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1065


那上溯根源,与赫胥氏极其相似的气息!
“火精?炎帝一脉?神农后人?”
神农出于烈山氏,故而烈山也叫神农氏,与其余的炎帝系脉都是亲族关系,血浓于水,而担任炎帝者,互相的亲族之间都是联姻通婚,故而本就有关联。
“太阳图腾!”
而这个太阳图腾,才是最让神明惊讶的地方。
连环爆炸短暂的拖延了胥敖大军的追击脚步,两只狗子喷火以创造一片山火区,此时整个大江北岸都已经被冲天的火光照亮,太子长琴看到山火弥漫,此时便要带着妘载离开,然而天神虽然不出手,但是意而子却不想让长琴如此轻易的过去!
不过下一瞬间,大江对岸,一条早已在江水中蛰伏许久的赤龙升天而起,这条虚幻的赤龙呼出龙吟,再下一刻,天上聚起乌云,意而子正要出手捉人,却被一道凭空而来的天掌打的翻了一个跟斗!
“谁!”
意而子踉跄两步,此时大江北岸,火光冲天,大江之上,突然暴雨倾盆,大雾破开,六气浮动,有一赤衣老者,江水粼粼之间,一苇渡江而来!
“我是你失散多年的亲阿父!儿啊,不是阿父说你,可你怎生这般调皮,还不让你几个叔叔离开?”
赤松子在大江上风度翩翩,正所谓是吃了脏话果实的祖安人,开口就是一句骂人的话,意而子勃然大怒,复又冷笑:“你就是南岸那个稀烂的炼气士?招摇撞骗,号称叱咤风雨的乔松?”
赤松子老神在在:“阿父在此!不是我说你,儿又有何事?”
意而子破口大骂:“你这老家伙找死不成,到处占我便宜,是可忍孰不可忍!”
赤松子也顿时大骂:“儿好不孝,居然这般骂你阿父!今日阿父就要好好管教一下你!”
一些之前准备讲述,但是被耽误的话
发现上一章的标题被和谐了(哈哈)......
脏话果实的祖安人....
——
之前一直有人说上古时代的人名不好记,正好之前也说过想开一个章节感言,说一说儒家和三皇五帝的那些事情,从八月底到现在,九月这几天好不容易清闲下来又轮到单位值班,也就一直搁置到现在,也就在这个章节感言里面一并讲了吧,人名关系什么的,放在后面一个章节。
首先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三皇,春秋的时候,老聃曾经把三皇列出上下来,也就是在正文之中,我提到过的“远古三皇”。
分别是:
钻木取火的【燧人氏】;
圣人构木的【有巢氏】;
还有教导大家进行手工业生产的【知生氏】。
这三个人是下三皇,庄子则不称上下,说他们三个就是那个时代的三皇。
而我们最熟悉的,也是在下三皇之后的“三皇”,就是所谓的伏羲、神农、轩辕,这三位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三皇的说法有很多,里面取的是《世本》的说法,世本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以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
黄帝这位吃了箭垛果实的箭垛人,他如果是三皇就不能是五帝,如果是五帝就不能是三皇,所以很多书中,如果黄帝没有位列三皇,那他基本上就在五帝第一位,而他儿子少昊可能会被移除。
顺带提一下,黄帝是“箭垛”的说法,出自于胡适,虽然胡适这个人属于新月派,不太被周树人同志所喜欢,但是关于黄帝的说法,胡先生说的确实是有点道理。
“当你不知道一样东西是谁发明的,你完全可以丢在黄帝头上。”
至于燧人,伏羲,神农的版本,是出自于《尚书》。
《风俗通义》则说三皇是“伏羲,女娲,神农”。
《白虎通义》则是把女娲换成了祝融。
入选过三皇的,还有专业开山、大堤维修的包工头“共工”,应该就是共工氏传说中“霸九州”的那位“九州伯”。
然后,说完这六位,还有几个人,需要提一下。
也就是“望获”、“岳鉴”、“居方”。
只说氏族名字,肯定没人知道,那么换一个说法。
天皇,地皇,泰皇。
这就应该被大部分了解了。
泰皇即人皇,唐代司马贞补三皇本纪的时候,补充过,泰皇即人皇氏,九头者。
《春秋纬命历序》:“人皇出暘谷,分九河。
这三位的氏族名字,是在仓颉造字之后,后世追溯的名字,所以,这三个氏族名,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
