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733

  何桢竭力解释,话说得又快又急:“夏侯将军,真的有雷远所部数千人马攻打灊县!他们在城里驻扎一日,临时修建的军营还在呢!”
  夏侯惇压根不用去看城里的军营,以他丰富之极的戎马经验,轻易就可以看到城上崩碎的夯土、浸润过鲜血的墙体,还有射进墙头尚未取出的箭簇、明显用来掩埋尸体的土堆。
  他毫无疑问地确定,就在不久前,灊县经过了一场激烈攻防战,攻方是那个可恶的庐江雷远,守方则是灊县的驻军。然后驻军败了,雷远率军入城。灊县城里里外外,处处都是痕迹,绝对不会错。
  但这支敌军究竟在那里呢?
  不在六安,也不在灊县……难道撤回灊山里去了?
  他们费了这么大的精神翻越灊山而来,又莫名其妙地离开,究竟是图什么?难道就只为了让我夏侯惇麾下数万大军跑个来回,热个身?
  吃饱了撑的吗?
  不可能。
  他们一定做了什么!只是自己没有想到罢了!这种未知的情况,就代表着最大的危险!
  夏侯惇大幅度地转动着脖子,挨个瞪视幕僚和部属们,他们一个个都在故作苦思冥想,可一个个都没有答案。夏侯惇觉得脑子一团混乱,豆大的汗珠从头上冒出来,噼啪落到戎服上,洇湿了一大片。
  他停马在城门洞下发愣,后继待要跟进的骑队就不能行动,打算从这里出门去修补城外营寨的民夫队伍也不能动,但后继的队伍又在慢慢跟上来,于是不一会儿,就把城门堵了个瓷实。
  “闪开!都闪开啊!”
  来时经过的道路上,忽然有数骑狂奔过来,领头一人高声呐喊着驱赶堵塞在城门的队伍,连喊了几声,嗓子都破音了。几名骑兵没有及时让开,被他噼噼啪啪地挥鞭乱打,顿时引起一阵骚动。
  夏侯惇一见那人,心理不由自主地“咯噔”一声,大跳了几下。
  那人是自己留在沘水畔负责看守桥梁的部将。考虑到再过数日,将会有上万名步卒从这座桥梁经过,夏侯惇打算从灊县征集民夫,对桥梁进行加固扩建,所以特地留了一名部将带两三百人在那里,做些前期的地势勘察。
  他怎么来了?难道说……
  夏侯惇壮硕的身躯微微晃了晃。他竭力控制住情绪,不紧不慢地扬声道:“何事如此惊惶?过来说话!”
  那部将滚鞍下马,嘶声道:“将军!庐江雷远的大队兵马就潜伏在桥梁附近,您率军离开后不久,他们一涌而来夺了桥,然后向西面急趋而去了!”
  “什么?”夏侯惇失声惊呼。
  他忽然明白了。
  他从许都经汝南,再到安丰,沿途调集兵力向江淮。这数万大军或者是郡县兵,或者是屯田民中强行征发来的,须得一边行军,一边整编,一边训练,所以行动速度不快,部队安置也略微有些松散。
  由于听说灊县有变,他紧急调齐了麾下各部精锐,在两日内赶了两百多里路,直扑灊县。与此同时,为了以防万一,作为全军副帅的于禁,又轻骑简从前往六安。
  也就是说,此刻尚在沘水西面,向东缓缓进发的数万步卒,其中既少精锐,也没有能够统合各部的、有份量的将领!
  这样的松散之兵,如果遭到雷远所部精锐奇袭,会怎么样?
  敌军的目标,本来就不是灊县或六安这样的城池,而是自家所统领的援军!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狡诈之人?怎么会有如此阴险的陷阱?
  我夏侯元让作为曹公麾下地位最高的重将,统领数万大军支援江淮战局。结果身在合肥的张辽尚在与敌军主力对峙,自家所部却遭敌偏师割草也似杀了一通,伤亡惨重……想到这个结果的一瞬间,夏侯惇只感到强烈的羞耻。
  这样的局面一旦出现,自己必然就会成为曹营全体将士的笑柄吧!
  如此无能之人,以后还有谁愿意追随他上阵作战呢?
  夏侯惇狂怒之下,狠狠一鞭子抽在那部将的脸上,几乎将他整张面庞抽成两截:“混帐!你为何不早点报来!”
  在部将的惨叫声中,他大声怒吼道:“火速集合!随我回师!”
第五百一十六章
机会
  雷远从来不觉得自己真有超群出众之处,无论前世后世,他都只是个普通人罢了。长期以来,与其说他是在展现大将之才,不如说他是在竭力伪装成具备大将之才的样子。
  虽说兵书看了不少,日常的习武也没敢疏忽,但始终他自觉,哪怕看得再多,也无法与当代那些真正的杰出将帅相比。这更迫使他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军队的治理、在战前的准备、在情报的掌握,只有这些都巨细无遗地做好了,才能使他获得一点点的自信。
  好在兵法有云,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或许正因为他常常没有什么想法,所以反使得部属们以为自家主将深谋远虑、藏而不露,进而将他因为缺乏自信而做出的种种安排,都当作了大将用兵的特色。
  就比如雷远无论到哪里,或者四处兴建哨卡望楼、或者竭尽全力地大遣斥候,有时候甚至将部下轻骑也全都投入进去。
  此番在庐江也是如此,攻占灊山大营,有了一个初步的落脚点以后,隶属于扈从编制的斥候队伍和分散在各名校尉手中的轻骑,就已经四散奔出。
  负责带领他们的依然是机警而有胆气的郑晋。
  这时候在郑晋手下,共计有两百多人,而马匹则多达三百。人都是精通骑术,机敏精干之人,马匹也都是挑选过的良马。斥候们通常分四到六班,在几个方向轮番出动。
  而到了雷远攻占灊县,得知夏侯惇的兵力已达安丰后,斥候不再换班,全力覆盖整个庐江,在短短数日内,巡弋的密度和范围,都增加到了骇人的程度。
  还不止如此。
  寻常大军再怎么重视战场侦查,毕竟是客军,能够做到熟悉周边地形地貌,就已经成果显著。但此番跟随雷远翻越灊山的将士中,有许多的人,都是在江淮泥潭子里打滚多年的老资格!
