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733

  “凉州人戒备森严,人数也不少,须得想办法引开一些!”李齐沉声道。
  “此事易办。我带几个人,绕到中军大帐附近放火,必能吸引凉州人的注意力。你们想办法再靠近些,伺机夺人。一旦得手,阎功曹立即号召汉中将士们保护张鲁,顺便夺占整座大营,如何?”何平显然早已计划定了。
  李齐重重点头,抽刀在手:“就这么办!”
  黄固愣愣地看着他们商议,忽然满脸喜色地道:“是师君施法召你们来的对不对?师君果然法力无边!”
  李齐、何平俱都愕然。阎圃连忙向他们打了个眼色,转向黄固严厉地道:“我们都是凡庸之人,休要揣测师君妙法!接着你听命行事,不要多问!”
  黄固连连点头,整个人都容光焕发起来:“遵命!”
  几乎与此同时,马超对连衡之阵的强攻,也到了最猛烈的时候。
  雷远的部曲们死伤惨重,而马超所部也绝不轻松。
  马超可以感觉到,守军已经从一开始的慌乱中恢复过来了。那些士卒们仍然在不断的死去,可后继的士卒的脚步渐渐坚定,他们排出的队列也越来越稳固,越来越难以打穿了。马超半生征战,少见如此坚韧的对手。
  而后方呢?马岱这小子已经吃不住敌军骑兵的围杀,他连连吹动骨笛,示意自己将要领兵稍退了。真没想到,刘备的部下当中,竟有如此精通骑兵指挥的将领。
  可马超没有半点放弃的意思。他看着前方招展的敌军将旗,看着旗帜下那个气度沉凝的年轻敌将。近了,已经很近了,约莫只有百步的距离!
  就这百步的距离,五百精锐重骑轮番冲击了四次,却依然不能冲破……有趣,有趣!那就再来一次!
  马超纵声狂呼向前,乱舞长矛,瞬间将敢于阻路的几名雷氏部曲戳死。
  这几名部曲,已经不是寻常步卒,而是雷远从麾下诸军抽调出的勇士或得力军官。每个人都有赫赫功勋、在军中颇具声名。他们一旦出外,立即能立即转任曲长、都伯之类职务的。但他们在马超面前,简直没有还手之力。
  眼看这几人倒地,整条防线上的将士们都不禁惊骇。从后阵上来增援的一批将士中,甚至有人不由自主地驻足不前。
  更多的人下意识去看将旗。
  距离马超仅仅百步的地方,雷远立在将旗之下,依旧不动。
  雷远确实没有料到,马超如此凶悍,而战局真的就到了这样的程度。
  不久前他还想,只要雷远本人在、庐江雷氏宗族在,自家部曲就一定能够坚定地战斗到最后一息,不会因为两成、三成的损失而溃散。但现在看来,两成、三成的损失已经到了,连衡之阵还得继续坚持!
  要坚持到马超坚持不住为止!
  他紧咬牙关,几乎从牙缝里一字一字迸出将令:“李贞、叱李宁塔,你们带人上!你们若抵敌不住,我就亲自上阵!”
第三百八十二章
上阵
  数千部曲在一时动摇之后,竟能坚持鏖战,始终维持着阵势的完整,一方面是因为本身经受过艰苦的训练,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雷远本人不退。纷乱的战场上,所有人看到飘扬将旗下那位年轻的将军,就像是有了主心骨,有了死战的理由。
  那可是庐江雷氏宗族的当代宗主,是带领数万民众在荆州扎根落脚的人,是承诺了给予民众们安定生活、并事实上予以实现的人!将士们愿意为他作战,也必须为他作战!
