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1065


当然,那只买来的驴子,在南方过的很惬意,毕竟它也没想到这里居然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野兽,包括那只一直希望它当小弟的奇怪山羊.....
羔子曾经贿赂过那只驴,希望它当自己的小弟,但是那只驴完全不明白羔子是什么意思,毕竟这只驴子只是普通的野兽,并没有进化成异兽的资格与情况,和圣熊完全不同。
骑兵被带走单独训练,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一百来人其实以后就可以充当洪州各个地区传递信息的斥候,于是便可以建造“驿站”!
快递员这个职业,除去羔羔之外,终于有了其他人。
“马镫,马鞍,马嚼子....”
这些是单人骑兵的装备,至于战车,早就有了,只不过在洪州,战车大部分时间并不是用来作战,只是在讨伐暑部落的时候才动用过一批,其余时间都在充当驰道上的货车....
妘载上来开挂,同时记得当年和赤水女子进行网络聊天的时候,对方提及到,西大荒已经有人驯化了马匹,但是并没有给马装备上特殊道具,显然正是如同历史遗址所提及的那样,马在中原大地的完全驯化时间,从黄帝时代,或者末代炎帝的时期开始进行驯养.....
然而要到完全可以单人骑乘,那要到春秋战国(游牧民族不算)。
但是马的道具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获得的,在前路一片蒙昧的时代,连赵武灵王都只能学习游牧民族骑马的习惯,而不是想着去发明马镫,因为从没见过的东西,无从学习。
战国末年的兵书曾经说过,骑兵“一骑当步卒八人”,然而,赵军虽然没有马镫这些全套装备,却依旧可以做到在马上进行冲锋射箭,他们模仿胡人的衣裳,仿制胡人的武器,再配上先进的炼铜和冶铁技术,又从胡人中征用林胡部落为雇佣骑士兼职教练员,使得赵国辟地千里,得云中,收九原,灭中山......
故而不用马镫作战的敌人,也不能小看,毕竟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啥都能干......
那一百骑兵被带到更远更宽阔的地方进行操练,而剩下的兵种之中,在大人物们的分配下,出现了新编的山地军,正面作战的重步兵,攻击距离略长的长枪兵.....妘载当然要复刻马其顿方阵,在这个只会嗷嗷乱叫然后正面冲锋的时代,沉重的马其顿方阵当然拥有巨大的威慑力。
上古时代的战斗,就要用古典时代的战斗来击破,古典时代的战斗则由封建时代的战斗方法来击破,这就是时代碾压。
战争方法就是在不断的被摩擦和碾压之中,变化且升级的,只不过区别在于,是我摩擦别人,还是别人摩擦我.....
除去骑兵、山地兵、步兵、枪兵之外,还有弓箭手、炮兵、工兵。
以及两只新的特殊作战部队。
大炼铁厂所灌注出来的那些沉重的钢铁,有些用来进行技术升级,有些用来制造新的炼钢设施,但是很大一部分都拿来做了甲胄,沉重的甲胄需要拥有强大力量和体能的人才能穿戴,手中持着纯粹的钢铁武器,这支军队,比起最初妘载所赶制出的“铁甲军”,战斗力要强上数倍!
已获得兵种升级!
炼铁术!——灌钢术!
当初与暑部落的战争,有不完整的铁甲披挂在身上,已经把那时候的暑部落打的魂飞魄散,口中高呼是蚩尤八十一兄弟复生,而如今这支新的钢铁军团足有千人.....
妘载决定再剽窃一下“陷阵营”的名字,毕竟这一支钢铁军队,冲进敌人的大军团中,在这个时代,即使对方已经掌握青铜冶炼,或者拥有神铜武器,也不可能是这批钢铁战士的对手。
剩下第二支特殊部队同样装备钢制武器,人数三百人,身上穿着白色的麻袍,佩戴弓箭,头上的盔甲后插着羽毛,在上古时期,头戴羽毛者代表拥有力量的人,曾经尺郭神的羽毛就被据梁摘掉而恼羞成怒。
这一支特种部队,负责近卫与后方防御作战以及支援作战,妘载叫他们“羽林军”!
再加上最开始的特种山地军“无当飞军”,以及步兵军团两千人,炮兵军团二百人,这五支部队,是洪州接下来重点装备的军团,完全由脱产士兵所组成!
这些战士将不再进行任何生产工作,他们的任务,就是“战斗”!
