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8/1065


妘载拿着那根树枝指点着两只在开阔地带的小黄鸡,对诸人道:
“凡是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互相‘通行’,懂?”
“通就是空旷地带,但是有起伏的地区,即使是平原也有起伏。”
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这个没有难度,你不要把我们当傻比,我们的智商比傻比高很多,居高临下作战士气加1。
“然后在‘通形’地域上,应抢先占开阔向阳的高地,保持运输粮食的道路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
随着妘载的讲述,焦子跑到了开阔的高地,然后顺着道路往返跑了一遍。
妘载指向下一个地点:
“凡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挂’,在挂形的地域上,假如敌人没有防备,我们就能靠着奇袭和突击取胜。”
“譬如山崖,山中的道路,还有另外一种谷间小路....这种路啊,我想想,就叫做子午谷好了。”
我军拍下一个1/2的咕咕,使用【突袭】。
在妘载的指挥下,咕咕顺着一条小路进行突袭,但是因为屁股太胖而卡住了,顿时周围发出笑声,但是咕咕还是努力钻了出去,拍了焦子一下。
生动形象。
妘载立刻顺着咕咕被卡屁股的事情来说:
“你们看,刚刚咕咕被卡住了屁股,所以如果敌人有防备,出击不能取胜,而且难以回师,这就不利了!”
周围的人都表示,你要这样来讲课,我就不困了!
妘载继续命令两只小鸡到预定的区域:
“下一个,凡是我军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在这种地形上,敌人虽然以利相诱,我们也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击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就有利。”
“这个支...你看,譬如这是大河,咕咕和焦焦在大河两边,谁先渡河,谁就会被对方半渡而击,这种横截区域,谁先当沙包。”
“所以你不动我也不动,大家回家各找各妈。”
咕咕和焦焦站在地形沙盘上,隔着那条破泥水沟面面相觑。
妘载继续指向一个峡谷
“这个是“隘”,在这种地形上,我们应该抢先占领,并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敌人已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我们就不要去进攻,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么就可以进攻。”
“我在洪州,曾经在大塘的山野,借助当地的地形修筑了崇墉要塞,那就是一座关隘,阻挡了三苗的进攻,这个就是我更之前所说的‘人工地势’。”
“地势有天然和人工两种,人为制造的城、寨、津渡、堤坝、祭台,甚至是战舟联合起来封锁江水,这都是人工地势,还有我之前告诉商部落,让他们去治理沼泽,修筑水坝,也是一个意思。”
咕咕爬上一个城墙模型,对着焦焦使劲的晃翅膀,意思是开弓射箭。
啪啪啪!
焦焦也很配合的倒下了。
妘载说完,讲述下一个地势,先把咕咕放在高地,把焦焦放在低的地方。
“在险形地域上,如果我军先敌占领,就必须控制开阔向阳的高地,等待敌人来进攻我;如果敌人先占据了这里,就要撤离,不要去攻打它。”
妘载说完,把咕咕和焦焦又分别放到沙盘的两边,焦子还举起小翅膀给咕咕打招呼。
“最后一个,是在远形地势,在这种地域上,敌我双方地势均同,就不宜去挑战,勉强求战,很是不利,譬如曾经,帝和摄政君说过,要攻打宗、脍、胥敖,但是摄政君却不让帝去攻打,并且说他们三个是蓬艾之间的小邦,这就是因为太远的缘故,不值得去攻打,如果去攻打,可能事倍功半。”
在两只小鸡的生动帮助下,武臣们也完全明白了妘载所讲述的地形,而妘载所说的这些地形,都是来自于《孙子兵法》的地形篇。
很多人以为孙子只有三十六计,事实上那只是其中的精华而已,孙子兵法之中,除去地形篇外还有九地篇,行军篇,其中涉及到地形地貌的数不胜数。
“遇到沼泽和盐碱地,要迅速离开,如果和敌人在沼泽地带相遇,那就一定要抢占靠近水草,背靠树林的有利地区....”
“要渡过大河之前,如果判断会遇到敌人,就要远离大河驻扎,防止被水淹,和共工氏作战过的人应该知晓这个办法.....”
“如果想要同敌人决战,不要选择在紧挨水边处布兵列阵,除非你姓韩......”
第六百九十四章
不愧是赤松子的徒弟
“还有这个,这个.....像是溪谷深峻的绝涧、盆地形成的天井、高山环绕的天牢、地势低洼且泥泞的天陷,草丛深林所构成的天罗,以及两山相向狭窄的天隙....这六个地形不可作战。”
其实也就是逢林、谷莫入那一套。
“我说完了关于行军的东西,只是一些依托于地形的作战方法,而并没有考虑到人和人之间,以及时间,粮食,季节等问题,但是,天时地利人和,我认为如果都能得到,那么一定就可以百战百胜。”
“我只是一个粗通地理的巫师,没有各位武臣的本领。”
妘载这么和大家说着,那些武臣都被妘载这一通麻花屁拍的浑身无比舒坦,各个都表示,哎呀你谦虚了,有了地利不就是占据了三分之一个上风么,四舍五入一下你已经赢了....
