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5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1065


但彭祖没说话,只是奇怪道:“我有一种感觉,你应该知道我要说什么。”
“是啊。”
“那我就不说了。”
牛车就这样走了一段时间,晋南地区基本上是陶唐氏以及整个中原联盟中大部族的聚集点之一,这里有很多部落,而那些部落的首领都是中原的子民,也是有资格参加联盟大会的人,虽然他们的作用仅仅是举手表决而已。
他们看到彭祖,都很尊敬,而牛车上的另外一个人,有些老的部落首领看到台骀,连忙追赶上来,那是他们小的时候,还见过帮助他们治水的台骀,而那些年轻的部落首领则是一脸茫然。
那些年轻的部落首领询问那些老首领,既然这个叫做台骀的老人家,是过去时代的治水英雄,那么为什么没有多少人传颂他呢?
老首领们都很愤怒,怎么会没有人传颂他呢,在汾河周围的部落,已经有三代人供奉着这位古老的英雄了,只是你们这些不住在汾河附近的人,已经忘记了他的故事而已!
台骀和那些老首领们讲过话,那些老首领也大约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近五十年来没有大的战事,而他们又恰好是洪水治理之后得到繁衍生息的那一批人,是从困苦时代到如今和平年代经历过的人们。
“世人不记得我,那是好事情啊,如果世世代代都有人记得我,并且尊奉我的子孙,那才是可怕的事情吧,没有本领的人,怎么能凭借着先祖的荣光而不思进取呢。”
“我小的时候,我阿父说我是个愚钝的劣马,才给我取了骀这个名...”
“世人不需要过去的英雄,只需要未来的英雄....老东西手里的事情,就像是大河里的沙子,早就被冲走啦。”
他和老首领们别过,牛车重新驶上路,从陶唐之外的山野离开,到如今一路上都有老人过来送些饭食,而其中就有奇怪的馒头。
台骀得知了这个东西,就是那个治水者发明的,帝因此而震动,后稷甚至亲自前去见他,这个软软的东西,就是那些生来有芒的麦子变化来的。
“这是好东西啊,有了这个,即使是麦也能成为人人欢喜的食物,吃了这种食物,嗓子就不会被粗劣的麦所磨割,人能吃饱,有了力气,才能更好的工作。”
台骀反复看着手中的馒头,心中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或许台玺应该对这个东西更感兴趣,但是一想到阿父临终前说的夸赞话,老台骀就又要笑出来了。
没有自己,台玺的破地,可种不了啊。
.........
时间来到立秋,斗指西南,立秋,表示秋天来临,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时机已经逐渐迫近了。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大半年过去了。
妘载接到了一个工程的通知单,文命骑着薃侯献给帝的那匹骏马回来了,而西王母早在学习完了开山和制作沟渠,以及各种顺地势施工的方法之后,认为学习进度至少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二十。
成了,二十就够用了,多一分那是浪费,反正也不是专业的。
先自己治理着,回头等专业的人来做。
其实这也是一种方法,过去的时代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先做一点,后面的不确定那就留给后世更厉害的人,反正自己这辈子不出事就行了。
薃侯和自己的小红马好好的亲热了一会,这匹马好久没见到自己的原主人,看到薃侯之后当然开心极了,而文命告诉妘载,砥柱山的第一条水道要疏通了,那就是后世的“人门”。
所以帝要妘载回去,看一下施工情况,确保不出问题。
“如果出了问题,载哥....”
文命对妘载嘀嘀咕咕,表示咱们之前因为测量员的事情,把那些顽固的村民的老婆孩子都吊在树上了,现在他们对咱们恨的一批,你要是这次出事情了,恐怕,帝为了平息民愤,要把你也吊在树上.....
“干什么!我又没有妻子!吊谁啊,吊我啊!”
妘载很生气,自己吊的是那些测量员和村民的老婆,又不是吊的他们,凭什么不吊自己的老婆而吊自己呢,不能因为自己没有老婆就吊自己,男人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
好吧,虽然这个办法是为了控制住当地那些喜欢搞事情的村民而想出来的,妘载自己也承认,手段确实是暴力了那么一点,但是又没有对他们进行人身伤害,而且这也是为了顺利施工啊!
“想让我被吊在树上,除非太阳发生爆炸。”
妘载和文命离开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考核,这从洛北地区一路骑马跑到砥柱山地区,来往路上至少是千里,不过薃侯的这匹小红马正是一匹千里马,四蹄驱动,百公里消耗草料两斤。
而妘载也是见识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千里马。
古代很多时候,找到一匹好马就说它是千里马,当然千里马是没有那么常见的,虽然都说千里马常有,但事实上真正能一日跑一千里地的马,在历史中都寥寥可数。
周代的时候,周穆王有一匹千里马,这个是真的千里马,当时徐偃王在徐州地区搞事情,周朝的大军刚刚调过去,徐偃王还在说垃圾话,没想到一天之后,周穆王就骑着那匹千里马狂奔到他面前来了!
真·顺着ip地址来了!
马上就到你家门口!
穆天子的驾马技术还是很合格的,毕竟能带着一帮军队,从东边一路打到西边,到处旅游顺便锤人,体质还是很够格的,至少五十来岁的周穆王,说不定身体素质比徐偃王还好。
而且史记中记载这件事情,并没有说这匹马是不是拉着战车跑的,如果是的话....那显然更牛逼了。
当然,另外一匹也就是赤兔马,这个就更为人所知了。
.......
妘载被颠的说不出话来,讲道理当初洪州赛车的时候,妘载好歹也是没有从战车上掉下来的人,怎么说也算是个C照,结果这次坐这匹千里马,差点就要晕过去了。
实在是这匹马太快了,而且太颠了,妘载从没想过居然会骑马骑出晕车的感觉来!