  然则马超着实凶猛,光靠将士们怕是不行。
  雷远略微活动手臂,开始做亲自上阵的准备。
  惯用的缳首刀和赵襄所赠的利剑都悬挂在腰间左右。雷远分别试了试,确保抽刀拔剑的动作顺畅;又唤来一名扈从,将自己身后的束甲皮绦挪了挪位置,莫要勒住筋骨。
  另一名扈从随即捧上铁脊短枪。
  得益于近年来不懈的苦练,雷远的身手相对于寻常武人来说,已算出众,但雷远自知,远远不足以和马超这等超群绝伦的猛将相比。那已经不是靠训练和经验积累能达到的程度,而是出自常人极限以外的天赋。
  所以,真要到雷远亲自与马超放对的时候,雷远只希望自己能坚持几个回合,尽量留出部属们抢前救援的可能。
  可惜李贞和叱李宁塔等扈从都已在前方鏖战了。李贞倒也罢了,叱李宁塔几乎是雷远军中所能仰赖的最强武力。离了此人,身边的扈从们只能拿命来拼。
  那也没什么,该拼命的时候就得拼命。
  战斗进行到这种程度,就看谁能撑住这口气。
  雷远坚信先撑不住的一定是马超。
  在这个尚未出现金属马镫,高桥马鞍也尚未得到广泛运用的年代,无论匈奴、鲜卑或并州骑士,使用骑兵的方法都以骑射扰乱和包抄追截为主。
  但马超的部下们都是骑术极其高明的精锐,他们凭借简单的皮制镫环受力,就能在马上自如动作,进而策骑突阵。单以个人的勇力而论,他们为雷远前所未见,战法更比羌胡人要猛烈许多。
  此刻连衡之阵的中部被渐渐向南压缩,而左右两翼自然形成夹攻的局面。随着两翼枪矛如林平举,留给凉州骑兵重编队列的空间越来越狭小。马超身在前线厮杀,同时还能发号施令,不断调整阵容,重新组织力量突击。这种指挥能力,也堪称绝技。
  此人不愧为威震凉州的名将。可惜,技止此耳。
  雷远凝视着叱咤如虎的马超,轻轻叹了口气。不是说那些沙场上的手段没用,但时代已经变了。
  某种角度来说,庐江雷氏与扶风马氏颇有些共通的地方。两家都是依赖地方武力立足的豪族,都在统合周边各种零散势力的过程中一步步崛起。
  只不过庐江雷氏直接身处南北两大势力的交界处,力量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失去了周旋的余地,最后不得不转投无关的第三方。而扶风马氏始终保持着独立性,甚至凭借纵横捭阖的手段,一度成为大批地方势力的代表,登上更高的舞台。
  但那不过是无根之木、一时的辉煌罢了。雷远看现在的马超,忽然想到在灊山中的自己。
  当时庐江雷氏作为淮南豪右联盟的首领,一度能够在灊山本据数百里外伏击曹军骑兵,能够攻克曹军经营的江淮重镇。但是,当曹军以庞大的力量强行压来,雷氏所掌控的一切都分崩离析,若非有些运气,几乎没有逃往荆州的可能。
  雷远给予马超的压力,自然不能与当时曹军进入淮南的十万雄兵相比。但马超这肆意妄为之人,招惹到的又岂止雷远呢?在关中虎视眈眈的曹公,难道不是马超的敌人?就算马超真能突破米仓道深入益州,玄德公难道不会全力与之一战?
