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733

  他厉声高呼道:“所有人不要再纠缠,向我靠拢,随我接应兄长!”
  各个方向答应他的人,似乎突然间就少了许多。
  人呢?跑了?这些生羌……这些生羌原来也怕死的吗?羌胡人关键时刻全都靠不住!马岱连声喝骂,又对左右道:“不管他们了,我们尽快脱身!得尽快接应兄长出来!”
  可想要脱身,可不那么容易。四面隆隆马蹄之声越来越响,庐江雷氏的骑兵们似乎越来越多了!
  “围住马岱了!围住马岱了!”上百人,甚至更多数量的敌骑都在高喊。
  这喊声简直让马岱怒不可遏。
  他看着一名敌军的威武骑士骑着高头大马追近,沿途叱喝指挥,认得此人便是敌将郭竟。当下举刀一点身边的亲随小校,令道:“你带十骑,向此人正面冲一冲。我带其余人包抄过去,给他来个狠的!”
  那小校大声接令。刚一策马,迎面一阵箭矢扑来。那小校面门中箭,大叫一声落马而死。
  原来郭竟本部的骑兵们一旦迫到近处,辄下马开弓猛射。
  他们都是骑马步兵的装备配置,用的是步兵长弓重箭,在这种距离杀伤力极大,顿时将马岱身边的人射翻一批。
第三百八十五章
名将
  马超所领的大军已经完全崩塌。
  汉中人只顾奔走,氐王带着骑兵徐徐退避,仗着马快,越来越远离战场。除了马超本部以外,还能成建制抵抗的,惟有马岱所部。
  马岱已经换到了第四匹战马,他身边的将士数量已经不满百人,他所做出的抵抗已经堪称微弱。但他们散而复聚,斗而不乱,竭尽全力地牵制和阻击着郭竟所部。
  与此同时,雷澄、丁奉两翼,已经完成前出,开始向内圈压进。原本紧密的军阵,在快速行进时终于有点松散了,但没有人再敢去正面冲击他们。
  这些部曲将士们都是普通人,在从军以后,也是普通的军人。但当他们以数千人的规模聚集在一起;所聚成的军阵,就变成了某种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东西。
  他们此前所承受的每一分压力,在这时候都变成了反攻的动力,使得数千人的气势升腾如山崩地裂一般。
  雷远本打算亲自上阵以稍稍遏制敌军的攻势,然而此刻,他却被呼啸反攻的将士们簇拥到了中间。他本人和他身后斜举的将军大旗,就像是被大潮挟裹向前的舟船那样乘风破浪,而他距离敌军却越来越远。
  因为浪潮所向的马超所部不断后退。在败局之中,他们显得那么脆弱。
  雷远看得清楚,凉州骑兵们已经放弃了继续作战的念头,为了避免遭到两面夹击,他们一面张弓搭箭向周围乱射,一面主动脱离双方接触的阵线。
  大部分骑在马上的将士已经开始加速驰骋;少量在战斗中下马的凉州人只能且战且退,还得到处寻找自己的战马留在哪里。
  随着骑士们奔驰向后,原先局促挤压的战线忽然间就消失了,乱哄哄的撤退和同样乱哄哄的追逐交织在一起。有些凉州骑士在混乱中跑错了方向,被雷氏部曲的步卒拽下马杀死;也有人挥刀冲杀,想要杀出血路,或者在败仗中最后展示一下武勇。
  那种努力没有任何用处。军队失去了建制,失去了指挥,那就什么都不是。个人勇力再强,在这种环境中,只不过是待宰羔羊的抵角威吓罢了。
  然而这其中没有马超的身影。这位本来甲胄鲜明的敌将,此刻或许丢弃了他的兽首铁兜鍪,所以雷远已经没办法在密如蚁聚的扰乱人群中找到他。
  但没关系。
  在这种局面下,哪怕是万人敌,也只有逃命一途。逃命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狼狈,不见得谁比谁更强些。
  “将军,我们赢了!哈哈,我们赢了!”岑鹏终于压抑不住胜利的喜悦,手舞足蹈地大喊起来。作为雷远身边得力的书记官,他已经开始筹划文字,预备写一篇文采斐然的报捷文书。
  而冯乐极其正式地向雷远大礼参拜。他说:“马超,雄烈绝伦,世之名将也。如今将军以寡击众,却能一举破敌。玄德公入蜀以来,将军之功,堪称第一。将军的威声,扬于四海,指日可待。”
  因为雷远在不断前进的缘故,他一旦跪伏,就越离越远。于是冯乐说得越来越大声,确保这段阿谀之辞被雷远清晰听见。待到说完了,再一溜小跑,弓着腰赶上来。
  雷远略微勒马,深深注视着冯乐道:“玄德公帐下文武英才极多,什么功劳第一的话,以后断不要再提。”
  冯乐但觉雷远的威严较之往日更盛,简直不敢直视。他心知马屁拍到马脚上,立时出了身冷汗,连忙唯唯称是,赌咒发誓绝不再胡言乱语。
  雷远倒没打算怪责他。
  冯乐这人,原本只显得有点过于小意伺候,不像是那种谄媚之人。今日却言语如此,看来自己连续两次在巴西郡击败天下名将,终于彻底撼动了这批地方士人。
  顿了顿,雷远沉声道:“马超的用兵之能,远在我上。但这一仗却是我赢了,诸君可曾想过,这是为什么?”
