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733

  他又通过沙摩柯的关系,约见了一些较值得信赖的酋长,由酋长们出面,将留在山里的老弱妇孺们派出,摘取野菜、土薯之类用于加餐。
  随着工程不断推进,还催生出了一批渐渐脱离深山生活,重心放到宜都郡的蛮夷酋长。短短数月间,他们就从近乎奴隶制的落后环境中脱离出来,成了活跃在宜都郡范围内的包工头,在他们带领下往来奔忙在江峡间的蛮夷男女,总数超过五千。
  麻烦事随之产生。
  这些包工头一旦熟悉了汉家的规矩,就开始谋求更多的利益。此前雷远为了尽快铺设各地的道路,将乐乡县境内几处黏土和石灰矿藏发包给了向氏、习氏等荆襄大族下属的商人。而商人又以略微高过郡府提出的价格,招募蛮夷去开矿。
  于是包工头们获得了更高的利益,而宜都郡内官方推进的几项工程,反倒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局面。
  这情形使得身为宜都县丞的向朗极其尴尬。他勃然发怒,亲自出面,抓来了襄阳向氏的商队负责人,请求雷远予以严惩。
  而雷远哈哈大笑。他请向朗不必焦虑,尽可以允许自家同族的操作;但同时,他又通报了负责各处工程实际指挥的陶威,令他大幅度提高了对每一名蛮夷劳力的食物发放额度。
  毕竟食物的配给数量本来很少,就算增加了,也还在郡府的承受范围内。但这样的提升幅度,使得不少蛮夷试探性地离开渠帅、头人的控制,以一家一户的最小单位找上工地,询问能不能有份活儿干。
  陶威老实不客气的将他们全部接收下来。
  郡府随即又发布文告,宣布凡直接响应郡府号召、参与各处建设的蛮夷,如果表现良好的话,半年以后将会获得汉家户籍。当他们成为宜都郡治下的民户以后,就能立即按照律令,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耕种。
  这个操作未免太无顾忌,在蛮夷酋长渠帅当中引发了一阵不满,但蛮夷终究没有办法抗衡宜都郡的力量。于是越来越多的酋长发现自家的资财渐渐丰厚,可属民却渐渐少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来客
  一个郡,乃至一个大州的欣欣向荣,瞒不过周边的有心人。
  何况最近数月来,玄德公多番派遣使者,向益州方向,乃至益州以北的遥远地域发起联络,竭力夸赞荆州的强盛。而身处荆益之间的宜都太守雷远,为了自家商业上的繁荣,也在推波助澜。
  这一日里,有一支打着梓潼李氏旗号的船队经过险峻峡江,抵达了夷道。他们将船只停泊在丹水码头,立即有吏员上船去核查,发现船舱里装的都是布匹和锦缎,还有一些制作非常精美的漆器。
  吏员核查的时候,商队的成员们则换乘小船,直抵夷道城下,再经过木制的阶梯,攀登到较高处的地面。在那里,有一个新设的区域,专门给往来船员水手们休息。众人打算在那里修整两天,缓过劲了再继续向东。
  从蜀中过来这一路的水道可不好走,那些奔腾激流,和暗礁险滩,使得往来舟船航行屡有败毁之灾。哪怕这支商队请了多年前曾经往来荆益两地的老手带队,毕竟几年没有走过峡江了,难免有些生疏。沿途惊心动魄之事不断,每个人都难免担心害怕。能够脚踏陆地稍许休憩,谁也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商队中,有一名三十来岁年纪,普通相貌的士子。这人双眼有神,脸色很是沉静,颌下胡须浓密,修得很整齐,大概时常保养的缘故,又黑又亮。穿着虽然朴素,但仔细分辨的话,可以发现用的布匹都是好材料。
  这士子下船以后,并不急着去馆舍,而是向同伴们打了声招呼,往高处夷道城的方向慢慢走去,身后跟了两个随员。
  这一段的道路,是特意平整过的,道路底下用了石灰、黏土和河沙混合成的三合土作为基底,路面上铺得有石板。因为石料取材不易,道路不甚宽阔,便显得往来人流格外密集。
  沿着道路,每隔一段距离,都有木制的小亭,亭里站着一个或两个老卒模样的人,呼喝着维持道路秩序,确保通畅。
  一名随员不禁叹道:“区区一个夷道城的小码头,就这么热闹?这得有不少人吧?想必益州各家都遣了商队前来。”
  那士子摇了摇头:“应该也有从荆州出发,往益州去的。”
