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733

  雷远一向不掩饰自己对江东的强烈顾忌、对孙夫人的隔阂。包括关平在内,许多荆州文武都知道雷远的想法。
  庐江雷氏之所以抛家舍业,从世代经营的灊山本据逃亡荆州,是因为吴侯利用庐江雷氏的力量阻击曹军,他自己却领兵先退,把淮南豪右掌控的数万人丁,当作扔给曹军的弃子。
  由此导致庐江雷氏无数部属、大批亲族战死。其中包括了雷远的兄长,至今仍被许多雷氏部曲怀念的小将军雷脩。
  在庐江雷氏抵达荆州之后,宗主雷绪病体沉重,长期缠绵病榻。而荆州军府中每个人都记得,雷绪在那一日离世,是因为他受到了惊扰。惊扰他的,是擅自纵骑奔行,肆意往来公安城左近的孙夫人所属骑队。
  那件事情发生以后,庐江雷氏数千部曲一时狂暴,几乎要当即起兵厮杀,为宗主复仇。当时群情汹汹,雷远难以压制,何况雷远身为人子,本人也为此暴怒!
  若不是诸葛亮星夜赶往乐乡竭力斡旋,而玄德公又付出了许多优厚补偿,可能左将军府当时就要与麾下首屈一指的豪武宗族发生血腥火并,其后果之惨烈,无法想象。
  再加上周泰在乐乡大市组织的刺杀,几乎要了雷远的命,还使得雷远身边的扈从折损半数。
  那些都是两年前发生的事,雷远尚未忘记。
  所以他与江东兵马交战,从不留手。
  眼下他也没兴趣在孙夫人面前跪拜行礼,做出忠实臣下的样子。
  雷远并非有意迁怒,他也明白有些事阴差阳错,谁也不能事前预料。但是,说他执拗也好,说他缺乏圆融变通也好,雷远不认为自己要放弃这点坚持。
  玄德公应当是注意到这一点的,所以他虽然待雷远亲厚,却从不勉强雷远在江陵常驻,更从不邀请雷远升堂入室拜见家人。
  现在玄德公已经入蜀,从益州来的大员们不知道这桩往事;潘濬肯定知道,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将这情形纳入考虑。
  好在关平没有忘记这桩过节。当日雷远与孙夫人的骑队在乐乡城外对峙,关平全程目睹,吓得魂不附体,哪里会忘记?
  所以他适才建议雷远,不妨乘着孙夫人出游的功夫先去会见益州来人。只要见过了,之后雷远随便找个理由折返宜都,不再参加后继的仪式,董和等人并不能拦阻。
  “如此甚好。”雷远点了点头:“那我就先行告退,事后还请替我向关将军请罪。”
  关平连道无妨。
  于是雷远带着李贞和叱李宁塔等人绕过大队,从江陵城北门悠然入城。
  百余里外战事连绵,江陵城里却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城中没有戒严,往来行人的神情都很放松。雷远穿过稍有些寂静空阔的旧城外郭,越接近新城,越感觉到乱世中难得的繁荣与和平气息。
  待到进入新城的时候,只觉得城门处车水马龙,连空气的温度都比外头要高一些。整条南北向的道路上,积雪已经被踩到融化。各处都有小吏用车推着干土和石子,忙着填平路上的坑洼之处。
  雷远沿着道路向南,绕过北面玄德公的荆州牧府,再折而向东南,往自家的宅邸去。距离尚远,就看到马忠和岑鹏等部属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
  雷远请摆缰绳,向前赶了几步。
  这次出兵荆山,前后损失极微而收获极大,所以雷远的心情不错。想到之后那些繁文缛节与自己无关,很快就可以回宜都去好好地陪伴自家娇妻,迎来乱世中难得的休憩,他的心情就更加轻松了。
  正在这时,忽听城中蹄声滚滚,似有马匹奔走。
  江陵城是荆州治所,无数文武大员驻在此地,平日里除了传递军报的信使以外,绝少有骑队奔驰。连雷远自己,在城中也是按辔缓行,不敢放肆。所以初时众人都不以为意,料来那骑队不久就会停步。
  谁知那骑队奔走的速度极快,而且沿途全不顾忌行人,所到之处,引起一片混乱。转眼工夫就从城北直冲到城南,进而接近到众人身后不远。数十枚铁蹄起落,践踏在积雪初融的路面,激起泥泞横飞。
  雷远皱了皱眉,他不愿生事,勒马避让至道路一旁。
第四百六十八章
探亲
  骑队呼啸而过,所经之处惹得行人鸡飞狗跳,一片抱怨。
  马忠的反应慢了点,被兜头盖脸地洒了好多泥点子,情形狼狈。
  而雷远顾不上替自家长史出头,只凝视着骑队远去的背影,心中咯噔咯噔,猛地大跳了几下。
  这支骑队的首领是赵累!雷远清楚地看到了他惊恐而急躁的面庞从身前掠过。
  赵累不是组织了江陵城的守军,在城北迎接关羽吗?
  雷远刚从北门走到宅院门口,这才隔了多久?
  城里发生了什么事?
  赵累是负责江陵城防的中军都督,关羽最信任的部下之一,什么事能把他逼迫到这种程度?以关羽的高傲性子,素来重视排场,能让赵累不顾迎接关羽,狂奔回城,那绝不会是小事!
