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山海(校对)第9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6/1065


反而是共工的工字,自上古时期就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下面的一横变成了一个正方形而已,而有些地方的工字写法,和后世没有区别。
一票....两票....三票.....
东夷地区的人基本上都投了文命,很快文命就积累到巨大的票数,但是出了东夷九部之后,其他人的票数也开始慢慢上涨,文命的涨幅逐渐变得小了下来。
“伯成子高。”
“皋陶。”
“姬弃。”
“相土。”
念到名字的人基本上都是有大功绩的,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肯定。妘载继续念着人名,票数之间的起伏落差很大,红票则是会单独计算。
有人听到自己的名字,还有些愕然,随后失笑着连连摇头,本来觉得自己的名字不会出现在最后的唱票环节,没想到居然还被众人推举,以至于提名了。
虽然知道自己并不能得到最后的“优胜”,但是还是为自己能在这种场合提名三王,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这就是巨大的名声,以后走出去,任谁都知道,某某在诸夏第一届会盟上,曾被提名为王,虽然未曾得到王位,但依旧是世间少有的大贤者了。
文命看着自己的票数,现在正在被某人反超,这是一位州牧,名声不显于过去的时代,而在当前的时代绽放出伟大光彩,这让文命叹息一声。
果然,任何时代都不缺英雄和圣贤,缺少的只是让英雄和圣贤自由发挥的空间。
天下很大,能人异士多不胜数,刚刚在念诵功绩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了这个人的名字,几年前州牧刚刚分派出去的时候,他用了一年便将名声传递到四方,他的改革措施也救活了许多人,能有如此的殊荣,这许多人会投票给他,也是很正常的。
“此人的功绩与行动力,都是一流的....既有仁义亦有法度....孟涂。”
孟涂的功绩令人震惊,他主动去了一个极为落后的地方,到了当地,和民众一起在田野中耕作,又兴办教育教导他们认识文字,修缮道路以和外界进行贸易,同时让当地的民众因地制宜,分土地多种大豆,大豆能榨油、制酱,既可供自己食用,也能向外倾销,实乃“田中之肉”。
而且豆类和其他作物混种,尤其是与桑类交替种植,可以使第二年桑类作物长得更好。
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将一个落后的原始聚落,变成了文明之邦,人人盘头束发,讲仁义而有道德,并且生活富庶,人人都能吃得起饭,家家都有犁具和耕牛。
救荒、溲种、制犁、通商、劝输、启蒙、兴工筑、集流亡......
“渔阳牧!孟涂!我记得他,当年在洪州,击败北户氏之后,他在台上宣讲思想的力量,被伏羲和黄帝注意到,并且对他进行了考校!”
“他是巴人啊,一个巴人,居然能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被人祖所看重?”
人们窃窃私语,而人群中,听到巴人二字的廪君都愣了。
我超,我们巴人还有这么牛皮的思想家?我咋不知道?
“早说他是巴人,我就把票投给他了!”
“这位壮士,你投给谁了?”
“相土,相土,是商部落的那个首领吧。”
廪君对于中原众人都不认识,所以简单的听了功绩之后,做出了判断,投给了商部落的相土,毕竟做生意才能买到好武器,通商最重要,他是这么认为的。
边上那人摸着胡子:“我投的是周部落的姬弃,民以食为天,当然是种地最重要了,你看姬弃的票数比相土高多了。”
文命此时的票,白票已经被孟涂超过,红票持平,文命摇摇头,笑了一声,正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
比起治理天下来说,孟涂的举措,已经完全胜过自己,没有什么可纠结或者反驳的。
然而,最后的时候,之前纳布的那张红票被读出来,写的是文命的名字。
场内外一片寂静,孟涂却站起来,第一个鼓掌。
“诸夏的新王,诞生了!”
文命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
最后以一张红票的差距,赢了....?
不!
文命忽然心中生出一种冲动,他觉得,自己的票数完全是被东夷顶上来的,并且和孟涂的功绩相比,自己的贡献仅仅是治理水患,可这不是自己该做的事情吗!
于是他站起身来,对所有正在欢呼,或遗憾的人开口:
“我弃权。”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一切起始于敷浅原
弃权?眼看着就赢了,文命却主动弃权,这波操作属实是惊呆了许多人。
甚至有人憋着一口气,几乎就要喊出声来!
你不要给我啊,直接弃权太浪费了吧!
“弃权?你想清楚了?这可不能反悔!”