  自从张鲁占据汉中,益州向北的交通就几乎断绝了,随后荆州战乱,又中止了东向的交流。好不容易等到荆益间重新通畅,两边都有商旅急着打通联络。只不过,益州毕竟是天府,出产的物资远比荆州丰富,而两地之间能够交易的产品终究品种有限。估计这种热闹的场景并不会长期延续。
  他们不疾不徐的向上走,有时候客客气气地避开运货的车辆。车辆上装载的货物,应该是用以直接在夷道城中的市集贩售的。
  货物什么的,无非是那几种。但车辆很有意思,是一种从没有见过的人力车。独轮,双把,两人分处前后,一推,一拉。虽然装了满满的货物,看上去好像随时会倾斜倒地,可木制的车轮在略有起伏的石板路上格楞楞滚过,行动却意外地很轻巧,像是游鱼一般穿行在往来人流之中,毫无阻碍。
  士子下意识地站在原地,看着几辆车经过。
  他又注意到,推车的几个人光着膀子,裸着大腿,身上、脸上都有纹身,乃是賨人。賨人是活跃在宕渠一带的蛮夷种落,因为性格勇猛,擅长使用木制的盾牌配合刀剑作战,因此又名曰板楯蛮。
  峡江各县,本来就处在千山万壑中无数蛮夷的包围之下。通常来说,汉、蛮两家冲突不断,彼此少有往来。中平五年时,賨人与巴郡黄巾勾结,寇略三蜀及汉中诸郡,州郡不能制,直到动用了雒阳的西园上军别部,才终于讨平之,所以官吏们对此部更加警惕。
  但这几个賨人推着独轮车来去,路旁小亭中维持秩序的老卒并不投以特别的注意。有个賨人把车辆靠在某座木亭以外,从木亭旁的水缸里取水来饮,一名老卒居然还比划着与之谈笑几句。
  此等情形,实在叫人迷惑不解。
  士子皱眉看了半晌,一时间忘了继续上行。
  这条石板路毕竟不宽阔,两旁又多乱石草木和岩崖阻隔,难以通行。他这么站着,便挡住了后来人的道路。更后方数人耐不住性子,当场便有躁动。
  士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候在他身后的一个年轻人提醒道:“先生,还请移步。”
  士子这才发现道路被自己堵了,连声告罪,快步向前。
  那年轻人跟在他身后,忽然笑道:“先生可是看到了賨人在此,是以疑惑?”
  士子向后看了看,只见这年轻人大概刚刚及冠年纪,嘴唇上带着薄薄的绒毛,相貌很是清秀,身着便服,像是诗书传家的士人。但他肩膀很宽,走动的步伐也矫健,身后还跟了几个携带武器的部下,显然绝非寻常人物。
  士子连忙伸手相请,待到年轻人与自己并肩,他才试探道:“賨人勇武剽悍,动辄杀人,近年来其部与巴郡蛮联合,其首领受汉中米贼的煽动,屡次兴兵作乱……这夷道城里,居然敢用他们来做杂役,实在叫人惊讶。”
  年轻人笑道:“先生多虑了。賨人虽然勇武,却不是只知道杀戮的野人,他们也有家小要养,也想过更好的生活。我们以诚挚相待,又何必害怕他们作乱呢。先生刚才看到的这批賨人,共有百余,已经在此地做了三个月的工,专门负责操作独轮车,为商贾们转运货物的。因为行事勤恳不惮劳苦,还得到过府君的夸赞。只要再做三个月,他们便可以得授汉名,入籍成为夷道县治下的百姓了。”
  以诚挚相待云云,完全是胡扯。賨人这么好对付,那也就不至于为益州之患了。更奇怪的是,他们如此辛苦劳作,竟然是为了入汉家户籍?
  士子在蜀中时,颇见百姓因为不堪劳役而托庇豪族大姓,抛弃户籍的,倒不曾想,这里的蛮夷居然反向而来。
  他知道其中必有缘故,一时也不急着多问,只向年轻人拱了拱手:“原来如此,多谢足下说明。”
  正待再问几句,眼前豁然开阔,小路汇入了大路,他已经走近了夷道城。
  此时城门处的行人纷纷让开两旁,有不少人直接在路旁跪伏。这等场面,必定是贵人出行。士子脚步微微一顿,随即不着痕迹地打了个弯,站到路旁探看。
  果然,城门处数十名骑士簇拥着一人出现。
  这人年约二十余,剑眉短髭,英姿勃发,身着浅灰色的戎服,腰悬长剑。随在他身后的骑士个个雄武异常,显然俱都是善战的精锐,数十骑同来,威势甚强。但这人小心地勒着缰绳,从人群当中让开的空间缓缓而过,并无凌人盛气。
  士子此来荆州,本就存了见识荆州人物的意图。因而早就询问往来商贾,有基本的了解。此刻一看便知,这英武的年轻骑士,便是左将军府中新贵、执掌宜都郡的奋威将军雷远了。
  士子的脑海中,瞬间回忆起关于雷远的诸多传闻,暗暗点头道:“名不虚传。”
  这时候雷远策骑奔到了近处,没有注意到士子,却看到了适才为士子解说的年轻人。雷远提缰一指:“含章,你也来!”
