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733

  麋芳再也承受不了这压力。他惨叫一声,离席跪倒:“只有少部分是十六炼啊!真的!我还把其中的许多都卖去江东了!”
第四百四十章
好友
  雷远上次见到麋芳的时候,他只乐呵呵地陪着关、张两家的孩子玩耍,像个大个子的玩伴。今日却身穿黑色官袍,头戴高冠,腰悬组绶,配着新蓄的五绺短须。
  看得出来,麋芳对自己的新职位很当回事,适才他横眉怒目的时候,颇有几分二千石大员的威严。
  但现在这涕泪交流的样子,就格外不堪了。
  终究他只是个平庸之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连带着麋芳所能拉拢到的盟友、伙伴,也都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色。
  此前马忠一直有些担心,觉得以麋氏与玄德公的亲厚程度,必定有其潜在势力或者强大奥援,所以才会肆志无所忌惮。
  雷远本人其实也有几分警惕,所以过去数日里的行动,看似简单,其实已将自身的武力、人脉、权势都发挥起来。
  但雷远和马忠都失算了。他们都没有想明白,玄德公的雄略,远非刘季玉所能企及;所以玄德公的部下们但有才能者,莫不心怀宏图远志,希望追随明主匡济天下,自己也能建立赫赫功业,乃至名垂青史。
  在此局面下,愿意攀附麋芳这等近臣、幸臣的,会是什么人呢?无非是玄德公帐下某些才能庸碌、又欠缺眼界胸怀之人。非如此,不能与麋芳情投意合也。
  这些人物聚拢在一起,又能办成什么事?
  麋芳倒是尽力发挥东海麋氏在经商方面的天赋了。当年麋氏宗族在东海郡朐县累积起亿万家訾,靠的是经营盐铁;而经营盐铁欲得暴利,就得有诸多针对朝廷的手段。在麋芳的安排之下,秭归和公安两处冶铁场只要竭力供给,自然能日进斗金。
  可文布、文硕和范全之流,既利欲熏心,又欠缺办事的能力,所以到得后来,一个拘役良民、一个偷工减料,反倒暴露了身后的麋芳。
  那么现在就只剩下了最后的一点点问题。
  “说说吧……”关羽再不多看麋芳一眼:“你是怎么和江东联系上的?你又为何要这么做?”
  就在前日,麋芳专门拜见关羽,恳切自陈,只求关羽信他一次,理解他的难处。关羽和麋氏兄弟认识将近二十年了,平时真把麋芳当作自己的家人,所以才勉为其难地亲自出面向雷远求情。
  以关羽的刚傲性子,他是随随便便能拉下脸面的么?
  结果呢?就这?就这?
  若非碍着雷远在场,关羽早已经挥拳将麋芳打成烂泥。他竭力控制着自己狂怒的情绪,才能安稳问话。饶是如此,额头也隐约有青筋暴跳,面色也比平日要更红些。
  到这时候,麋芳也没啥好隐瞒的,既然关羽发问,他如竹筒倒豆子般地说了一通。
  原来,这事得从两年前说起。当时玄德公往江东与吴侯会盟,兼且迎娶孙夫人,当时与玄德公同行的,都是他身边的亲近之人,如麋竺、孙乾、陈震、刘琰等。麋芳也在其列。
  吴侯对等接待玄德公,在宴会游玩的时候,通常也带自家亲族、近臣。玄德公在京口住了数月,吴侯的亲族、近臣们也与玄德公下属日常往来,颇结下几分交情。
  其中与麋芳往来较频繁的,便是时任丹杨太守、绥远将军的孙瑜。
  孙瑜是孙破虏之弟孙静的次子、吴侯的堂兄。因为其兄孙暠曾在孙策死后试图夺权,因而长期以来只领虚衔而无实权。名为亲族领袖,其实并不在孙氏集团的核心圈子里。
  这样的背景,与麋芳面临的情势倒有些近似,更不消说此前麋夫人病逝,给麋芳带来强烈的危机感了。当下两人虽然并不说破,彼此却颇生出戚戚之感,遂深相结纳,约为好友。
