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7/982


他走到一边,低声询问汉王府来的侍从:“汉王爷那儿可有什么话?”
那王府侍从摇了摇头:“王爷没说什么,只是请您尽快去王府一趟。”
徐明武心中一突,暗道这次回来的貌似不是时候啊,一来就碰到大事了!
京师的局势,他在路上也听说了,特别刚上岸后,他的情报网就将近期汇总的重要情报一股脑的汇报了遍,可谓是暗流涌动。
最核心的问题是,皇帝病重,很多趁着太上皇大丧返京的王公贵族或是文臣武将,似是决定站队了!
一边是从印度回国的太子爷,一边是随驾西征荣归的汉王爷。
满朝文武皆知,皇帝似乎不喜皇太子,稍喜善开疆的汉王,出征这几年,又是汉王陪在身边,保不准真得要变天。
就像一位老富翁,按理说会让长子继承大多遗产,但临终前长子不尽孝,都是幼子在身旁照顾,难免会作出一些违反常理又非常合理的行为。
汉王朱和墿在第一时间请自己入府议事,看起来挺着急的,足见事情的严重性。
回到公主府后,徐明武和昭阳公主第一时间入宫面圣请安,这是老规矩了。
只是,这次皇帝意外的没有召见,二人只是面见了徐皇后和昭阳公主的生母德妃。
下午,徐明武就入了汉王府。
王府前门庭若市,大大小小的官员投拜帖想要拜访汉王。
其实见不见面无所谓,只要王府收下投帖,有记录,就算是汉王党了。
王府内苑,汉王党的几个重要人物齐聚汉王府。
除了王大操等老熟人,还有几个新面孔,徐明武并不认得,想来是汉王朱和墿在北庭后收的心腹小弟。
其中一人满脸严肃道:“诸位,可靠消息,陛下正月巡视神烈山帝陵时,再度咳血,连休假的李太医都被召回去了!”
“这么严重吗?”朱和墿不由得紧张起来。
自正月巡视神烈山,到现在整整一个月了,一次朝会都没召开,朱和墿更是连父皇的面也没见到。
徐明武心中也是一突,难怪岳丈大人没有召见自己一家,连外孙都不见一面,原来是病重了!
看来病的不轻啊!
“太子去探望没?”武将王大操嗡嗡道。
朱和墿叹气道:“你也知道,天家的规矩,皇帝生病,皇子和诸臣不得探视,想必太子不敢逾规。”
打着孝顺的名义探视?
在皇帝眼中,窥伺时机,想造反的成分更多吧!
所以历朝历代,皇帝的身体状况都属朝廷机密!
你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就麻烦了。
比如这次,泄露皇帝咳血消息的,正月的事,二月才被透露出来,足见宫中保密做的多好。
然而,这消息始终是出来了,不管是谁的人放出来的,被宫里知道肯定要被清查的!
一条命换条消息,亏不亏只有自己知道。
“殿下,臣得到可靠的消息,太子的人马移防了!”
说话的是汉王党主管情报的官员,据说也是个锦衣卫世家,在情报上是个手眼通天之辈,不知汉王什么时候挖来的。
“移防?他们不是移到安南了吗?这次又换到哪里了?”朱和墿言语间只是好奇。
“台湾!”
“什么!太子的人马移防到了台湾?”王大操惊呼出声。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把在座的几个全都打懵了。
徐明武大皱眉头,安南是南军都督府的管辖范围,台湾却不是,那是海军部直辖的!
太子居然无视军机部规定的辖区,调动兵马!
要知道,从台湾到京师,不过两天左右的时间,相当于太子在京师旁边已经布置好了自己的大军!
“看来施琅、刘国轩等海军大臣已经投靠了太子,失态对我们非常不利啊!”
朱和墿也颇为着急,施琅那厮还掌管着长江舰队,控制长江水道,万一遇到突然状况,他的舰队可第一时间封锁南京城和秦淮河.......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昨日朝国公李少游入京,面圣被拒后第一时间去了东宫,听说当晚朝国公的贴身幕僚便急急返回东瀛了!”