你靠着地利打出了三分之一个上风就已经奠定了胜局,因为你那是天兵下凡,而你的敌人那是阴兵过境,不是他打不过你,而是我们经过研究已经决定了,是他不配赢。
你这样追捧我们,怎么好意思呢,就显得我们格局小了。
至于咕咕和焦焦,已经离开了沙盘,焦子还拍打咕子的屁股,表示下一次还有这么好玩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做演示攻击的那一方。
妘载这边,把各种地形的问题给大家讲清楚,后面讲述大河的问题,就可以信手拈来,而且大家都可以完全理解,所以基础科普十分重要。
“....上万年,乃至以十万,百万年来计,在那洪荒蒙昧的时代,在那天地都未曾完全开辟之前,大地上一片汪洋,而东方的沧海一直绵延到孟津的山野.....”
“大河从高原发流,经过那传颂中的积石山,又经过无数个山隘,道口,河道,草原,台塬......最后来到了我们之前去考察过的地方....”
妘载指向沙盘上的龙门地区。
“大河把这里的山冲出缺口,顺着高大的山体与高耸的台塬,以泄流之势轰鸣而下,因为整个天下的地形,大抵是顺着河流向东,而逐渐变低的,所以,支撑天空的不周山是在西北的方向。”
“大河到了这里,经过陶唐所在的土地,来到了风后和女娲曾经居住过的风陵渡,洛水和渭水从这里汇入大河,大河在这里遇到一个阻碍,也就是潼地桃林。”
潼的名字,是妘载之前和文命一起命名下来的,所以在这个世界的时间线之中,潼关大概会作为一个古老的名字而流传下去了,而且源头也不再是人为关隘,而是曾经阻挡黄河的岩石雄关。
“大河很轻易的冲破了它,继续向前...来到了砥柱山。”
终于把一切归还到砥柱山的位置,妘载叹息道:
“我和大家讲的很清楚了,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地形既是天成的,但也不一定就是顺应天理的,如果龙门不开辟,大河的水依旧会从高处震落,持续积蓄而溢满喷涌,如果砥柱山不开三门,那么这里也会持续积蓄,就像是五户神所在的五户滩一样,确实是方便了用水,但是这种水,一旦到了涨水的季节,那就会变成洪水。”
“东方的土地是大河带去的泥沙,我们依靠大河从太古时代走到如今,在它所构筑的土地上延绵生息,大河也是在构筑属于它的土地与河道,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这样做呢?”
“人依旧是天地的一份子。”
妘载讲到这里,就暂时停下了说话,用完全且完美的专业知识,震慑住了这里的所有人,通晓治水的人在鼓胀,不通晓也不敢乱说话。
懂得都懂,外面全是资料,自己查!
妘载看向台骀,而台骀也点头道:“你说得对,你做的好!做得好啊!”
“我感觉,你比起过去的所有治水之人都要厉害,我也是那些过去的治水者之一,你不用太在意我,因为我已经没有什么可教你的了。”
台骀的话出来,诸臣也就都不说话了,但是还是有人弱弱的问道:“但是我还是不相信,再过几年就会发大洪水,上一次大洪水才过去多久啊.....”
“什么气候变暖,我都听不懂,反正你的意思是冰雪融化所导致的呗,但是高原的雪总有一天会化解完全的吧,汾河的上游也下雪,但是下雪积了没有几天就化干净了啊。”
不过那些人说归这样说,却也没有再说出反对妘载担任官职的话来了,因为他们知道,气候变暖这些词汇,就是这个人教给有崇氏的,说不定过两年他就考察出什么来了,那些奇奇怪怪的仪器,有些看着就像是家里用的土罐子而已,居然还能进行天气预报?
总之,那些古怪的东西,他们这些老臣是看不明白的。
“啊,我还有一个问题.....我应该询问你啊.....”
台骀向着妘载走过去,如此开口说着,他努力的睁大眼睛,紧紧的握住妘载的手,那特别的用力,仿佛把自己过去的一切希望都交托在眼中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天下需要你这样的人,你可不能跑了啊。”
台骀努力的,希望妘载把治水的事情继续下去,彭祖看到这个情况,也没有办法在说什么了,毕竟妘载的肚子里的货,比他这个炼气士都要多。
据说赤松子是他的老师?
那就差不多了,赤松子是去过西荒大地的,说不定这些知识都是赤松子教这个年轻人的!
彭祖这样想着,顿时就心平气和了起来!哎呀,不是这个年轻人太厉害,是赤松子太厉害,赤松子么,活了八百多年了,厉害不是很正常吗!
不愧是神农的旧友啊!
无形之中,在洛水工地里修仙的赤松子,没来由的一阵舒爽。
无形之逼,最为致命。
台骀去询问那个盘踞在他心中许多年的疑问,而妘载听完了那个疑问之后,却突然反常的沉默了一会,看着台骀眼中的希冀目光,妘载忽然道:“这一点我也不能明白,请您把您的治水经验,教导给我吧。”
这句话出来,文命就特别的傻了。
不对吧,载哥你应该知道的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8/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