  此后玄德公从京口回到荆州,麋芳与孙瑜仍有书信往来。
  去年年末的时候,周郎病逝。吴侯在荆州的势力大举收缩,集中到了江夏和长沙郡北部的小块区域,孙刘两家再度重申盟好。
  麋芳这时候接到孙瑜的来信,得知吴侯以孙瑜为江夏太守、奋威将军,再割长沙北部为汉昌郡,以鲁肃为汉昌太守、偏将军。两年前那位不受重用的孙氏亲族,竟已重新赢得了吴侯的信任,成为江东面对荆州一线的防务负责人了。
  孙刘两家份属盟友,而且还是彼此打过狠仗、知根知底的盟友,因此双方在面对对方的一线上,并不维持巨大兵力。
  比如江东这边的孙瑜、鲁肃二将,都非善战武人。孙瑜甚至在进驻沙羡以后,才开始整备自家部曲,竭力摆出军将的样子来。
  然而,江东的军制与汉家制度颇有不同,几乎彻彻底底地兵为将有。各路将领便是一个个自拥实力的小军阀。如孙瑜这样的空壳子将军,身在江夏真是度日如年。
  某次孙瑜在给麋芳的信件中抱怨,江东水军将校大多桀骜,自己压根指挥不动。想要重建部曲,他又面临着诸多难题。因为江东不重视荆州方向的原因,举凡武器军械、粮秣物资,他都凑不足。
  这便使麋芳产生了兴趣,当下遣了亲信使者去江夏询问,说麋氏在南郡有熟悉的铁场,有军械产出;若孙瑜有兴趣,不妨拿出真金白银来采购。
  孙瑜立刻同意了。不仅同意,他开出的报价还很丰厚,使得麋氏确确实实地得到大笔收益。
  一来二去,这交易便越做越大,眼下还只是万数的刀剑军械,麋芳觉得,若再持续下去,只怕数量破五万、十万也不是难事。甚至两家还提到了日后在粮秣转卖方面的合作。
  麋芳这么一溜说来,关羽、雷远都听得呆怔。
  倒是赵累吩咐了前往公安割取首级的部下,再折返议事厅中,听了半截就忍不住大怒:
  “麋子方你莫不是个傻子?你竟觉得,鄂县的新兴、马头二冶上百年经营,产出会不如我们在秭归、公安的新建铁场?你竟觉得,吴侯派驻在江夏的重将,会连基本的刀剑器械都配置不齐?你竟觉得,孙仲异身为吴侯堂兄,有什么难处却没法解决,居然会求到你这个外人?他……他……”
  赵累忍不住砰砰地捶胸顿足:“他这是在刻意地厚馈巨资,是在贿赂你啊!”
  “怎么就成了贿赂?”麋芳竭力摇头。他辩解道:“孙刘两家份属同盟,彼此有些钱物交易怎么了?孙仲异是太守,我也是太守。他求上门来的事,我若办不成,岂不是丢了脸面?至于那些钱财……我又不是没见过钱财,断不会为其所动啊?”
  这是关系脸面、钱财的事吗?赵累抚额后退,再也无话可说。
  此前雷远千想万想,想不通麋芳为何要这么做,这时候终于明白了。他觉得哭笑不得,又是那么理所当然。
  麋芳虽然年纪不长,但因为宗族在徐州势力庞大的关系,其人很早就入得曹公之眼。
  建安元年,曹公最初插手青徐二州的时候,便曾委任麋竺为嬴郡太守,麋芳为彭城国相。麋氏兄弟二人皆去官不就,曹公才另外寻找适合的代理人,遂于建安二年以陈登为广陵太守、于建安三年以臧霸为琅琊相。
  或许麋芳觉得,当时若响应曹公所命,现在也能如臧霸这般,形同割据青徐二州吧。反而是追随玄德公多年,麋氏并没有获得什么。
  麋竺地位虽高,实则不过一宾客;而麋芳就算当上了南郡太守,包括关羽、赵累在内,早就把南郡的军政大权分割殆尽。
  这种时候,孙瑜却书信往来,始终摆出一副尊重麋芳、仰赖麋芳、认可麋芳的架势,叫麋芳怎能不为之心动神摇?
  雷远在前世听说过有种需求层次的说法,麋芳在荆州获得的,无非是安全感和归属感,那只在第二层第三层;江东给他的,却是尊重和认可,那在第四层!
