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9/982


这些银钱对于周军的大多数将领,绝对有足够的吸引力,足以支持他们放弃大周王朝的一切,拉部队铤而走险了。
别说是经常投降的周军将士了,就是那群白夷殖民者,看到这么多黄金,只怕眼睛都值了,爹妈都不认!
而对于远东军来说,这笔买卖非常划算,远东总督府最不缺的就是财富!
自大航海时代开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陆续登陆世界各地,在此过程中疯狂抢掠巨额的黄金、白银及黑奴。
据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撰写的《白银资本》统计:从16-18世纪,美洲共出产白银13.3万吨(约合35.6899亿两库平银),其中有10万吨流入欧洲,又有3.2万吨白银,通过欧亚商品贸易流入亚洲(主要是中国)。
(老早之前本书写过世界白银流通总量大概是几亿两,大明占据世界白银流通量的一半以上,那是货币市场的流通量,就好像铜和铜钱是两码事。)
欧洲人通过无耻血腥的强盗手段,从美洲开采掠夺的巨量黄金白银,是促使欧洲资本主义形成,和暴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也是欧洲暴发工业革命最关键的“第一桶金”。
时至天武朝,朱皇帝不顾众臣反对,御驾亲征吕宋,打通了南洋通往美洲的国际航线,斩其根源。
又以皇家集团众勋贵家族的雇佣兵为先锋,抢占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夺其财富。
后大明成立远东省,设总督府,徐明武来了后又打拼了几年,整合了各方势力,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吃了个通透,成了不折不扣的暴发户。
赏金价码,可以说是远东军的一个狠招。
七十万银圆虽然是个大数目,但是能换到敌人五万大军不战而降,对于兵力紧张的远东军来说,那绝对是合算的买卖!
就算把周军的几十万人马全部这样“买”过来,远东军也不亏。
美洲最缺的就是人,花几百万银圆买几十万人,还是军队,附送广袤的土地,这多划算?
没个几年就能回本,要是这支大军东出落基山脉,抢几波英、法殖民地,那就是血赚!
南钦璃不愧是商人世家出身,一出手就把账算的明明白白的。
周军御营,吴三桂看着前线传回来的一份传单,气得七窍生烟。
他咬着牙骂道:“直接拿钱买,无耻!无耻!简直太无耻了!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无耻之人!咳.咳咳”
“皇上息怒啊!”
“不好啦,皇上咳出血了,快传太医!”
徐明武宣传狠招频出,再加上之前远东军攻克海州城,惩处拒降将领带给周军的震撼,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远东军所过之处,一路上到处都是坐在地上的周军士兵,绵延一大片,只要是白色的东西,都被他们充当白旗了。
当朱大能的骑兵师驶过的时候,无数周军残兵从两边涌上来,拦在前方路中间,举着白旗要求投降,要求治伤。
朱大能过不得不下令朝天鸣枪示警,才吧他们从主干道上驱赶出去,让大部队继续通行。
朱大能见这群周军士兵凄惨的模样,高坐战马上询问道:“喂,你们一共多少人?前面还有部队吗?”
下边的周军伤兵立刻七嘴八舌地喊着:“将军……”
“俺们……”
“小人……”
朱大能立即火了,掏出手铳对着天空放了一枪,周围立刻静下来了。
“妈的,只能一个人说!你来说!”朱大能指着一个军服档次最高的人。
被挑中的一个周军军官坐在地上,满脸血污,头上包着纱布,望着朱大能胆怯地说道:“将军,我们的总兵大人听说远东军打来了,一大早就带着弟兄们往北边跑了,部队早散了”
“我们这些弟兄不愿意跟着跑,就想留下来等明狗不对,是王师……我们都想投大明。”
朱大能点点头,又问道:“就这些人了?有两千人吗?”
投降人数关系到他的待遇,那军官听数字不对脸色大变,跟受了极大冤枉似的,立马道:“将军,不止两千人,起码有五六千呢!”
他指着附近几处:“您看啊,这边儿,那边儿,还有那边儿一大片,坐的都是俺们弟兄……北面的河边也有,还有东边的山上,也有一些.”
朱大能很满意,点头笑道:“很好!你们的行为值得嘉奖,去配合我军赞画清点人数吧,点好了把银圆领了!”
那降将大喜:“谢谢大将军!小的祝您子子孙孙世代王侯!”