  年轻人立即越众而出,早有骑士牵来备用的从马,他纵身一跃而上,随着雷远去了。
  一行骑队离开城池范围,才渐渐加速,目标应是城池西面鸡头山的山区。奔走片刻以后,雷远问道:“含章今日可有什么收获?”
  被称作含章的,自然是扈从首领李贞。出于雷远的强烈不安全感,入主宜都郡之后,李贞与郑晋一起布设了遍及六县的侦查哨探人员,以此来监控种种动向。
  雷远既然问起,李贞回答道:“适才发现一个有趣的,打着益州本地豪族梓潼李氏的旗号,言语却带关中口音,应当是益州的官员。我已经遣人盯着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小学
  这几日里,往来此地的商旅极多,其中自然会夹杂着各种带有其他目的的特殊人士。
  只李贞、郑晋明确发现的,就有好几批蜀地大族的疏宗子弟、还有益州各个重要军事首领遣出的探子、今天这人又不知什么具体来路。
  仿佛偌大的益州,并没有统一的首脑人物,各方都有各方立场,各方都有各方的办法,乱哄哄地一拥而来。
  当然,随着峡江水陆道的完全打通,玄德公遣去益州的人手也不在少数。
  这段时间里,玄德公凭借着占据荆州大部的声威,试图着手构建东起扬州,跨越荆益而连接关陇的反曹联盟。
  玄德公确有这个资格。昔日刘景升治荆州,南接五岭,北拒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遂号曰天下之重。玄德公所领的土地,虽然较之于刘景升少了襄阳、江夏和长沙之一部;但玄德公的赫赫威名,远远凌驾于从容自保的刘景升。更不消说左将军府上下一心,其势如日之升了。
  仅仅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玄德公派遣出的使者就成为了多方势力的座上宾。
  除了摆在明处的使者,还有不少暗中行事之人。据说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在益州活动,还有些人甚至进一步向北去,与米贼张鲁和汉中、陇上诸将帅们有所沟通。
  之所以雷远知道这些,乃是简雍经过夷道时透露的;至于简雍本人,此行将会轻车简从,悄悄会见时任巴西太守的益州重臣庞羲。
  至于具体会见时要讨论什么,实在不可说啊不可说。
  一时间,各方往来人物穿梭于峡江之中,而雷远只能格外重视侦查哨探,免得自己这个东道主吃了暗亏而不自知。
  当然,考虑到玄德公的大计,对这些人物的控制都在暗中进行,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并不干涉他们的行动。
  今日既然又来一个,那就照常处置。
  既然李贞已经安排妥当,雷远便不多问。
  此前他在去年末往江陵时,不仅举办自家婚礼,也与玄德公和孔明谈过了数次,深知在“跨有荆益”和“合纵抗曹”之间,有诸多微妙的操作可能,又因为实际情况的变化,会衍生出种种不一样的手段。所以,许多事都得慢慢来。
  眼下雷远既是奋威将军、宜都太守,只需要保境安民即可。
  所以这几日里,雷远把政务委托给向朗、蒋琬等人,自己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家部曲中来。
  这时候正当初夏时节,天气略微有些燥热,但因为刚下过雨,纵骑奔行在原野上,能够感受到习习凉风。骑队贴着城墙向西走了半刻时间,经过任晖所部驻扎的一处营地,任晖也带了几个部下跟上。
  这个方向的道路便是秦汉时打通的峡江陆路通道,最初被用来从巴郡的盐池向外界输送食盐,后来汉武帝伐西南夷,以此地作为大军出入的门户,遂有夷道之称。
  这是连接荆益两州的重要陆路通道,所以也是雷远基础建设项目最早的成果之一。此刻一行人策骑前行,只觉道路宽阔平坦、路面坚实,道路两旁有保护路基的行道树、有排水沟渠、其形制一如雷氏部曲修建的、从乐乡到公安的大路。
  沿路再走片刻,就到了鸡头山的山区。
  相对江峡南北的那些高峻群山,鸡头山简直算不得山,严格来说,是一些矮小丘陵的集合。但这片丘陵地带位于夷水以南,正扼守大江南岸的峡江陆路通道,于是便堪为夷道城的西面屏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