在演武场外面,咕咕和焦焦看到那些战士头顶羽毛,两只小鸡顿时震惊起来。
它们从鸡毛里掏出了大风之羽,然后插在了头上的鸡毛里面,随后两只小鸡开始挑起奇怪的肥胖舞蹈,似乎是在庆祝出现了这么多头顶鸡毛的人。
随后,军营和演武场地内,在这片广大的原野间,人们按照之前划分好的区域,开始跟随去操练,里面也有妘载这里的强者,譬如獠乞子,楚琴氏.....
至于鸿超,最近似乎有了点大病,之前女鬼附身,现在开始显现出副作用,只能去学堂和医馆找灵山巫师们进行救治,尤其是正好来了会跳大神的巫谢。
特战军团自然有特殊的训练方法,而其他的兵种正式开始了冬季的操练,上古时代还没有足够多的生产力供养脱产士兵,洪州的脱产士兵很少,但是现在开始训练的足足有万人以上。
那强大而有力量的声音,轰鸣震彻于高天之下。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是民族、部落、国家、联盟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最暴力且直接的手段。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慎重考察研究。】
故不能不去作战,不去整顿军备,那样的部落与国家是必然会灭亡的,铸剑为犁的前提是有剑在手。
他们的行动整齐,操练起来,刀与长枪挥起大风,火炮与弓箭扬起云尘,羽毛白衣猎猎作响,铁甲铮铮捶打,刀芒下寒光凛凛。
肩上是风,风外是尘,尘土扬起到高空,那更遥远的上层,是无垠的星空!总有人敲动群山,总有人吼如惊雷,总有人洗去泥泞褪去蒙昧,他挥舞手中的兵器,那斧头落下,那脚步抬起,于是震动天地。
...........
“还需要更多的人口来进行生产....”
毕竟这片大地上,并没有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作物,洪州的人口说起来其实很多,十万人已经不少了,但是在中原地区,有某些大部落,单单一个部落的人口就顶得上整个洪州邦国....就是共工氏。
共工氏族圈地圈水,他们自家部落在安全的地带繁衍生息,不惧怕水患威胁,人口削减的天灾对他们来说影响较少,所以日积月累数百年,才能积累下这么多人,对比中原其他的地区,人口上数千就算是中上部落,两三万人就是大部落,共工氏的人口已经着实骇人。
有巨大的人口,就意味着对方的生产力越是充足,战士的比重也是越大,所获得的附庸宣称也是越多,这就是为啥共工敢不给陶唐面子,要当面跳反的原因,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力已经够了。
如果人口有巨大的提升,那么就能获得海量的生产力与研究力,农业生产也会飞速推进,所以现在洪州本部高层,已经在进行讨论,监狱村里面数万劳动力,到底要不要把他们也看做生产力?
战败的人作为生产力,很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仅仅是对于安全考虑,限制活动范围显然不是什么好想法,因为人是会跑路的,脚趾头不是用来扣的。
一两千人或许还能看得住,数万人这可怎么看,一旦被他们跑出来就是暴动。
如果把他们化为友方阵营,那么洪州就能瞬间得到大量生产力,但也有反对派表示,这些人用来当铺路开山的劳动力是最好,进行农业生产可不行,万一有点问题,洪州很多人就会被他们搞死。
于是有人想着,这些劳改犯还不如当做奴隶来用,但这种念头也只是想一想,洪州现在有很多民众,这里面有许多就是奴隶出身,亦或是对于奴隶制度不感兴趣以及极度反感的人,民众的大体意愿是不喜欢奴隶制度的,在这个年代,奴隶制从上古时代的血腥掠夺,到后来被历代的先祖首领们所否定,到如今已经大致形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就像是攻灭敌人的部落,还要给他们两种选择,一个是为奴隶一个是流放迁徙,这就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意识,不灭其祭祀与民众....至少要在表面上做的好看。
启杀伯益,不灭其祭祀子孙;商汤灭夏,同样不灭祭祀,还封赏他们的子孙,不敢把他们作为奴隶使用,也没有直接杀掉夏桀而是把他流放饿死;武王伐纣,逼死纣王,却依旧封武庚为诸侯,不过问武庚治下的一切事情。
只有不死不休的那种战斗,这片大地上的民众才会喊出“亡其国,断其史,灭其种,绝其苗裔”这种凶残的话来。
————
关于生产力和监狱村的讨论,其中结果依旧没有办法确定,只能暂时搁置,反正大洪水闹的灾害还需要数年时间,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而相比于洪州地区,在另外一片大地上,却有一堆同样强大的人们,聚集在那广袤的大泽山野间,水泽在冬天却浮动温暖的云气,洞庭湖这片天赐的土地,养育了三苗这股强大的势力.....
