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733


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驰
  这样的大会,更多用于确定上下之分,体现尊卑礼数,倒未必会多谈正事。因为李邈的缘故东拉西扯几句,已经显得失仪。之后两家主君彼此推举、重订盟约的种种流程,断然是一丝不苟,没有半点疏漏的。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只要低眉顺目,跟着赞礼官的指挥恭谨趋退就行。
  雷远跟着同僚们,伴随着笙箫之响行礼如仪。但心里却难免胡思乱想,神驰域外。
  他想到了自己原本熟悉的那段历史。
  在那段历史中,刘备在益州转战三年而得益州,过程中的艰险不计其数,一度部众离落,死亡且半,甚至还丧失了赖为臂膀的庞统。在最终胜利后,为了飨酬苦战辛劳,他又不得不对将士们的贪婪暴掠大开方便之门,以至于益州府库一空,经济几乎崩溃。
  与之对应的是,刘备武力夺取盟友基业的事实还引起了孙权的极大疑虑。如果不考虑孙权的有限节操,某种角度来说,孙权便是在此之后对刘备的信誉失去信心,孙刘联盟随之迅速瓦解,刘备的主力部队开始出现两面不能兼顾的窘境。
  按照雷远的粗浅理解,那段历史的后继走向,几乎在刘备夺得蜀地的时候已经注定。既然他选择将自己的信用、名声完全兑现在益州,那在益州之外的再无进展甚至步步溃退,也就很难阻止了。
  现在的局势大不相同。
  实际上的益州权柄如何划分,那须得诸葛亮等人日后慢慢安排。但在外界看来,既然益州牧刘璋尚在,荆益两州的关系就是联盟而非吞并。益州的官员们只要忠于益州、忠于汉室,就可以基本延续旧有的利益格局。只不过刘备以大司马的名义管辖荆益两州的兵力,在军事上作统筹指挥罢了。
  无论对孙权,抑或对以后任何一名试图与刘备合作之人来说,这样的处置都足堪交代了。在这礼崩乐坏、人心丧乱的世道里,如此应对已经宽厚到了极致。
  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
  刘备在做出应对的时候,其身份首先是大汉的臣子,是为了大汉的未来而讨曹灭贼的重臣,而非与诸侯妄兴倾轧、争夺霸权的野心家。所以这个横跨扬州、荆州和益州的联盟还保有继续扩充的可能。
  毕竟以曹操的所行所为,明里暗里与之敌对的人太多了。
  毕竟在道义上,刘备始终站在那个无法正面贬斥的高点,凭此足以号召天下人心。
  雷远为此颇感自豪。这个与另一段历史完全不同的情形,在相当程度上出于他在江陵城下的那个建议。
  当时雷远提议,以讨曹灭贼、规复汉家秩序为口号,建立大规模的联盟。现在这个联盟已经实现了大半,而刘备的名望、声势,在这过程中不仅未损,反而更加高涨。这对于刘备来说,将是远比另一历史更加优越的开端。
  当然,这样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缺憾。
  对刘备来说,他对益州的掌控将会更需要执政者的精细操作,需要对益州官员进行更谨慎有效的筛选任用。即便如此,只要刘季玉在,就到底隔了一层,恐怕一时难以做到如臂使指。
  而对雷远来说,他在此世最大的优势,也就是对历史发展方向的把握,到此大概就所剩无几了。
  在另一段历史上,那些此起彼伏的大战,那些影响刘备政权和天下局势的转折,莫不由刘备伐蜀而起,但现在,一切都已不同。这种不同,从雷远抵达荆州之后开始,随着他的努力而不断积累,到现在终于达到了改变历史主线的程度。
  从孙刘两家在荆州的冲突开始,雷远已经一次次见到了与另一段历史完全不同的发展。那些因为偶然因素或者概率影响发生的事件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对于历史的必然……雷远的前世不是历史学家,除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八个字,他简直说不出别的。
  这八个字对雷远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如此一来,未来之路的难度可就增加了许多呀。
  或许是身为后世之人的习惯,让他对那些繁杂的礼数终究缺了点发自内心的认同,因而许慈、胡潜之流的赞礼官辛苦一场,落到雷远眼中未免明珠投暗。雷远这么一边想着,一边随他人按步就班、舞之蹈之,也不知怎么地,前后的仪式就结束了。
  他随着人潮出来,站在阶上,心中有些怔愣。
  这时候他感觉身旁有人走近,连忙收拢心思,定神一看,是老朋友简雍。
  “宪和先生,何事?”
