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1065


“一看就不是种地的!”
有人说话,说的倒也是实话,正常的人,不种地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空闲去研究这些五花八门的吃法呢?
然而张宏本身是神人,打渔是副业,主业就是爱吃。
种地什么的是不可能种地的....
妘载也看懵逼了。
这一套吃法,虽然工具和设备原始....但是,这可真讲究哈!
张宏表示,基操,勿6,皆坐静观。
等到蒸好的豆腐被端出来,周围的人迫不及待的试吃,一人分了一小块,没有分到的人则是叹息不已,连连跺脚。
“如今生活好了,以前哪里敢想这些好吃的,现在谷物满仓,菽也被种植,所以才有这么多的农副产品,说到底,五谷才是根本啊!”
很多老人无比感慨。
天翻地覆只在几年之间,从吃不饱饭依靠打猎,到现在,南方已经可以用耕地自给自足了,而打猎的肉类来源,也不再是主食,成为了副食。
加上盐田的开辟,下一步就是说服七尾火狐,进行大盐山的开发,等到大盐山开发之后,肉制品也可以大量的腌制了,南方人少,十万不足,如今的耕地与粮食,按照这么良心的发展下去,一直养育三代人都足够了。
人口爆炸是需要积累的。
好吃的东西,都是从五谷而来,这么一说,南方的众多部族,此时更为感激神农与黄帝了。
神农氏尝百草找到了可以吃的谷物,农耕社会开始之后,黄帝按照神农的方法,又找了一些和稻谷等差不多的谷物,试验之下果然是可以吃的,这就避免了再吃到断肠草的尴尬。
崇伯也借着祝融的帮衬分到了一块,北门成他们也都有。
“这,真是....!”
北门成的眼睛亮了起来,虽然早就借着监控猫知道这里有很多好吃的和所谓的“农副产品”,但是远隔千里偷窥,和实质性的吃到,那终究是两码事。
而另外一位,妸荷甘老先生吃了之后,那股滋味在他心头弥漫开来,久久不能忘怀,他甚至一度开始怀疑人生,种植了这么多年的菽,居然还有这种做法?
而之前,有些老人的感慨,也被他听闻,并且十分认同。
“五谷丰登,方有这些农副产品,时代的进步,那是需要吃饱肚子才能推动的,因为只有人吃饱了,才会去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
“不过我们这里的气候,菽也种植不了太多,如果是北地的话,菽会长得更好一些....”
妘载的声音传入老先生的耳中,此时的妘载,正在和大家一边聊天,一边介绍剩下的两个陶罐。
妘载打开其中一个,那个陶罐里面,有一些奇怪的,深色的液体。
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热的生活
又是张宏第一个拿起来尝,他小心翼翼倒向碗中,没有倒太多,一口喝掉。
随后他的眼睛顿时一亮。
“甜啊!”
当然甜,不过这个时候的甜,其实和后世的甜,相差很大,然而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依旧是极其难以品尝到的滋味了。
如果要吃甜的,最方便的就是去找三个地点,第一个就是果树,第二个是的蜜蜂巢,第三个就是狗熊窝。
前两个可能不是那么好找,但是你只要找到第三个,基本上前两个都能找到,而且还不必担心蜜蜂的追杀,于是,在上古时代就出现了很多的“屠熊勇士”。
不仅要杀了大熊,还要霸占他的蜂蜜,抢走他的果子。
相比之前大家路过的西南好客狗熊洞,可以看出,好客的狗熊确实是很穷,家里只有清水没有蜂蜜,不过现在它搬家了.....
“这是什么呢?”
张宏心中就像是有十只狸在挠抓,妘载则是拍拍那个陶罐:“这就是蔗浆,也叫诸柘。”
西周的时候,饴糖被制作出来,主要原料就是麦子,因为在帝喾至尧的这段时间,麦子从小亚细亚传到中原,迅速在北方被人们耕作,到了西周的时候,麦已经是很常见的谷物,甚至一度代替了五谷中某个倒霉蛋的位置....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是《诗经》中的古诗。
而南方因为不好种植麦子,多种稻谷,所以机智的楚国人就找到了一种名叫做“诸柘”的玩意,也就是野生甘蔗,而因为没有人族的培育,这时候的甘蔗,甜味并没有那么大...
