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1065


他望着赤方氏的高大土墙,感慨万千。
他肯定是要回来的,他要看一看,妘载口中,可以比肩中原的“天府之野”。
————
在羲叔走了的几天之后,妘载和妘荼,也开始进行一项新的工作。
写书!
当然,事实上应该叫做“农村工作手册”,这个“书”,啊,其实是竹简,妘载准备编写一个系列,至于内容.....
“第一卷简就写二十四节气的判断,第二卷是观天之术,第三卷是勘察水气,第四卷是耕田收谷,第五卷则是各类可以种植的谷物与作物....”
“第六卷是粪土的挑选与土壤辨别,第七卷是施肥灌溉,第八卷养蚕种麻,第九卷是捕鱼和养鸡,第十卷是基础器械制作.....”
“第十一卷是果树栽培,第十二卷是总结常识.....暂且就这样吧,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妘载没有找到多少果树,上古时代人们驯养的是五果,桃子是其中之一,然后就是大枣,枣树已经被移栽过来,虽然有神化的保护,不必担心移栽不成活的问题,但是妘载还是简单教了大家嫁接的方法。
技术放在这里,总有一日会用上的,知识都是好东西。
但妘荼有些无奈,这可不是几天能写完的东西啊,巫真是想到什么做什么,还要让那些部族巫师过来传抄....虽然是收钱培训,但是刻字可是很费时间的。
“听说洵山有种李树,要不要去买点?”
妘荼这么说着,上次出去菜药,也带回来不少好东西,同时听到了这个消息。
妘载觉得很可以,回头就拿小推车订单去换,多给两辆,看看能不能谈成。
李子是好东西啊,如果有青梅的话,五果就差一个杏了,不过杏好像在南方找不到.....
“让我看看你的箩筐里有什么好东西,山伯呢?”
山伯听到有人叫,立刻拉着箩筐过来了。
面对艰难的生活,山伯终究是屈服了,逃也逃不掉,就在这里干活吧。
妘载在里面翻找,因为妘载以前和妘荼他们提过,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看起来很有意思的草,都摘点回来,说不定就有好使的药啊,吃的啊,什么的。
开局一个筐,收入全靠捡。
妘载翻了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草药,里面也有好几种治病止血的,总的来说收获很不错,而更多的则是连妘载也不认识的,甚至有看起来就像是杂草的玩意。
妘载扒拉一下,抓住了一根萝卜!
“萝卜!太好...等等。”
妘载看到萝卜,吃惊之余便是惊喜,没想到刚说没多久,妘荼的自动寻找农作物功能就被激活,靠着遇个草就要拔起来看看的特性,成功找到了这个玩意。
不过下面还有另外一个让妘载很熟悉的东西。
“这莫非是...”
妘载眨着眼睛,看着下面其中一个焉不拉几的植物,随后瞳孔逐渐瞪大。
“卵蒜?!”
妘荼一听这个声音就知道来好事了,恐怕这又是什么能吃的玩意,不然巫师不会这么兴奋,于是道:“这个东西和中原的小葱看起来差不多,我以为是葱呢,就是根有点胖,我吃了一口,有点....难受。”
中原在这个时期已经有种植小葱,这种是原产的玩意,在这个时代的模样,看上去确实是和野蒜差的不太大,甚至分不清楚而乱叫,但这也有因为它俩个都是一家草的关系,就像是小青菜和油菜花都是十字花科的一样。
这不是古诗文里“薤”吗!
妘载眨了眨眼,当然,这个时期或许这玩意还没有被扒拉出来,有历史可考的,最早种植这玩意的时代是商。
而大葱的种植是有明确记载的,在春秋时期,管仲带着齐国的兵马干了北方的山戎一刀,发现他们种植大葱,然后啃了一口。
乖乖,那齐鲁大地人的某种奇怪癖好瞬间觉醒,然后就全都帮他们收了,收回去之后,一边自己吃一边卖到天下去种。
“可惜,小葱喜寒和温,厌恶炎热,不能在南方搞....”