  简雍有些气喘吁吁:“续之你怎么就出来了?快跟我回来,主公召见。”
  雷远连忙跟上。
  两人沿着蜿蜒廊道走了好一会儿,也不记得是穿过了哪一道门,周围恢弘阔大的建筑渐渐被溪流、树木和亭台楼榭所取代。
  在一处水榭里,刘备居中端坐,诸葛亮、庞统、张飞、赵云等文武侍坐左右,再下首些,还有法正等高官。
  这时候马谡正站在刘备面前对答,雷远犹豫了一下,看见赵云挥手示意,他便轻手轻脚地往赵云身边的坐席跪坐。
  却听刘备沉吟问道:“紧随着孝直出列表态的有谁?可记下了么?”
  马谡恭声道:“有张子乔、李正方等几位原已与我们合作亲密的。还有益州主簿黄权、巴西太守庞羲、江阳太守程畿、梓潼令王连、绵竹令费诗等。”
  刘备默然片刻,叹了口气:“就这么几个。任重而道远啊。”
  诸葛亮道:“还有些人只是不敢为先罢了,不必苛求。黄公衡能明白大势所趋,程畿、费诗都谙熟政事,王连听说擅于盐铁的运营,这些人,都可以拔擢以示举用贤良的决心。”
  刘备道:“这便按照军师的意思来办。”
  “还有没来的二三十号人呢?总得有些处置,否则威权何在?”庞统悠然发问。
  此前他与诸葛亮在益州牧府的正门口争执得厉害,现在并肩端坐,又似乎从无芥蒂的样子。
  刘备摆了摆手:“那些人真正是鼠辈,还有什么可怜惜的。即日褫夺官职、罚没家财,日后扔到朱提、越巂以南去种地!这些人和他们的家族在成都周边所占据的庄园、田宅,正好用来赏赐将士们……我估计数目应该不少?想来能让将士们满意吧?”
  庞统哈哈一笑:“如此甚好。”
  赵云微微皱眉,隐约露出不安的神情。
  刘备立即注意到了,他问:“子龙可有什么见解?”
  赵云犹豫了片刻,终于道:“并没有什么见解,那些人确实没什么可怜惜的。”
  刘备也不在意,只道:“你记得加派人手搜索,把那个翻墙逃亡的大名士抓回来。”
  这说的自然是许靖了。赵云应声道:“已经派出多队骑士布下罗网,他断然跑不远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应对
  雷远知道,自己的岳父虽是武将,但却性格和善温良,不似寻常武人那般杀气腾腾。此前有一日两人攀谈,他对庞统此前意图以成都城内田宅赐予将士的想法并不赞成。
  但雷远婉劝了赵云的意见。
  当时雷远认为,看孔明的意思,将会一改庞士元的苛严手段,转而对益州土著施以怀柔,但怀柔不是放纵。岂不闻孔明说了,要威之以法,恩荣并济?他估计,总会通过某种途径惩治一批。而两位军师之间,总会需要一些妥协,按照庞统的心意将罪人的资财分配给将士们,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既如此,赵云又何必出来做恶人呢。
  只不过两人都没料到诸葛亮的行动如此之快,而被惩治之人,已分明与其他益州文武割裂。此番不仅没有谁再会维护他们,或许还有人为了证明忠诚,额外加以攀咬构陷。比如法孝直,此君出任蜀郡太守才两天,其横蛮脾气已经使得周围瑟瑟发抖了。
  法正有法正的用处。必要的威慑和强力手段也不可避免。除了瓜分家财以外,那些跟着许靖翻墙逃亡之流,想来更逃不脱严惩。
  至于许靖本人,或许能仗着声望免于一死,但他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的名声,今后在益州恐怕就不那么好使。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
  此刻与会之人,都是刘备下属较核心的文武重臣,召他们来此,自然有大事要商议。
  刘备拍了拍案几,轻声笑道:“昨夜那份曹军大举南下的军报,自然是假的。但这两日里,确实陆续有多方军情汇总过来,诸位或有人已经闻听,或有人尚不知晓,此刻便说一说。”