从大上午的囫囵吞枣吃了一顿饭就离开,到现在妘载已经把自己吃的东西都吐出去了,天上的星辰闪耀着,那是先祖的嘲笑目光。
马儿踢踢踏踏的,小红马也累了,这大半天至少跑了将近六百里,作为一匹拥有天马血脉的后裔,这点小距离也只能让小红马喘上个一二里而已。
文命也有些晕,不过有崇氏的人民也是骑过马的,和妘载这种C照的不一样,文命至少是个B照,当然了骑马和开战车是不一样的。
随着一个难受的夜晚过去,第二天依旧享受晕车的待遇,妘载终于半死不活的来到了帝的面前。
这时候,彭祖他们已经到了这里了。
台骀看着这个半死不活的,刚刚风尘仆仆赶到这里的年轻人,在仔细的打量,但是浑浊的老眼已经有些看不太清楚,妘载在短暂的休息,喝了些水,在缓过劲来之后,开始和大家一起去砥柱山的“人门”施工区。
彭祖就要上前去说话,被台骀拦了下来,两个老人家混在一堆人之中没有什么存在感,此时周围那些大臣也过来了,他们看着妘载的眼神都很不对劲。
“我感觉这里有很多人不喜欢我。”
妘载看了看文命,此时大家来到了砥柱山的“人门”施工区,前面还有一段路,就能顺利打通,而打通之后,原本用来阻隔部分水流的土石堤就会被扒开,把大量的水引导到这个较为缓和的区域,以此来形成新的水域。
人门是唯一可以通舟的航道,另外一片鬼门的施工区,只是为了泄洪而开凿的。
有人上来,开始让妘载讲一下疏通的理念,和疏通之后该做的事情,因为妘载当初说,开辟三门只是疏水的第一步而已,那些大臣都把目光看向台骀的方向,同时希望妘载出糗。
妘载也终于注意到了这个老人,但是他并不认识,只是心里想着估计是什么大人物,也没有太在意,自己都和帝谈笑风生过了,哪个大人物值得自己害怕啊。
妘载找了一块靠近航道的高处,在一块土丘上站起来,拿了一根树枝。
麻麻载课堂开课了!都给我听!
第六百九十一章
河有二源
砥柱山的三门分割出了后来的三岛,此三岛就是砥柱山的剩余山体,当然了,在这个时期,这三个玩意依旧是三座山的高度而并不是三个岛屿,成为岛,那是历朝历代对砥柱山的施工,而逐渐变成的。
《陕志》中说三门,中间的是神门,南方的是鬼门,北方的是人门,在大拐弯的区域,妘载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记录来修的,因为实地考察之后,所得出的结果大致也就是这样了。
“内圈的水流跑得快,因为拐弯的距离短,那么就激烈,就像是比赛跑步一样的道理,外圈跑得慢,而且相比内圈的山体好修筑开凿,所以河道就宽阔,地势也缓和,就跑得慢,可以行舟船。”
妘载拿着那根树枝,指着身边的人门施工区。
首先不要慌,拉扯一下,疾跑一开,然后一个外圈刮....
刮不到不要慌,对吧,如果你是内圈刮,那么就没有伤害,然后就快速回城,这么一说是不是就理解了,所以内圈的水流,也就是鬼门的水流,迅猛无比,能把你快速送回娘胎重新设计。
所以古书籍中说“惟人门修广,可行舟;鬼门尤险,舟筏入者鲜有得脱。”
而“三门之广,约三十丈”。
向东边走一百五十步,当然古人一步是现代人两步,也就是三百步的距离,有一座大峰特立独行,很嚣张的屁股坐在原地,这就是砥柱山。
从砥柱山而下,至五户滩,也就是妘载上次用渔网球捕捉五户神的地方.....
麻麻载使用了渔网球,收服了五户神!
从砥柱到五户的滩,有一百二十里,这么一个大拐弯有六十公里还是挺远的,两岸是巍峰重岭,干霄蔽日。
然后水流冲湍激石,又有一十九片水滩,这里的水流非常迅急,经常破坏舟船,是自古所患之地。
也就是说,出了砥柱山和五户神的区域,还不要太骄傲,后面还有十九片区域,水流同样湍急,这就是汉武帝时期从黄河运粮食,那些运粮食的人天天骂的原因。
这些地方是真的不好运,但其他地方也确实是比陆运要快一丢丢。
至于神门,那是黄河自己的冲刷轨迹,是水流历经千载万年自己开凿出来的。
“我们开凿这片区域,可能有些人觉得,是违反了天地的共性,山川自有其功能,我相信当年大家都听说过,共工要在大河附近修筑一些‘磐石’,以此来试图减缓水流的流速,其实共工的想法是可行的,但是他的设计是不可行的,这也是我当初和晏龙大人、欢兜大人所说的事情。”
话出口,妘载没有看到晏龙也没看到欢兜,边上伯成子高就说,欢兜据说是跟着共工跑了,但大家没见到他到底是不是投了共工,总之他已经不算是中原的大人了。
晏龙的话,负责和东岳放齐一起与东夷作战,当然说是作战,其实就是谈判,东夷也不想贸然发动攻击,只是少皞氏不断逼迫他们,要求他们出兵,东夷九部的想法并不一致,东夷和中原是不一样的,联盟虽然比百越牢固,但是依旧松散一些,九位大首领有高度的自主表决权。
少皞氏要求东夷联合起来出兵中原,东夷九部中,天鄙部有穷氏要求大家废除首领各自指挥权而统一管理,如此提议,被东夷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部落给一票否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