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1065


如果各个部族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赤方氏居住在南丘,从彻河抵达赤方氏的路线是“XXXX”。
谢谢!
妘载大概就换成山海内的习惯和大家说了一通,并且特地和蘖芽,菁华,?芦等几个部族询问了一下,百里茆,黄堪山等几位巫师都表示,今年的谷物,确实是比起往年来都要健康、丰满的多!
“今年肯定是大丰收!”
百里茆对此很有信心。
有了言传身教,各个部族的巫师和族长都互相交谈起来,大部分部族抱着观望态度,决定看看菁华,蘖芽等部,今年的收成到底有多少。
而关于西南源头的事情,大家表示,也只能等秋收之后,到了入冬前的一段时间,再派点人手一起帮忙去看看,毕竟这也是南方的大事情,而南方没有冬季,所以整个所谓的“冬季”气候还是很不错的,适合组团郊游.....
那么就定了,相约在冬季!
各个部族的巫师向洵山和柴桑的人们告辞,同时也特地过来与赤方氏告别。
当然,各个部族的大致意思都是“有空来我们部族吃饭啊”之类的。
不过依照上古时代的个性,这并不是客套话。
开玩笑,各个部族也不傻,吃饭氏...哦不,赤方氏,赤方氏一共就一千来号人,老人妇孺占了六百多,哪怕就算都来了,难道连一顿饭都请不起吗?
你以为我们的农作物都是白种的?
这要是说出去可就丢脸啦!
而在各个部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之后,妘载也终于能够带着出来的一百多号人,向南丘折返,之前四百号劳动力,还要留下一部分进行打猎工作,老人们则是去耕地,而部族的内部建设,也就暂时停止了一段时间。
这几日一直有人来报信,说南丘并没有遭到袭击。
这让妘载安心了许多。
“接下来,赤方氏在秋收完成之后,在冬季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内,最好能从天壁山附近勘察些线索。”
大羿表示,自己可以带个小徒弟去,就妘蒙了。
在经过赤松子的恐吓之后,地犹氏巫师又被自家的神灵打了一顿,现在脸部骨折基本上暂时起不来,山都神在打完之后,听了地犹氏族长的仔细分析,表示自己可能打错了。
但是怀疑并没有打消,而地犹氏也面临秋收的问题,这个工作他们是不会给那些奴隶作的,所以,大家伙在这个时期,基本上都消停了一会。
只是妘载回到南丘没有两天,正准备再开拓一个新的区域时,门口的哨人跑来告诉妘载,有告师氏的使者到了。
妘载正在和赤松子学习如何炼气,夏日的气都已经灌注入身,现在要做的,就是从内而外的,把这些气完美的炼化掉.....
在南丘大门口外头很远处,丹朱看到了那条大水渠,这是赤方氏标志性的建设产物。
他看了好一会,在告师使者小心翼翼的催促下,来到了南丘大门。
丹朱一抬头,看到了赤松子,愣神之后便是大吃一惊!
“你是赤......”
“我是叱咤风雨的乔松!”
赤松子一把夺过话语权,同时对已经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妘载道:“诶呀,载啊,看看你师父我的朋友,他也是大升的朋友,他叫......”
赤松子突然想到,丹朱这个该用什么化名?
然而丹朱这时候自我介绍起来,语气倒是有些不好:“你就是那个擅自决定更改河道的,赤方氏的巫?这么年轻.....好了,认识一下吧!我的名字,我来自中原,世人一般称我为丹......”
赤松子连忙道:“他是丹霞山的阿红!”
第一百四十四章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妘载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土味名字?
虽然上古时期叫阿什么的很多,毕竟阿在加诸于名字之前时,只是一个虚词,如果是在名字之后,那就是代表“山”的意思,放在字句中间一半是动词....
好吧这不重要,丹霞山.....山海的丹霞地貌很多吗?北方的只有西北大荒有吧.....还是说仅仅是中原一座普通山脉的名字?
妘载震惊,而丹朱更是震惊。
阿红是什么东西!
“赤.....”