  马超所纠合起的力量看似强大,可相对于曹操、刘备这些争夺天下的英雄来说,太弱了,也太松散了。
  曹刘两家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一定会首先碾碎这些夹在两家之间的小势力。举凡马超、张鲁,或者韩遂之流都是如此下场,正如数年前庐江雷氏一般。
  当日里淮南豪右联盟中那些豪族首领的嘴脸,雷远至今记忆犹新。现在看来,那无关是非,只是各自挣扎求存、各自做出不同的选择罢了。
  而马超所部,那些羌氐首领、那些被挟裹的汉中将士也是一样。发现马超的武力并非所向无敌以后,一定有人拒绝跟着这条丧家之犬胡闹下去。
  所以,眼前转瞬之间的战况,将会决定整场战斗的结果。无论多么危急,雷远只要坚持。
  雷远看到一名敌骑从侧面接近,挥刀向王跃劈砍。王跃手中提着一杆长枪,在近距离周转不灵,只得用左手拉扯缰绳,想要回马躲避。谁知敌骑一刀劈空,顺势下落,砍中了他坐骑的脖颈。
  战马当即倒地,王跃也随马栽倒,半边身子被战马压住。他的嘴里溢着血,怎也挣扎不出。
  叱李宁塔的体格过于常人,压根没法骑马,所以带着几名刀盾手结阵而战,曾与马超连格数刀不退。这时候眼看王跃落马,他返身过去,双手扳着马颈,想把数百斤重的战马拖开。
  正在用力的时候,远处飞来一支流矢,射穿了叱李宁塔的面颊。箭头透入口腔,把好几颗牙打得粉碎,从伤口崩飞出来。
  也不知怎地,叱李宁塔这人有些害怕箭矢,一旦中箭,必定怒发如狂。果然他大吼着拔箭,也不管王跃,再度往最前方冲过去;瞬间没入烟尘滚滚的骑队当中,看不到了。
  “这厮……实在是无脑匹夫,不可救药。”雷远连连摇头。
  叱李宁塔和王跃两人出事,李贞和任晖所部愈发动摇。李贞麾下箭手与敌骑对射数回,已经折损了十余人;而任晖竭力维持队列,吼得嗓子哑了。
  看起来,主将不得不上阵了。只要再争取一点时间,先顶不住的一定是马超!
  “留十个人在此,将旗不要动。其余所有人跟我来。”他先吩咐了一句,转而策马。
  就在他催马向前的这一刹那,扈从中有人高叫:“将军!看北面!看北面!”
  在战场北面,应当是马超所部大营的位置,黑烟滚滚,喧闹之声震天动地。
  战阵之中,此起彼伏的都是喊杀声、马嘶声、兵器撞击声、马蹄踏地声,无数声音混杂在一处,就像沸腾的岩浆,混淆了听觉。雷远略微勒马,问左右:“可听得清他们在喊什么?”
  一名扈从皱眉道:“好像在喊什么,师君?”
第三百八十三章
反击
  “师君?”
  竟然是张鲁?这位邪教头目有一手啊!雷远深深吐气,深深吸气。
  他可真没想到此等情形。原本以为,战局逆转的机会应当出现在两军厮杀的正面,谁知道在马超的大营里,张鲁竟能有所举措呢?
  马超对汉中将士的控制,完全是依靠他挟持张鲁于掌中。一旦张鲁脱身,数量将近万数的汉中人马,就会成为马超的敌人;而原本被汉中军牵制的雷澄、丁奉等部立时便能腾出手来。
  而失去了张鲁的支持,马超立刻就成了彻彻底底的丧家之犬,连带着两名氐王的退路也被截断,他的队伍还有任何维持的可能吗?
  马超已经完了!他完了!
  自家怎么会有这样的好运气?难道真的是天意吗?一时间雷远简直想要大笑出声。
  他强行压抑住自己狂喜的情绪,大声发令:
  “传令给丁奉、雷澄,令他们全军发起反击!”
  “传令给冯习,让他直取马超本营,尽快与张鲁取得联系!”
  “传令给郭竟,让他尽快解决马岱所部,配合各军,围杀马超!”
  “另外,狐笃,你作为我的代表,去见见杨千万和阿贵。就说,玄德公宽厚,但他们也该好自为之,莫要自误!”
  “留守将士,把战鼓打起来!把号角吹起来!”雷远拽着缰绳,任坐骑暴躁地连连打转,他高举着闪亮的长刀,吼道:“其余的将士们,兄弟们!随我出击!谁取马超首级,便为首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