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1065


也只能说是有些关系了吧,毕竟女英的地位身为帝女,那就可不是自己能够高攀的起的了。
————
女英回去之后,精神恍惚,食不言寝不语,那心里面剩下的也全都是慌乱了,平素里的强势一下子都化成了水,六神无主之下,她前去寻找娥皇。
但是天意弄人,娥皇并不在家,据说是受到帝命,前去找帝放勋去了。
自己的姐姐在政治上,以及道德上,知识上,都远胜于自己,女英突然感觉自己很没有用处,一下子又变得十分委屈起来,更不免想到当初重华和自己分别时,所说的那些话
而就在女英自怨自艾的时候,另外一边,不在这里的娥皇,被帝放勋叫过去,让她去看的,正是丹朱手里的那两卷简牍。
“这是”
娥皇和丹朱一样有资格出席大会,毕竟娥皇是长女,即使是作为政治联姻的筹码,帝放勋也是希望她能拉拢一个强大的部族的。
就像是黄帝的四个老婆,嫘祖擅长织造业和手工业,嫫母擅长治国理政,而剩下的两个,方雷氏的女节和彤鱼氏丽娱,这两个就是政治婚姻,女节是帝榆惘儿子雷的女儿,也就是说这个关系就暂且不谈了,而剩下那个,属于拉拢白水部落联盟而意外得到的妻子,这两个就是政治婚姻,比起嫘祖和嫫母,她们两个能拿得出手的政绩,也就只有梳子和烹饪了。
娥皇仔细看着简牍上面写的那些东西,她越是看,越是吃惊,越是诧异,第十二卷写的都是生活常识总结,对于妘载来说,年幼时乡下家里还有一本赤脚医生带来的小本本,里面记录的很多东西,都被他写在了简牍上,而娥皇现在看着,更是陷入了一种思考当中。
有很多事情,都是平时常见,但是没有细致深入去思考的东西,常见的东西,未必就一定寻常,里面藏着的秘密,或与人为善,或与人为恶,而这种东西的推广,可以预见的是,最重要的,是教会人们如何预防一些基础疾病。
上古年代的疾病,虽然人们身强体壮,但是小病不容易得,大病一来当是如山倾倒,一命呜呼实在是太常有的事情了。
“阿父,此简是何人所做?大善!”
娥皇看完之后,对帝放勋并不吝惜她的夸赞,而帝放勋也点头:“我也觉得大善,而这个人,说来有些神奇,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原来这个世间,有人擅长工,有人擅长农,有人擅长争斗,而有些人”
“你觉得,著此简者,可谓世间大贤否?”
第三百六十一章
粮食战争(上)
士敬来到中原有了四天,有崇氏开始从大河南岸回迁,而这时候,得到了风声的农师姬弃,火急火燎的过来找了重华,表示要见一见那个南方来的女子。
他想要见士敬的理由,自然就是因为那些农业方面的问题,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南方人,这必须得好好问一问其中的问题。
“你带着她在这里闲逛,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我的土地上来,南方有新的耕作犁具,而我这里有新的耕作方式,你看,我们就像是交汇的水流一样”
“我还听说,南方还有一些新的谷物,我想知道它们的模样那些是本来就生长在天地间的,犹如不久前刚刚拿来榨油的油菜花一般,本就是自然的馈赠,只是还没有被我们发现。”
姬弃的个子很高,长得也不错,至少在士敬眼里很不错,当然比起年轻时候的鲧还是差了不少。
“我还有很多事情想要询问你。”
不论是牛耕是如何发现的,还是堆肥沤肥的问题,以及犁具等新形耕作用具的发明,姬弃在这一方面,就像是一块海绵,希望无穷无尽的吸附这些知识如同吸附水流一样。
士敬来到那片田地,重华跟随在一侧,姬弃则是大力给她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你看看这片谷田,南方带来的垄耕亩作,我在这上面做了改进,我称这种新的,来源于垄耕亩作的方法,叫做畎亩法。”
“把你们的垄亩,改为畎亩,垄本是走路的地方,但是现在,也可以进行耕作,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你看,那座丘陵就是我的耕作成果!”