闻言,徐明武倒吸了一口气。
傻子也能看出来,朝国公似乎是与太子达成了某种协议!
李少游这厮一直想当东瀛王、土皇帝,他或许不想造反,却一心想要站队下一任皇帝接班人,混个从龙之功。
这次,便是他瞅准的机遇!
听到最后,汉王的脸上已经浮现一层薄薄的冷汗。
显然,太子已经提前最好了万全准备。
可是,自己汉王党的人马,却少的可怜,因为,他的人马全被父皇留在欧洲了!
若是父皇真的不行了,又想将皇位传给他,自己也没法子守住这个位置啊!
眼下他只能依靠老师杨其礼的龙骧夜不收,还有王家、徐家,以及王妃家的军方势力。
若是开国公徐青山在,也不至于会出什么大乱子,他执掌中军都督府天武军,负责京师防御,可镇压一切不安定因素,可惜他远在维也纳!
汉王党众人密谋了一番,朱和墿命令众人立刻回去准备,他自己却陷入了沉思。
第1318章
献丹
天武大街,杨府书房。
杨士聪之子杨通俊一反以往温文尔雅的气度,变得十分暴躁气浮。
他满脸不快地说道:“老皇帝真够狠哪!如此大病硬是在宫里熬了一个多月不透风!也不召见太子,看来他是铁了心要把大位传给汉王了!”
周培公、施琅等人对望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焦急:“那怎么办?”
躺在太师椅的杨士聪终于开口了:“昨儿我打听了,太医说,我们的陛下看样子过不了这个夏天了,当务之急是要抓住直隶的兵权!”
施琅点了点头:“军队方面阁老请放心,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目前基本都是咱们的人!只是太子殿下行事过于谨慎.......”
“谨慎”不过是施琅的客套话,其实他是想说太子行事太过墨迹了,一点都不果决,这种情况应该直接监国的!
杨士聪面沉似水,轻轻摇了摇头,忽然道:“听说欧洲有国家搞了个大维齐尔(总理),还有选举君主制,贵族掌控议会,老夫觉得不错.......”
嗯?
一圈心腹陡然心中大动,似乎有些明白了杨阁老的意思。
这几年,皇帝西征不在京师,皇太子也远在南亚印度,朝政完全由内阁把持,作为内阁首辅,杨士聪突然感受到了没有皇帝压制的快乐。
结合对欧洲一些国体的了解,他早早萌生出一种超时代的想法:架空皇权,首辅监国,内阁管理国家!
杨通俊狠狠地点了点头,阴沉地说:“父亲,依我说,干脆咱们一不做,二不休,调兵入京,来一次玄武门兵变,一勺子烩了他们,扶太子登基!”
一言既出,满座震惊,一勺子烩,那不是把天武皇帝也包括进去了吗?
周培公颤声问道:“杨大人,如此牵扯就大了,太子愿意吗?军队能听咱们调遣吗?”
杨通俊胸有成竹:“你这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什么叫太子愿意吗?成者王侯败者贼,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还不是皇帝当的开开心心的吗?后世谁又说什么了?”
他接着道:“我都盘算好了,卫戍京师的天武军刚刚西征归来,大半都在休长假,剩下的直隶城防军,都是咱们的人!”
“姚启圣可是皇明军校的总教习,他是父亲大人的门生,在军中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只要咱们诈称京城有人叛乱,城防军就可以调进来清君侧,”
“只要我们动了,太子的人马不动也得动,到时数万大军登陆控制整个直隶,天下就易主了!”
见他如此大胆,周培公摇头苦笑着说:“杨大人呀,弑君谋位可不是什么好名声,真要这样,事情就捅破天了!”
眼看着众人似乎被吓破了胆,杨通俊连忙道:“谁说要弑君的,太上皇刚走,也让他做做太上皇,我们只要兵贵神速,抢先封了乾清宫控制住紫禁城就行,太子承袭大宝,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杨通俊正在兴致勃勃地往下说,却不防杨士聪一拍桌子,低声呵斥道:“住口!”
“你昏头了吗?陛下执掌乾坤几十年,即便病重在榻,他就没点防备?”
听老爹这么一提醒,杨通俊傻眼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