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1065


第六百三十七章
妘载的奇观推销
中原地区也在准备岁首的祭祀,连带着四帝都没有了太大的动静,毕竟到了这个时候,除了祭祀先祖之外就是要准备来年的春耕,仗要打,反要造,但是耕地不能丢。
尤其是有了各项增产粮食技术的当下时代,你两个节气不种地,看似是你赢了三十天,事实上是你输了一整年。
不在关键的时候种植粮食,收成就会因为天时的变化而有所下降,老天总共给你三次机会,别人三次机会都抓住了,而你是被机会抛弃了。
淮水地区的“淮地互保”政策,也让缙云氏不得不暂时把这里丢掉,因为忙着春耕,其他片区不可能给淮南片区空投人力物力,而一年的空白期,足以让那些部落成立“独立团”,到处搞事情不说,还帮着那些流窜的“黄帝”们,到处传播缙云氏的谣言....
听说有人到处说他死了。
当饕餮听闻到这话的时候,气的都吃不下饭,当场就把碗给摔烂了。
当然,年底冲业绩的,不仅仅是中原人,东夷人,百越人,四帝造反派以及共工氏军阀头子...老天爷也在冲业绩,一会下雪一会下雨一会下冰雹一会又刮大风,三天换了四个气候,对于其他地区的人们来说,那是怨声载道,而对于施工队的人们来说.....
今天又是坐在土炕上吹牛皮的一天啊。
有土炕的人生,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想想没有暖气供应和有暖气供应的小区那能一样么?
“气候已经开始反常了,连恒定了好多天的温度都开始波动了,很多时候,北方和西方的部落因为没有粮食,气候的变动让牲口死去,所以掠夺战争也会在这个时期过后爆发。”
大家坐在工作间里面,大土舍内,地形沙盘放置在中央,妘载的计算是十几天之后,大概气候变动会来到一个新的恒定阶段,那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对来年的工作做一些准备了,正好趁着这几天天气不对劲,赶快把祭祀的事情弄了。
姬弃在这几天也把水利设施的一些情况摸透了,听妘载说,洛南地区治理完毕可以开辟成牧场,他很高兴,但是更想要把这里变成耕田,却被妘载制止了。
妘载对他道:“弃大人啊,不同的土地有不同土地的用法,放牧的土地适合放牧,耕作的土地适合耕作,这不是想要如何开辟就可以开辟的,土地的性质不同,地理的环境不同,纬度的高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以及年平均能得到的日照,决定了生长在土地上的作物不同。”
“应该放牧的地方,就让它放牧,能创造的收益是很高的,强行开辟成耕地,只会事倍功半,并不能得到太多的利益。”
妘载在沙盘上给姬弃指了几个地方,其中一个就是泾水和洛水中间的这片地区,这片地区,在战国时代,是泽卤之地,后来一个叫郑国的韩国人给秦国开凿了一条水渠,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国渠了,引泾水注入洛水,灌溉了四万余顷良田,于是关中为沃野....
这片地方,这个时代虽然比战国时代要好一些,但也没好太多....只是少了两千年的盐碱积累而已。
郑国渠的使用时间并不长,似乎百年之后就已经不太好使了,但是问题不在于此,因为后来很多大朝代都对它进行过重新疏通,并且在这片地方继续加开水渠。
汉代在此开白公渠,唐代又开三白渠,宋代开丰利渠,元代开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包括新中国的泾惠渠,这条水渠的其中一部分就是郑国渠的遗址。
“渭南地区的水神和很多部落反对洛南的施工,就是因为怕我们施工的时候,破坏了他们的利益,但是圈地圈水,只会导致洪水的暴发,以及部分地区的恶化,同时带来的还有很多不可控的风险,譬如有些人乱改河道,不顾地势疏导....”
妘载向姬弃诉说这些事情,大倒苦水,说自己在这的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阻挠啊!
他们天天在渭南游行,让我每天吃饭都少吃了一口。
“我少吃一口饭不要紧,但是每个人都少吃一口,就会导致工地的进度拖慢,工地的进度拖慢,就不能及时治水,不能及时治水,就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粮食,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粮食,就会让这片地方的地质灾害越得不到控制.....”
“所以我不是为了这一口饭而告状,我是为了全中原地区的人民幸福在告状!”
妘载总结了一句话!
总有刁神想害我!
姬弃被说的半晕,但还是很严肃的记了下来,并且答应了妘载,要上奏于帝,惩治那些在渭南搞反施工游行的“刁神”。
而对于妘载所说这块地方,姬弃也显得非常有兴趣,他甚至思考了一下,觉得如果妘载这个“奇观”建设,真的能达到妘载所说的情况,那么周部落可以第一时间前去开垦土地,然后使劲搞一搞粮食生产。
周部落在这个时期还是很擅长粮食种植的,后来荒废了这门手艺,改成半游牧,是因为不窑在夏朝丢官,带着部落人民前往戎狄区居住,众所周知,戎狄是不讲武德的,最擅长的功夫就是回手掏,你要种地就会被他来骗来偷袭,所以你要战胜他们,只能和他们一样不讲武德.....
“那么,这一片需要修很多水渠...如果没有用怎么办?”