妘载皱着眉头,对文命进行警告。
虽然大家都觉得应该让有治水大功的人来继承新王,但是文命的短板也很明显,那就是在治理民生方面有待加强。
不过在部分首领的心中,文命的地位还是稳固的。
只是没想到孟涂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杀出来,选票上的黑马,凭借着自己的功绩能和民众平分秋色,连妘载也不得不承认,孟涂做的很好,这些年偶尔会去孟涂治理的那片土地察看,政绩确实是出色,心中也有想过把他立为三王的提名者。
只是没想到此时居然会有这么多人支持孟涂罢了。
几乎整个沧海地区的首领都支持他,连北部草原和山戎的首领们也投出赞成票,甚至是中原人和部分的百越人,听到了孟涂的功绩,在进行横向对比之后,也选择了他。
妘载心中琢磨开了。
文命治水的成功,如今只有东部地区,相比于原定的历史轨迹来说,成就弱化了七成....如今和孟涂打成平手倒也不意外,只是异世的那位神灵也投票给文命,恐怕也是看中文命治水的功绩。
但现在,文命弃权,那么新王就注定是孟涂了。
孟涂,山海经中所谓夏王启之老臣也,是主管巴地诉讼的贤者,世人称其为神灵。
如今在洪州经历大量的思想与学习,又拥有实践来的脱贫致富的功绩,终于成为新时代的拐点。
臣非臣,王非王,选贤任能。
帝放勋也很惊讶,孟涂的出现,并不在他心中的几个人选,但他觉得,这样也更能够体现民众的意志,使得禅让更为合理。
孟涂是无法作假的,他的功绩都是靠着他日晒雨淋的双手双脚,一点一点干出来的,他从遥远的南方巴山去洪州学习,又从洪州来到北方的沧海畔,他在这里不认识任何人,却能做到如此大的善政,这是抹除不了也掩盖不了的。
帝放勋看向文命:“你当真要弃权?说一说为何弃权?”
文命叹息:“我在政事与治理民生上本领以及结果上,所得到的,与所成就,,都远不如孟涂的功绩。”
“我之所以得到大量的支持,只是因为我治理了大河下游和东夷地区的水患罢了,我能兴修水利,开垦沟渠,披山通泽,能与民众同甘苦,但却不知道如何让他们共富贵。”
“而我治理水患,也仅仅是因为中原派遣我过去而已,我本就是司空,治理水患是我的工作,这怎么能叫做功绩呢,我只是完成了我的工作而已。”
“请允许我退出王位的候选,或许下一届的三王轮换时,我会回来,但这一次,我认为我还不够资格,成为诸夏的王者。”
“三王者,肩负诸夏之兴衰,责任重大。”
文命的这番发言震惊了不少人,而妘载看着这一幕,脑子里却顿时蹦出一些画面来:
舜避丹朱于南河,禹避商均于阳城。
诸侯朝觐者不觐丹朱而觐见于舜,狱讼者不讼于丹朱而讼之于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于舜,故舜曰:“天也!”,遂践天子之位;
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不去朝见商均而去朝于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之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古代三辞三让的礼制形式,包括后来曹丕逼汉献帝禅让时,也要假模假洋的“避”一下,源头就来自于这两件事情。
无须怀疑古代氏族时代英雄人物们的节操,千百年传颂的故事,连无君无父的墨家都承认的贤者,被法家竹书一言孤证不立之论而传播四散,实在是荒谬不已,只因世人多喜猎奇之事。
定天下于尧,文明于舜,而功辉于大禹,有巨大功绩的人禅让并没有什么毛病,任何人都是从弱小的模样成长为强大,在古氏族灾难的时代,部族群众们,所需要的人,不是提挺氏那种狂热的权利战争家,而是一个能脚踏实地带领人们走出苦难的英雄。
新的英雄出现,旧有的王制就会腐朽崩塌,到了这个时代,也就自然而然要进行交替,过去的功绩不足以保持王位的传递,这就是禅让了。
当然,古代这些英雄人物,或许也是向往着共主的位置,但是和后来的那帮野心家有些许不同.....上古英雄们,或许至少是要点脸的,他们会真的觉得不好意思,毕竟后人可以效法他们的行为搞出不要脸的辞让之事,但这几个人前面,可没有任何人的行为可供他们效仿。
天下么,何须搞囚禁的事情呢,上古年代不服就是干,蚩尤看黄帝不爽就直接跳槽,炎黄二帝互相瞅不顺眼就打起来,少昊崩死,共工和颛顼都说帝位他们各自要坐于是就起来争夺,颛顼打赢了还要把日月星辰全都拴在北方天极上不给其他人看,而帝喾也敢不要脸的把帝位公然揽在高辛氏的长子帝挚手上。
在大家都不太要脸的时代,也只有尧舜禹三人,是至少要脸的人,尧说出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他也想过传位丹朱但是最后放弃,而舜是第一个进行避让跑路行为的王者,所以他们才是圣君。
妘载脑子里冒出了很多想法,一时之间居然沉默的看向文命,这让文命稍有慌乱。
而妘载此时正在想的是,或许当自己抵达敷浅原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注定,大禹注定要和文命分割开来,而五帝之后的最后一位帝王,也会改换身份。
敷浅原,这片土地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在山海经中,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名,和它一起被标注出来的平原、湖泊、山脉、高地,都实在是太多太多。
但是在《史记》之中,敷浅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6/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