部族有姜,有卵蒜,这个东西虽然没有大蒜看起来膨胀,但是效果和作用都差不多,大蒜这种东西,要等西汉的时候,张骞去西域进货才能带回来。
北方有大葱,遗世而独立;西方有大蒜,再顾呛人鼻。
第一百七十六章
“铜钩族长”
种植晚稻的耕地里,甘盘氏被划分了一部分,这等于是赤方氏租借给他们使用的田地,也正是上一批次,那些赤方氏生怕粮食不够,而又开拓出来,结果到头来没有人手去“精耕细作”,最后只能再用广收薄种之法的那部分田地。
甘盘氏要开始建设自己新的家园,他们把位置定在赤方氏与三山四野之间,在那里有一片茂密,未曾被开拓的小山野,当然比起南丘、山伯之野来说,地盘真的是很小了。
其实那片小山野,不适合部族大规模扩展,妘载曾经建议,去山伯之野发展最好。
但是穆至表示过,如果要建设新的,所谓的“南方新农村”,建设“天府之野”的话,三山四野与南丘之间,肯定需要一个“中转点”的吧?
甘盘氏深感赤方氏再造之恩,情愿落座在那片小山野,充当一个中转的地方。
至于部族以后壮大了,迁不迁移,那都是至少十三五年之后的事情了。
即使现在努力的生孩子,孩子们至少要十三岁才有打猎的能力,十三年,如果真的按照赤方氏现在的进程,穆至完全相信,那早已经把南方连成一片,成为了天府之野。
而那时候,迁不迁移,又有什么必要吗?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低洼的地方填平,高耸的地方铲掉,没有什么是人的双手做不到的,既然甘盘氏选择了重新开始,那就要用最大的热情,拥抱新的生活!
小山野的建设正在展开,所以甘盘氏的田地里,只有一部分的老人,老人们负责抢种晚稻,而甘盘氏剩余的战士,乃至妇孺,孩子,都去参与了小山野的开发。
他们希望赤方氏给予这片新的山野,以新的名字。
那是妘载和妘荼,曾经两人前去西南,见蘖芽氏时,路上经过的地方。
这里是一片褐色的土地,有一条湍急的小溪流,还有一片拦路的巨大石丘。
但现在,茂盛的森林消失了,石丘上,有新的,简陋的建筑被搭建起来,那是甘盘氏的临时居住点。
妘载受到穆至的邀请,来到了这里,而同样,妘磐被丹朱拉着,加上妘梁三个木工师,准备来这里进行“期中考试”。
按照丹朱的说法,反正瞎考也是考,不如在这里直接帮人家搭房子,学了这么久木工,搭几个内嵌的梁柱难道都办不到吗?
“山野的名字....”
甘盘之野?
其实也并无不可,但这样看起来似乎没有水准。
难得别人要求自己这里起名字....
“阿红你怎么看?”
丹朱则是道:“山野与大泽,湖泊,江河沧海的叫法,像是阏之泽,这个阏的意思是水流不通.....”
阏之泽的水确实是和外面的交互很少,通向外部的水系并不是很多,相比洞庭湖、翼之泽,雷泽等来说,确实是称得上“阏”了。
地名要么用这个区域的特点来命名,要么就是这附近有什么出名的山,要么就是以地名来附加,当然,你也可以随意起,反正称呼而已,你开心就好,比如起个羔子之野,狗子之泽,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妘载看到那片巨大的石丘,忽然脑子里有了念头。
“硕!”
“畀!”
丹朱顿时眼前一亮!
硕,指的是巨大的石头,而在中原,一般用作“硕果”。
畀(bì),字从田从丌,田指农野,丌为基础、支架。畀“把田地支起来”,也做“把土地分给同伴”!
畀最早出现在尚书之中,讲的是“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鸿九畴”,这是说鲧盗窃息壤的事情。
硕畀之野!意思是:巨大的土地,分给了同伴,使他们居住在此的山野!
妘载把这片新的山野的名字刻在竹简上,交付给穆至,而穆至认真小心的收下。
明明是小小的土地,但却要起名为“硕”,不仅仅是因为那片巨大的石丘,也是因为,妘载口中的“硕土”,应该是这整片南方的大地!
当然,妘载还给这个山野起了一个吐槽式的名字,不过没有给旁人知道。
3.1415926之野......
丌(qí)的本意是垫物的器具,当然不是“π”,而且这个时代的甲骨文,这个畀字并不是这样写的,而是上面一个三角四格的田,下面一个交叉的支架....
妘载自己这样吐槽是因为他能对比后世文字和这些甲骨字。
在起了名字之后,甘盘氏得到赤方氏的帮助,很快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建设时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