赤松子:“叱咤风雨的乔松!好了不要再说我的尊号了。”
丹朱感觉到不对劲,但是丹朱这个人,被帝放勋说是喜好争辩,若说是抬杠显然不正确,其实就是看不惯那种喜欢藏着掖着的人,如果谁说话的时候,话里有话,那么丹朱是一定要怼他两句的。
丹朱觉得这个事情不对,那他一定要和你好好讨论一下,直到这个事情对了为止。
但是面对赤松子,丹朱还是有点尊敬的,毕竟是自己爷爷的老师,这个辈分差在这里,丹朱再喜欢争辩也不敢和赤松子争,于是好不容易憋住,而后面的告师使者则是一头雾水。
“好了好了,你去吧,和告师氏大祭师说一声,如实回禀就好,我们正好是认识的老朋友,都是一家人。”
赤松子对告师使者很热情,但一边热情一边希望他赶快走。
因为赤松子不知道丹朱对告师使者,究竟有没有透露他的身份。
丹朱心中那种违和感越发强烈,他盯着妘载多看了两眼,随后转头对有些不知所措的告师使者道:“便依他的话吧,我确实是和这位野老相识。”
告师使者见到正主发话,也是松了口气,告别道:“既是这样,那我便先回去了,不多打搅大使者。”
丹朱自中原而来,又是帝之长子,更是帝之使,告师使者便尊称他为大使者。
“多谢告师氏。”
丹朱也和告师使者道别,而没想到大使者居然对自己这么有礼貌,告师使者不免再度感慨,中原到底是礼仪之地,人文精神和南方大不一样啊。
送走了开心的和花一样的告师使者,赤松子对妘载“建议”说应该去准备准备秋收的工作了,今天的修炼就到此为止,妘载觉得赤松子似乎有点问题,因为这位使者是来自中原.....
妘载:“那个.....”
赤松子:“载啊,听话,师父我和这个忘年交好久没见了,多谈谈,回头再让他来找你啊....”
妘载不说话了,挠了挠头,违和感十分强烈。
不过秋收的工作任务,确实是应该准备一下了,今年的秋收之后,关于稻谷的脱壳,妘载准备让妘梁他们弄几个东西出来,也就是连枷,石磨,还有踏碓。
讲道理,这东西同样属于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但是一旦使用就能有很大好处的,农村家家户户都能看到的基础木制器械。
人族的进化,农业粮食的不断增产,其实和机械是最离不开的。
机械是独属于人族的美学,亦是最有别于万物众生的能力。
在山海的时代,主要的器械制作,以石,木,土,铜,皮此五类为主,这五类基础材料,几乎可以制造出早期的一切必要器械。
至于用蚕丝、麻来织布的纺轮,这个东西不是妘载弄的,而是此时是中原早已普及了这玩意,所以部族里面直接就可以制造出这个玩意来,这就是一个中间有孔的轱辘,也就是曾提及的,那个被灭掉的,把玉轮当大转盘玩的部族最先使用的.......
而把它用来纺织,是二百多年前,黄帝他老婆,黑科技二把手嫘祖首先使用的。
妘载突然觉得,这个时代真的神奇。
原来黄帝距离现在的自己,才不过二三百年而已.....
在五龙氏之后,至太古三皇的时代,人族已经熟练驯养各种农作物,而给谷物脱壳的办法,也是最原始的舂米法,先民们用杵臼等石质工具,对谷物进行粗加工,但这难以提供大量的去壳净米....
麻烦的事情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于是妘载便不再纠结阿红的问题,既然“乔松”要和“阿红”聊聊许久不见的家长里短,那趁着这个时间,自己也要去做一些该做的事情了。
等到妘载离开,赤松子呼出口气。
差点就被丹朱这个杠精给破坏了考察计划。
赤松子早已加入了妘载的考察计划之中,虽然他见过重华,但不得不承认,在改善民生方面,虽然妘载本身大德不够,为人还喜欢说一些莫名其妙的,他听不懂的话,但对于部族以及周边群众的团结以及改善农业,水利的各项手段来看,这一点上确实是比重华要好得多了。
“帝师.....帝师?”
丹朱戳了下赤松子,皱着眉头:“帝师赤松子,您怎么会在这里啊?”
赤松子则是道:“我还想问你呢,你怎么来南方了?”
丹朱把三苗的事情说了一遍,同时表示中原派他过来在南方搞点动静,顺便整点业绩。
赤松子神色古怪,又叹了一声道:“帝现在也很糟心吧,你说你啊......”
丹朱道:“现在早就不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伏羲氏时了,我对于中原的天帝位,不感兴趣,加上我的身份敏感,即使要做,也只能做辅佐,做天帝的话....可能与帝挚的结局一样吧。”
公天下的时代,没有大的德行与政绩,没有大量人民的推举是不能上位的,即使上位了,最后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人推翻。
帝放勋继承了帝挚的位置后,便到处联合部族,把中央的凝聚力提高,并且发动对外战争,同时立刻开始修订历法,甚至在自己的兄弟实沈犯了大错,更与兄长契不合,于是帝放勋毫不犹豫把他流放到山海的边缘,至大夏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