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1065


直至过了几日,那个名为大文(放齐)的老人回来,并且告诉重华,现在有一个地方正在招治理者,属于辅佐工作,如果“应聘”成功,那么就是公务……咳咳,那么就是小官了,受到陶唐氏承认,每三旬可以得到一些肉类的补贴。
“半载,如果管理优秀,还可以得到两头豚的奖励。”
每个月有五两肉贴,半年绩效考核优秀还有两头猪?
重华一听,琢磨了一下,准备试一试,毕竟这听起来是个好差事。
一问地点,是在商丘。
但重华挠头,因为地不能荒着,家里现在没有多余的人,妹妹也不能耕地……
于是……
第二天,重华家门口,那九个新搬来的大汉邻居,自告奋勇的说要帮重华种地!
“好兄弟,我们既然是邻居了,你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我们的事情还是我们的事情,这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
“是啊,为邻居帮忙,这是份内之事!”
热心肠的邻居们接管了重华的家,而重华的继母则吓得够呛。
于是,重华开始踏上前往商丘的路途。
————
南方,南丘,赤方氏。
妘载也已准备好行囊,和大羿一起,随着二八神人,前往岭南之外的比翼旷野。
对于这次前去帮忙点火,顺道考察煤矿分部,妘载开始显得兴致勃勃。
地质勘探啊。
又回到自己的老本行了!
只是妘载摸着口袋,检查工具的时候,在一堆铜质,木质,铁质的工具下,冒出了一个咕头。
“咕叽叽!”
咕子放弃了和精卫们玩耍的机会,偷偷摸摸,藏到了麻麻载的兽皮包里。
咕子戴着自己的小斗笠,表示它也要出来看看,也要出一次远门!
天南地北,年轻的人们,向着各自所向往的远方,踏上旅途。
第二百八十章
厌火国要开矿
季春,谷雨。
时值春暮,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
岭南的路并不好走,但好在二八神人们带路,神人们的大脚步来回践踏,不好走的路也被踩踏的好走了起来,凡是凹凸不平的,都被践踏干净,而因为今日有雨,所以二八神人才得以显身出来。
抓紧趁着下雨的时候,快速的行进,因为只要太阳出现,二八神人就会没有力气
二八神人是司夜之神,到了白天就变得懒洋洋的,大多数情况下会直接隐藏起来,就像是他们开始来到赤方氏时的那样,或许会藏在影子里,或许会藏在山野间的黑暗中。
庞然的身形,却能大能小,变幻自如。
妘载已经见识过,在白日的时候,十六位神人藏在自己的影子里,到了夜幕时分,巨大的十六道身影从妘载脚下的小小影子内,齐齐出现且豁然拔高,那出场方式,像极了不带烟雾版的阿拉丁灯神。
地犹氏的部族所在地早已经路过,山都神曾经的活动区域,也被大家迈过,于是进了天壁山,山路不知行远近,数十里苍墨,天壁山的反面,就是融天山。
《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融天岭和巫山山脉、葛山群系一样,是绵长形式的山脉,向西南延伸至大南岭。
路途遥远,妘载和大羿在前面走,当天色有变化而黑下来的时候,妘载就把咕子拿出来,因为咕子的两个眼睛在晚上,可以当手电筒用,比妘载自己的太阳拳好使多了....
“气压不正常啊,今年岭南这里恐怕又要见到吼天氏了。”
吼天氏又要来了,不过这一次就不是帮忙对敌,而是要进行设施破坏了,不过妘载并不担心部族,因为乔松在家,老师身为炼气士,能够驱使雨云,再加上风向标的变化,族人们有了上一次应对吼天氏的经验,这一次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对于上古年代的人们来说,只要粮仓不飞了,其他的建筑飞不飞都无所谓。
“我们走了不少时间了,这片山野我来过。”
大羿对妘载道:“这里是上良的原野,意思是‘高处的丰收之地’。”
“厌火国,从上良之野向南方继续走,大约走上六个昼夜,就能看到。”
“至于位置.....”