  众人衣袍悉索作响一阵,纷纷端坐。
  九月初的时候,玄德公挥军入成都,大致确立了对益州的控制,消息传开后,驻军于长安的曹操为了应对老对手的势力膨胀,做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宣布以新鲜出炉的卫尉韩遂为益州牧、李堪为梓潼太守、梁兴为巴西太守、以韩遂的主要幕僚成公英为蜀郡太守,得力部下阎行仍为犍为太守。
  此前曹操诱引韩遂领关中诸将与马超决裂时,向韩遂承诺的乃是凉州牧,意在承认韩遂对陇上本据的控制。然而因为马超的勇猛出于预料,韩遂并未能在长安城下取得全胜,反而导致侯选、程银、张横、马玩四人畏惧马超的报复,勒兵折返凉州。
  韩遂、李堪、梁兴三人实力大损,又被曹操羁縻于长安,不得离开。此番的益州牧官职的任命,分明是要驱使这三人为大军南下的马前卒,逼迫他们与玄德公作战了。可笑的是,负责统领这些州牧、太守所部兵力的,竟只是曹公麾下一员杂号将军,平难将军殷署。
  韩文约也算一世豪雄,纵横凉州、关中几近三十年,势力极盛时拥众几近二十万,临到老来却利令智昏,拒绝了玄德公的诚意,与敌合谋围杀马超,最后什么好处都没获得,只落得为人驱使如犬马的境地,实在令人叹息。
  只是,如此一来,曹操南下的意图就至为明显了,或许今年受限于粮秣物资的供给,一时未能大举,而曹操本人也不能长久远离邺城,但明年、后年,两家总要在汉中决战一场。
  曹操做的第二件事,便是诸葛亮在适才正殿大会上说的,有曹军一部抵达了陈仓,领兵的大将又是夏侯渊,副将是路昭。
  陈仓是褒斜道的北口,昔年高祖经此地而北定三秦,最是要紧不过。曹军进驻陈仓以后,依托秦文公所筑的陈仓上城,在东面后倚原麓、前横高岸之处据势建筑。因为此举得到凉州刺史韦康调集民夫襄助,所以进度极快。目前已经筑成了可以集兵数千长期据守的坚固堡垒,凭此进可攻,退可守。
  有这一支兵在,汉中曹军便有依赖。
  第三件事由一队潜伏在汉中的探子报来,倒是和雷远脱不开关系。
  之前张鲁降伏于曹操,曹军大将徐晃遂领兵南下,驻扎在汉中的南乡,既为替张鲁撑腰,又为钳制。与此同时,原任扶风太守赵俨出为益州刺史,往沔阳以西招引益州流人。
  然而不久之后,徐晃南下巴西,遭到雷远的痛击,部众溃败星散。赵俨不得不从沔阳折返南乡,收拢部属稳定局势,好不容易传来好消息说,曹公在关中控制住了局面,即将再度遣人南下,马超又先来了。
  最终马超因为急于南下,并未对小股曹军据守的南乡县城发动进攻。而在张鲁离开汉中以后,南乡城中的曹军乘着这段时间的混乱,不断扩张力量,只凭着少量残兵败将,竟然以南乡为中心,东向连接子午谷,西面抵达褒中,眼看着就要和黄忠、魏延、霍峻三将对上了!
  据说,因为徐晃始终重伤不起的缘故,这份功业还是由两名文官搭档办成的。一个是从益州刺史又转任汉中太守的赵俨,还有一个,是议郎司马懿。此君在马超控制南郑的时候孤身逃亡出外,与南乡之众汇合,然后就此大展拳脚。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议郎就能做到这份上,不得不令在场众人感叹。
  因为赵俨和司马懿二人的努力,此刻的汉中虽然深陷混乱,却已大致展现东西两分的局面。由于汉中狭长,双方又没有什么奇谋妙策可以施展,恐怕在相当时间内,只有一直对峙下去,直到曹操或者玄德公本人领兵出动了。
  “至于第四件事……”诸葛亮从墙边取出另一卷版牍来:“这也和续之有些关系,曹军在荆州发动攻势了。”
  原来最近荆州曹军多有举措。驻守在襄阳的折冲将军乐进、奋威将军满宠所部和江夏太守文聘所部再度兴兵,连续几次攻入临沮、旌阳,并迫降南郡各地诸山谷中的蛮夷种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