  冯乐下意识地想说,是因为将军用兵如神云云,但雷远已经自承用兵不如马超,他便不知从哪里起头吹嘘。
  岑鹏只是个书生,愕然不知该怎么回答。在他看来,其实关键在于马超的大营先乱,但如果那样讲,是否显得雷将军不那么英明神武,不太应景?
  狐笃沉吟着说道:“马超自恃勇武绝伦,兵行险着而妄图以小搏大;而将军临危不乱、不馁,稳扎稳打,遂使胜算不离掌中?”
  雷远微微点头,又微微摇头。
  狐笃所说的,算是在战术层面的总结。但站在雷远的角度,他所体会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马超是不是兵行险着而妄图以小搏大?
  没错。
  这样做有没有问题?
  以前没有问题,但以后就有问题。
  在雷远看来,敢于兵行险着、以小搏大,绝非错误,而是大将、名将的特点。举凡青史所载的那些名将,先代的孙武、乐毅、韩信,或只有雷远才知道的、那些后世之人,许多人都通过用奇用险来攫取胜利。
  他们能够发现战机、敢于捕捉战机,能想他人不敢想,为他人不敢为。诚如前贤所言: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便如马超此举,若真给他成功了,焉知不能陡然崛起一个跨有凉州、益州得庞大军阀?
  但马超又必然失败。
  在这一仗之前,雷远不敢这么说。但经历这一场战斗,他想明白了。他可以确定无疑地说,如马超这般轻易弄险,是莽夫所为,必然失败。
  为什么?
  因为时代不同了。
  乱世初起的时候,天下诸侯林立,龙蛇混杂,多有狐假虎威之辈,沐猴而冠之徒。这些人看似地跨州郡、举兵数以万计,其实内里举措昏乱、错漏百出,仿佛沙子捏成的巨人。
  这时候,一旦发现对手的破绽,立即果断行动,轻而易举地就能击溃似强实弱之敌,取得辉煌的胜利。
  但随着乱世延续,那些乘势而起的庸人渐渐都成了失败者,被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了。剩下的,大都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他们的体制渐趋完善、军队训练有素、人才各尽其用、决策愈发沉稳、行动多经精密推算……而马超熟悉的始终是多年前那一套,他哪里抓得住什么破绽?他以为的机会,又哪里会是真的机会呢?
  这样的强者对抗时,所谓奇谋妙计简直没有施展余地。他们几乎就没有破绽、没有疏忽。彼此间比拼的,或者是谁犯的错误更少些,或者是谁的军政实力更雄厚些。
  就如高手对弈,一招一式似乎都有棋谱明载,于无声处却能听闻惊雷之响。
  马超敢于突入益州,实在大胆狂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玄德公本来就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只要雷远所部扼守米仓道,马超就没办法南下。
  马超在战场上的勇猛和狡诈,也出乎雷远的预料。当然,雷远本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出众的军事才能,他所做的,只是不犯错误,扎实做好该做的所有事。于是马超就战败。
  时移世易。旧日所谓名将,很可能就是以后的败将。身为武人,也得与时俱进才行。
  雷远催马向前。他对身边的将士大声道:“追击!追击!我要马超的脑袋!”
第三百八十六章
溃逃
  局势说来话长,其实从大营起火,到雷远发起反击,再到全军崩溃,并没有多少时间。
  然而短短一刻或者稍多些的工夫,马超放眼所见,已到处都有己方将士的死尸。而越来越多的庐江雷氏部曲,往来冲锋,挥舞刀剑尽情砍杀,杀死马超的口号声被喊得震天动地。
  马超行事凶横无忌,这些年来的威风有多盛,与人结下的仇怨就有多深。想要他脑袋的人,早就数不胜数。
  也不是没有人当面威胁过要他脑袋,那些人的脑袋,后来陆续都被马超取下了。
  但这回的局面可比以前要艰难许多。马超不得不承认,留给他的腾挪余地已经越来越小。
  过去几年间太过强势的作风,使马超失去了父亲留给他的全部盟友,直接导致了长安城下的那场失败,更导致他在失败后甚至不敢退回凉州。而在巴西郡的这场败局,又粉碎了自己竭力纠合起的最后一点力量。
  谁能想到?谁能想到?马超几乎要仰天吐血。
  不是凉州人不勇猛善战,是这世道活见鬼。谁能想到曹操如此阴险狡诈?谁能想到这雷续之的运气又那么好?
  若自家尚有强盛时的兵力,不不,只要手下再多那么一两千可靠的精锐骑兵,就能把这雷远剥皮拆骨,杀得溃不成军!
  偏偏自己没有这些兵力,就差那么一点。曾经领有上万铁骑、纵横凉州关中的扶风马氏,竟然就沦落到这种地步。
  在这一瞬间,马超忽然想到了往事。
  当年自己与父亲马腾暗中争夺权位,最终凭着羌胡部落的支持,将马腾迫得离开关中,去邺城做人质。双方离别的时候,父亲曾说过,这天下不会永远乱下去,谁若是一味恃强逞凶,恐怕迟早有吃亏的时候。
  马超一向都觉得,自己的父亲徒具勇力,却行事顾忌太多,总是自缚手脚,不够爽利。然而这时候他忽然有些迷惑,难道不是老家伙错了,而是我马孟起错了?难道凭着这身力敌万人的勇武,竟不能横行天下?
  但这种惶惑情绪并没有在他心中盘桓太久。
  呼啸而来的敌兵惊醒了马超,他用力鞭打着战马,咆哮着领人后退,与马岱所部汇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