厌火国在三株树的南方,三株树在厌火国的北方,而二八神人在毕方鸟的西南方,二八神在羽民国的东面,毕方鸟在二八神的东面,在青水的西面。
而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是灭蒙鸟的巢穴,结匈国在灭蒙鸟的北方,三首国在灭蒙鸟的东面,羽民国在灭蒙鸟的东南,厌火国在灭蒙鸟的南面。
从此就能得出....
好吧,妘载在听完大羿的讲述之后,开始有些怀疑自己的地理知识。
上古年代的路标也实在是太乱了点。
大羿自己说着,自己能够理顺,但是妘载却必须要画个地图。
“三株树所成长的赤水附近,就是灭蒙鸟...”
妘载画完地图之后,大致了解了,厌火国,比翼旷野,赤水岸,这三个东西就在一个横向椭圆的圈子内,这个圈子偏向西南方,而羽民国要更靠南,稍稍向东,被踢出这个椭圆,所以才会觉得,羽民国的位置和其他地区格格不入。
但是有了灭蒙鸟的“东南指标”,羽民的位置就明确指出来了。
南方山多,位置也模糊。
跋山涉水,当妘载从上良之野出发,走到第八片山野的时候,登高眺望,在那并不遥远的前方,一片浩大的浑浊水流,缓缓流淌!
而石仞之城就在这片大水的不远处!
“到了,这里就是赤水岸,那个大城,就是厌火国!”
大羿指着那片浑浊的水流:“顺着水流而下,就能找到三株树,而三株树附近,就是比翼旷野!”
长途跋涉,终于,近在咫尺之间!
————
轰隆!
厌火国附近的煤矿山,发生了塌方事故。
义均整个脸都是灰黄色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难堪,重要的问题是扬起尘土差点把他活埋了。
矿洞的建设失败了。
采矿行为,在古山海,从太古三皇的时代就开始了,不过那时候是露天采矿,而太古先民们并不懂得金属矿物与石头的本质区别,只是觉得这种石头比较坚硬,于是会废很多力气去想办法打磨这些“坚固石头”,有了坚固石头,和其他的石器发生碰撞时,胜负就显而易见。
当然,在物质充沛的这个时代,更多的情况,是直接上手,不去敲打,把土层扒开,下面就能把矿捡走。
古代的完整采矿业,在夏代时期,铜器开始普及时,才得以完整发展,古羌人在四川甘肃一带挖山,古中原人,古南方人则是因地制宜,有山就钻.....
不过这个时期,所挖掘的矿洞,还很浅。
商代的时候,已经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铜矿采掘。
后来到了战国时期,《管子·地数》总结了矿床中矿物的分布规律,指出可以根据矿床和矿物的共生关系来寻找矿床。
都江堰的制造者李冰父子,打出了盐井,而汉代更是挖了“火井”,这个东西说起来比较魔幻,其实就是深六十多丈的“天然气井”,然后用这个“火井”来煮盐.....
西汉时期,不仅仅是有煤矿冶炼技术,同样还有火井勘探技术,这样一看,似乎如果那时候人口够高,生产力够强,说不定就能产生工业革命.....
但也就是想想罢了....因为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多因素困扰的,不过这些技术确实是有的。
此时义均就是想要继续向里面加深,但是他所琢磨出来的加固措施失败了,坍塌之后,埋了不少人在下面,厌火国的人们都有些愁眉苦脸,他们脸上的煤黑都被灰土覆盖了.....
“呼呼!”
有一个国人喷了口火,抓了一把兜里放着的煤丢在嘴里咀嚼。
祸斗群的问题不能解决,他们就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开矿,但是狗子们是喜欢打游击战的,人不能和狗一样天天向山里钻,毕竟地还是要种的。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上古时代的黑科技“火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