“在地势高的土地上,就把谷物种植在畎里,在地势低洼的土地中,把谷物种植在垄上,高田种畎,可以抗旱,低田种垄,可以排水,且风随畎亩而动,上下齐有。”
“而你们南方传来的耙等碎土耕具,我尝试之后,发现用耙弄过的土地,比起没有弄碎过的土地,更要柔软一些,显然是土中的水没有离开。”
姬弃就像是拿到了新玩具的孩子一样,兴高采烈的给士敬看他改进的“耙”,并且道:“既有牛耕,我想着,用人来使耙,总是很累的,故而我让牛拉犁,犁改为耙,却也不甚好用,于是我又思考,便有了此物。”
“我叫它为‘耢’,而与耙一样,都可叫做磨田器!”
姬弃用荆条和尖头木棍编织成类似栅栏一样的东西,这就是耢,在这个东西的上方身上压上圆形且沉重的木头,再用牛在前面拉,这样就成了牛耕耙。
士敬有些诧异:“巫所说的,用耙来碎土,确实是可以让谷物长得更好,我倒是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因为我新入赤方氏不久,只是觉得这种法子新奇好用罢了。”
姬弃感慨:“恨不能相逢!这世间,谷有多少,关乎着人的口粮,山中的野兽也有生死轮回,掌握了谷物的种植,人族才得以逐渐繁衍壮大。”
“太古三皇的时期,人们茹毛饮血,远古三皇的时代,终于逐渐脱离了与野兽般的蒙昧日子,燧人钻火,有巢构木,知生氏教导人们‘夏多积薪,冬则炀之’,人族从而学会了生产”
“打猎终究不能满足人的口腹,饥肠辘辘就会让许多人死去,大地上的羊群有狼维持着它们的数量,而如果失去狼,羊群就会肆无忌惮的吞噬草原而不断壮大。”
“生命生长,是需要岁月的,那很漫长,谷物生长,却只需要一个春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天不怜万民,何以生百谷?”
姬弃笑道:“我是帝夋之子,也知道天下曾经收到过什么样的灾难,天灾人祸,微弱的部族想要存活实在是太过于困难,但即使是一只虫子,也有吃的本能。”
“我请你来这里,看我的发现,不是向你炫耀什么,而是我希望,如果有一日,你回去南方,一定要把我发现的知识,告诉那位巫师,这样他们能够吃的更饱一些。”
“南方带来的耕作技术,能让中原吃饱了饭,我们吃饱了,就要把琢磨出来的更好的方法,再还给你们,有朝一日,我希望天下的人,都能不再受到饥饿的苦难。”
人与人的理想是不同的,士敬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而重华也被震撼到。
大家都以为农师天天埋头在土地里,拨弄那些菜苗与谷物,却谁也不清楚,在其他人碌碌着向地要食的时候,农师正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大地的力量,地生养万物,但是地不会主动去给人族生长那些谷物,所以如何利用地力来吃饱饭,这就是人要做的事情。
“你看看,这是我发现的新的谷物,它也是能吃的,我叫它为秫,这也是得益于你们的启发!原来这天地间,还有如此多的谷物能吃。”
“神农尝百草,五谷正在百草中,如果不试着吃一吃,你又怎么能知道,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士敬突然想起来,说道:“你知道麦这种谷吗?”
“麦,当然知道啊!”