姬弃虽然已经看出来,妘载的提议十分正确,但他还是小心谨慎的问了“没用咋办”,就是想得到一个最后的保障措施,即使这个措施用不到。
妘载听完之后,表示,你的担心我完全明白,抢奇观确实是这样的,要耗费大量的生产力,导致经济和士兵等级落后,还怕拍了个没用的奇观.....
但是!
奇观兴邦赢大锤啊!
老秦人可以让建造者给奇观添加生产力的哦,中国特性哦。
兄弟我这个奇观,不仅不会消耗你的生产力,而且还会增加你的粮食储蓄、快乐度、生产力、人口增长、土地扩张...这么好的一个奇观,你确定不敲吗?
第六百三十八章
去,给他两耳光
姬弃最后还是被妘载的小模型以及骚话给征服了,面对粮食的渴望,让中原第一次有了圈地的野心,当姬弃的报告被送回中原的时候,帝放勋果断的盖了章给批准了。
圈,圈大块的!
天上掉馅饼,不捡是沙比。
一些大臣对帝放勋如此轻信一个包工头的话表示很不满,表示包工头只是想要搞事情和赚钱,但是帝放勋驳斥了他们,并且是义正言辞!
一个远客,一个奉献主义的远客,在中原大地上徘徊!他不辞辛劳来到北方,不求回报和名声,隐姓埋名帮助部落人民治理洛南,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奉献主义精神?
这就是高贵的国际主义战士啊!
“你看看你们这些人,啥也不懂,年年闹水灾,到头来还不是让共工和崇伯去治理,都说共工性格狂妄,崇伯性格偏激,但让你们自己上,你们又不会!”
那些大臣被喷的满脸口水,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帝没好气的呛他们,大祭祀的时候,别一个个找不自在,不挨我喷两下是不是出门找不到北了?
自己不专业还不允许人家专业,我去碰瓷考察的时候,你们还在家煮鱼吃呢。
“过去,中原不争夺尺寸的土地,是因为我们还有治理民众等更要紧的事情,我曾经询问过秩宗,那宗、脍、胥敖、从枝等小国,它们屡屡挑衅中原,掠夺人民,造成破坏,我曾经讨伐他们时,内心屡屡不安,秩宗和我说不必与蓬艾之间的小邦相计较,我之所以不安,正是因为我具有圣德,视天下如一....”
“他是在说我的好话,但是我却知道,我还达不到神农的境界,而如今,有一位视天下如一人的来了,他建设水利,不是为了为自己得到好处,是为了....”
帝放勋说到一半不说了。
跑题了。
这尼玛的,怎么自己也开始给那个小包工头刷声望了?
看着一脸懵逼的众多臣子,帝放勋重新整理组织了一下语言:
“啊总之,人家是俱有高贵德行而来的,而我们拿去土地,那片土地是没有主人的,恶劣的土地无主愿意获得,我们拿来可以变成肥美的土地,过去不想要拿土地,是因为不屑于去和那些蓬艾之间的小部落争夺......”
帝放勋的意思很明确,我不想上分不过是我不想打罢了,没时间玩游戏而已,只要我想那不是有手就行?
我匹配到的,不管哪个段位都是乱杀你懂吗!
再说了,人家这个工程,我看就很靠谱好吧!比共工的那些圈地工程靠谱多了,哪个再多逼逼的,回头让你开挖掘机去填渤海。
帝放勋批准了这个大工程项目之后,就要谈一谈对四帝的事情了,缙云氏因为一堆黄帝的出现而闹得鸡飞狗跳,暂且不管他们,中原决定对某个帝族进行一次定点核打击了....
让我随机挑选一位幸运大帝。
“梼杌!”
高阳氏的老家在开封,妘载他们一路从商丘跑到郑州,路上找到了句龙老人和小天师,其中就经过了高阳氏的老家地盘。
但是因为首领梼杌表示要恢复先祖荣光的缘故,一部分人回迁到颛顼帝的都城帝丘,也就是濮阳,那地方就在开封的挺北面了....
所以现在高阳氏分成两股,梼杌找到了虐鬼的后人,一口一个先祖叫的那叫一个欢快,原地认爹之后势力壮大许多,而苍舒等人暂时没有造反的意图,但也只能在中原解职,回老家开封耕地去了....
现在的梼杌正在疯狂搞事,不仅把势力范围沿着黄河一路扩展,甚至还想把商丘等高辛氏族裔的地盘也给吃掉。
梼杌这个名字很有意思,翻译一下其实就是“棒槌”。
然而惊喜来的往往就是那么快。
中原在立春前发动了对濮阳的进攻,梼杌正派人出去搞事情,等到中原人引舟渡过黄河,带着一堆神人鬼怪冲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才恍然惊醒。
一张彩色地图加上一堆兵牌,就靠着脑补,一路打到了自己面前。
愚蠢的放屁玩家加一千。
“你...你们!”
“去,给他两耳光!”
许由指着梼杌,和一个年轻人说这话,年轻人上去也不含糊,在梼杌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踮起脚尖,啪啪就是两巴掌!
这一下直接给梼杌扇懵了,然后就是勃然大怒!
“你敢辱我!”
“辱你?不算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