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733

  至于马岱……以他的身份,原该留在成都。在那里他可以选择投降,成为玄德公下属一将,也可以做个被长期囚禁的俘虏。但马岱拒绝了,他坚持要和凉州骑士们待在一起。
  为此雷远专门向玄德公行文请示,才得到允可。
  那以后马岱就一直住在宕渠。他身上的伤势经过两个多月的调养以后,大多已经收口,但仍然没办法自由行走。按照医官的说法,就算他身体强壮如牛,能在如此重伤中活下来,也是侥天之幸,至少得半年以上才能完全恢复。
  此番雷远回返荆州,原本想留马岱在益州慢慢调养,但马岱一意跟来,他也不便拒绝。那不过多一张嘴吃饭而已,庐江雷氏家大业大,养得起。
  “到了宜都以后,你可以尝尝荆州的橘子,比这个更好吃。”雷远道。
  橘子是当代极受欢迎的水果。太平时节,一株橘树每年所出,可以换取一匹绢帛。所以雷远早就试图大范围种植橘树已增加收入。他在担任乐乡长时,就安排了几家擅于扦插养育的农户种植橘树,后来与他相熟的老农齐五说,他也试图在雷氏庄园里种橘。如果确有成果,雷远倒要准备推销了。
  “橘子我在长安时吃过,钟繇那老家伙给的,说是从益州来的贡物呢。然而从没有见过这种野果,吃个新鲜罢了……”马岱已经把所有的拐枣都吃完了,探手往水潭里清洗:“话说,续之你怎么会认识这种野果?在南方很多么?”
  雷远想了想:“两年前在灊山中和将士们聚会,有个士卒请我吃了一串。因为我承诺会带领大家打一场胜仗,带领大家安全脱身。”
  “后来呢?打赢了没有?”
  “打赢了。不过那个士卒一开始就战死了。当时在场的士卒们,绝大部分也都战死了。”
  马岱默然片刻,慢慢露出讥笑的神情:“果然汉家高门贵胄大多如此,让别人去冲杀拼死,自家享尽荣华富贵。”
  扶风马氏本身也是汉家大族,听说马超还自称屡世公侯来着。马岱却隐约把自己当个羌人来看,对汉家高门贵胄的做派不满,倒也有趣。
  雷远摇头道:“我庐江雷氏并非高门贵胄,而是地方上的豪强……极盛时控制着以巢湖以西的大片区域聚众自保,前后与曹军打过很多年的仗,说是贼寇也不为过吧。适才我说的那场战争,导致庐江雷氏几乎覆灭,包括我兄长在内的许多宗族子弟战死沙场,我自己也几乎身死。所以我们也并非驱使他人冲杀拼死,自家享受富贵。”
  “我听说,你现在的官居奋威将军、宜都太守、江关都尉、护荆蛮校尉?这一连串的官职,难道还不算荣华富贵?”
  “依附于庐江雷氏的部曲、百姓为数不下五万。我尽量照顾他们,使他们无官吏凌迫,无水旱饥荒之忧,甚至还能获得庠序之教。”雷远耐心地道:“倒是令兄这等人物,固然每战必冲锋陷阵,可除了他自己偶尔获得朝廷官职敷衍以外,关中、凉州的百姓,甚至扶风的百姓,究竟得了他什么好处?我隐约听说,关中一带多年来饱受掠夺,以至民不聊生?”
  马岱一时语塞。
  待要反驳几句,水潭对面又来了个身材圆胖的男子。
  马岱一见此人,脸色就垮了下来。
第四百一十五章
扶循
  “马孟起在汉昌城下的失败,败在续之将军,败在马孟起自己,怎也怪罪不到我张公祺身上,马将军不必如此。”
  张鲁找了块被阳光晒暖的平整石头,舒舒服服地躺下来。随着他的动作,肚腹的赘肉也向两侧摊开,在精致袍服的包裹下,松软地铺到石板表面。在这样一个乱世,能够把自己将养得如此肥腻可人,真是一种本事。
  当张鲁躺下的时候,一簇枝叶恰好挡在他的面门,使眼睛不受直射的影响。显然,哪怕从一方诸侯转为寄人篱下,也阻止不了张鲁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你与令兄杀了吾弟张公则,毁了我张氏三代经营的汉宁基业,我们之间,说是仇深似海也不为过。然则我今日见你,尚且并无忿怒。为何?道经有云,挫其锐,解其忿。忿怒,非道所喜。”
  说话间,张鲁用右臂支撑身躯,转身侧起,一足微蜷。也不知怎地,阳光洒落在他沉静平稳的身姿上,便透出一股不可侵犯的高远气概。
  “你我日后同在荆州,说不定还有彼此扶助的时候。”
  雷远尚且如此感觉,普通百姓会如何?