麦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在山海的历史之中,从遥远的西荒之外传递过来,当然最先种植的还是西荒的西王母氏,在进贡的时候带到了中原。
商代的甲骨文表示,麦子在那个时候已经广泛种植了,当然,不知道商代种植的时候,是不是和周代一样,把麦子视为下等人才吃的玩意估计也差不多。
到了战国末年的时候,甚至还有部分东方以及南方人认为麦子是有毒的。
士敬问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只是道:“巫以前说,麦在中原应该是有的,说是可以制麦面来吃,麻麦皮都是好东西”
鉴于士敬很好奇麦子的模样,比起被妘载偶尔挂在嘴上骂人的话,想来这东西应该长得比较犀利,然后一看,果然是芒谷,就和稻子上长了针似的。
“把这个带回去的话,巫应该挺高兴的吧不知道这东西在南方好不好活。”
但就在他们于这里观看土地与谷物的时候,四方有使者,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有小国发动了掠夺战,在攻击属于中原的土地与部族。
第三百六十二章
粮食战争(中)
“宗国攻击了北地的程州山,掠夺了山下的部族,他们现在正逗留在北疆,占据了那里,程州山的东南面就是太行山...”
帝放勋的面色很不好,他正在看农村工作手册,结果突然有人跑过来告诉他边疆出了事情。
中原的管辖地就那么大,虽然东夷,百越等都名义上归附中原,但事实上人家也有自己的王与自己的大部族,大首领,名义归名义,帝也只是“天下共主”而已。
同样,有归附的,就有捣乱的,也有不归驸的,让帝放勋头疼的三个国家,北地的宗国,东南方面的脍国,还有最著名的夙沙氏,前几年也起来公开表示不遵从中原的调遣,但是贸易依旧可以往来。
而那个地方是百越附近,然而百越自己都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而夙沙氏则是管控着整个东南地方的盐业,这就导致百越的大首领,尤其是吴越地的大首领,在帝放勋面前打起了隔空太极拳。
但这并没有什么效果,中原能够打到吴越地,但是再向下去就很难打,而且太远,沿海地带气候又和中原不一样,上次打了一趟南方还是劳师远征,差点耽误了生产工作,对于中原来说,确实是够呛。
除非像是三苗那种大搞土改,反复横跳,到处造反,那真是叔可忍爸爸不能忍,必须锤他一顿让他知道现在是德治社会......
而夙沙氏的区域,刚好在吴越地更向南,中原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在那里跳舞摇摆。
而除去乱入的夙沙氏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强大不听调遣的,就是在南方敷浅原正北面,曾经给丹朱卖过小船的那帮部族的附近,有一个大国,叫做“胥敖国”。
这个国家也是在中原边境线上打游击,名为国家,实则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盘踞中原下半部地区收取保护费,当然近两年因为粮食收成不错,所以没有出来打秋风....
但现在这个架势,北部的宗国开始蠢蠢欲动,显然大河崩震,影响到了他们,使得他们没有粮食只能去抢劫,北地的人又本来就是穷,一穷二白不说而且还凶。
“战争开始了。”
这三个国家是盘踞在中原附近,又一直不肯归附的,属于刺头中的刺头,令人头疼的东西。
宗国动了,其他的两个家伙肯定也要动,大河崩导致大片的土地被挤压,无数的耕地损失殆尽,那都是连年轮换的原野,这一下,不仅仅是主要耕地失去了,连备用的轮换耕地也都遭了水灾,虽然开放了市场贸易,然而粮食问题依旧严峻。
帝放勋不可能把中央的储备粮白送给他们,而他们又不想拿其他的食物过来换,矛盾就此产生。
想白嫖?劫掠也是白嫖啊!
“昔年,程州山被崇伯攻打了一次,宗国远遁,仍不肯降服,如今他们卷土重来,是要再次占据程州山,君临北地而俯瞰中原?”
“蓬艾之间的小邦,简直狂妄放肆!连年侵袭,给脸不要,真当我是泥捏的!”
帝放勋年岁虽然高,但不曾昏聩,毕竟天天受气,脑袋清醒的很,人老了就要多运动,多骂骂人多打打架,多碰瓷,这样就开动脑筋,脑子就不容易僵化....
四帝在这个关头,让他们出去打架,说不定会阳奉阴违,上次大家刚刚闹崩,于是帝放勋仔细琢磨了一下,崇伯上次打的程州山,一战而克定宗国,如今这一次,该遣谁为大将?
“让夔来见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