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733

  雷远欠身赞道:“主公宽厚仁义,体念旧情,所以才能得天下归心。”
  “那是自然。”关羽颔首,继续道:“主公全据荆州之后,无论军政上的人员,都有扩充。这些旧人中的很多人,藉此机会再度担任了基层的职务。也有不少人,或者能力上有些欠缺,或者性格上不适合承担重任,所以没有获得什么机会。但主公也几番厚赐土地、庄园、钱财以存问。负责照顾他们的,是麋芳。”
  “麋子方自己也没什么特出的才能。他追随主公多年,从来都殊少成绩,也只好做些琐事。”关羽摆了摆手,有些讥诮地道:“然而当主公率领大军入蜀之后,因为荆襄文武大批随同,所以空出了不少职位。一些旧人便怂恿麋子方,让他重整部曲,进而图谋某一要职;由此这些旧人也能攀附骥尾,获得想要的职位。其间有一段时间,麋子方看中的是宜都太守之职……续之,想来此事也瞒不过你。”
  这也是理所应当的。
  随着玄德公的地位愈来愈高,他的元从旧部有人水涨船高,有人却沉潜下僚乃至始终沦为平民。站在玄德公的角度,为了大业,总得选贤任能,不能一味地帮扶旧部。所以才能之士自然高飞;对于平庸之人,厚赐钱财土地,也是个交代。
  但元从旧部们未必甘心于此,他们自成一股力量,总还希望能有展现身手的机会,使自己能够重新赶上玄德公的脚步。
  “然而麋氏跟随主公颠沛流离多年,又素来不掌握实权,陡然间想要从无到有地扩充部曲、重建实力,并非易事。”雷远问道:“所以麋子方才会结交秭归豪族,插手军械制造?”
  “这是麋子方亲口说的。”关羽颔首:“过去数月间,襄阳至江陵一线战乱频仍,流民大批南下。麋子方竭力招募亡叛,大概扩充了有将近四千人的私人部曲。要在最短时间内给这支部队配备武器甲胄,他将麋氏在江陵所能调动的库存倾囊而出,犹有不足;想在乐乡大市中采购,又觉得价格高了些。所以才索性直接与地方上有产铁、冶铁能力的豪族联络,倒不是有意绕过续之。”
  雷远想了想。
  “也就是说,他这么做,纯是本着为主公效力的一腔忠勇,并无它意。只不过行事过于鬼祟,以致引人误会。地方豪族的肆意妄为,与麋氏毫无干系,至于私自贩卖军械至荆州以外的事情,更是子虚乌有?”
  “麋子方是这个意思。”关羽再度颔首。
  “然则,关将军你信他么?”雷远逼问。
  关羽手持杯盏,注视着杯中晃动的水面,沉声道:“麋子方久随主公,虽然才能庸碌,大节无亏。我想,他倒未必做得出多少出格的事,否则我也不会今日来此,与续之谈起。续之,此事适可而止吧!”
  雷远早就想过,自己忽然与麋氏为难,未必能获得关羽的支持。马忠也这样劝说过。
  今日关羽忽然来访,雷远更已有所预料。但当真听到关羽做出这样的决断,仍使雷远深深叹了口气。
  关羽此言,便是他对麋芳的认识了。以现时局面来看,倒也未必便错。
  才能庸碌,大节无亏。
  关羽是打心眼里这么判断的,他始终认可麋芳的元从身份。
  所以在雷远所熟悉的那段历史上,他才会毫无掩饰地轻视麋芳,却又并不怀疑麋芳。哪怕麋芳犯下供给军资不及的大错,关羽也只是威胁说“还当治之”,却依旧委之以江陵城防重任。
  雷远很清楚,这八个字的评语,只对了前面四个字。
  但他该怎么说服关羽?
  毕竟麋芳过去多年追随玄德公颠沛流离,那都是真真切切的,并无一点虚假。多少年的艰难困苦都一起熬过来了,雷远轻飘飘一份书信,就说这样的人私下与东吴勾结,私卖军械牟利……关羽凭什么会相信?
  雷远再怎么屡建功勋、身担重任,终究只是这两三年时间里崛起的后进。而麋芳是关羽相识十八年的故交,是玄德公的妻弟,是跟着玄德公出生入死,数次几乎丧命的元从!
  更重要的是,麋芳现在编练出的数千部曲,恰恰是关羽守备荆州所需的力量,至少是一支忠诚可靠的预备队。面临曹军压力的关羽,绝不乐见其身陷混乱,进而影响到荆州的军事部署。
  这让雷远郁闷得简直要吐血。
  但他又势必不能对着关羽硬来。
  换了其他人在曹军虎视眈眈的局面下忽然指控元从旧人,关羽只怕会公开斥责。以关羽刚矜高傲的态度,能够屈尊夤夜来访,私下里阐明自家态度,已经给足了雷远尊重!
  “关将军。”雷远唤了声。
  “续之,请讲。”
  “此事能否明日再议?我可以……”
  关羽怫然不悦,说道:“怎么?难道我竟不能说服续之?”
  他略微侧过身,凤眼微开,睨视着雷远。
  在这瞬间,雷远只觉一股极大的威势如怒涛般扑来,几乎就要将自己淹没。
  他竭力端坐不动,沉声道:“不瞒关将军,麋子方的所行所为,确实有令人不解的地方。就在前日里,我已将之细细通报了潘承明,并且遣了部下与潘承明携手查问……预计今夜里便有结果,明日一早,当可奉给关将军审阅。”
  关羽嗤笑一声:“你不是说,卷宗已经完成,明日才到潘承明手中么?”
