的故乡,应该柳条横生、春光无限的时候,而这里却依然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样子,夜里刮的东风将河面的冰结的又厚又硬,给取水的军士带来了不少麻烦。
不过汉军战士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寒冷的生活,他们熟练的敲开河面冰层,用木桶盛满清澈的河水带回去。
随后,一队队出操的骑兵奔出营寨,步军也拉开了阵列进行操练。
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将北庭将士击倒,随着阵阵雄壮的呼喝声,他们手持火枪刺刀,奋力刺杀。
甚至有些格外彪悍的军士,脱下身上的皮甲,就这么赤裸着上身,骄傲地露出一身在北国冰雪之中打熬出来的健硕身板。
肌肉隆起,仿若野兽,汉军将士们在寒风中有力挥洒,这样的彪悍,在西洋人看来,简直就是如洪荒野蛮人一样。
“驾!”
一声浑厚而熟悉的吆喝声自营门传来。
马蹄飞扬,龙旗飞卷,一大股黑压压的马队奔驰而来,所过之处,犹如一股狂风,径直冲进营地里。
营门两侧的护营战士被这股北风刮在脸上,面皮生疼,这些魁梧的战士依旧肃然持枪而立。
他们虽目不转睛的目视前方,但各人眼中对着奔驰而过的骑兵,皆是展露出一丝崇敬的神色。
百十骑犹如一股红风而过,吹进了这座营盘里,马上各人,马术娴熟,装备精良,举动间,皆带着一股彪悍嗜血之色。
深入营内,为首一骑忽然长啸一声,战马前蹄立起,长嘶不已。
身后的诸多骑兵,也是马蹄轰然而止,似乎不符合惯性,如同钉子一样牢牢的钉在了地上!
为人一骑,是一个打着披风的男子,他策着健马,面容棱角分明,星眸皓齿,不时打量着营地四周。
此人正是汉王朱和墿!
他反手擦了一把脸上的白霜,一撩身后披风翻身下马,哈哈大笑了一声:“今天还不错,出门就遇到了一头黑熊!”
随着朱和墿一招手,两名骑兵立马翻身下马跑了过去,将一头半身冰碴子的黑熊拖了过来。
周围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大赞汉王勇猛无双,亲手毙杀一头成年黑熊!
朱和墿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在众人的欢呼之中走进了巨大的营帐内。
中军营帐,大而简洁,除了地上铺着厚厚的皮毛,帐内基本没有其他装饰品,只有几个熊熊燃烧的火盆,帐篷都是用鹿皮牛皮等各种皮革制成的,防风盖雨。
一进这帐篷里,朱和墿顿时觉得暖和了许多,没有侍女伺候,只有两个大汉弯腰服侍......
一人替朱和墿将身上的皮甲卸去,为他换上一件玄色常服,另一个大汉则是盛满了一碗热腾腾的鲜汤奉上。
这件玄色常服是朱慈烺所赐,朱和墿以亲王身份穿了玄色不算逾制。(以前提过,玄色常服只有皇帝和太子能穿)
不多时,军营里传来了一声浑厚悠远的号角声,那号声之中,还夹在着铿锵的鼓点。
这声音传来,顿时让这些操练的汉军将士纷纷为之一振!
“汉王回来了!是汉王爷回来了!!”
北庭都护府由各族将士组成,粗人比较多,生性彪悍而豪放,他们不少是当地的土著,被汉军征服了,打不过就加入。
他们性格比较粗鲁,上下的尊别区分也并不太严谨,很少称呼“汉王殿下”,只不过令行禁止,却格外的严格。
大帐内,朱和墿捧着金碗,喝着热腾腾的汤,看着四周,心中感慨了一番。
这里与南京城内的汉王府相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而且环境更加恶劣。
初来北庭时,朱和墿心中十分不满,整日浑浑噩噩的,他不明白父皇为什么将他流放至此。
后来,他明白了,父亲是想让他打磨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在史书上留名。
想通了后,朱和墿开始认真了起来,抚慰将士,奇谋划出,带着北庭将士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大做强。
现在,他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生活,习惯了不同种族组成的汉军,习惯了这帮“野蛮人”的性格。
而且,乐在其中。
在朱和墿看来,不同族群的人,完全可以生活在一起!
汉人,可以帮助这些族群脱离野蛮状态,这就是大明一向宣称的文明,同化!
大明想要统一天下,民族融合是避不开的关键,如果融合不好,会冲突不断,那将是一场灾难!
朱和墿觉得,国家之本,在于人民,若想统一天下为一国,需合各族之地为一国,即合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他知道,这一天终将会来临的,只是不知大明何时才能完成,要奋几世余烈。
当然了,前提是大明要保持足够的强大!强大到让所有人认可,愿意为伍!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片刻之后,帐篷外走进来十多个身穿各色甲胄的军中将领,这些是北庭和征西两大都护府的部分将军。
北庭都护府还在千里之外,此处营寨只是汉军的临时营地。
因中亚地广人稀,不便固定实控,朱和墿带着军队像是个街溜子,没事就在水草丰美之地闲逛,扩大北庭都护府的声望。
众将进来之后,在帐篷里周围随意席地而坐,随后一个个地望着中央上首的朱和墿,等候这位统帅发号命令。
朱和墿皮袍半敞地坐在那,看着面前这十多个目光炯炯的汉军将领,皆是用崇敬而臣服的眼神看着自己,内心不禁生出了一种难掩的豪气!
这就是本王的嫡系!
(原文无1252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