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1065


同样,冶铁的这种高级小锅,其实还能继续追溯到先秦两汉!《盐铁论》和《礼记》之中都出现过一种类似韭菜炒鸡蛋的做法....
而后世最国民化的西红柿炒鸡蛋,它们历经两千年?
跨越四万里,才出现在中国人的锅里?
可谓是有缘万里来相会的典范。
而现在,南方有了冶铁的技术?
大铁锅已经不是啥稀罕物品,只是比起铜釜来说要贵很多?
此时的南方讲究三大件?
各个小部落的姑娘们找男人也都要看这个指标....
文命作为掌勺大师傅?
开始和竹山氏的首领们吹起牛皮,说南方姑娘找男人,如果条件好一些的,都要看家里有没有五大件....
所谓五大件,是铜矛、耧车、铁锅、大牲一头、推车。
铜矛和石器、骨器的威力有根本差别,既然洪州政府给你配发上了这玩意,说明你是也是个精英战士。
耧车作为拖拉机的先祖,这玩意的存在性质不必多说,有这东西比三个犁都好使。
铁锅么,家里有个大铁器是硬性指标,至于为啥是铁锅,因为比起铁剑来说,铁锅还是要便宜的。
大牲也就是牛羊猪,因为得益于公田的租牛制度,上次中原又送了很多牲口,现在南方的牲口数量暂时脱离了生产危机,柴桑山大巫师拜托妘载,这次去中原给他找点好牲口回去配种....意思就是让妘载再买几头优良种猪,如果经过畜牧业大户厘山氏,可以报他的名号。
推车么,自然不必多说,重要的生产工具,配上大牲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有牛板车更好,不过这东西也不是啥高科技了,花点钱找个木工师,或者去车厂,很快就能制造出来。
竹山氏的人们低头扒饭,一边听文命吹着牛皮,心中开始幻想文命口中的地方。
南方真的这么牛皮?
五大件,五大件......
竹山氏从没有想过去大江对面,而加上消息闭塞,连犁具都是不久前刚刚传入进来的,更别说耧车了,所以说,古时候很多文化的传播,因为各种原因以及地理问题而受到阻碍,这是很常见的事情,或许就隔着一座小山,两个地方的文化和人均生活水平都大不相同。
竹山氏的人群中,有些姑娘看着文命,两眼之中熠熠生辉,那种如狼似虎般的注视,让文命感觉到后背一阵发凉。
修和鸿超、雄陶也被年轻的小姑娘们拦住,有些女子比较热情,整的他们三人都有些招架不住。
当然,年轻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重华更是被一些女人拦下,然后询问他这个那个,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意思....
帅哥,我不想努力了。
因为重华的装束看起来就比其他人高一个档次——人家穿的补丁衣服,就他没有。
重华也亲切的表示,不想努力就去睡觉,梦里什么都有,晚安。
至于妘载,并没有被一些年轻的姑娘缠上。
妘载也摸不着头脑,觉得难道是自己的魅力不足?
搞不清情况的妘载很快就去睡觉了。
而事实上——
每当有年轻姑娘试图靠近妘载的时候,就会被娥皇截下,而忧郁的“小帅哥”瞬间就能俘获那些姑娘的芳心。
娥皇装作的帅哥和姑娘们调情,很快弄得大家都心花怒放,同时表示,你们都是我的翅膀....
在第二天,诸人准备离开竹山氏,而竹山氏的人们也就此定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
置办五大件,走向新生活!
“你们知道吗,昨天一个大妈靠近我,说想要和我做比翼鸟,吓得我一个蹬腿差点拉开弓箭把她射死....”
鸿超在人群中小声抱怨。
在离去之前,有一个小女孩送给娥皇一朵花,娥皇收下之后,贴着她的耳朵说了一些话。
那些被迷得五迷三道的年轻女子都呜呜的送别,而看到小女孩被娥皇贴着说了些话之后,她们都去询问娥皇说了什么。
小女孩愣了一会,和这些双眼迷离得年轻女子们讲道:
“她说她是女的。”
第五百七十七章
赤方氏的记忆
坐着友谊的小船,一路顺着激水向北部前去,大家来到岳山附近,到了这里,再向东部略微北向的方位,顺着泺水东行,可以抵达独山,从独山向正北部地区走大约三百里,就是高氏山。
“高氏山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路上娥皇询问妘载,希望得知赤方氏祖地的情况,而妘载则是搜索记忆中的情况,斟酌了一些用词,语气略微带着缅怀的开口了:
确实是缅怀,对于妘载来说,高氏山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只存在于记忆中的高氏山,而妘载自己根本没有去过。
但是祖地的很多记忆,都来自于原本已经消散的那个魂灵。
“东次一的群山,诸山神是人身龙首,但是高氏山下的羜之野,却是东次三的诸神在管辖,是人身羊角的天神....我们的老天神,名字叫做羡.....他的年纪很大,据说我们的先祖来到那里的时候,他就已经存在了。”
“容光叫做缙云,他的儿子是伯陵,伯陵生了殳,殳有五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做大望,他离开大河的范围,向东南部而来,居住在中山诸山之中,他生了儿子叫做方山,方山的儿子叫做乃明,乃明带着族人迁移到淮水的北部,他的儿子生于一个多雨的月,所以叫做濛。”
“濛就是微雨的意思,他老了之后人家称他为翁濛,他的儿子就是不息。”
“赤方氏的先祖是不息?
他带着人民迁移过了淮水?
来到南部的高氏之山附近,在羜之野这片肥沃的土地居住?