  雷远俯首:“适才是我说错了,关将军幸勿怪也。不过,江陵之事,有荆州治中从事在,想来不需要我多操心什么。相信有关的案情卷宗和证物,今夜定能汇总完毕。”
  潘濬是玄德公亲自留典州事的荆州大员,他的行事,就连关羽也不便直接干预。
  此君性格又方严疾恶,刚强不屈,不容他人侵夺职权。雷远也是靠了部下乐乡长蒋琬与他的亲戚关系,才勉强将之说动。
  关羽深深地看着雷远。
  仿佛过了许久,雷远觉得全身忽然一松,关羽移开了目光。
  “那就这样吧!”关羽起身道:“续之,你放心。若麋芳这厮果然肆意妄为,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第四百三十八章
擅兴
  关羽告辞出外。
  他的神情看起来有些凝重,因而部属们丝毫都不耽搁,呼啦啦地从厢房中退了出来。
  雷远站在院门前,看着他们各自上马,如旋风般离去。
  转身回来,马忠就在檐下等着雷远,想要说什么,却只张了张嘴,满脸无奈。
  雷远向他笑了笑,回房休息。
  在这种寒冷天气中奔波了两日,适才又直面关羽的威严,雷远实在累得很。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没有什么比好好睡一觉更重要的了。
  负责这处宅邸的仆役很用心,用的丝棉被褥显然都经常晾晒,一点都没有潮气,房间角落里的火盆也非常暖和。雷远当晚睡得很沉,起得也比平时略微晚些。
  第二天早晨,雷远走出卧室,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他注意到二门旁,有一名吏员模样的年轻人站在马忠身边,两人都像是等待了有一会儿了。
  见到雷远,马忠向他点了点头,作了个持笔誊写的姿势。
  雷远也颔首回应。
  此时仆役们端来热水,雷远一边漱口洗脸,一边问那吏员:“有什么事?”
  “雷将军,我家赵都督有请。”吏员赶紧向前几步,躬身禀报。
  “赵都督?”雷远想了想,记起了赵都督便是负责江陵及南郡城防、治安事务的中军都督赵累。他连连点头:“好,我明白了。待我吃点什么,马上就去。”
  仆役们这时候从灶间端来朝食。
  那吏员向前半步,沉声道:“雷将军,赵都督已经前往荡寇将军府,他请您立刻……立刻去荡寇将军府,有要事相询!”
  雷远把自己嘴里塞了半截的蒸饼咽下,顿了顿,他探手去拿另一块蒸饼。
  吏员待要再说什么,邓铜横向走来,有些粗鲁地拦在吏员身前。
  雷远略微加快些动作,但依然细嚼慢咽地吃完,起身系紧衣袍。李贞手捧长剑,将之悬在雷远腰间的束带上。
  雷远看看那吏员,和气地道:“我约莫知道赵都督为什么急于相寻,请放心,不会误事的。”
  他抖擞精神,向左右吩咐:“我们走吧!德信,你也同来!”
  与精力旺盛的雷远不同,关羽部下的中军都督赵累头疼得快要炸开。
  赵累是河东人,与关羽同乡。昔日玄德公在许昌时,他便追随关羽,至今快二十年了。因为性格谨慎仔细,他一直负责关羽所部的本营,在不久前被提拔为中军都督。这个中军都督是临时性的军职,有些类似于赵云此前那个留营司马。赵累凭着这个职务,便实际掌握南郡防务,而将新任南郡太守麋芳挤到了西北面的麋城,成了一个偏将。
  担任中军都督以来,赵累深知江陵既是荆州治所,又是与曹军作战的前线要塞,江陵周边出一点乱子,都有可能影响战局。因而他尽心竭力,尤其注意以江陵为中心的南郡各地治安。
  过去这些日子里,虽说玄德公带领大军远在益州,但江陵有关将军亲自坐镇,重兵屯驻,哪怕有几次曹军迫近,周边的秩序也丝毫不乱,一切风平浪静。
  然而今日一早,城门才开,他就接连得到了几份急报。
  这急报入眼,吓得赵累手都抖了。
  这根本不是中军都督能处置的事,他火急火燎地赶往荡寇将军府。
  尚未进入正堂,便听到里面有人高声说话,外面还候着不少同僚。
  赵累顾不上与他们寒暄,匆匆迈入堂内。
  略抬眼一瞥,只见关将军端坐在主位,双眼微阖,坐姿也很放松,这是好事。
  站在关将军身前的,是南郡太守麋芳。适才高声说话的应该就是他。
  麋芳的额头有汗,显得比往日里更加光亮了。他眼圈有些肿胀,眼珠子带着血丝,看起来整晚没有睡。赵累下意识地盘算了下,没错,麋芳能够这么早就来到荡寇将军府,恐怕是天光未亮就来到江陵,等着城门开启。再考虑到麋城和江陵的距离,他这一晚上过得可不轻松。
  自从麋芳被玄德公任命为南郡太守,他就格外积极地上窜下跳,为了自家的权力努力争夺。在这方面,身为中军都督的赵累和荆州治中从事对麋芳都有不满,觉得他是不是误解了玄德公的意思。只不过碍于麋氏的地位尊贵,素来被玄德公待若家人,所以两人不好公然指责罢了。
  这会儿看见麋芳焦躁之态,赵累心中竟有些愉悦。
  麋芳注意到了赵累,他紧走几步喝道:“赵都督,你也该知道消息了吧?你给云长说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