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82


此时的那个守门的兵早已丢下了刀,吓得脸色发白,双腿打颤。
“算了。”朱慈烺制止了他,他走到营地门口,看了眼被吓得满头大汗的士兵,道:“他不知我身份,何罪之有?”
“殿下仁德,算你小子走运,还不快让开!”刘元斌也是瞪了一眼这名士兵,接着道:“殿下,奴婢这就去集合全营,让您检阅。”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不必,只是随便看看,直接进去吧。”
“殿下请!”卢九德和刘元斌二人连忙在两旁开道。
朱慈烺走在最前方,在走过营门的时候略微停顿,朝四名士兵微微点头:“做的不错!”
太子殿下居然还夸赞自己?这四个士兵皆是感觉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有些发愣,当他们清醒时,朱慈烺一行人已经进了勇卫营中。
一群人进入营中时,勇卫营的士兵们正在训练。
此时正是下午,日头正悬在头顶,虽然天气刚刚变暖,但大多数的士兵都没穿上衣,光着上半身在操练。
校场中的士兵约有五千人,都是皮粗肉厚的大块头。
在阳光的照射下,士兵们身上的肤色闪烁着古铜色的光泽,隐隐有些汗水滑落,滴在地上。
操练士兵的将领也光着膀子的,身上肌肉坟起,一条条鼓起的青筋像是虬龙游动,充斥着狂暴粗野的气息。
领头的一位将领神色严肃,面无表情,背负双手,目光在一个个士兵身上掠过,大声咆哮道:“训练的时候多流汗,战场上就少流血,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数千士兵齐声大吼,声如炸雷。
那位将领却摇摇头,露出不满的神情,再次大吼道:“你们是没有卵蛋吗?或者都是一群娘们儿?吼一嗓子都有气无力的。”
卢九德和刘元斌一听,脸都黑了,没有卵蛋?你他娘的说谁呢?
“听清楚了!”
数千人撕心裂肺的大吼声响起又是齐声喊出,简直像山河崩裂,使得所有人都失音了,耳中嗡嗡作响,什么都听不见。
“这是何人?”朱慈烺指着那位将领,向卢九德问道。
卢九德立即回道:“回殿下的话,此人名为黄得功,人称‘黄闯子’,是京营名将。”
虽然黄得功刚刚无意间说了卵蛋的事,好在卢九德为人不错,没有计较什么,并没有趁机给他上眼药水。
朱慈烺好奇道:“为何称他‘黄闯子’?”
卢九德指着黄得功,道:“黄参将年少时就无比的勇猛,十二岁的时候偷喝了母亲徐氏酿的酒,徐氏责怪他,他笑着说赔。
为了赚酒钱,黄参将就拿了一把刀混在官军中,跑到辽东战场上砍了两个敌人的头颅,领了五十两白银的赏钱,回家献给了徐氏,说赔那酒的钱。
后来黄参将从军,每次作战前都要喝上两口,然后深入敌方军营,不顾生死,不计利害,被称为黄闯子。”
“原来还有这番典故,真乃猛将也!”朱慈烺感叹。
朱慈烺点点头道:“这些士兵都是虎贲之师。”
卢九德骄傲的说道:“那是当然,这些将士都是曹督主从十几万京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可以说是整个京营中最核心的战斗力。”
为切实提高新军战斗力,曹化淳选任人才极为用心,卢九德和刘元斌两个监军太监也是内廷里知兵的人才,而进入勇卫营的将官更是曹化淳精心网罗的忠诚勇敢之士。
如出身辽东久历战阵的黄得功,这样善战的武将让勇卫营的战斗力迅速提升。
崇祯对于这支军队寄予厚望,给官兵开出的待遇也是极为优厚。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曹督主,朱慈烺不知道为何后世那些影视里将他列为反派,什么东厂头目,迫害百官,危害江湖,甚至李自成攻入北京主动打开城门。
曹化淳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的前几年就早早的回乡养老了,他拿意念开的城门?
第十二章
大明火器
经过卢九德的介绍,勇卫营全营编制,步兵三千六百人,炮兵四百人,骑兵一千人,一共五千人。
步兵均配有一杆火铳,炮兵配有红夷大炮,佛朗机炮,虎蹲炮,火龙出水,神机箭等,装备在整个明军中颇为精良。
“末将黄得功,拜见太子殿下千岁!”
黄得功终于发现了朱慈烺一行人,在卢九德派人介绍下,连忙过来参拜。
“兴!”朱慈烺将他唤起,并问道:“黄参将,现在勇卫营每日是如何操练的?”
黄得功回答道:“回太子殿下,勇卫营每日两操,各一个时辰,分别操练步阵、操枪、骑射、炮和藤牌技术。”
朱慈烺摇了摇头,道:“不行,操练这些作用不大,以后勇卫营的操练项目全部改掉,改为武装五公里越野,俯卧撑,仰卧起坐,军队格斗术,火铳射击,战阵......”