不过榨汁之后,那甘蔗浆其实味道也还不错,楚国的贵族都好这一口,从这个时候开始,楚地就有培育甘蔗的行为了,不过培育的不多,毕竟春秋战国,谷物才是根本,大部分的田地当然要拉去种谷物,不可能给甘蔗留下太多的耕地,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甘蔗实在是太容易获取了。
所以种植甘蔗的行为,只是小部分人在做。
楚辞《招魂》有言:“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而真正的大白糖,唐代才出现,而且浑浊,精白糖要到明朝嘉靖年间了,那时候的有钱人,要用两盏酥油加白糖去熬牛奶喝。
战国时期的民众生活,其实很多时候,甚至还不如三代的时期,这里只是指庶人乃至于奴隶,而不是指士以上的阶级。
先进的发展都属于上层人士,譬如犁具与牛耕,明明在很早就出现,但是到了战国末年,赵国甚至说出赵打不过秦的重要因素,是秦国大力广泛的推广牛耕犁具,然而赵国却做不到....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私有化与阶级分别,大量的财富与资源集中在贵族手中,分摊到低下人的只是最基础的活命标准,而贵族是不会让其他人与自己分享资源的,至于他们的小脑袋瓜在计较什么利益,那就是另外的话了。
而三代时期因为是公天下的缘故,首领的资源与族人的资源相差并不大,大家一起奋斗有着积极的盼头,所以这个时候的上古歌谣也明显可以反映出很多事情。
就拿《击壤歌》中所展现的情景,至夏商周初,基本上没有多少平民能有这么安闲优适的时候,这也是为何孔子他们赞颂古之圣王的一个重要原因。
“甘蔗是南方常见的东西,但是干啃味道却不是太甜(当前时代),所以榨成汁液之后,就是你现在尝到的这个,虽然比起石蜜来说要差了一些,啊,就是那种一节一节的,长得像是竹子的.....”
妘载的话没说完,立刻就被张宏打断了!
“很好了,已经很好了!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植物了!原来是白?啊!”
张宏哈哈大笑:“每个地方对于这些草木的称呼是不同的,你口中的甘蔗,诸柘,就是我们那里称呼的白?!”
“在南方的仑者山中有一种树,模样像是榖树,有着红色的纹理,流出来的汁液的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会感到饥饿,还可以缓解疲劳,它名叫白?。”
妘载也愣了一下,南方确实是甘蔗生长的地方,只是这么一听,原来在更南方的区域,也有大片的甘蔗林在生长。
张宏此时已经跃跃欲试,已经计划好,如果离开回南海,就伐山砍甘蔗,不过他这个念头也只是念头而已,毕竟赤方氏貌似还有更好的东西没有拿出来。
蔗浆不多,几个人尝了之后都说好,而这时候,所有人都盯着最后一个陶罐。
就像是神秘抽奖一样,前面都是好东西,最后一个那总不至于拉垮吧?
期待值已经拉满了。
豆腐,油豆皮,蔗浆,除去调动了大家对于谷物种植的积极性之外,还让大家明白了新的糖分来源植物,可以想象,从此之后,甘蔗肯定会被开始种植了。
比起冒着被蛰死的危险和群蜂搏斗,亦或是去作屠熊勇士,砍砍不会动的甘蔗就能轻易得到糖浆,这不是来的更轻松一些吗。
妘载也没有让大家多等,最后一个陶罐打开。
黑色的液体,安静的乘放在其中。
“醋?”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但是有人鼻子动了动:“不对啊,这个味道不是醋啊。”
“是酱油。”
“酱油?不是肉酱吗?”
醋和酱之前已经酿造出来,整整三年功毕,经过磨坊里面几个小伙伴的操作,醋和酱肉也成为赤方氏最受欢迎的农产品,而这一次所谓的“酱油”又是?
“这个东西的原料,还是菽!”
妘载说着,更是感慨无比:“来,大家尝一尝,张宏可以把豆腐切一块沾一点。”
于是张宏效法了妘载所说的方式,当他把沾了酱油的蒸豆腐放入口中的时候,他愣在原地半响,而后发出惊天动地的咆哮!
“这,这就是世间的天理啊!”
油盐酱醋,现在已经全部齐活,火热的南方生活,也将要翻开新的一页!
时代与岁月,已经缓缓的进入了下一个小阶段,也就是饮食发展的“铜烹期”!
油烹五味,鼎釜鬲盘!
第三百九十七章
少年,你引起了我的兴趣
赤方氏所带来的四个罐子,琉璃罐是一个重要的东西,而剩下的几样农副产品,同样在这里引起了轰动,但是对于南方来说,种植菽,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情况了。
所以,接下来,才是妘载又要说的一个重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