望获,希望捕捉到猎物,证明这个时代人们遭受灾难,食不果腹。
岳鉴,勘察山川,证明这个时代的人们正在进行迁移。
居方,居是“未曾移动的身体”,方是“边塞”或者“土地”的意思,证明这个时代,在人皇氏的时期,人们终于摆脱了颠沛流离而定居下来。
有了定居,才有了后来燧人氏,有巢氏的取火、构木行为,即使这几位和燧人,有巢并不是在一个地区的人。
这三个氏族可以看做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必然不会是单指三个氏族。人皇出暘谷,分九河。可以看处,这个时候,大河文明开始诞生了,这其中,又以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最为迅猛。
也就是“中原”。
而这里还要提及五龙氏。
一般认为五龙氏在人皇氏之后,而我书中则是把五龙氏放到古三皇时代之前,这个观点是出自于《文选》,所谓“五龙比翼,人皇九头。”
淮南子则是说五龙氏在“天皇氏”之后。
所以,各执一词,我就取了《文选》的说法,使得五龙氏作为古三皇时代之前的人出场了。
那么,我在书中的一些“名词”,再来叙述一遍:
太古三皇:望获,岳鉴,居方;
(天灾之下的捕猎,寻找居住地,定居的曙光。)
远古三皇:燧人,有巢,知生;
(火与吃,住与衣裳,生产与手工业。)
上古三皇:伏羲,神农,轩辕。
(渔猎游牧,农耕社会,文明高速发展。)
时代的变迁,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蹒跚行走,所谓三皇者,皇的意思就是“光明”,意味着这些先祖带领着当时的人们,从困苦之中走出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所以他们才是“皇”。
三皇是薪火,焚烧自己而燃烧出熊熊光明,五帝则是火中诞生的温度,温暖了世人与初生的文明。
顺带一提,黄帝出身于少典部落,号为有熊氏,轩辕氏是后来人给他上的称呼,那是打完蚩尤之后了。
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经常在洪荒流中露面的:“缁衣氏”,属于虚构人物,没有任何的典籍记录有这个人物,乃至于这个时代。
而缁衣氏“始制衣裳”的本领,其实就是“有巢氏”的功绩。
所以所谓缁衣氏,就是有巢氏。
现在一般认为,有巢氏就是河姆渡人,他们生活在中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分为三个点,三百万年前至一万年前是所谓旧石器时代,一万年至四千年前左右是新时期时代。
而中石器时代作为一个“地区性质”的状态,一般不能被列入整个世界的时代变迁之中。
所以可以说有巢活在旧石器时代的末期,也可以说他们活在新石器时代的初期,但说是中石器时代更为妥帖一些,因为这个时代的一大标志,就是有了季节性的窝棚居址。
燧人,有巢,知生的时代,大约是7000年前左右。
伏羲,神农,轩辕的时代,大约是6000年前至4500年前左右。
给个标尺,公元前221年,此时距离公元元年,还有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横扫六国称帝。
而西方的【耶稣】出生在公元前四年,只比【汉光武帝刘秀】大了九岁而已。
是不是有一种巨大的时代撕裂感?
也就是说,即使你放在秦始皇的时代,黄帝距离秦始皇的时代,也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而我们距离秦始皇,又是两千多年。
燧人氏解决了吃,有巢氏解决了穿,然后吃穿不愁了之后,知生氏开始让大家生产,社会开始缓慢进步。
到了伏羲氏系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属于母系社会,在有巢氏之后,族外婚姻,图腾制度,以及第一代氏族社会开始出现雏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