繁衍生息?
他带来的那部分族人在此定居,这就是我们赤方氏。”
“赤就是红色?
是火的颜色,因为先祖曾经是缙云之官?
我们是火神之后?
所以来到这片肥沃的土地,烧山垦荒,就叫做赤方氏。”
“高氏山是很好的土地,它的河畔生产一种石箴?
在巫医的手中打磨成石针?
可以用来治病,我小时候就被老巫师用这种针扎过.....但是后来渡大江的时候,我生了重病,用这种针就没有效果了....”
箴石就是一种专门制作石针的石头,而石针是古代的一种医疗器具?
用石头磨制而成,可以治疗痈肿疽疱?
排除脓血。
“高氏山上有很多美玉,靠近诸绳水的河床附近?
有很多的矿,什么铜铁金石.....”
赤方氏的古老土地?
是肥沃的一片土地?
羜之野上的土地非常肥沃?
能够养育数万人,平均两三年才需要短途迁移一次,而高氏山附近又盛产很多金属矿物,龙涤氏正是看中了这两点,才发动了对赤方氏的侵略战争。
“所以说落后就要挨打,没有高等级冶铜科技,只有初级冶铜术的赤方氏,在铜器稀少的情况下,很快就输给了人数更多,装备更精良的龙涤氏。”
“那时候,龙涤氏带着他们的附属部族攻了过来,我记得,当时老巫师召唤百兽作战,于是龙涤氏便放起了野火,他们围剿上来,万兽强行扑击火焰,当然也有更多的遇到火焰而逃窜.....”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跟着老巫师学习,老巫一直说我的血脉不纯,又体弱多病,但是也勉强可以算一个巫师候补,于是就和他学习...我有三个师兄,他们都是很好的人.....”
“大师兄叫做妘渊,他在熊熊的火焰中被烧死了,二师兄叫做妘余,他是一个很抠门的人,往往积累财物后都要藏起来,他被龙涤氏的巫师下了诅咒,七窍流血死掉了.....”
“三师兄叫做妘卜,擅长占卜卦象,但是胆子小,他很怕死,然而我们在战败后,他吞了甲骨断喉自尽了。”
妘载说着这一切,语气之中没有可惜和愤怒,只有无尽的追忆和缅怀,仿佛就是在说着历史中微不足道的一些故事,但却让娥皇,文命等人心情沉重。
能把自己部族过去的悲惨事情,说的这么轻描淡写,甚至如旁观者一般,这正是说明妘载的内心深处,充满了燃烧不灭的复仇之火啊.....
阿载,大家都理解你啊!
妘载絮絮叨叨的说着,唠叨了半天,忽然感觉到一堆目光,再看小船上,大家都在用一种怜悯和同情的目光看着自己。
干什么,干什么啊你们!
重华:“阿载,原来你的身世如此凄苦....”
妘载:“不,我说了很多东西吧,不要听话只听后半截啊....”
修:“不,这样只会衬托的你更加凄苦。”
妘载摆了摆手:“诶!你们啊,都是在胡乱的听!听不懂我话中的意思!我说这些是为了表达我们经历的凄苦吗?”
“二黄和文命都是大部族出来的,一出生就带着光环,重华是小部族出来的,应该能了解我的这些描述,但是这不重要,过去的东西都已经过去了,仇恨不会忘记,但是也不能一直被仇恨所驱使。”
“在山海中,像是赤方灭部一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二黄,你在南方的时候,看到一些人是不是手足都有木制的肢体?那是你大哥阿红给他们制造的,他们是甘盘氏,他们的手脚就是以前被地犹氏砍掉的,让他们开山挖石头当奴隶,砍掉手脚,他们就没有逃跑的力气了。”
娥皇不说话,沉默以对。
“大部族一声号令,天下人都来遵从,而小部族呢?在路上被人欺压,被人截道抢粮,被其他部族的人征出人口去当前锋和劳工....”
“山都神你们都知道,可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变成神的吗?一只山都,吃掉了一个将死未死的牛神,这个神就是蜚,他的部落早在迁移之后就死光了,所以他也要死了,只是凭借着一股不甘心而没有死去,山都神把他吃了,变成了神。”
“山海之中,战败的部落被流放,或成为奴隶,成为奴隶的部落可以苟延残喘,说不定以后还可以成为附庸,或者脱离一部分的机会,而被流放的部落呢,或许能生存下来,但是更多的,都是灭亡了。”
“被流放的部落,没有太多的人口,几乎没有任何的工具,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他们在山海间,很快就会自生自灭。”
“像是这样的部落,从太古三皇的时期到如今,不知道有多少呢,天下的民众,流离失所,但是在大部族的眼中,几百人的灭亡,能称之为震动天下的事情么?不过是在大海里面投入一个石头罢了,浪花虽有,不过顷刻就会平静。”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欲望,有欲望就会有争斗,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用惯了的就会弃之如敝屐。”
“然后,他们被历史遗忘,永远埋葬在山野之中,千年万年之后,也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本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下来。”
“赤裸的生,赤裸的死。”
“而那些大部落,他们可以留下石碑,留下刻文,留下陶器,向千百年后的人们,传颂着他们的故事.....”
诸人被妘载的这番话说的全都沉默下来,没有人冒泡也没有人耍宝,以往的骚话似乎都被遗忘,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反而不是娥皇和文命,而是重华。
他忽然想起了过去的艰辛,但是他又想到,自己以前的艰辛,和这些灭亡的,连名字都不再拥有的无名部落,根本不值一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