  与此同时,北面城头上传来一阵阵急促的鼓点。其余三面城头也陆续击鼓应和。
  马忠提起袍袖擦了擦脸,不动声色地靠近雷远,低声道:“将军,这是要紧急关闭城门!恐怕有什么不利。”
  雷远微微颔首。
  他略侧过身,瞥了眼李贞。
  自从这队骑士狂奔经过,李贞的目光就没离开过雷远。这时候雷远的视线转到,与他一触,他便明白了雷远的意思。
  李贞回到院内,立即命令留守此地的扈从们准备马匹、武器、行李、干粮、食水,做好一切应变准备。无论接下去发生什么情形,预作准备总不会错。
  可是,能有什么事?
  雷远不觉得这时候的荆州会面临军事上的威胁。随着雷远率部回返,荆州兵力匮乏的现状已经缓解,只要江陵、公安这两处支点不动,宜都郡这个连接荆州益州的通道不动,荆州就稳如泰山。
  何况曹军已经惨败而退,完全可以不论。江东那边,吴侯正亲提大军,紧锣密鼓地预备攻略淮南。听说董和已致书京口,将会拜访吴侯,两家的关系过去一年来始终安稳。
  那么,赵累慌成这样作甚?
  前世记忆中某个片段忽自脑海浮现,使得雷远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
  不会吧?此时我的岳父大人不在啊!
  就在这时,一名军吏疯狂打马,从城中大道疾驰过来。
  “可是雷将军在此?”
  “正是。”
  “我家关将军有请雷将军!请立即跟我来!”军吏带着马,在路口绕了半圈,立即折返。
  雷远急匆匆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催马再度往北,不是到北门,也不是到关羽的荡寇将军府,而是直抵荆州牧府。此时足有上千人马一个挨着一个,在府邸四面围拢。将士们的神色略显茫然,而带兵的军官大声呼喝,勒令提高警惕。
  军吏不在正门停留,而是沿着府邸高大的围墙向东绕行,一直到东面的侧门。
  这座府邸是此前玄德公在江陵城中的府邸,桓灵以前为南郡太守所用,后来还曾经被周郎大加修缮,规模很大。前院有重重厅堂,足以容纳上百僚属各自办公,后院则遍布亭台楼阁、回廊林木。
  自从玄德公带领僚属们入蜀,前院只保留了少量官吏办公,由潘濬为首,占了靠近正门的一处小院。而后院与前院完全隔开,玄德公的家眷们直接从东面侧门出入。
  孙夫人从京口到公安的时候,身边带着精锐的武装侍从上百人,能够舞刀弄剑的婢女又有上百人。
  后来玄德公以安抚庐江雷氏的名义,强行将武装侍从们拘押至公安附近的孱陵城。在孙刘两家重定盟约以后,这些侍从都被遣返回江东了,连带着婢女也被遣回一批。
  所以眼下服侍孙夫人的,换了很多玄德公的人,包括车夫、护卫之类。一旦孙夫人有事出外,除了随行亲信仆婢,外围都是玄德公所部。他们住在东侧门对面的一个单独的里坊。
  雷远赶到的时候,只见不少江陵城里的居民拥挤过来看热闹,然后被手持明晃晃刀枪的将士毫不客气地逼退,腾出侧门前的宽大空地。
  而关羽按剑站在门廊下方,脸色难看。在他身前身后,跪了黑压压好几排,大概有上百人。有负责守把门禁的甲士,有绿帻青衣的仆役和婢女们,也有这个里坊的负责人。
  潘濬正在询问一名跪伏发抖的仆役,没听清他说什么,但能感觉到语声高亢,嗓子都哑了。
  雷远越众向前:“关将军!”
  关羽抬眼看了看他,正要说什么,潘濬气急败坏地回来:“关将军,关闭城门还不够,须得立即戒严!让里长管束百姓,不得随意出入!一会儿说不定就得搜索全城,现在这闹哄哄的,像什么样子!”
  关羽挥了挥手,立即有部下奔出去传令戒严。
  “如何?可问出些端倪?”他问潘濬。
  大冷天里,潘濬的额头汗水涔涔,连胸前背后的袍服都湿了:“这群人都是废物!全不用心!”
  关羽加重语气:“先说一说我们知道的!”
  “昨日孙夫人就说,打算今天带刘禅公子出门游玩。所以下人们提前准备了,并安排了骑士沿途护卫。出门的时候,孙夫人和刘禅公子分明是在的。”
  潘濬喘了口气,继续道:“他们正常登车,路上护卫们还听到孙夫人和刘禅公子在辎车里说话。然而出城走了一程以后,护卫们询问孙夫人打算往何处去……连问了几声,都没有答复。这时候护卫才发现车中没人,单留了一封书信,说孙夫人的母亲病重,她要带着刘禅公子去江东探亲!”
  关羽正在下意识地捋着长须,听潘濬这么说,他手下一重,揪了一撮须髯下来:“也就是说,我们的主母,处心积虑地设计了一个计谋,然后带着主公的嗣子跑了!”
  潘濬擦着汗道:“眼下只能期待赵都督前往江津港口拦截的结果……”
  关羽手起一拳砸在门沿,厚实的木板咔嚓断裂,连带着拳头关节淌血。
  “怎么会有这种事!主公对她何等尊重,何等优容!她为什么要这么干?孙刘联盟尚在,她图的什么?她又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女人……这个女人是疯了吗?”关羽咬牙怒骂。
  他转而想起一事:“又或者,这几日城里有谁触怒了她?主公入蜀前,不是让大家忍一忍吗?”
  “绝无此事。孙夫人近来较当日安分许多,关将军你也是知道的,既如此,谁会去触怒她?倒是我陪着董幼宰拜见过她,她还说起,要准备些荆州土仪,请董幼宰带给吴侯……”
  关羽压根没听潘濬说什么,忽又骂道:“之前你不是说,已经清理城中与江东往来的人吗?定有漏网之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