……
面对一些军事重镇,远东军并不急着进攻,第一件事就是劝降。
驻守“广宁”城的是振武将军孙克思,徐明武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
因孙克思的封地就是“广宁”,还给这里起了个家乡名字,他自从背叛洪承畴投降吴三桂后,就将老婆孩子从东都城接来了广宁。
这等于没有家室之累了,只要一投降,全家都安全了。
“广宁”地处山口关隘,和大明辽东的广宁城一样,不太好打。
当然,远东军从空中到地面都占很大优势,不是说打不过去,而是应打的话会有不小伤亡,而且会耽误很多时间。
因此徐明武对这个孙克思开出了很高的价码,只要他率部投诚,除了保留所有既得利益、奖励七十万银圆之外,还将追加十万银圆。
一上午,徐明武就派使者进城劝降,他们不停对孙克思说,你运气很好。
第一,你老婆孩子都在身边,没有后顾之忧。
第二,在你之前还没有国公级别的周军将领主动起义,你算第一个,赶上了。
为了这第一个开个好头,给下面的起一个带头作用,我们愿意给你更大的好处,起码会有锦旗,你一定要把握机会!
趁着现在还没开打,投降过来还算主动起义,要是开打了,那就只能算是被俘了,啥都没有了……
但是,孙克思还很犹豫,他好像并不觉得这“第一个投降的国公”很光荣。
当然,他也不觉得丢人,毕竟他也是投降的老专业户了,跟吴三桂、王进宝等人履历差不多。
孙克思之所以犹豫,是想借着“第一”的名声,多敲一点好处。
双方谈判代表磨磨叽叽了一上午,加上徐明武不断用空中编队对城中进行传单投放,把“起义奖金”的好政策向周军宣传着。
孙克思担心控制不住下面的人,被部将抢先投降了,这才退而求其次,捞了点好处后便率部投降了。
海州之战、广宁劝降,是远东军北征灭周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此战后周军在长达数百里的战线上无险可守,徐明武和吴三桂再一次对上了。
第1275章
驸马阵前骂三桂
七月底,远东军与吴三桂主力大军再次邂逅,双方对峙于金城河。
上一次二人初遇时还是在三个月前,吴三桂御驾亲征,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先行盘踞几处兵家必争之地。
吴三桂坐镇中军,周军两战两胜,大创远东军,一战大败前锋大将朱大能,斩杀远东军两名团总,远东军营垒被冲垮。
最后还是徐明武亲自率军救援,及时接应了败退的朱大能,被迫退兵五十里外,搞得朱大能差点自杀谢罪。
吴三桂首战,给远东军以严重的军事打击,让徐明武缓了一个多月不敢与其交战。
后来两军再次对阵,徐二玩了阴招,设伏布置了机枪阵,又出动了空中编队,才把吴三桂引以为傲的铁骑引入峡谷给打废了。
吴三桂受挫后,为了保存嫡系部队,不再派自己的精锐出战,一直让其他后娘养的小弟去打头阵,如王进宝、孙思克、王辅臣等人。
这些小弟显然不是徐明武等人对手,远东军的这群高级将领,包括搞后勤的南钦璃,没一个善茬,几人围在一起一合计,损招层出,吴三桂的小弟们根本招架不住,一个接一个被远东军收拾了。
到了徐明武与吴三桂第二次对阵时,明周两军的兵力已趋于平衡了,明军的军事力量要力压一筹周军。
由于叛东立国已经经历了大半年的战事,新朝初立,百废待兴,又跟远东军打了大半年,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
更可气的是,远东军又搞了这个招降政策,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大周王朝的处境岌岌可危。
八月初五,徐明武略事休息,骑马出营查看敌情。
沿河驻防的远东军将士们,见总督大人亲临,立时高声欢呼,响彻十里连营。
徐明武打马来到前沿,一手按着冰凉的剑柄,一手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河对岸周军的布防。
但见吴三桂的大军依山傍水下寨,鹿砦壕沟,遍布阵前,把整个军阵围得如铜墙铁壁一般。
最重要的是,周军的营寨上竖起了宝扇龙幡,说明吴三桂的“圣驾”就在其中。
观察半晌,徐明武不由得赞叹一声:“吴三桂这厮果然有治军之才,只可惜他不走正路,不学好偏偏学人家造反当皇帝!就他那副高龄,造反成功了能干几年?”
周围诸将哈哈一笑,嗤笑之语不绝于耳。
“秦时月,我军的武皇炮都拉上来了吗?”徐明武问。
秦时月在马上欠身回答:“回总督大人,我军五十门武皇炮全都布置完毕!只等大人一声令下,顷刻间将贼军营寨轰的灰飞烟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