  此君能在乱世中运营一个以宗教手段维系的政权,并将这宗教最终广布天下,委实有些本事。雷远开始有点相信师君名不虚传了。
  “不值我一刀的东西……”而马岱完全不为所动,他冷笑一声,拄拐杖起身离开。
  走了没几步,正撞见一名雷远的扈从,眼看他用衣襟兜着满满的拐枣经过,马岱老实不客气地探手抓了一捧,随后慢悠悠消失在林地之后。
  与中军共同行动的,有两百余驾车辆。大部分用来装载粮秣物资和雷远从玄德公手中获得的那些赏赐;还有一些用来安置伤员,以马岱现在的身体状况,断然无法承受跋山涉水的辛苦,所以他也占用了一辆,平时通常都在车辆上躺着,只有到宿营或歇息的时候,才出来活动肢体。
  张鲁看着马岱的身影离开,转向雷远道:“恭喜续之将军得一勇将。”
  张鲁自从落入雷远的控制,自始至终都很配合,无论汉中部众被调往梓潼一线安置,还是阎圃得到雷远的重用,擢为直属的僚佐,他好像都不介意。甚至在雷远当面通知他,要将他安置到荆州某处,他也立即赞同。
  他只向雷远提出,希望带着黄固等十余名亲密部下随行。另外还向玄德公致书,请求日后若能平定汉中,则允许自己接来汉中的家人亲眷同住。那倒没有什么难处,为了汉中的长治久安,张鲁家族中那些宗教狂热分子本就该离汉中远些。雷远当即就代表玄德公同意了。这令张鲁有些感动,自那以后,对雷远便格外亲切。
  听得张鲁这般说,雷远失笑摇头道:“伯瞻并非我的部属。何况,以他的身份,就算降伏,也当是在玄德公麾下。玄德公当不会吝于一个将军职位吧。”
  “我看不然。”张鲁道:“他既愿来到荆州,必有道理,待到续之将军与之相处亲密,定会有所收获。”
  张鲁倒是看得明白。
  雷远又笑了两声,不再谈这个话题。
  对于马岱,雷远当然下过工夫,探察过他内心所想。雷远知道马岱所忧虑的,无非因为是兄长太过桀骜,若他以后再和玄德公为敌,兄弟两人在沙场上手足相残可就不妙。为此,他下意识地远离益州,避免这种可怕情形,倒不在乎什么职位高低。
  只要马岱愿往荆州,自然逃不脱雷远的招揽。仅仅这段从江州到鱼复的路上,雷远和马岱便亲密了很多,至少马岱自己渐渐没把自己当外人看。
  得到雷远亲密对待的不止马岱一人。这缓缓回程的一路,也是雷远抚循人心、深培班底的一路。
  毕竟雷远入蜀一趟,回来时兵力反倒扩充许多,自家班底中前世史籍有载的名人也多了好几个,他难免要花些心思。
  老实说,同榻而眠的手段也拿出来用过了,前阵子简直夜夜有新欢,晚上比白天还忙些。直到某日被前汉昌县尉句扶的鼾声惊扰得一宿难以入眠,次日乘马晕晕乎乎,雷远才不得不暂时消停。
  次日他又不免想到,曾听自家岳父提起,张飞熟睡时鼻息如雷,而玄德公竟能与他多年寝则同床,这该是怎样的坚持?果然能成大事业者,必有其过人之处?
  当然,联络感情的方法还有很多。
  比如对狐笃,雷远答应了抵达荆州以后,就出面为他联络宜城马氏,看看能否联络两家的宗派伦叙。雷远与马谡素来交好,与马良也很熟悉,这点小事乃举手之劳。
  前些日子在江州时,狐笃找到雷远说,自己少年时寄养在外祖父家,所以使用外家的姓氏。此番既然要跟随雷远立足于荆州,打算就此恢复本姓马,并且改名为忠,以后或将使阆中马姓在荆州开枝散叶。
  何以寄养在外家就要使用外家的姓氏,狐笃显然没打算多说,雷远便也不问,只是他忽然明了白,原来这位新任不久的长史,便是另一段历史上威震南中七郡的季汉庲降都督。
  雷远本以为任狐笃为长史甚是妥当,现在看来,此君身藏文武两道的才能,或可承担更多重任。
  改名的不止一个马忠,还有王平。
  王平便是何平,他与狐笃一般,也是原先用了外家姓氏,现在改回本姓。这个精明能干的賨人青年虽说有投身曹军的过往,但后来协助句扶固守汉昌,立下不小的功劳,又与李齐一起深入敌阵,擒获了张鲁。战后,雷远暂以他为亲卫,与李齐、王跃等并列,待之十分亲厚。
  任谁都知道,这是将会得到重用的先兆,只不过王平识字不多,少不得要在三峡小学里被狠狠培训一番。而王平得知能获学问传授,居然激动得热泪盈眶。
  马忠、王平、句扶,还有阎圃,再加上此番随同前往荆州的吴班、雷铜,从灊山跟随至今的得力部属丁奉,雷远感觉麾下颇有几分将星如云的意思。何况郭竟、邓铜、贺松、任晖等部属,纵使在前世所见史籍中未有记载,其实也都各有出众的才具。
  兵力既众,将领亦强,扼荆益之锁钥,还新获得了大笔的财富支持……以这样的实力充实荆州,雷始终都不充足的安全感,现在渐渐充实起来,他甚至有些踌躇满志了。
  “还有我张公祺,我也是有用的。”张鲁忽然笑道。
  雷远猛然眼神一凛。
  “续之将军不必疑虑,一点揣摩人心的小手段罢了。”张鲁连连摆手,满脸殷勤:“然则,我确实可以做许多事。讨曹灭贼,规复汉家秩序的大业,怎能少了我张鲁呢?”