黄得功闻言,顿时着急了,大声道:“太子,操练项目怎么能改.......”
“大胆!黄得功你敢以下犯上!”刘元斌指着黄得功尖声喝道,吓众人一跳。
黄得功也是一脸蒙圈,我不就声音大了点吗?当兵的总不能像个娘们一样扭扭捏捏的吧?这算哪门子以下犯上啊?嗯??
朱慈烺看到黄得功发懵,看着他,面色平静道:“整个天下,只有父皇陛下和母后殿下可直呼本宫为太子。”
黄得功一听,顿时吓得跪倒在地,道:“末将无知,请殿下惩罚......”
黄得功心里发苦,他一个没读过几年书的武将,哪里知道天家这些规矩啊。
众人也是忐忑,生怕朱慈烺斩了这个猛将,毕竟这是大不敬的罪,说大可大。
“念你无知,就饶过你的不敬之罪,等会自领二十军棍。”朱慈烺依旧平静道。
如果对方是庸将,朱慈烺为了将勇卫营牢牢抓在手中,想方设法也要除掉。
然而,黄得功英勇善战,忠心为国,在历史上评价颇高,朱慈烺不愿动他,只是稍微打磨一下他的傲气,让他别小瞧了自己。
“多谢殿下宽恕.......”
黄得功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感觉自己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在战场上战死他倒是不怕,就怕死的窝窝囊囊的。
朱慈烺看向黄得功,道:“我说的这些操练之法你可记住了?”
黄得功被刚刚那一吓,顿时不敢多说什么了,毕竟还有二十军棍等着受呢,他吞吞吐吐道:“末将记住了,只是不知俯卧撑和仰卧起坐是什么,还有那格斗术......”
不仅黄得功,就连卢九德和刘元斌也对太子殿下说的这些陌生词汇表示不理解。
“军队格斗术,就是战场杀敌的战斗技巧,至于俯卧撑.......”
朱慈烺也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身为皇太子,总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趴在地上演示吧,他低喝一声:“孙应元!”
“到!”朱慈烺身后,东宫卫队参将孙应元应声而出。
朱慈烺道:“从明日起,你带东宫卫队入勇卫营,教他们如何训练,并与勇卫营一同训练。”
“是!”孙应元行了个军礼。
朱慈烺早已计划妥当,当初以五十个东宫侍卫训练五百名东宫亲卫,如今自然想用五百名东宫亲卫训练五千名勇卫营,从而将勇卫营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以往的传统军事训练,适合冷兵器作战,而朱慈烺在勇卫营实施现代化的军事训练,是为了让训练科学化,更加适合以后的火器作战。
朱慈烺拿过勇卫营中一个士兵的鲁密铳,仔细看了片刻,他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么老的火枪,相对于后世的步枪来说,简直老掉牙了,可这鲁密铳却是目前明军中最先进的火铳。
鲁密铳在大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由火器研制家赵士桢于仿土耳其鲁密国(罗姆苏丹国)所进贡的火绳枪改进的,比鸟铳(火绳枪)和三眼火铳都要先进,主要表现在射程远,威力大。
射程可达百步,大概一百五十米,而且加上了火门装置,可在大风环境中使用,这是火绳枪和三眼火铳都不具备的功能,缺点就是比较重。
朱慈烺看了半天,让人上火药,自己准备试射一次。
“殿下,万万不可啊,这东西容易炸膛,太危险了。”不仅是卢九德等人,连徐盛和孙应元都立刻上前阻止。
朱慈烺也吓了一跳,这才想起来,大明火器虽然发展的非常好,京营中几乎可以做到人手一把火铳,地方卫所中的普及率也极高,并拥有地方火器制造。
但因为质量原因,容易炸膛炸伤士兵,以至于很多士兵不愿意使用,大明火器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止。
到了明末,士兵宁愿拿刀上阵都不愿用火铳对敌,就怕没被敌人杀死,反被自己手中火铳炸伤炸死。
“火器这般强大,却连烧火棍都不如,真是可恼!”
朱慈烺隐隐有些发怒,大明如果好好发展火器,凭着强大的火力,哪有建奴什么事情?
说到底,还是制造上贪污,偷工减料,导致火铳、火炮等质量不过关,让士兵畏惧。
朱慈烺突然又想到了个问题:“为何我东宫卫队配置的火铳质量没问题?”
东宫卫队也每日操练火器,为何却很少爆出炸膛的问题?
卢九德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殿下万金之躯,是大明的未来,兵仗局的人再混账也不敢让您以身犯险,因此给您卫队配置的火器都是精心打造的,而且定期检查更换。”
朱慈烺点点头,还算这些人有点数,同时他也确定了,大明的火器,并非真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出在了制造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