  无论江淮间人民流失到了怎样的程度,也无论有多少人流离失所,而后被曹军强迫集中屯田,这将士们所到之处,一定能够找到愿意向他们通报消息的人。
  他们当然不会是灊县何氏这样的大族子弟,大半都是底层的市井中人。或者是城狐社鼠之流,或者是老实憨厚的屯田民,但他们捕捉到的信息,只会更快,足以让雷远必任何人都更早一步地了解到局势变化。
  时间向前推一个时辰。
  当吴班和雷铜为了夏侯惇所部的马匹吃草而忧虑时,潜伏在沘水下游一处山峦间的雷远,接到了从六安方向而来的侦骑。
  骑士的脸上密布着汗水和污渍,疲惫不堪。而他胯下的骏马,在被勒停后不久就吐着白沫、倒地气绝了。这一情形,顿时使得聚在这片山坳间的数百名将士全都注视过来。他们都经验丰富,知道能使侦骑不惜生生把战马累死的,绝不会是小事,或者说,绝不会是好消息。
  雷远沉声问:“可有什么异常?”
  “于禁!”骑士剧烈地喘着气,只说了两个字,随即因为嗓子干涩,嗬嗬地说不出话来。
  郭竟箭步向前,扶着这个骑士:“不要急,慢慢说。”
  雷远来到骑士身边,感觉到他双脚发软,几乎站不稳了。还可以看到他脸上密布着汗水和污渍,还有浓烈的汗臭味道散发出来,浑身的衣袍都是湿的,反倒是嘴唇干裂,几乎显出灰白色。
  “水!”雷远唤了一声,李贞连忙提了水囊奔过来。
  那士卒猛灌了几口水,略微缓过来些,这才继续道:“六安方向,有兵马南下,往灊县来了!领兵的大将,乃是于禁!”
  听到这个消息的周边将士们,发出轰然的惊讶之声,虽然立即在郭竟的严厉眼神下收敛,可悉悉索索的低语却怎么也停不下来。
  郭竟没有再去制止将士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谁都难免惊诧。
  既然六安方向的曹军已经南下,想要在沘水边伏击夏侯惇的计划,就等于失败了。
  形势明摆着,夏侯惇所部至少有三五千的精锐骑兵,而雷远所部,加上在灊山大营整编的降兵,合计不超过五千。就算能在所谓六险之地发起伏击,兵力上的均势决定了这一战不可能摧枯拉朽。何况曹军有大将领兵,他们绝对会是最坚韧的对手。
  如果己方正与夏侯惇所部纠缠,背后再遭到于禁的打击,那失败简直是一定的。
  “于禁怎么会在六安?我们全不知道啊?”有人不可思议地喃喃自语。
  郭竟向雷远走近几步,压低了嗓音:“将军,或许于禁是紧急赶到六安的……他们看穿了我们的计划,伏击必须中止。”
  雷远微微颔首。
  于禁是夏侯惇的副将,如果于禁忽然带领六安之兵南下,那就代表了夏侯惇已经针对己方的策略做出应答。如果雷远非要执行原来的计划,那和找死没有两样。
  在明知前方有埋伏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止步不前,反而分遣兵力从后方包抄,意图将计就计,把跨过灊山的敌军一口吞掉。这样的胆略和气魄,不愧是身经百战的曹营名将。
  与之相对的,己方以为只靠着一名被骗过的使者放些假消息,就能使数万敌军入彀,倒是过于轻佻了。
  可是,接下去该怎么办?
  雷远盯着地面,瞬间有些出神。
  众人去看郭竟。
  郭竟皱了皱眉头。他没有什么好主意。
  北面是六安曹军迅速南下,西面是夏侯惇的骑兵精锐直逼而来,老实说,这不像是能够正面打赢的仗。好在雷氏部曲熟悉地形,只要及时退回灊山里,实力上不致损失。曹军主力又不可能在灊县长期屯驻,等个十天半月,说不定还有再度下山作战的可能。
  郭竟很清楚,这样做的话,宗主在吴侯面前,必然气势大挫;恐怕想要完成玄德公的秘密托付,也会很难。明明已经做好了准备,却不得不放弃,这样的命令更难免对将士们的士气有影响。
  于是郭竟略微退后一些,准备向雷远躬身施礼,主动发起提议。胜败乃兵家常事,适时进退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随即他听到雷远深深吸气,深深吐气的声音。
  郭竟抬起头,只见雷远长身而起。
  就在那一瞬间,适才听到于禁动向而产生的隐约动摇,已经完全从雷远的脸上消失了。他恢复了原来的淡然态度。
  而在郭竟眼中,雷远环顾众将,眼睛里几乎要放出光来,那种胸有成竹的气概,令人忽然就放心下来。
  “这是好事啊!”雷远笑着对众人说道。
  “什么?”众人都是一愣。
  “此前在灊县城里,有个叫毌丘兴的降人斥责我,说我身为庐江冠族,却为了自家的荣华富贵,千里迢迢从荆州来扰乱庐江,要将庐江郡上下的军民百姓拖入惨烈战乱,使故土沦为战场,乡里化作荒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