  如此说来,麋子方竟还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呢……
第四百四十一章
幕府
  雷远起身行礼,暂且向关羽告辞。
  为了把握机会、割除附着在荆州的毒瘤,雷远本来预备了更多的手段。
  在前往荡寇将军府之前,马忠已经将所有的资料卷宗撰写副本,由轻骑提前携带出城,准备直接递交成都;雷远还调动了自己部曲精锐,做好了突袭麋芳驻地、强行搜检麋氏府库的一切准备。
  所幸现在都已用不着了。
  雷远所要做的事到此为止。接下去的一切,他都不打算再密切参与。
  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人觉得雷远刻意针对麋芳了。毕竟雷远说得明白,在宜都追查此事的是郡丞向朗,而在荆州州府层面主导的则是治中从事潘濬,雷远自己只是调动部曲予以配合。
  这样就很好。
  何况继续追查下去,涉及的方方面面会越来越多。
  那些十六炼的刀剑除了江东,还具体流向哪支部队?负责验收军械的军官是否玩忽职守?麋芳偷运军械经过了哪里的渡口?负责运送军械的船只又如何一次次避过荆州水师的巡逻?荆州水军当中会不会某些人与之同谋?
  牵连实在太广了,雷远不便插手,他也绝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与这桩事件相关的执行者,和那些借此机会胡作非为的人,已经被雷远杀了一大批;料来落在聪察严明的潘濬手中,还会死一批。已经足够了。
  至于麋芳,终究他是元从,是玄德公视若家人的亲密部下,甚至还是刘禅公子和诸多重将子女们喜爱的玩伴,雷远从没打算逼着关羽当面做出决断。
  接下去的几天里,雷远都没有去见关羽,自己乐得在府邸中稍许清闲。这时候天气方当盛寒,北方曹军的攻势也因此暂歇,所以倒也无碍军务。
  在这方面,雷远不得不佩服潘濬的做派,他昨夜在公安城行事,今早却未折返江陵。两城仅一水之隔,难道是潘濬赶不及路程?当然不是。只不过作为荆楚士人的代表,他有意藉此避过元从之间的尴尬场景罢了。
  当然,江东孙氏是盟友,关羽必不能用私卖军械给盟友的理由处置麋芳。形成的初步口径一旦发往成都,又绕不过安汉将军糜竺这一关,玄德公很可能会因此再作调整。成都和江陵之间,或许为此要协调好几个来回。
  潘濬身为留典州事的大员,纵然拖得一日两日,最后还是得回江陵参与讨论,连带着雷远也要列席。
  待到十二月中旬的时候,数名信使飞骑直往成都,送去了由荆州治中从事潘濬牵头,荡寇将军关羽联署,奋威将军雷远等十余名相关文武大员列名的案件卷宗。
  因为益州牧刘璋仍在,且得玄德公礼遇的关系,如今玄德公下属的军政机构叠床架屋,有些繁冗。
  位于最高点统辖荆益两州军政的,是玄德公所在左将军大司马府,负责署理事务的是军师将军诸葛亮、庞统。这两位军师将军彼此又有分工,诸葛亮负责统筹协调一应军政事务,而庞统比较偏向军事情报、参谋方面。再之后的重要助手,则是新任掌军中郎将的董和,并及刘巴、黄权、吴懿等人。
  在左将军大司马府以下,再是益州、荆州两处的治理机构。
  益州牧刘璋为了给前方主君供应粮秣物资,长驻绵竹,在绵竹设立了益州牧府。只是那府邸中稍显冷清,实际益州政务完全归入左将军大司马府,而以蜀郡太守法正抓总负责,张裔等人辅助。
  荆州牧仍然是玄德公本人兼任,由荡寇将军关羽董督荆州事,其下有奋威将军雷远作为军务方面的主要副手,荆州治中从事潘濬受玄德公委托,直接负责政务。
  如此一来,这份案件卷宗便送到了诸葛亮的案头。
  诸葛亮此刻正身处大司马府内的一处偏厅。厅堂的规模比当日他在公安城那处东厢房要大得多了,但因堆积的文卷、地图数倍于当时,于是厅堂再怎么宏大,也感觉不出宽敞。反倒是因为厅堂深邃的关系,要点起更多的灯盏照明、更多的炭盆取暖,难免有些烟气。
  日常在这处偏厅里办公的,先是诸葛亮和庞统,后来又增加了从荆州急调来的两位重要掾属马良和习祯,作为军师将军的辅弼。四人的坐席一字排开,人人面前都是大堆的文件,倒像极了他们四人年轻时在鹿门山并肩治学的情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