而三苗,似乎正在经历一场自我变革,也就是改变社会制度.....
然而事情进行的似乎并不顺利。
洞庭湖周围的山野中,苗民们进行了秋收的工作,开始冬藏,而巨大的首领棚子里,火坑散发着不太明亮的光芒,诸位首领聚集在这里,盯着眼前的一顶“平天冠”,眼神火热而充满野望。
这是只有天下共主才有资格戴的东西。
第八百九十九章
君主专制政体
这一年过来,三苗除去最开始攻击了一次崇墉关外,后面再也没有出现大动作,偶尔会出现两三次小的局部冲突与挑衅战,大多数都是射两箭就跑路,给缙云氏一种“我还在输出,你别投”的错觉。
事实上,三苗不是傻子,他们本来是采纳了欢兜的提议,想要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因为洪州难打,缙云氏即使冲进来也要有巨大伤亡,西南地区又远,巴人的行动迟缓,而且缺少攻城利器,在廪君单挑重黎结果被打了个腰间盘突出之后,三苗就彻底确定了一件事情。
连廪君都锤不过对面的高手,平均下来一算,需要一点五个巴人才能打一个洪州人。
“即使攻下洪州,所受到的伤亡也至少需要十年来恢复,不值得。”
所以,三苗在崇墉关附近晃荡,就是告诉队友们“我正在全力输出、这把能赢、你们去和他们团我来单带”.....实际上三苗压根没想过参战。
事实也正和三苗首领们想的一样——没团过,幸亏人家兵线不足,不然就一波拆家了。
三苗坐看自己三大盟友团灭,缙云氏强攻被打趴,巴人被伏击,子泽被单抓,而在这段时间,三苗一直在抓紧时间自我发展,他们派遣了不少人来到崇墉关附近,近距离的观察洪州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结合之前欢兜在洪州学习到的一部分政治体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对内改革。
当然了,改革并不顺利,欢兜提议废除奴隶制度,立刻遭到了数位首领的反对....如今的三苗已经血统不纯,里面增加了梁人、濮人、损子、产里等江水沿岸的大部落,还有奔云部落也加入进来,成为中坚力量。
这些部落,大部分都是奴隶制的得利者,他们距离中原很远,不讲究德行之说,也不曾给中原担任过什么诸侯的位置,和当年的三苗并不一样,三苗当年在有苗氏的率领下,好歹是参加过帝放勋的诸侯会盟的,诸侯地位是被承认的.....
当然.....有苗之君后来和中原闹翻,发动了丹水之乱,于是尧征丹水,一仗把三苗打到了洞庭湖里二十年不敢出来,老苗君也直接躺尸,没多久就去见先祖汇报工作了。
三苗的原本民众对于废除奴隶制度,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抵触,只是觉得洪州所谓的“劳改犯”和奴隶也差不多,除了拥有人身自由权之外,其余工作,他们干的和奴隶的也没差别。
不过这项提议依旧没有通过,有首领嘲笑欢兜,表示欢兜真是魔怔人,洪州什么制度都要学,难道洪州人捡大粪你也要学吗?
欢兜表示,这个真要学。
总之,在经历了磕磕绊绊的各种改革之后,洞庭地区的民生环境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社会生产情况产生了大变化,这一年以来的变化,让三苗的民众感觉到了不一样,不仅仅是盖了新的房屋,而且多出了很多优秀的生产技术,包括农业的生产方法,以至于今年洞庭湖获得了大丰收。
苗民们听说,这些技术都是从洪州偷来的。
“欢兜大人真是厉害啊,不愧是曾经中原的大人物!”
“他在洪州内能行走自如,我们应该培养更多的间者,把洪州的技术都偷学过来。”
“不....为什么不直接加入洪州呢?”
苗民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这样的古怪心思,他们忽然觉得,既然洪州有这么多先进且不可思议的技术,那么何必还要天天和苗民首领们过刀头舔血,到处掠夺的日子?
掠夺本身就是为了自我发展,但是用上洪州的技术之后,连苗民们甚至都可以感觉到,他们不过是学习了皮毛就拥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果全部学来,明显就是发展过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