第四百一十六章
合作
  此君竟然能做到这种程度?
  雷远忍不住笑了起来。
  “讨曹灭贼,规复汉家秩序”是雷远提出的口号,如今已成为玄德公对天下的政治号召,但雷远本人骨子里并不真的相信这个口号。他受过许多年的现实主义熏陶,来到此世以后,所求的首先是自保,而后保护身边的人。再之后,他或许能在此基础上,略微改变这世道原本的走向。
  他看得明白,虽说玄德公幕府中所有人都把这口号喊得震天般响,但其实许多人也并不真心相信这个口号。有些人觉得,讨曹灭贼是必须的,但讨曹灭贼以后重建的秩序是否还是汉家秩序,并没那么重要。还有些人甚至没有把讨曹灭贼当回事,不过食人之禄,忧人之事罢了。
  至于张鲁……他是个神棍。沛国张氏近世三代数十年经营,无论所求的是地上仙国,还是肉身飞升,与“讨曹灭贼,规复汉家秩序”都没有半点关系,亏他竟能说得如此气壮?
  “公祺先生是在催促我们,尽快落实答应您的条件么?”
  张鲁此刻在玄德公的阵营中,地位是很尴尬的。站在汉家朝廷的立场,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同源,张鲁这师君称号也仿佛大贤良师,因此张鲁的身份是妖贼无疑。但玄德公又希望依托张鲁的声望去号召汉中民众,因此又势必不能苛待张鲁。
  最终在雷远的劝说下,玄德公决意将张鲁安置到荆州,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个荆州治中从事之类的职务,但无需实际莅政。而雷远则私下允许张鲁向荆州的南蛮传播其教义。
  眼下荆州将到,或许张鲁有些跃跃欲试了吧。
  听得雷远询问,张鲁欠身道:“求生之人,与不谢,夺不恨,不随俗转移,惟有真思至道。”
  “然则,足下的那些真思至道,与讨曹灭贼的大业有什么关系呢?”
  张鲁思忖片刻,终于道:“这天下间操弄谶纬、方术、符箓、神仙之说的,虽然其道各有不同,但彼此多有关联。江东那些尊奉于吉为教主的,北方左慈、郤俭之流推崇辟谷、导引和星纬的,与我正一盟威的道众历年往来;若有事务,多半都会给我三分薄面。若续之将军有意,我以荆州为中心,仍可……”
  雷远抬手往下压了压,制住了张鲁的讲述。
  张鲁的意思很明白。他希望雷远允许他在荆州重建五斗米道的传教中心,作为交换,并承诺可以分享教众之间的联系渠道,为玄德公所部在江东和中原各地的活动提供帮助。比如简宪和这样的说客,便可以经师、方士之类的身份为掩护。
  即便被从汉中连根拔起,但若有机会,仍想着重起炉灶传播其教义,这份不屈不挠的劲头,不得不令人佩服。
  但雷远不可能答应他的要求。
  汉朝施行儒家制度,以仁礼之道治国,推行的是伦理和教化。这样的制度固然有其内在缺陷,但雷远至少能确定,其学问绵延千余载,直到后世仍有独特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而张鲁的那一套,目前来看,尚脱不了怪力乱神的窠臼,雷远虽不熟悉其内容,但却知道自古以来的地上神国,从来都没有好下场。所以,雷远绝不会允许在荆州出现第二个汉宁郡。
  “我曾听说太上老君有言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公祺先生还是先想清楚该怎么应对那些蛮部比较好,我会遣人在岑坪以西,设立荆州治中从事的驻地,并出面邀约荆蛮各部首领,使足下与之熟悉……其它的事情,不妨慢慢再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